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文件-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内容

本文目录一览:

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内部会计控制包括八个主要方法: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制度、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和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

第四章 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第十九条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

第二十条 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第二十一条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单位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第二十二条 预算控制要求单位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第二十三条 财产保全控制要求单位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第二十四条 风险控制要求单位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第二十五条 内部报告控制要求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第二十六条 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扩展资料

内部管理控制由组织的计划和主要与经营效率和坚持经营政策相关、通常只和财务记录间接相关的所有方法和程序组成,一般包括统计分析、工时和操作的研究、业绩报告、雇员的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等控制手段。

内部管理控制包括组织规划以及实施管理计划和经营控制的所有方法与程序以及与管理当局进行经济业务授权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和记录。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指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有关的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

内部会计控制

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在已发现的绝大多数以虚假的会计信息为手段的欺诈事件中,薄弱的内部控制是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当今企业是所有者、经营者、政府、债权人以及消费者和公众之间一组契约的集合点,在这一契约中,客观公正的会计资料有着纽带和桥梁作用。但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非法目的,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加之自身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总是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方法,甚至采用欺诈性手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致使会计资料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给广大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1999年10月31日修订通过的《会计法》的第二十七条中,从实质上要求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最近国家财政部又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将内部控制与会计法律有机结合,是管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重大举措,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内部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组成,他们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相互制衡,从而形成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机制。这种内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要求:董事会要维护出资人权益,对股东会负责,并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作出决策,聘任经营者,并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发挥监事会对企业财务和董事、经营者行为的监督作用。传统的内部控制是上层权威制定公司政策,中层综合来自各层次的信息并指导监督和控制下层,低层人员处于被控制地位,他们应完全遵循公司政策和程序,这种控制机制难以发挥各级人员的积极性,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制机构的一种重要制度,就应包括公司的组织规划、任务和责任的委派,帐户和报表的设计以及应用于以下各方面的措施和方法,即保护公司的资产;提高会计和其他业务资料及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推动和判断公司各方面活动的经营效率;传达管理方针,衡量其遵循情况。

内部控制包括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两类,管理控制包括组织规划以及与管理当局进行经济业务授权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和记录。这种授权是与完成组织目标的职责直接有关的一种管理职能,也是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的起点。内部会计控制包括资产保护、保证帐目和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有关方法、程序和组织规划。执业审计师对这些控制加以关注,是为了要确立对于资产负债表所反映财产、工厂和设备的公开性可予信赖的程度,要确定对于这些资产和有关帐目的审计程序应达到什么范围,还要决定是否应向委托单位提供出有关这方面控制的建议。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来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合理保证以下几点:1.按管理当局的一般要求特定的授权进行经济业务。2.经济业务的记录必须做到编制财务报告要遵循公认会计原则,或适用于这些会计报告的其他标准;保持资产会计记录的正确性。3.只有按管理当局授权,才准许接近资产。4.资产的会计记录与实存资产数要在合理的间隔期间进行核对,对发生的差异要采取适当的措施。由于财务报告的目的是向各种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作出合理经济决策的信息,为此,各单位的管理当局就有责任去设计并应用一种能产生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的财务信息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二、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由于环境及公司前景的不确定性,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具有按管理部门需要来保证执行经济业务和完成工作的职责,以及保证制度正确实施的有效程序。

(一) 恰当授权

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使所执行的每项经济业务都经恰当授权,或是一般授权,或是特定授权。一般授权规定批准经济业务的标准条件,特定授权包括严格的条件和有关具体人员。这里所讲的经济业务是指公司和外单位之间交换资产与劳务,以及在公司内部对资产和劳务进行的转移与使用。资产应限于对管理当局规定的用途加以使用,会计记录应能做到对资产建立会计责任。要达到这些目的,管理当局必须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规定出完成经济业务的恰当授权。在公司组织中,最终的权力属于股东,并由其授权给董事会、高级职员和管理班子中的其他成员。管理当局依次授权给特定的个人或部门,使他们有权去执行某种活动。

内部控制制度应按正确的金额,在适当的帐户中,按经济业务发生的时期,提供经济业务的记录,对于货币资金、可上市的有价证券和其它极易引起差错和不轨行为的项目来说,迅速进行记录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经济业务的原始记录一经作成,盗窃侵吞的风险就减少了。正确的经济业务记录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性的前提条件之一。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接近资产的应只限于指定的人员。这种接近包括与资产实物的接触,以及通过所授予的权限去处理财产的使用和安排等非直接接近。限制与资产实物的接近,可采用科学的资产管理办法,如专人保管等。非直接的接近,可以通过职务的划分,明确规定的申请和授权程序来加以限制。

(二) 职务分隔

授予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去担任一项具体职责时,必须相应地扩大在其进行活动中的权力。授有权力和负有责任的人员承担着经营和保管的职务,不能同时担任记帐的职务。一个处于可犯错误或容易发生不轨行为职位的人,不应同时又给予他担任可以隐匿这些错误或不轨行为的职位。良好的控制应是,一个人从客户处收取货款,而有另一个人在应收帐款帐簿中进行登记。把记帐职务与经营和保管的职务分隔开来,可以防止那些接近资产的人挪用部分资产,并用错误的会计记录来隐匿这些活动。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有些活动的性质使记帐与经营和保管职能自然而然地分隔开,如生产工人既无记帐的训练,也没有从事记帐工作的必要。但在另一些情况下,职能的区别是很难区分的。从事现金收支、借入和偿还贷款、扩大赊帐、收取应收帐款等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能,对于掌管会计职能的人来说,并不是完全分隔得开的。所以只要有可能,应把这些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隔。在组织业务活动时,要使每项经济业务至少有两个人或两个部门参与,这样就能用一个人的工作去证实另一个人工作的准确性。只要有关人员之间没有相互勾结,差错和不轨行为就很可能被发现。安排人员时应做到人尽其用,几个人同时从事一项经济业务,要利用各自的专长,而不应造成工作的重复。如交付一笔销售定货,会涉及到有人在销售部门取得定单,有人在信贷部门检验信贷批准情况,有人在仓库挑选货物,会计部门有人作出经济业务的记录,运输人员要检验发货项目的正确性,并准备发货。这种一项活动由几个不相容的部门和人员来共同完成,不但能提高作业效率,而且也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

为了使所有有关人员可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那些委派给各人的任务、职权和责任的界限以及所有的方针程序,都应明确地以书面形式进行阐述。如为了反映担任某职务的人应予履行的任务及权责,就应有一份工作说明书,以帮助职工熟悉新工作的要求。职工的上级要经常注意工作说明中有无故意、误解、疏忽而与规定的程序发生出入,必要之处应采取纠正的措施。管理当局的指令只有为职工所了解才能得到执行,而使人们了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指令准确地以书面方式加以阐述。为了保证同类项目的统一处理,就要对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加以说明,对有关事务还必须规定处理方针,如固定资产帐户的资本支出的最低数额;采购部门无须经过上级部门批准就可发出定货单的最高数额;或工作一年可获得休假的日数。为了反映公司业务中的不同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必须有系统流程图。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中,尤须应用系统流程图来表示由人和机器所完成的不同功能。系统流程图对审计师评价内部会计控制也大有好处。

(三) 正确性检验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采用一切有效的程序来保证制度的正确实施,并保证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性。常用的方法有:帐户控制、复式记帐控制、分批控制、定额备用制。

使用控制帐户是检验正确性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如果材料的控制帐户是根据一种资料进行登记的,而客户明细帐是别的资料进行登记的,控制帐户与明细帐户一致,就可以用来证明这些资料是相互符合的。当然,不轨行为依然可能存在,因为在两种资料来源之间,还可能被串通舞弊。

应用复式记帐,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帐户中用相等的金额、相反的方向、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这样能全面地反映资产的来龙去脉和试算平衡。如在生产过程中,一项资产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采用借贷记帐,便可记录一方承担了经济责任,另一方解除了经济责任。

建立分批控制,是特别适用于电子数据控制系统的一种程序,同时也能有效地应用于许多其他方面。一批经济业务不论在任何时候进行记录,或者一堆数据不论以何种方式进行处理,都应对之建立控制数额。在经济业务已经过帐或数据已经处理之后,反映其结果的帐户和文件的合计数所发生的变动数,应与控制数额相同。如果产生的结果与分批控制数额不一致,必须确立差异原因,并作必要的改进。

定额备用制是用来建立正确性控制的另一种方式。常用的例子是由保管人经常负责一定数额的备用现金,这个数额可用货币或已付款的发票来表示。这种备用金只有提出并注销了所附发票和收据,才能再补足到规定的数额。这种制度同样可以用于企业对分支机构或各部门的现金控制。差旅费预支也经常按定额备用制进行处理。

三、 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

即使是高度自动化的作业,企业的成就主要还是要依靠职工的素质。任何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成效取决于其设计水平和高素质的人员的贯彻执行。为此,公司要对未来的职员进行认真审查,选出有经验和才能去完成所任职务的人。但是一个身体十分健康的人,如果没有充分的专业技能训练,很可能是难以胜任其工作的。为此,对各种业务实施全面的训练项目,同时经常检查和评价每个职工的工作成绩,会大大地有助于提高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成效。

对于那些能接近现金、可转让资产、或其他易于发生挪用资产的每一个职工可以实行信用保险。因为即使是企业精心设计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被个别人钻空子。因此公司管理当局不应认为有了制度就能使资产不被侵占盗用而毋需实行职工信用保险。实行职工信用保险不仅在财产一旦遭受损失时可取得赔偿,而且还具有一种心理上制止人们犯罪的作用。同时对职工实行休假和工作轮换,对大多数工作来说,每项职务都需要有一个以上受过训练的职工去担任。当固定职员休假时,总得有人去接替其具体工作,这样以往日常工作中的差错和不轨行为就容易暴露。如果每项工作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职工受过训练,那么进行工作轮换就可清除有些人蓄谋侵占盗用的打算。因为他们知道,不久会有人接替这个工作岗位,其诡计将很可能被揭穿。职工进行轮换,也许不能最有效地利用职工的专长,这种轮换的成本,必须与因加强会计控制所可能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在一般情况下,固定职工因休假而由别人替代其工作所花的成本,与采用较为有效的会计控制所获得的效益是基本相当的,替代人不仅有机会揭露固定职工在其工作中发生的差错和弊端,而且还有可能提出改进工作的新设想。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师的职能,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进行调查和评价,是内部审计的一种职能。内部审计师的检查只在评价制度设计的效果及其实施的有效程度,并向公司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财务内控制度有哪些

【法律分析】

财务内控制度是指包括财务人员的管理、岗位责任制、财务现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管理办法、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

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内部建立的使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措施、方法和规程。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产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中,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需不断改善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法律依据】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第八条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第九条 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应当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

第十条 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被盗、毁损和流失。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是不是属于 会计规范性文件?

规范性文件 会计类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

财会[2001]41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统称单位)。

第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制定本部门或本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规定。

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结合部门或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

第二章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第六条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一)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三)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七条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

(二)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

(三)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四)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五)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六)内部会计控制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第三章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第八条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第九条 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应当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

第十条 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被盗、毁损和流失。

第十一条 单位应当建立规范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和程序,通过实行重大投资决策集体审议联签等责任制度,加强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决策、实施、投资处置等环节的会计控制,严格控制投资风险。

第十二条 单位应当建立规范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加强工程项目的预算、招投标、质量管理等环节的会计控制,防范决策失误及工程发包、承包、施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第十三条 单位应当合理设置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采购与付款的会计控制程序,加强请购、审批、合同订立、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的会计控制,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减少采购风险。

第十四条 单位应当加强对筹资活动的会计控制,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选择筹资方式,降低资金成本,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确保筹措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第十五条 单位应当在制定商品或劳务等的定价原则、信用标准和条件、收款方式等销售政策时,充分发挥会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加强合同订立、商品发出和账款回收的会计控制,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

第十六条 单位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落实奖罚措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第十七条 单位应当加强对担保业务的会计控制,严格控制担保行为,建立担保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明确担保原则、担保标准和条件、担保责任等相关内容,加强对担保合同订立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被担保人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防范潜在风险,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

第四章 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第十八条 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

第十九条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

第二十条 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第二十一条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单位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第二十二条 预算控制要求单位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第二十三条 财产保全控制要求单位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第二十四条 风险控制要求单位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第二十五条 内部报告控制要求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第二十六条 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第五章 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

第二十七条 单位应当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检查的主要职责是:

(一)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二)写出检查报告,对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内部机构和岗位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三)对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成效显著的内部机构和人员提出表彰建议,对违反内部会计控制的内部机构和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八条 单位可以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进行评价,接受委托的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应当对委托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中的重大缺陷提出书面报告。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根据《会计法》和本规范,对本行政区域内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财务内控制度的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控制以及管理控制中与财务相关的内容。会计控制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核心,企业经营状况,最终是需要由会计信息而反应出来的。

管理控制是企业集团在组织财务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制度和程序的总称,它确定了财务管理中的权限安排、信息传递路线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效率。

1、交通规费收入及解缴管理制度

交通规费是征稽部门根据国家及自治区有关的政策,规定向有车单位和个人征集的资金,是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做好规费收入的解缴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货币资金主要是指单位的现金、银行存款等,为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和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确保货币资金有计划地合理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3、专用基金管理制度

专用基金是单位具有特定来源和专门用途的可自行掌握 的自有资金。为加强对专用基金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及部 门的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专用基金,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4、经费管理制度

经费是征稽部门从事正常业务需的办公费、车辆使用费、印刷费、业务费、宣传费、设备购置费等以及按规定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奖金、补贴等费用。

5、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凡购买办公用物品等,由处长审批。正常性开支的水电费及零星的票证、帐本、报表等印刷费由经办人验收,处长审批。各部门需订购的业务学习资料、书籍工具书、由处长审批;

经核定标准后的正常性经费支出,报知处长审批,属非止常性拔款,预先报知处长,经处长批复后,按批复办理。

扩展资料:

根据交通规费征收的特点,处里设财务科,财务工作由处长主管,下设科长、规费会计、经费会计、出纳、审计岗位,处下属各所、队设财务室,设规费会计、出纳,处长对财务科工作全面负责,领导会计人员和单位其他人员认真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督促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忠于职守、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货币资金主要是指单位的现金、银行存款等,为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和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确保货币资金有计划地合理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现金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加强现金管理。

2、现金收入的来源有:从银行提取的现金;职工归还的各种借款;其他收入。单位库存现金额规定在银行核定的限额内的,超出限额部分要及时送存银行,禁止个人挪用单位现金和白条抵充现金。

3、现金开支的范围有:对职工个人的工资、奖金、福利费、补贴差费、补助费、备用金、差费借款等以及向不能转帐的单位和个人购买物品或支付劳务报酬。

超出现金支付范围的,必须通过银行转帐支付。

4、对处单位错转入的款项以及应退的各种款项,一律通知银行汇退,不得用现金退什。

5、出纳办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必须以会计审核签认的会计凭证为依据。职工个人清款单预借的现金要经领导签字批准,否则不予支付。

6、职工因公出差预借现金,及时办理报销手续。清算结款,任何人不能长期拖欠借款。

7、出纳员对已办理收支业务的原始凭证要分别加盖“ 收讫”和“付讫”戳记。

8、出纳员要根据记帐凭证及时登记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做到日清月结,每月核对库存现金金额,并与总帐核对相符。

9、库存现金要妥善保管,确保安全。出纳员在向银行解提较大额现金时,要加强安全措施。

二、银行存款管理

1、货巾资金的收支业务除按规定可通过现金结算外, 其余一律要通过银行办理结算。

2、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银行结算办法》和银行有关办理结算规定本单位银行的收支业务。

3、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经费结算不得挪用规费收入专户存款。

4、不得签发各种空白支票,汇票或交给他人自填。

5、留存银行的印鉴要分开保管,不能一个人保管全套印鉴。

6、出纳要按规定及时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月终结出发生额和余额,并与银行对帐单,会计总帐核对,对未达帐款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相符。发现差错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内部控制

会计内部控制包括哪些

综合目前企业的管理经验,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授权控制。授权控制是指企业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未经授权和批准,这些人员就不允许接触这些业务,这一控制方式使每一个过程、环节责任、权利明确,使某些事件在发生时就得到了控制。受权控制要求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同时也要求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所承担的责任,使他们对自己的业务处理行为负责。

2.分工控制。分工控制是指对于相关的职务,必须进行分工负责,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包办兼任。这一控制制度使经济业务在处理时,有关人员能够互相制约、相互监督。

3.业务记录控制。业务记录控制是指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及时和正确。

4.财产安全控制制度。财产安全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5.书面文件控制。书面文件控制是指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把企业对于经营管理的要求,有关注意事项等制成书面文件、规章制度,下发给各级工作人员,或悬挂在办公室、仓库等公众场合。

6.人员素质控制。人员素质控制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保证企业各级人员具有与他们所负责的工作相适应的素质,从而保证业务工作的质量。

如果你是写内部控制的论文,可以再提及一下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符合国家的法规政策,不得制定与国家法规、政策相抵触的“内部管理办法”。

2.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最好由各部门讨论并经管理层审议通过,从而增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威性。

3.既要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稳定性,又要使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践中得到补充、完善。

4.避免内部控制制度重叠现象。解决责任不明、环节太多,人人有责而结果是人人都不负责的问题。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为解决“闲置”干部就业,从而形成多人签字,环环盖章,而无人承担具体责任,遇事相互推诿的不负责的后果,致使有些本应尽快处理的问题终因手续不全而拖延。

5.定期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结合本单位目前工作实际,测试、评价某项具体内容是否实现了预期管理目标,看其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效益,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原文链接:https://527256.com/9301.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7 10:00:29  回复
法行使职权,对忠于职守、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货币资金主要是指单位的现金、银行存款等,为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和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确保货币资金有计划地合理使用,特制定本办法。一、现金管理1、严格执行国家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7 09:11:05  回复
票或交给他人自填。5、留存银行的印鉴要分开保管,不能一个人保管全套印鉴。6、出纳要按规定及时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月终结出发生额和余额,并与银行对帐单,会计总帐核对,对未达帐款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相符。发现差错及时查明原因,及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7 14:35:37  回复
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第三章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第八条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第九条 单位应当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7 15:06:04  回复
层人员处于被控制地位,他们应完全遵循公司政策和程序,这种控制机制难以发挥各级人员的积极性,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制机构的一种重要制度,就应包括公司的组织规划、任务和责任的委派,帐户和报表的设计以及应用于以下各方面的措施和方法,即保护公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7 11:32:02  回复
职责,以及保证制度正确实施的有效程序。(一) 恰当授权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使所执行的每项经济业务都经恰当授权,或是一般授权,或是特定授权。一般授权规定批准经济业务的标准条件,特定授权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