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到20年前的经济发展走势图-近20年中国gdp走势图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后20年间的经济发展方向和趋势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进入到发展的关键时刻。摆在中国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格局。过去2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领域的竞争优势,主要立足于廉价劳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这种优势正在丧失。许多拥有更低廉劳动力的国家,如越南、印度和中亚诸国都在中国后面学习和追赶。如果我们不认识到这种形势的严重性,还将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有学人认为,中国经济处于一个发展的临界点,走过去就可能赶上欧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走不过,就像拉美,有可能出现诸多不利状况。更多的学人称人均GDP1000美元(千元点)是经济发展的转折(这一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提及)。可以预见,国际国内形势将会出现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来自于外界环境,更来自于中国经济中产业升级带来的产业转换。

作为中国产业发展的经历者和研究者,我们认为,中国应当跳出经济冷热的简单分析层面,用产业经济的观点审视中国经济的发展,把一个长期忽略的概念———产业,摆回到其应有的地位上来。

产业升级转换是经济发展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现象,产业升级过程中带来经济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也是必然现象,关键在于怎样看待这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应当加强产业研究,使我们对经济的研究从一般性的总量层面,深入到经济发展的具体过程之中,真正揭示产业发展的规律,从而走出快慢两难的经济发展困境。-------------------------------嘉肯咨询

中国近20年的经济增长率

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连续性的特征。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将深刻地影响21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加深和知识经济的推进对新世纪的影响最大。国际贸易、投资与生产的变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晴雨表。反过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又在质与量两方面影响着国际贸易、投资与生产。

21世纪前5年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

21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形成的,它同20世纪的国际政治、经济现实紧密相关。20世纪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建立在两次世界大战和持续近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世界之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反映在经济上,实质是两种经济体制的竞争。90年代初,冷战格局随着苏联和东欧剧变而宣告结束。90年代前期,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从衰退到缓慢回升的阶段。发生在90年代后半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经济陷入低谷,也说明现在的世界经济体系并不完全适应变化中的国际经济的需要。

(一)世界经济仍处于调整期,呈现低速稳定增长态势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激烈动荡的阶段,出现了两次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的局面,最终导致90年代的全球平均经济增长率低于80年代与70年代。由此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一方面,在世界不同区域,经济状况的差异比较大;另一方面,这个调整在对世纪的前5年还将继续。

(1)东亚地区的经济调整将基本完成

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最近20年,东亚经济年平均增长8%,远远高于全部发展中国家年平均4.3%、发达国家年平均3%的经济增长率。东亚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与投资市场之一。1997年的金融危机不仅打断了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不同程度蔓延到了其他地区,对90年代末世界经济的影响很大。

因此,我们的一个基本观点是,21世纪的前5年中,东亚经济将进入一个低速、稳定增长的阶段。东亚区域各国将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以求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点。东亚区域经济复苏,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贸易与投资方面。我国同东亚其他国家的竞争将会加剧。

(2)以欧洲联盟为代表的欧洲经济将逐步走出低谷

欧洲经济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欧洲的不同区域其影响力又有较大的差别。欧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块,俄罗斯、独联体和欧洲其他国家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为一块,这一块除俄罗斯外,其余国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甚显著。第二块是前东欧国家(现在一般称为中东欧国家),包括10个国家。它们在政治、经济方面都积极向欧洲联盟靠拢,但自身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较小。中东欧国家同我国的经贸合作规模较小,对我国的影响也不大。第三块是以欧洲联盟为代表的西欧国家。这一块是欧洲经济的主要部分,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极大,同我国的联系也很密切。

进入21世纪时,欧盟在经济调整方面将可能加快步伐,其经济增长速度仍将维持低速稳定增长的态势。21世纪前5年,欧盟对世界经济将会产生影响的事件有:欧元完成过渡阶段正式进入流通领域和欧盟的东扩(第五次扩大)。

欧元能否顺利完成过渡正式进入流通,对世界经济将产生很大的影响。1999年1月1日欧元在领定同区内各成员货币汇率的同时,正式亮相。原本各国寄予厚望,预测欧元将是一种强势货币,但欧元一登台很快就开始持续走低。欧元走低是有利于欧盟经济发展与调整的,它可以推动欧盟出口增加,但欧元走低却不利于欧盟形象,也不利于欧元区下一步的扩大。如何提高人们对欧元的信心,是 欧盟进入新世纪时的一项重要任务。欧元的发展必定会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欧盟已经开始了东扩的行动,准备将中东欧10个转轨国家和1个地中海国家分批吸纳到欧盟。东扩如果成功,欧盟将由现在的15国扩大到26国,从长远来说将使欧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尽管欧盟在一体化进程方面进展较大,但它在经济调整方面也存在一些难题。例如,目前的失业率仍处于较高水平(1998年为10.6 %)。降低失业率成为欧盟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还有如欧元区成员同其它欧盟成员之间的经济协调问题。经济一体化的任何措施、行动,都必须首先确保整个欧盟一体化不受到损害。

(3)美国仍将保持世界经济领头羊的地位

美国在21世纪的前5年中,将进一步调整其以全球为目标的政治、安全和经济战略。依据在经济、科技领域的绝对优势,以加强其在全球的主导地位,继续发挥对整个世界绎经济的领导作用。1996年7月,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发表的题为《利国的技术》报告,得出的 一项结论是,“到20世纪结束时,信息将成为世界经济系统中的最重要商品。美国创造知识 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识的能力,将决定下一世纪美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在信息产业发展的强有力带动下,美国经济已连续增长约107个月。从美国经济目前调整的情况看,只要没有重大偶然因素,未来5年中美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90年代后半期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因此进入到了一个调整阶段。这一调整在下一世纪初的5年里可望完成。整个世界经济将呈现低速、稳定增长态势。发达国家以及受90年代末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调整速度可能会快一些,调整的效益更容易体现。

从经济调整的内容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将处于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水平。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仅仅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时期,但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在进入“先进经济体”的行列。在21世纪的前5年里,这部分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走向将趋于明确,它们努力在科技、信息、服务和管理等领域推进和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发达国家将真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们的经济调整是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知识与智力资源,借助所拥有的强大经济基础,在世界范围内获取高额利润。

这次世界经济调整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可能到2005年方能结束;二是涉及范围广,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被卷入这一调整的潮流;三是调整内容发生质的改变,不仅要解决产业结构失衡问题,而且要通过科技和信息来推动这一调整进程

(二)贸易的增长速度将继续超过生产的增长速度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的增长率连续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率。世界贸易增长与生产发展的相关程度不断提高。据一份研究报告称,1960年一1969年间,世界生产每增长1%,世界贸易量增加1.42%;1970年—1979年间,世界生产每增长1%,世界贸易量增加1.25%;1990年—1994年间,世界生产每增长1%,贸易量增长2%。贸易增长与生产发展的相关度达到空前的水平,并且还在不断提高。

世界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将使世界各国(地区)的比较利益更加明显,促使各国进行进出口结构调整。如果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得以更好地推进,将使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获得一定改善。国家间的贸易活动将更加频繁,贸易仍将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在21世纪的前5年里,国际贸易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贸易数量将大幅增加,但价格则相对较低且变化无常。同它相对应的是,制成品贸易将大幅增长,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将占世界贸易总额的较大比重。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人口增加的压力将推动初级产品贸易的发展。

第二,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最不发达国家只能依靠初级产品出口量的增加,缓慢推动经济增长。

第三,世界出口商品结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展示知识化经济时代的特征。以微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光导纤维、航天工程海洋工程、计算机软件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工业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从而推动出口商品结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深加工、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将成为制成品贸易的主要内容。

(三)国际贸易格局分布不平衡加大经济差距

21世纪初的前5年,国际贸易格局分布的不平衡将进一步拉开不同类型国家间的经济差距。下述几个方面的状况可能在未来5年里继续存在。

(1)发达国家仍将占据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

(2)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加到国际贸易中来,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在增加;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所占份额下降,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主导地位的丧失。

(3)发展中国家内部将进一步拉开差距。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重要的贸易国,在经济发展上更接近于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水平。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基本上仍处于原料提供国和制成品销售市场的地位。

这些国家由于处在国际生产与分工体系的最底层,受到种种国际、国内因素的限制,因此,从国际贸易的发展中获得的利益将是有限的,经济可能继续处于低水平状态。

(四)跨国公司、区域经济合作对国际贸易的推动

国际贸易发展中,服务贸易将会有很大发展,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将显著加强,可望由90年代中期的约1/5强,上升到21世纪初的1/3以上。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与商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力,在下世纪初的国际贸易中,必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对贸易的推动也将是十分明显的。无论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还是亚欧经济合作,或者是跨大西洋的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其目标都是推动区内相互贸易的自由化。北美、西欧、日本、东亚和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将保持世界主要市场或重要市场的地位。这是同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的。

(五)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变化

(1)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银行贷款、证券投资和直接投资。21世纪初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变化,是证券投资将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这是信息革命推动下,金融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另外,国际直接投资在下世纪初,仍将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形式,但投资的方式将有很大变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

(2)未来几年国际资本的流向仍然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也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输出国。一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吸收国。原因是这部分国家在下世纪初,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自由化和私营化将进一步发展。

(3)伴随国际直接投资在21世纪的扩张,投资部门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即从初级产业、资源加工型产业转而投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将进一步趋向于采用兼并与收购。

(4)跨国共购继续成为外国直接投资(下文简称FDI)的重要方式。东道国吸引投资的目的是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目的则是为了在国际间增强竞争力,两者之间必须进行协调。从国际间的情况来看,能否更多更好地吸引FDI,关键在于能否采取适应跨国公司的政策。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1998年全世界有60个国家对145项涉及外国直接投资的法规进行了修改,其中136项(占总数的94%)的修改是为了给FDI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21世纪前15年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

(-)世界经济的调整完成,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

在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下,世界经济调整的完成,将使各国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在更大范围内追求要素的最佳组合。整个世界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时期。

(1)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性经济调整将推动各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推动者的发达国家以及经济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因利用了这次经济调整的契机,不同程度地将高科技、信息和知识作为下一个世纪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所以其发展将是很迅速的。因此,下一个世纪前15年内,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源于高科技,信息和知识在投资、贸易和生产等领域的高度应用。

(2)下一轮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会继续加剧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对于“边缘化”国家来说,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1971年制订了最初的最不发达国家标准,到1994年进行了5次修订。伴随着每一次修订,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也在增加。按照1994年的标准,到1994年底全世界共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1971年时有25个),分布在非洲(33国)、亚洲(9国)、美洲(1国)和大洋洲(5国)。

上述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是未来15年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消除贫困,缓和不平衡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贸易自由化成为基本潮流,但仍有变数存在

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在未来15年里将形成机制化。不仅区域经济合作圈内部,贸易壁垒将极大地降低甚至基本消除,而且区域经济合作圈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也将得到极大发展。贸易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基本潮流。

在贸易自由化潮流下,发达国家是主要获利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贸易自由化不啻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本国市场与本国工业将受到发达国家资本强有力的冲击。

从总体趋势上说,贸易自由化不可逆转,各国间的贸易因此将得到迅速发展。但应当指出,一些国家为了本国的国家利益,将会制造出一些新的贸易壁垒,从而对贸易自由化形成障碍。当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努力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还未来得及处理如何将其国内经济政策适应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规则这类严肃问题的时候,发达国家已把更多的新议题,列入世贸组织新的议事日程中去了,使这些国家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例如,贸易与环境保护,贸易与劳工标准以及贸易与竞争政策等等类似的“新贸易问题”,都已列入了世贸组织的谈判议程。这些问题以抵制“生态倾销”、“社会倾销”及“不公平竞争”为借口,必然会给21世纪的国际贸易带来新的障碍,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改善带来阻力,从而也给未来的多边贸易体制带来几多变数。

(三)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各国进出口贸易中将占很大比重

未来世界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产业日益成为产业结构的中坚,高新技术产品将不断涌现并成为未来15年内重要的贸易内容。世界银行《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经合组织成员,高科技产业在制造业总增加值中的比重增加,在出口中的增加相当显著。

近年来美国的经济增长中有2/3来源于美国发展最快的信息技术产业。美国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已占出口的总额的40%,下一世纪这个比例还将有更大的增加。这种变化在其他国家亦是如此。以中国为例,高新技术产业今后几年内也将保持高速增长,据估计全社会电子信息产品市场规模在2000年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2010年可能达到6万亿人民币。中国将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业的强国和全球最大的电子市场之一。

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加,不仅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而且,其产品生产的扩大会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急剧地降低生产成本,并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形成严峻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发展机遇。

(四)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

(1)绿色贸易成为主流。将在未来获得长足发展的知识经济,可以说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这与传统工业不同,传统工业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因而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未来15年里,生产、贸易和消费的观念将发生很大变化。高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将遵循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即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富裕自然资源,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因此知识经济下的生产更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配合。在此基础上,绿色消费将成为潮流,绿色贸易将顺应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而得到极大发展。

(2)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推动力量。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奋斗,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在迈向工业化的目标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其经济结构正在迅速与发达国家趋同,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中国、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将发挥重要作用。1995年7月的第28届东盟外长会议表示,与会各国将全力支持在2003年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届时将出现一个约4.7亿人口的大市场。尽管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东盟受到沉重打击,但从目前情况看,东盟已从打击中复苏,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时也必定是贸易大国争夺的重要市场。

虽然上述发展中国家(地区)不可能与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同等地位,但新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大大促进其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逐步发展,一部分较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必定会成为未来国际贸易重要的推动力量。

(五)资本将在全球各地加速流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经过对90年代两次重大金融危机(墨西哥危机与亚洲危机)的反思,各国的金融改革将逐步完成,从而有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以高科技、信息、知识为内容的国际分工,也将促进资本在国际间的快速流动。资本在全球各地的快速流动,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远远超出20世纪。未来15年里,欧元可望确立其国际货币的地位,并同美元、日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2002年至今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报告

您好!

希望我找的这些能帮助你。我复制了一大堆,我也不知道从中复制那一段给你才有用。就把全部复制下来,您自己在找找看。

内容提要:跨入21世纪,面临着经济知识化和经济全球化洪流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将进入大调整、大转折、大变化、大发展时期。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已进入全面、快速工业化阶段;但也存在不少困难问题,集中表现为明显的、多侧面的二元现象。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进行超长期预测,到2050年,中国GDP总量可能达到15万亿左右,人均约为10万元,经济总规模居世界各国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21世纪中国的经济将会是什么情景,其发展趋势怎样?这不仅关系十几亿中国人的命运,也将影响世界的发展格局、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还太多、难以做出准确的预测,只能凭个人的认识与理想,并辅以定量方法的测算,做出不一定正确的分析与判断,供同志们批判和参考。

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

20世纪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封建主义、帝国市义和官僚买办阶级,建立了新中国。在此基础上,中国实行了全面工业化,推进了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已取得显著成果,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的基本状况是: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1978~1998年,GDP从3624.1亿元增至79552.8亿元,按1978年价格计算增长了5.38倍,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9.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4.9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73%,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47%。人均GDP从379元增至6404元,平均每年递增8.28%。到1997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7.3个百分点,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7位。详见表1。

表1:中国经济发展情况

年份 GDP

(亿元) GDP增长

速度(%) 第一产业

增长速度(%) 第二产业

增长速度(%) 第三产业

增长速度(%)

1978 3624.1 11.7 4.1 15.0 13.7

1980 4517.8 7.8 -1.5 13.6 5.9

1985 8964.4 13.5 1.8 18.6 18.3

1990 18547.9 3.8 7.3 3.2 2.3

1994 46759.4 12.6 4.0 18.4 9.6

1995 58478.1 10.5 5.0 13.9 8.4

1996 67884.6 9.6 5.1 12.1 7.9

1997 74772.4 8.8 3.5 10.8 8.2

1998 79552.8 7.8 3.5 9.2 7.6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经历1978~1984年、1985~1987年、1988~1992年、1993至今的四个周期波动。与改革前相比,中国经济波动的周期拉长了,峰位、谷位落差降低了。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不断提高,由过去追求高速度逐步转向兼顾发展与稳定、兼顾速度与效益、追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个建立,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作用增强,使经济运行摆脱了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恶性循环。1996年、1997年软着陆的成功,使中国在1997年5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站稳脚跟。

——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产业结构严重脱离需求结构的畸形状态得到很大改善,长期困扰计划经济国家的商品数量“短缺”现象基本消除,能源、交通运输与邮电通讯、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瓶颈产业制约经济增长的现象得以缓解。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比较协调。接从业人员,三个产业的比例1985年为62.4:20.8:16.8;1998年改变为49.8:23.5:26.7。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985年为28.4:43.1:28.5;1998年改变为18.0:49.2:32.8,它们之间的关系已有了初步的改善。

——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有一定提高

据1995年工业普查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厂的工业生产设备已占设备总量的90.5%;大中型企业生产设备达到国际和日内先进水平的分别达到26.l%和27.7%,比1985年提高了13.2和5.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3和0.59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高。根据我们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方法的测算结果,1953~1977年期间,生产率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值:1978~1995年,生产率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已上升到39.85%,仅次于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46.84%)。

截止到1998年底,中国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2091.4万人,平均每万人口在校中学生588人,小学生118人;大学生27.3人。中国的巨大人口,通过发展教育将成为巨大的人力资源。

——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中作用增强

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已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市场正逐渐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从1988年开始,中国开始了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1990年代生产要素市场化速度有所加快。在1980年代,生产要素市场化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并以实物资本的形态进行。进入1990年代,土地、资金开始急速进入市场,推动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超常发展。这表明大量生产要素脱离了计划轨道,各经济主体行为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对中国经济运行方式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计划、投资、财政、金融、收入分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改革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正在形成

改革开放前公有经济一统天下,国有经济在第二产业和多数第三产业中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状况已被打破。1998年我国按工业总产值划分的经济结构是国有工业占28.5%,集体工业占38.3%,城乡个体工业占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私营、中外合资等)占19.9%。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199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到3239.3亿美元,相当于1978年的15.7倍(其中出口为18.8倍),从1978年排在世界第32位跃升到第11位,表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据海关统计,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已由1980年的50%上升到1998年的92%,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5%上升到33%以上。表明我国的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有所提高。

实际利用外资数额不断增加,1996~1998年三年分别达到548.04亿美元、644.08亿美元利585.57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均在400亿美元以上。

——由全面短缺走向相对过剩

在20世纪的大多数年份里,中国经济基本是在短缺中运行的。进入1990年代以来,一般工业品出现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中国经济发展走出资源约束的商品短缺时代,进入需求约束和市场制约的新阶段。目前,不仅一般工农业产品,而且生产资料都已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1998年下半年国内贸易部统计范围内的601种商品无一种是供不应求,半数以上的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绝大多数农产品也供大于求,许多商品库存积压有增无减。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机制明显强化。自1993年以来,经济增长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14.2%的高峰降至1999年的7.1%,平均每年下降0.91个百分点。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经济运行机制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由供给转向需求。在短缺经济时代,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供给能力尤其是“瓶颈”产业供给能力的提高;在买方市场态势下,扩大投资不一定能够带动消费增长,企业投资只有与市场需求协调时才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脱离市场需求的投资增加只会产生更大的浪费。同时,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空间展开了更激烈的竞争,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竞争的时代,生产和效益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发展中存在众多的困难与问题

总的看,在中国步入21世纪时,全国经济已进入全面、快速工业化的阶段;在取得巨大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明显的、多侧面的二元现象: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开始运行,但旧体制仍然在许多领域起作用,新旧体制双轨运行并存,转轨缓慢,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面临巨大困滩;经济高速增长与低效率、低质量并存,经济仍然以粗放型增长为主,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规模经济效益差;在国内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相当部分的国产商品生产能力过剩,销售困难与部分商品大量进口并存,国产名牌不断消失,一些“民族工业”被外资打压兼并,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出口高速增长与传统的低附加值产品占主导地位并存,高档名牌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国内市场占有率日益下降: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奔向富裕与中西部多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收入水平相对低下并存,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日益拉大;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与全社会的失业率上升并存,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速度加快与困难加大并存,这将使得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有增加的趋势;少数人暴富与相当部分的城乡贫困人口并存,社会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工农业产品积压,产销率不高与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有效购买力不足并存;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并存,能源和水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与大量低素质的剩余劳动力并存。

这些问题都是短期内难以克服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和精心的操作才能逐步解决。这表明,我国的未来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但面临的困难也是很大的。

21世纪上半叶(2000~2050年)中国经济长期预测

对2000~205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预测是超长期预测。未来50年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我们只能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如不发生世界大战,国内基本保持社会安定等),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预测。这里我们使用了系统动力学、投入产出、经济计量三者相结合的模型,预测中国在2000~2050年间人口、经济增长以及结构变化情况。下面就是预测结果与分析,有关预测模型的情况,将在本文的最后予以说明。

一、人口预测:总量不超过16亿,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1、人口总量和劳动力预测

中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95年中国的人口数为12.1121亿,占世界总人口57.16亿的1/5。1995年世界的人口增长率为1.5%,中国则为1.06%。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政府加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指导,人民群众的生育观念逐步发生了变化,人口出生率有了大幅度下降,从1970年代初的20‰以上降到了目前的10‰左右。在城市和乡镇企业发达的富裕农村,独生子女已经蔚然成风,成为居民的自觉要求。即使在较为贫困的边远地区和农村,群众也已经认识到,少生优生是脱贫致富的重要一环,多胎生育大大减少、但是,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国每年新增加的人口数仍然在1000万以上。实现零增长还需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根据模型预测,中国大约在对世纪的30年代出现人口的零增长,其后为缓慢的负增长。各主要年份的人口数、劳动力数见表2。

表2:主要年份人口数与劳动力预测

年份 人口数 劳动力数 年份 人口数 劳动力数

1995 12.11 6.239 2025 15.50 7.748

2000 12.87 9.239 2030 15.72 7.748

2005 13.60 6.920 2035 15.84 7.703

2010 14.23 7.247 2040 15.85 7.655

2015 14.76 7.498 2045 15.72 7.569

2020 15.18 7.678 2050 15.52 7.437

其中,2000年中国的人口总数要可望不超过13亿,2010年达到14亿,2020年前后突破15亿。在2038年前后达到峰值15.86亿,其后则为负增长。同时可以推断,由于生活环境和质量的提高,以及随着人口出生率及劳动力比重的逐年下降,“人们老龄化”现象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预测结果表明,2030年后,按照目前对劳动力的界定,劳动力占人口比重将不到50%,非劳动力人口将超过8亿,2043年前后非劳动力人口将达到峰值8.21亿,占当时总人口的51.95%。如果家庭人员结构的趋势不发生转折性转变:那么由于出生率的下降、生活水平与医疗水平提高等原因,非劳动力人口中老人将占大部分,这意味着未来我国人口结构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三次产业就业比重预测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劳动力结构一直保持这样的格局:农业劳动力始终占据第一位,1980年代以前,70%以上的劳动力都集中在第一产业;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例开始减少,但1990年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仍有60%。第二产业从1970年代末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拥有20%左右的劳动力,并且缓慢增加;1990年第二产业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1.4%。第三产业也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快速发展,但其比重低于其他产业,1990年为18.4%,进入1990年代后,第三产业发展开始加速。1994年,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二、三次产业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22.7%和23%:第一产业仍居首位,为54.3%。这说明,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在加快,且大都向第三产业转移。根据1996年的统计数据,一、二、三次产业就业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50.5%、23.5%、26.0%。1978~1996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从占总数的70.5%下降到50.5%,平均1年下降1个百分点。这是非常巨大的变化,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保持下去。模型预测结果见表3。

表3:1996~2050年三次产业中劳动力比重预测 单位:%

年份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年份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1995 52.2 230 24.8 2025 29.4 28.9 41.6

2000 49.1 24.2 26.7 2030 26.5 29.4 44.0

2005 44.3 25.6 30.1 2035 23.9 29.8 46.3

2010 40.0 26.7 33.4 2040 21.3 30.1 48.5

2015 36.1 27.6 26.3 2045 19.1 30.4 50.5

2020 32.6 28.3 39.0 2050 17.0 30.6 52.4

根据对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的预测,未来劳动力结构将出现两次重大变化,从而变得更加合理。

第一次变化出现在2015年前后。2015年以前,尽管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不断下降,但仍然为劳动力最多的产业。2000年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比不分别为49.1%、24.2%和26.7%。2010年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变为40.0%、26.7%利33.4%。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面向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如研究与开发、技术培训、在职教育、产业产后服务、金融保险、贸易等等,发展速度会日益加快;同时,技术进步使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升,必将促使居民生活中自我服务的部分逐渐减少,生活服务的社会化使得面向生活的第三产业继续强劲增长。到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将超过第一产业,达到36.3%,成为容纳劳动力最多的主要产业。

第二个变化出现在2026年左右。这时,我国的工业化接近全面实现,第一产业劳动力继续向外转移,就业比重减少为28.8%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缓慢上升,达到29.1%,超过第一产业成为继第三产业后容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2030年,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26.5%、29.4%和44.1%。2044年以后,第三产业将容纳全国一半以上劳动力就业,成为解决社会就业的决定性力量。2050年,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17.0%、30.6%和52.4%,按就业比例从大到小的排序,形成“三二一”的格局。

二、经济增长预测:21世纪中经济总规模将居世界第二位

根据模型预测结果,2000~2050这50年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基本趋势是逐渐缓慢下降,50年的平均增年率为5,8%。其中,2000~2010年为8.1%;2011~2020年为6.4%;2021~2030年为5.4%;2031~2040年为4.9%;2041~2050年为4.3%。见表4。

表4:2000~2050年中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预测

区间 GDP平均

增长率(%) 期末GDP总量

(万亿元,1995年价) 期末人均GDP

(万元/人,1995年价)

2001-2010 8.1 19.7694 1.3889

2011-2020 6.4 36.7007 2.4178

2021-2030 5.4 52.2370 3.9657

2031-2040 4.9 100.5209 6.3406

2041-2050 4.3 153.0721 9.8638

2011-2030 5.9 - -

2031-2050 4.6 - -

从GDP的增长过程看,未来50年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10年。在此期间,经济增长保持平均8.0%左右的高速度,这既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又是我国经济结构大调整和经济体制大转型阶段。到2010年,以1995年价格计算(下同),GDP总量将会接近20万亿元,人均约1.4万元;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达到小康,中东部地区、西部城镇以及部分农村进入富裕小康的生活水平。这一阶段内,大中型城市和部分沿海地区中小城镇将普遍完成工业化,开始向后工业化或信息化社会转变;问时工业化过程全面向农村推进。东小部的绝大部分地区、西部地区的城镇及部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将会达到小康,一部分城镇和小总值农村将开始向富裕小康迈进。

第二阶段:2011一2030年,GDP将以年均6%左右的中速增任。到2030年,GDP总量将会达到60万亿元左右,大均约4万元。那时,我国将全面完成工业化。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信息化,科学技术全面接近当时国际较先进水平,部分领域世界领先,经济技术总体实力居世界前列,人民平均生产水平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部分地区和大小城市的生活水平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第三阶段:2031~2050年,GDP年均增长仍可望保持在4%左右的水平上。到2050年,GDP总量可能达到150万亿元左右,人均约10万元,经济总规模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到那时,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若干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国民经济将全面信息化;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当时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

三、三次产业结构变化预测与分析:

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在2000~2050年间,国民经济的增长不仅表现在总量的迅速增加,而且也将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这是由于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经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各时段的年均增长率和期末三次产业结构情况见表5。

表5:2000~2050年三次产业增长速度与结构变化情况

区间 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期末三次产业结构(%)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2001-2010 5.8 8.1 9.0 14.1 51.5 34.4

2011-2020 4.2 5.5 7.5 11.5 50.2 38.3

2021-2030 3.4 5.0 6.6 9.4 48.0 42.6

2031-2040 2.8 4.3 5.9 7.7 45.3 46.9

2041-2050 2.0 3.5 5.3 6.2 42.1 51.7

三次产业的变化趋势可大致说明如下:在2000年以前,由于中国政府重视第一产业和加强对农业投入的结果,第一产业的增长率将会维持在5%左右的水平上。2000年以后的增长率逐渐缓慢下降。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在2000年以前仍处于首位,年均可超过10%,但增长率趋势是下降的,且下降得较快;2000年以后,增长率下降速度有所放慢。这是由于随着对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推进,企业的增长方式将逐步转变,从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向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企业将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山过去的速度——效益型增长转向效益——速度型增长,即企业首先讲究经济效益,通过效益的获得表现出一定的增长速度。 同时,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也必将逐渐进入信息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在某些领域实现跳跃性技术进步,大大减轻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的依赖程度。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信息社会是建立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基础结构发达完善的基础上的。信息化只能加快工业化的进程,而不可能代替工业化过程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产品的巨大需求。作为后发国家的工业化可以与信息化同步进行,们决不可能跳过工业化直接进入信息化。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不会减少人们对交通运输等的需求;相反,信息化越发达,人们的出行率越高,物质流动越频繁。也就是说,在工业化尚未完成阶段,信息化使得社会经济运转效率提高,将会更加刺激对物质产品需求的增长。第二产业在今后的十几年内,需求收入弹性仍然会继续上升,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居高不下;2010年以后才会逐步有所降低,但在人均物质产品拥有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以前,降低的速度仍然是缓慢的。

随着第一、第二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增长会进一步加快,使得第三产业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人约在21世纪初期,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将超过第二产业,尤其是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并一直保持下去。根据预测,2010年一、二、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分别为5.1%、7.1%、和8.4%;2030年增长速度为3.2%、4.6%、6.1%;2050年增长速度为1.6%、3.2%和5.0%。

三次产业的结构将随着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而出现根本性的变化。1995年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0%、48.8%和30.7%,2000年时三次产业的结构变为17.4%、51.7%和31.0%。2010年时这种结构变为14.1%、51.5%和34.4%。第二产业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地位一直要持续到2020年左右。到203O年三次产业的结构将变为9.4%、48.0%和42.6%。在2038年以前,第二产业将一直保持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最大份额,尽管这一份额在不断减少。2838年以后,第三产业将以46.0%的份额超过第二产业的45.9%,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在2047年左右,其份额将超过50%,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2050年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6.16%、42.10%和51.74%。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通常在计算三次产业的结构时,都按当年价计算的。但以上的计算结果却是在1995年(不变)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们并不是未来各年以当年价计算的产业结构。如要考虑未来当年价计算的产业结构,就需要预测三次产业增加值在未来年份的平(缩)减指数。对于超长长期预测来说,这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在模型中未予考虑。但这里我们可以作一个简单的估计,以说明未来以当年价计算时,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当三次产业增加值的价格上升幅度不同时,价格上升幅度大的;以当年价计算的结构比例也增大。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产品)和第三产业的价格上涨率要快于第二产业,因此,在用当年价计算三次产业结构时,第一、第三产业的比重将比用不变价计算的结果高。(《国民经济管理》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李京文)

介绍一下1950到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最好有GDP等经济数据

1.经济增长态势强劲,已回归平稳较快增长通道。1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80577亿元,同比增长11.9%,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比上年同期加快14.5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24.19%,实现了回升后的稳定高位运行。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盈利水平基本恢复至危机前水平,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9.7%2.物价温和上涨,通胀压力犹存。1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2%。其中1月、2月、3月分别上涨1.5%、2.7%、2.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PPIRM同比上涨9.9%。3.消费、投资、外贸3大需求结构有所改善,经济回升基础进一步巩固,呈现消费稳、投资降、净出口升的特点——消费。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热点消费快速增长。1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74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类增长39.8%,家具类增长37.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9.6%。——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1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20亿元,同比增长25.6%,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6594亿元,增长35.1%,比上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3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8%。商品房销售额7977亿元,同比增长57.7%。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外贸。进出口实现超预期增长,进出口结构更趋平衡,3月份出现贸易逆差。1季度进出口总额6178.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出口同比增长28.7%;进口同比增长64.6%,进出口相抵,顺差144.9亿美元。3月出现了多年未有的月度贸易逆差,为72.4亿美元。1季度外贸形势特点有4:一是超预期大幅增长,已基本恢复至危机前水平;二是国内需求强劲导致进口增速显著快于出口,使得3月份再现6年来首次月度贸易逆差;三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高于同期总体增速,加工贸易进口增长迅速;四是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为出口恢复奠定了良好基础。综合来看,今年中国出口形势仍较为严峻,未来出口增速或稳中略有下降,而由于国内需求强劲,进口仍将较快增长。我们预计,中国贸易出现月度逆差还只是暂时现象,不具有可持续性,但由于世界经济再平衡、美国鼓励出口、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预计未来进出口在趋势上将更为平稳,出口增速或稳中略降,贸易顺差规模将有所下降。从3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来看,1季度最终消费的贡献率为52%,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的贡献率为57.9%,拉动GDP增长6.9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9%,拉动GDP-1.2%。由此可见,内需仍是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外需的作用也在提高,增长动力结构趋向平衡。在内需中,消费贡献相对较为稳定;投资贡献率仍为最高,但贡献率快速回落,由去年全年资本形成的贡献率94.6%回落到今年1季度57.9%;净出口的负拉动作用明显减轻。因此我们总结是3句话:消费稳,投资降,净出口升。4.金融运行保持平稳,货币供应增速继续明显回落,新增信贷规模大幅下降,货币政策基本回归正常化。2010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5.00万亿元,同比增长22.50%,增幅分别比上月和上年末低3.03和5.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9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4%,增幅分别比上月和上年末低5.05和2.41个百分点。从货币数据来看,M1和M2还保持了较高增速,高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及的17%目标。但是M1增速已经连续2个月回落,M2也是连续4个月回落,下降趋势以及幅度还是很明显的。金融机构1季度本外币贷款增加2.80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60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292亿美元。1季度本外币存款增加4.0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增加4.04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47亿美元。从信贷数据来看,1季度新增贷款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且占全年信贷目标的34.7%,这反映信贷季度间均衡投放的目标大体实现,说明我们对信贷的控制已初见成效,逐步向全年7.5万亿的总量靠近。与此同时,贷款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动。对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反应出贷款主要是流向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44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5%。1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79亿美元,同比多增402亿美元

求:人民币汇率历史走势图(六十年代至今)

2015年9月18日最新汇率:1美元=6.3628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历史走势图:

1949年1美元兑换2.3     元人民币

1950年1美元兑换2.75    元人民币

1951年1美元兑换2.238   元人民币

1952年1美元兑换2.617   元人民币

1953年1美元兑换2.617   元人民币

1954年1美元兑换2.617   元人民币

1955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56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57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58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59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0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1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2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3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4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5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6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7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8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69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70年1美元兑换2.4618  元人民币

1971年1美元兑换2.2673  元人民币

1972年1美元兑换2.2401  元人民币

1973年1美元兑换2.0202  元人民币

1974年1美元兑换1.8397  元人民币

1975年1美元兑换1.9663  元人民币

1976年1美元兑换1.8803  元人民币

1977年1美元兑换1.7300  元人民币

1978年1美元兑换1.5771  元人民币

1979年1美元兑换1.4962  元人民币

1980年1美元兑换1.5303  元人民币

1981年1美元兑换1.7051  元人民币

1982年1美元兑换1.8926  元人民币

1983年1美元兑换1.9757  元人民币

1984年1美元兑换2.3270  元人民币

1985年1美元兑换2.9367  元人民币

1986年1美元兑换3.4528  元人民币

1987年1美元兑换3.7221  元人民币

1988年1美元兑换3.7221  元人民币

1989年1美元兑换3.7659  元人民币

1990年1美元兑换4.7838  元人民币

1991年1美元兑换5.3227  元人民币

1992年1美元兑换5.5149  元人民币

1993年1美元兑换5.7619  元人民币 (迅速贬值到8.600) 

1994年1美元兑换8.6187  元人民币

1995年1美元兑换8.3507  元人民币

1996年1美元兑换8.3142  元人民币

1997年1美元兑换8.2898  元人民币

1998年1美元兑换8.2791  元人民币

1999年1美元兑换8.2796  元人民币

2000年1美元兑换8.2784  元人民币

2001年1美元兑换8.2770  元人民币

2002年1美元兑换8.2770  元人民币

2003年1美元兑换8.2774  元人民币

2004年1美元兑换8.2780  元人民币 (2004年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

2005年1美元兑换8.1013  元人民币

2006年1美元兑换7.8087  元人民币

2007年1美元兑换7.3872  元人民币

2008年1美元兑换6.85     元人民币

2009年1美元兑换6.81     元人民币

2010年1美元兑换6.622    元人民币

2011年1美元兑换6.61     元人民币

2012年1美元兑换6.25     元人民币 

2013年1美元兑换6.07     元人民币 

2014年1美元兑换6.05     元人民币 

2015年1美元兑换6.396    元人民币

中国历年GDP走势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的GDP每年增长7.2%。201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符合预期的6%-6.5%的目标。

从2013年到2016年,GDP的年均增长率为7.2%,高于同期世界的2.6%和发展中经济体的4%的平均年增长率,年均444.130万亿美元 元(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

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发展平稳。 其GDP同比增长6.9%,并且连续八个季度保持稳定在6.7%-6.9%的增长率。

2019年全年的GDP按季度划分,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4%,第二季度同比增长6.2%,第三季度同比增长6.0%,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0%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0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 第二产业增加值386165亿元,增长5.7%。 第三产业增加值534233亿元,增长6.9%。

扩展资料:

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增长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8%;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0%;私营企业增长7.7%。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0%,制造业增长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0%。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8.8%和8.4%,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1和2.7个百分点。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8%。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分别为53.2%,51.2%和51.1%,均高于临界点。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4%,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101亿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1-10 月份收窄 0.8 个百分点;其中11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4%,10 月份为下降 9.9%。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 国家统计局:十八大以来中国GDP年均增7.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原文链接:https://527256.com/7989.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6 18:18:04  回复
联盟靠拢,但自身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较小。中东欧国家同我国的经贸合作规模较小,对我国的影响也不大。第三块是以欧洲联盟为代表的西欧国家。这一块是欧洲经济的主要部分,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极大,同我国的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6 13:22:50  回复
水平,部分地区和大小城市的生活水平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第三阶段:2031~2050年,GDP年均增长仍可望保持在4%左右的水平上。到2050年,GDP总量可能达到150万亿元左右,人均约10万元,经济总规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