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2022下半年房市将迎来“贬值潮”?内行人对此作何分析?
- 2、2022年下半年,楼市将会如何发展?房价的走势如何?
- 3、央行放水4万亿!两会定楼市,都释放了什么信号?
- 4、两会后,政策放宽,房地产迎来新的发展模式
2022下半年房市将迎来“贬值潮”?内行人对此作何分析?
业内人士对2022年下半年的房价的市场行情做出了分析,认为房价并不会迎来贬值潮,有一个降低的底线。
房价在跌到一定价格时就会稳定下来,不会再往下贬值。房价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人们的经济来源极其的不稳定,很多地区也都出台了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来刺激人买房的需求,还有一些小县城可以让农民用大蒜或者小麦来换取房子的首付,但无论各种各样的政策来刺激房地产的行情,仍然没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在短时间内又会有一个下降的趋势。但是当房价跌到一定价格时就会停止,因为如果没有底线的降低房价,很多已经购买房子的居民就会面临着经济亏损,全国大面积的地区可能会有人选择停止还房贷,不要了房子,所造成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
在疫情得到控制以后,整个房价的行情可能会有一个短暂的上升趋势。国内的本轮疫情还没有结束,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安徽等省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疫情风险,导致全国各地区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当全国的地区都是低风险等级,并且维持3~6个月左右的时候,人们的经济收入稳定下来,房地产的行情就会迎来一个短暂的上升趋势,会有更多的居民开始考虑去买房,此时再将房价调回到原来的70%左右的价格是比较稳妥的,但是基本上回不到疫情之前的价格了。
人们的生活开支变得很高收入变低也是影响房地产行情下降的原因之一,按照平均薪资来算河南省的平均年薪大约在8万元左右,而浙江省的平均薪资在12万元左右如此较大差距的薪资,会让很多居民在买房时都选择了理性分析,或者不再选择购买房子。
2022年下半年,楼市将会如何发展?房价的走势如何?
疫情之下的楼市发展变得比较缓慢,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政策来支持楼市的发展,预计下半年的楼市将进一步得到稳定,而房价的走势即使降低,也会有一个原则性的底线。
各种政策放松,下半年的楼市可能会迎来一个短期的上涨趋势。很多省份都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购房政策,例如青岛市区取消了住房限购的政策,河南省的一些县城可以让人们用小麦和大蒜来换取房子的首付,还有一些地方可以用个人的公积金的90%左右的金额来付房子的首付。还可以用公积金偿还直系亲属的月供,有如此比较利好的政策也将成为楼市发展的基础,在下半年的时间里会有一个上升的趋势,很多库存房会得到清理,房价也可能因此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下半年房价上涨的趋势是有的,但上涨的空间可能不大。很多政策都在支持着楼市的发展,但疫情带来的影响过于严重,人们的经济来源极其不稳定,很多人都因此失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所以在经济来源不够的情况下,即使楼市进一步放宽政策,买房的动力还是略微有不足的。大约会有1/3左右的人,在政策放松的情况下去购买房子,消耗一部分房子的库存,同时房价的价格也可能上涨大约5%~10%左右。
总体来说楼市的整体发展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即使在疫情中的某个阶段遇到了一些困难,遇到了很多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但经过各种政策的调整加上楼市自身的运营,在持续一段的时间发展之后就会趋于稳定。房价的价格在上涨到原来的标准之后也会逐渐停止下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价格,避免价格浮动过大对居民的经济负担造成影响。
央行放水4万亿!两会定楼市,都释放了什么信号?
央行释放4万亿信贷投放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经历了去年下半年几乎席卷全国的房产冰冻期之后,很多地方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点小松动,房产楼市利好不断。
从针对出险企业项目的承债式收购来看,一些相关的并购贷款不会再计入到“三条红线”的相关指标里面。
除了这个之外,像央行、银保监会都有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相关贷款也一样不会纳入房地产贷款中。
而且现在房企预售资金监管将会迎来全国统一规定,这些政策的相关变化,可为未来房产的出路指明方向。
这次的4万亿信贷主要投放在基础的设施建设、先进的制造业、普惠金融业 等;同时, 在相关的监管部门领导下,房产融资逐渐回归正常 。
虽然说这次的4万亿并不是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但总体来看,起到的积极效果并没有减少;而且现在的房价也不具备大涨的条件,还有就是我们一直在 强调房子是来住的不是用来炒 的,这个足以说明原因了。
房产市场会一直萧条吗?
可能有不少朋友会好奇,房产市场会不会一直萧条下去?
答案很明显, 那就是不会 。
第一:这次的4万亿信贷有提到基础设施建设,在这其中就包括了城市建设,而城市建设离不开房产。 像一些相关的民生工程,绝大多数需要依靠土地来实现资金的补充。
第二:现在的房地产融资正常 ,适当的调节一些政策的纠偏;所以说还是要 对楼市保持该有的信心 。
第三:合理的住房需求将会得到充分体现 ;比如刚需房、旧改房等,这些不单单是保证房产市场发展的基础,更是楼市 健康 发展的保障。
总结:未来楼市走势如何?
从以上的相关政策下, 2022年房价不会大涨或大跌,楼市调控主要以稳定楼市、宽松政策为主,支持合理的住房消费 。
在众多利好之下,楼市的趋势趋于稳定,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本身房价波动较稳定,再加上公积金、信贷利率政策等多重利好加持,相信楼市会逐渐回暖。
两会后,政策放宽,房地产迎来新的发展模式
深度研究丨“两会”以来政策走向宽松,行业新发展模式呼之欲出 一、房地产业仍是实现GDP增速5.5%的支柱 在疫情阴霾下,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需求转弱三重压力,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整体是稳中求进,并把经济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其一,全年GDP增长5.5%的目标体现经济稳增长的决心。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2%,且GDP增速呈逐季回落态势,并在四季度跌至4%低位。2022年GDP目标增速设在5.5%左右,意味着单季度GDP增速要达到6%甚至7%以上,在短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实现难度着实不小。
其二,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其中,就业是民生之基。
其三,积极出台有利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宏观政策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撑,更好地稳住经济基本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各地各部门要服务经济稳增长的大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减少一些非必要的限制性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仍是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房地产行业所牵扯的上下游关联行业众多,产业规模、经济体量巨大,短期内房地产行业所扮演的角色,难以找到其他行业有效替代。
在经济稳增长的政策大环境下,房地产行业亟需化解行业下行风险,去杠杆政策有望适度纠偏,实现房地产市场 健康 发展和良性循环,至少房地产行业不能拖经济稳增长的后腿。
二、货币政策短期重在稳地产 3月15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随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提出:货币政策在前期降准、引导降息的基础上,结构性导向要为房地产软着陆和中长期平稳发展提供必要的流动性,短期内货币政策重点在稳房地产。
央行连续降准降息,为实体经济纡困。2021年12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2022年,央行货币政策整体继续延续宽松态势,并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继上次降准仅四个月后,4月15日央行再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货币政策短期重在稳地产。
一方面,逐渐恢复市场信心,有序引导房地产交易恢复正常化。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转冷,百城成交同比跌幅扩大,房价整体下行。核心动因在于市场信心严重缺失,在划定政策底线之后,很大程度上将恢复市场信心,居民自住以及改善性购房需求或将有序释放,房地产交易也将逐渐恢复正常化。
另一方面,支持房企合理融资,支持优质房企收并购,最大程度化解企业偿债危机。2021年下半年以来,企业面临巨大危机,房企销售、融资全面下滑。与此同时,品牌房企相继出现债务违约。为了更好地化解企业偿债危机,下一阶段仍需支持房企合理的融资需求,支持优质企业收并购。受此影响,国企、央企及优质民企或将更为受益,有望收获业绩集中度提升的机会。 三、控制去杠杆节奏,支持居民按揭和企业融资 一系列政策表明,房地产金融政策将精准收放,适度控制去杠杆节奏和力度。
行业债务风险尚未完全出清,房企融资量持续保持低位。2022年一季度行业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规模同比大幅下降52.5%,基于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预计涉房融资或将解冻,房企整体融资环境有望明显改善。
具体而言,支持房企合理的融资需求,支持优质房企开展并购贷款融资,有序引导企业销售、购地、融资等经营行为逐步回归常态。 房地产金融政策变化最先体现在民按揭贷款政策边际改善。
具体而言,涉及以下五个方面:放松公积金贷款、下调商贷首付比例、调降房贷利率、局部放松限贷、缩短按揭放款周期等。据央行最新数据,全国已经有100多个城市的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情况,自主下调了个人房贷利率,平均下调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
不过,居民实际按揭贷款显著不及市场预期。2021年10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占比一度升至53.1%的高位,但随后历月占比持续走低。2022年2月,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 历史 首次出现负增长。 居民按揭贷款有望继续松绑,因城施策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保障刚需满足改善及新市民购房消费,并给予新市民一定力度的信贷政策支持,保证正常房地产交易平稳运行,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 四、政策加码频率显著下降,压力城市纷纷“救市” 2021年,地方调控高频化、精准化,73省市、249次政策加码,这在 历史 上实属罕见。
2022年以来,随着市场下行压力加剧,部分城市开始放松调控乃至刺激居民购房消费。其一,变相放松限购。典型如郑州、苏州、南宁。其二,财税刺激托市。例如玉林购买90平方米以下首套新房,每套补贴6000元等,并给予50%的契税补贴。其三,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例如郑州实施安置房建设工作三年行动,坚持以货币化安置为主;对已建安置房中群众自住以外房屋,采取政府回购、回租等方式,盘活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 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或将跟进放松调控,甚至刺激居民购房消费。聚焦救市政策组合拳,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展开:
其一,市场维稳层面:第一,调降落户门槛,加快人才落户,局部放松限购。第二,放松公积金贷款,商贷首付比例按央行规定的最低标准执行,降低房贷利率,缩短房贷周期。第三,棚改、旧改加快推进,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第四,财税刺激托市,购房补贴、税费减免等均是政策选项。
其二,企业纾困层面:第一,调降商品房预售门槛,加快预售证审批进度。第二,在严格落实“保交楼”的同时,适度放松预售资金监管,提高各施工节点提取比例。第三,降低土拍门槛,增加低价地、平价地供应,降低竞买保证金,延期缴纳土地款。
五、城镇化仍是房地产行业最大红利 新型城镇化仍是房地产行业制度红利,城市群及都市圈将相继崛起,强化行业新格局。
新型城镇化并非“摊大饼”式发展,而是引导资本、产业、人口等各项资源要素在不同能级城市之间双向流动。一方面,加快构建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完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配置。
理想预期下,三四线城市城镇化率将稳步提升,期间有望带动一定数量的增量购房需求;核心一、二线城市更将吸引高素质人才不断聚集,房地产市场前景或将更为可期。
随着棚改基本进入收尾阶段,旧改则显著提速。2022年3月,郑州市政府发文实施安置房建设工作三年行动,结合房地产市场形势,坚持以货币化安置为主。并对未开工建设的安置房,鼓励拆迁群众选择货币化安置。
未来,城市更新将成房地产市场稳定剂,随着棚改、旧改持续推进,有望带动一定数量的增量购房需求。预计部分压力城市或将效仿郑州,更有必要及动力加大棚改、旧改建设力度,以便刺激居民购房消费,减缓市场下行压力。
聚焦城市新格局,得益于强劲的经济基本面,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五大城市群人口虹吸效应不减,外来人口仍将持续净流入,进而给房地产市场提供坚实的需求支撑,并有望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核心载体,市场份额也将持续提升。
长三角、粤港澳和京津冀将对标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成为拉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全面引领房地产行业新一轮发展格局。 六、行业新发展模式:住房与保障双循环 一系列政策指向 探索 行业新发展模式,即重点涉及以下三方面内容:
其一,完善住房市场和保障体系双循环,重点解决新市民、困难群体住房难题,并建立人、房、地、钱四位一体的联动新机制,促进行业良性循环。居民环节,继续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主基调,支持居民自住以及改善性住房消费,打压投资炒作需求。住房环节,坚持租购并举,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租赁群在享受共同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土地环节,根据各城市市场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供地指标,意即继续增加大型及超大型城市建设用地指标,适当减少中小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资金环节,房地产行业继续去杠杆,融资“三道红线”、房贷“两道红线”持续发力,将企业负债率、居民杠杆率降到相对安全的水平,坚决遏制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
其二,房地产开发模式优化调整,包括房企杠杆合理化,可融规模透明化,项目开发全封闭化监管和房屋交付可风控等。改变过度追求销售业绩规模的观念,转向规模、利润、产品、服务互相平衡的经营模式。而在融资“三道红线”落地后,优质房企主动优化调整财务结构,提升经营质量,但不少企业通过表内负债表外化转移等财技美化财务报表。因此,房企去杠杆必须是表内、表外同步进行,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其三,房地产行业进入后开发时代,仍需积极盘活存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企业转型轻资产经营,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房地产行业规模现已基本见顶,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5年保持在17亿平方米高位,未来房地产行业将进入后开发时代,随着房地产行业由增量开发转变为存量运营,企业竞争力重点在于全产业链的运营和资产管理,经营模式势必由重资产逐渐转型轻资产,积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例如代建、物业、租赁等。 4月以来,苏州、南京、福州等多个重点城市放松调控,各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轮动,市场底或将在二季度到来,成交或将企稳回升。货币政策短期重在稳地产,逐渐恢复市场信心,引导房地产交易恢复正常化,化解企业偿债危机,房地产企业在良性循环的政策指引下,正迎来否极泰来的时刻。长期来看,一系列政策最核心的意义,仍然是在恢复市场信心的基础上,引导行业 探索 新的发展模式。后开发时代,房企竞争力重点在于全产业链的运营和资产管理,经营模式势必由重资产逐渐转型轻资产。
发布于 2022-10-22 05:01:50 回复
发布于 2022-10-22 05:50:47 回复
发布于 2022-10-22 00:59: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