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方面最近有什么新的政策吗-财务相关政策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近期任务有哪些

“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1.完善会计法律体系。修订《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提高会计法律法规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执行性,进一步规范会计审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审计执业质量。

2.广泛开展会计普法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广泛宣传加强法制、依法理财、维护国家财经纪律的重要意义,引导单位负责人和社会各界重视、支持会计审计工作,引导广大会计工作者学好用好会计法律知识、自觉树立诚信理念,努力构建学法、用法、守法长效机制。

3.加强会计监督检查。认真开展对《会计法》及会计准则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按照定期随机抽查与不定期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创新监管手段,主动公开检查结果,严肃查处违法会计行为,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研究建立会计诚信档案和会计“黑名单”制度,将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的诚信记录和单位会计信用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理顺会计监管机制,整合会计监管资源,形成会计监管合力。

(二)加快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

1.建立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加快落实国务院批准发布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有序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在已发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基础上,加快制定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为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和健全完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奠定基础。研究制定政府成本会计制度。抓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贯彻实施工作,完善信息化建设等相关配套措施,确保政府会计改革顺利进行。积极参与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建设,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政府会计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2.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适应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要求,密切跟踪基金会、社会团体、民办医疗、民办教育等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情况,研究修订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3.修订社会保险基金等基金(资金)类会计制度。积极配合社保、住房、土地等制度改革,适时修订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土地储备资金等基金(资金)类会计制度。

(三)健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1.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时修订、完善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及时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研究制订我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相关会计政策。规范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体例,清理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类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2.继续保持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立足我国实际情况,适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各层面事务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工作,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充分利用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中日韩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等多边、双边交流机制,协调立场,争取支持,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和国际趋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深度参与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工作,提高我国对国际综合报告框架等规则制定的影响力,持续研究综合报告在我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3.加强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加强企业会计准则宣传、培训和对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密切跟踪、分析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及时了解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企业会计问题应急处理机制。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与监管部门、有关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等沟通交流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情况。加强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政策、监管政策的协调。做好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施的监督、指导。

4.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外部咨询机制。发挥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在会计准则建设中研究咨询、决策支持的重要作用。发挥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会计准则研究、起草、实施以及对外交流、组织联系咨询专家队伍等方面的作用,为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健全企业会计准则咨询专家队伍,充实研究力量,改进咨询方式,提高咨询水平。

(四)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

1.加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坚持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加强政策指导,2018年底前基本形成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制定发布系列分行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推动企业切实改进和加强成本管理。加强管理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管理会计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2.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认真抓好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实施,采取政策宣讲、经验交流、成果推广、人员培训、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和措施,深入推动管理会计广泛应用。同时,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教学教材改革,支持管理会计创新中心建设。

3.提升会计工作管理效能。以深入实施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为抓手,积极推动企业和其他单位会计工作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会计工作在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提高理财水平和预算绩效,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五)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1.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管理、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的要求,研究制定政府内部控制规范和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规范,修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象从经济活动层面拓展到全部业务活动和内部权力运行。制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量化指标体系。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研究制定《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入参与国际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标准制定工作。

2.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加强对中央企业执行内部控制规范的政策指导,推进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密切跟踪上市公司执行内部控制规范情况,定期发布上市公司执行内部控制规范情况报告。会同监管部门制定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挂牌公司执行内部控制规范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内部控制规范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

(六)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

1.推进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有效实施。不断更新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推动监管部门在监管领域制定和实施监管扩展分类标准,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的财务报告数据交换标准体系,适时推动建立以披露财务报告数据为主的社会化会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制定企业账户层面和交易层面会计数据以及相关业务数据交换标准,降低会计信息生产成本和企业内外部交易成本,促进企业数据的深度利用。积极参与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等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全面提升我国在会计信息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2.不断提高单位会计信息化水平。认真抓好《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等制度的贯彻落实,在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的同时,积极探索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推动基层单位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有机融合,推动会计工作从传统核算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引导企业以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提升内部管理信息标准化,促进财务、业务数据的融合与互联。同时,密切关注大数据、“互联网+”发展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及时完善相关规范,研究探索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会计资料无纸化管理制度。

(七)大力发展会计服务市场。

1.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不断拓展会计师事务所业务领域,研究建立公共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政府购买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制度,支持会计师事务所拓展涉税服务、管理会计咨询、法务会计服务等新型业务。研究探索改进会计师事务所选聘方式和审计费用支付方式,着力增强独立性。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广泛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鼓励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优先采用普通合伙组织形式,适当、适度限制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关系公众利益的高风险业务。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内部治理和总分所一体化管理,完善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合理布局,进一步推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促进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健康、规范发展。

2.推进代理记账业务不断发展。加强对代理记账业务的政策扶持和业务指导,促进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小型经济组织选择依法设立的代理记账机构代理记账,支持小微企业等的健康发展。探索建立政府购买代理记账服务制度。注重发挥各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方面的服务作用。积极支持其他会计咨询、会计培训等服务业务的大力发展。

3.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和其他会计服务行业的行政监管。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法规制度,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要求,简化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审批和变更备案,健全会计师事务所退出机制。完善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职业责任保险等制度。改进中央企业审计轮换制度,探索大型企业集团“主审+参审”审计模式。适应金融改革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要求,完善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管理制度。加强政策协调,研究解决对会计师事务所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探索联合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加强对代理记账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代理记账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代理记账机构信息公示制度。探索会计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

4.推进会计服务市场开放。坚持平等互利原则,抓好双边、多边会计服务市场开放谈判和跨境审计监管合作。鼓励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开展跨境服务,规范会计师事务所跨境执业行为,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企业、中国资本“走出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指导支持会计师事务所以成员所模式为主流构建国际网络、参与国际竞争,重点扶持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创建民族品牌国际会计网络或在加盟的国际会计网络中日益发挥重要影响。

(八)实施会计人才战略。

1.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以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为指导,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改进选才评价标准,完善考试科目设置,加强考务管理,提高考试内容的针对性、适应性,推动增设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形成初级、中级、高级(含副高级和正高级)等层次清晰、相互衔接、体系完整的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价制度,充分发挥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价对会计人才选拔、培养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结构,到2020年具备初级资格会计人员达到500万人左右,具备中级资格会计人员达到200万人左右,具备高级资格会计人员达到18万人左右。

2.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指导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加强继续教育教材、师资队伍建设,丰富继续教育方式、内容和手段,推广在线教育等现代化培训方式。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规范会计培训市场,坚决打击乱收费、假培训等违法行为。

3.深化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研究制定《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发展规划》,健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及其特殊支持计划长效机制。创新选拔、培养机制,完善考核、使用制度,不断充实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队伍,到2020年,完成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达到2000名的培养目标。继续推进会计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指导各地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主管单位开展的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作。

4.加快行业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培养。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争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继续加强总会计师制度建设,推动在大中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配备总会计师(财务总监),深入推进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适应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大政府会计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与政府会计改革要求相适应的会计人才队伍。积极推进高端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国际化人才培养。

5.指导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调,推动加速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研究完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质量认证体系,加大案例研究和教学,创新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积极推进设立会计博士专业学位,完善会计专业学位系列。积极推动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双向挂钩”。

6.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制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会计诚信理念,探索建立会计诚信档案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和行业自律,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修养和素质,进一步提高会计社会公信力。

7.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完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充实、更新无纸化考试题库,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公正性、科学性。加强会计人员信息化管理,建立统一的会计人员管理平台,促进会计人员基础数据的共享和利用。

8.加强会计管理队伍建设。健全会计管理队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要将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到各级会计管理队伍中来。加强对全国各级会计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工作,指导、督促会计管理工作者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理论业务修养,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服务会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九)繁荣会计理论研究。

1.加强对会计理论研究工作的指导。坚持理论创新和理论联系实际,指导会计理论工作者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会计中心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会计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实现重大理论突破并彰显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指导会计理论工作者深入改革实践一线,总结实践经验,形成理论指导,推动会计改革与发展。指导会计理论工作者进一步丰富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切实改进文风学风,不断净化学术环境。

2.发挥会计学术人才高端引领作用。继续抓好会计名家培养工程等学术带头人培养;进一步完善《会计研究》、《中国会计研究》(英文版,CJAS)、优秀论文评选等会计学术成果评价机制,推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和高端会计学术人才,更好地推动中国会计理论研究走向国际。

3.加强会计学术组织建设。加强对各级会计学会的业务指导,支持学会依法开展学术活动,规范学会内部管理,努力把学会建设成为服务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智库。不断改进学会会员服务,进一步提高组织凝聚力、增强社会服务力。

评述一下2014中国当前的财务政策和货币政策

目前,中国经济已悄然进入新“拐点阶段”,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这使得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更趋复杂,挑战来自“增长减速”和“结构调整”,来自内部和外部等多个方面,经济运行中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脆弱性凸显。

2014年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元年,但也必定是改革与风险相互交织新阶段的开始,因为改革之路绝非一帆风顺。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未必直接惠及短期增长,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经历转型阵痛期,这使得在2014年宏观政策目标的平衡中,“控风险”的重要性增加。

中长期看,随着改革政策的落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将会逐步提高。然而,短期看,一些领域的改革反而会对短期经济增长和价格带来冲击。

此外,真正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就意味着政府必须放开对资源要素的过度垄断,政府主导投资驱动模式将有所弱化,如果在一段时期内生增长的接力棒不能有序交接,那么,就很可能出现经济增长动力的“空档期”。

因此,2014年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平衡中长期改革与短期增长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结构调整与防控风险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新挑战。

在宏观经济目标上,2014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并未提及。不过,从“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的表述来看,似乎释放了一定信号。尽管新一届政府对经济增长减速的容忍度提高使得经济增速的上限下移,但要保证实现202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增长底线在6.8%左右,7%很可能被确定为2014年宏观经济的增长目标,而这也是未来五年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均衡水平。经济增速下一个台阶,关键是要质量上一个台阶,这需要寻找增长动力转换的“平衡艺术”,推动“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稳定增长”进入良性循环。

在防范债务风险上,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尽管我国总杠杆率低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仍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水平,尚处在温和、可控阶段。不过鉴于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债务水平上升速度较快,债务增长空间逐步减少,债务风险不能忽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释放出新的信号:一方面要控制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和整体资产负债规模,降低政府融资对社会融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为了摆脱土地收入最大化倾向,建立地方投融资长效机制,政府预算改革,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有更大突破。

在宏观政策选择上,是在“宏观政策取向不变”的前提下,很可能将尽量少用总量性政策,而更多运用结构性和功能性政策。因为结构性政策在一定程度可能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比如灵活使用再贴现、再贷款、常备借贷便利、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的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以减轻宏观税负,激发企业活力为目标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等等。

在选择改革突破口上,从兼顾短期增长与中长期结构调整,供给端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改革也许更受重视。近两年,中国经济金融呈现“一头冷一头热”分化格局。特别是2013年以来,不断攀升的社会融资总量以及表外融资、债券融资大幅增长,与持续下行的经济增速和宏观经济产出形成极大反差,表现出明显“避实就虚”倾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财务法律制度一览

一、会计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二、会计制度

1、企业会计制度

2、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3、城市合作银行会计制度

4、物业管理企业会计制度

5、医院会计制度

6、保险公司会计制度

7、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

8、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9、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10、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11、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12、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13、中小学校会计制度

14、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

15、测绘单位会计制度

16、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

三、财务制度

1、企业财务通则

2、金融企业财务制度

3、物业管理企业财务规定

4、证券公司财务制度

5、关于对《证券公司财务制度》有关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的通知

6、行政单位财务规则

7、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8、医院财务制度

9、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10、地质勘察单位财务制度

11、工商行政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办法

12、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13、关于执行《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

14、计划生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15、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16、体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17、农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18、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19、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20、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21、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22、测绘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国家物质储备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四、会计准则

1、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企业会计准则

3、关于深化企业会计核算的制度改革、实施会计准则的意见

4、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5、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

6、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7、企业会计准则——收入

8、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

9、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

10、企业会计准则——投资

11、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12、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

13、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

14、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15、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

16、企业会计准则——租赁

17、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

18、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19、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

五、审计准则

1、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序言

2、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3、独立审计具体准则(27条)

4、独立审计实务公告(10条

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

2、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

七、会计核算方法

1、汽车运输企业内部单车承包租赁产权转让经营会计核算办法

2、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办法

3、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办法

4、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计核算办法

5、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办法

6、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

7、事业单位住房基金和离退休经费会计核算规定

8、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补充规定

9、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补充规定

10、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

11、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核算办法

八、会计处理规定

1、关于企业处理期初库存纳税问题有关会计核算的通知

2、关于将拨改贷资金本息余额转为国家资本金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3、关于上市公司利润分配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4、关于上市公司会计处理补充规定的通知

5、邮电通信企业市话初装基金会计处理规定

6、邮电通信企业邮电附加费会计处理的规定

7、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

8、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

9、企业代国家储备棉花有关会计处理规定

10、企业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11、关于自产自用的产品视同销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复函

12、关于企业资产评估等有关会计处理通知

13、保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会计处理办法

14、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

15、企业基建业务会计处理办法

16、企业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

17、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

18、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有关会计处理规定

19、就业机构就业经费会计处理规定

20、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问题解答

21、车辆购置税会计处理规定

22、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23、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有关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

24、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处理规定

25、保险公司个人抵押贷款保险等业务会计处理规定

26、关于新增粮食财务挂账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会计处理问题的通知

27、关于下发民航国内航线客运收入联营会计处理办法的通知

28、关于改变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和方法的会计处理规定

29、股份有限公司税收返还等有关会计处理规定

30、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和接受捐赠有关会计处理规定

31、转发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师事务所从事金融相关审计业务暂行办法

33、关于印发《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34、财政部关于印发《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的通知

35、关于执行《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问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复函

九、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

1、《企业会计制度》实施范围有关问题的规定

2、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制度》有关准则问题解答

3、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问题解答

4、国有企业申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程序及报送材料的规定

5、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

6、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核算办法

十、其他会计制度

1、财政部关于彩票发行与销售机构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2、财政部关于修改事业单位事业支出核算内容的通知

3、财政部关于印发《保险公司投资连结产品等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4、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

5、关于贯彻实施《会计法》加强会计监督的意见

6、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

7、关于对契税会计处理办法请示的复函

8、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章程

9、国务院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决定

10、关于短期投资收益核算问题的复函

11、关于社会保险基金暂收款等有关会计问题的复函。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的法律。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作出修改。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

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最近五年国家为促进管理会计发展而提出的政策文件有哪些?

2010年1月由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绩效考核暂行办法》;2012年财政部起草《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见稿)》首次尝试推行作业成本法;2013年,财政部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2014年由财政部草拟并颁布《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5年初,《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政部2016年6月22日发布《管理会计基本指引》;2017年 9月《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2018年12月,财政部正式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南第204号———作业预算》、《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4号———内部转移定价》等5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国家对会计有哪些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支持会计行业的发展国家已经开始宣传会计行业的发展,国家宣传部门也开始制定一系列的会计行业宣传计划。以此来推动国家会计行业的发展,来保障国内各种行业的财政安全。减少经济上的缺口,增加企业的发展能力。“让每个会计、审计人员,甚至普通公众都知道我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新进展。”财政部有关人士这样描述即将启动的新准则宣传计划。目前已初步确定今年2月将召开大规模新闻发布会,拟邀请国家有关部门领导、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全体委员、有关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有关专家、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代表等参加发布会,并通过主要新闻媒体和网络广为宣传,大规模报道新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精神,争取通过各种渠道把新准则发布实施的信息传递到全社会。今年,财政部还将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新准则,目前已确定将举办一次全国性会计知识大赛,大赛拟于上半年启动,共分两个赛程。其中,第一赛程采用笔试答题的方式。第二赛程为层层选拔优秀赛手,由各省市区和有关单位选拔代表队,于年底前进京参加全国总决赛。社会化宣传将与集中教育培训相结合,阶段性宣传与建立长效宣传机制相结合,力争通过全面、扎实、细致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对两大准则体系重要性的认识,为准则体系的顺利贯彻实施打下良好基础。为扩大宣传,提升培训质量,会计司和中注协正在分别撰写一本权威、统一的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培训教材,讲解各项准则的制定背景、理论基础、具体案例、疑难问题解答等,以确保广大会计审计人员及时、准确地学习消化新准则的内容,完整掌握各项准则的精神实质,完成后的培训教材将纳入会计审计人员继续教育范围。国内的会计行业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因素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虽然有很多的培训机构在培训会计行业,但是依然无法达到一些企业的要求。一些培训机构只是教学员一些基础的课本知识,但是在实际的运用当中,缺乏经验,导致会计行业出现了断痕。如今随着国家发展计划的推进,会计行业再次得到发展机会。

2022一般纳税人会计有什么新政策

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新设立的企业,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申报期上月末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两个条件的,可在首次办理汇算清缴前按照小型微利企业申报享受第一条规定的优惠政策。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新设立企业,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设立时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两项条件的,设立当月依照有关规定按次申报有关“六税两费”时,可申报享受“六税两费”减免优惠。


原文链接:https://527256.com/43573.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0-18 04:42:44  回复
采用笔试答题的方式。第二赛程为层层选拔优秀赛手,由各省市区和有关单位选拔代表队,于年底前进京参加全国总决赛。社会化宣传将与集中教育培训相结合,阶段性宣传与建立长效宣传机制相结合,力争通过全面、扎实、细致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对两大准则体系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0-18 08:40:17  回复
套措施,确保政府会计改革顺利进行。积极参与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建设,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政府会计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2.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适应民间非营利组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0-18 10:03:51  回复
忍度提高使得经济增速的上限下移,但要保证实现202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增长底线在6.8%左右,7%很可能被确定为2014年宏观经济的增长目标,而这也是未来五年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均衡水平。经济增速下一个台阶,关键是要质量上一个台阶,这需要寻找增长动力转换的“平衡艺术”,推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