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经济增长速度快的原因-江西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

本文目录一览:

江西经济发展的前景如何

近两年来,江西省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显示出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强劲势头。要保持和发展这种势头,就要坚持和完善已有的发展思路,提升江西经济工作水平,实现四个转变,从根本上解决江西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中制约发展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从推动产业发展规模由小而分散向集中优势发展支柱产业转变。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所寻求的发展往往是从小而分散的产业规模开始,选择易于形成经济增长点的各类见效快的产业,门类的多样性必然导致支柱产业发展的不充分。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形象,是参与国内外分工和竞争的实力,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产业关联度大,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对产业结构及整个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树立地区经济支柱产业要解决好作为一级利益主体的地方各级政府如何利用资源禀赋的自身优势,选择和确定本地区的支柱产业,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行业。这次省政府在深入研究、反复测算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发展江西的六大支柱产业的增加值占到全部工业的67%以上,有一定的自我开发能力和较强的相关性,集资源与技术开发、系列加工、生产经营、产品销售、配套服务为一体,发展前景广阔。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政府应当在培植支柱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当提升政府的行政拉力,加强计划、规划、导向发展,做大总量,实现资本的良性积聚和集中。要服务于江西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引资思路,更好地引进外资,有选择地引进,对那些能够和我们互促的、互补的、先进的、有利于我们产业升级的、结构优化的、开拓新的市场的外资要大力引进,对于一些和我们重复的、争市场、争资源或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应坚决不再引进。同时要建立和规范资产管理、建立产业扶持发展基金和高风险产业扶持发展基金,节约和集中有限的外力扶助支柱产业发展。从注重要素驱动的外延式发展向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和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尔的看法,世界经济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类型,一是要素驱动的经济,其竞争优势来自于基本的要素如低成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企业的产品都是简单的、由其他国家设计的产品;技术来源是引进、模仿和消化吸收;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竞争。二是投资驱动的经济,在这一阶段,生产的效率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复杂了,技术的来源大都是来自于技术许可、外国直接投资、合资企业和模仿。此时,企业已经有对产品吸收引进的能力。三是创新驱动的经济。在这一阶段,企业可以推出创新的、处在全球技术前沿的产品。竞争优势来自于创新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江西省的经济还处在要素驱动的阶段,投资需求的拉动成为江西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在强化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力度的情况下,工业园区建设虽成绩显著,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区域经济主要依靠数量的扩张,企业内在活力和创新能力还不足,效益增长的基础不稳固,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不高。北京大学学者在最近开展的《中国省市自治区新经济指数研究报告》中,对我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新经济品质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江西在全国列第24位,比江西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还退后了一位,这说明江西的区域创新能力还很弱。江西虽然是一个资源富饶的地区,但是自然资源仅是形成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前提,而无相应的技术以及掌握技术的各类人才,资源密集型支柱产业便难以形成,即使在特定的背景下得以形成,也难以在逐步开放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只有区域创新能力才是区域经济发展不灭的“引擎”。十六大确定的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它包括三个重要的维度:一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二是转变发展方式,使经济增长和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三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江西实现高速增长、奋力崛起的方向。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改变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只注重增长而不注重发展的思路;在实施区域创新战略中,政府的任务主要不是实施项目,而是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环境,在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研究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技术创新及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搭建平台;在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中,合理地利用当地经济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引进先进技术,获得技术供应,主动承接沿海和海外支柱产业的扩散并努力做好配套,千方百计地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落户江西;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和力度,增强大型国有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产业结构的内在动力,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用于研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科研机构转变为面向市场竞争进行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法人实体,加强企业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技术开发,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和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或创建多种所有制的风险投资公司,建立服务于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资本市场体系。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建设转变。软环境不是优惠政策,它应该包括人文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和管理环境(或称政务环境),而与经济发展更紧密、更直接的是政务环境。江西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有效地支撑了经济快速发展。但如果政务环境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这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情绪,也会极大地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甚至对地区的发展失去信心而离去。因此,政府的有效性是关键。尽管这个问题容易引起注意,但却不容易进行改进,因为管理环境的改变或改革会直接影响到改革者自身的利益。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搞好招商引资工作,这是现阶段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经济的全球化形成了人财物的大流动,人财物在哪里聚集,哪里经济发展就快。除自然禀赋外,人财物流动本质上并不是靠多么特殊的优惠政策,而是看是否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市场机制。显然,能创造这一环境、促进一这机制形成的主体是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善,主要在于营造比较优势。一个地方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就必须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有观念上的比较优势。现在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差距就是观念上的差距。很明显,一个地方有没有观念上的优势与这一地方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所有创新当中,观念创新应该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因为观念是指导人们行动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政府要不断推动思想解放,通过思想解放,形成观念上的优势,进而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关注开放、参与开放、服务开放的浓厚氛围。二是形成合理、公开、公平的税费环境。对于投资者提出的要求,政府要慎重对待。要在国家政策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满足其要求,而不能向投资者开“空头支票”,轻易许诺无法兑现的诺言,否则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在政策问题上,主要是做到公开、平等、公正与合理,给予投资者实实在在的支持。三是强化规划布局,重视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招商引资的落脚点。因此,政府必须完善区内的水电路等设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四是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全社会的信用观念。五是政府优质高效的服务。真正的投资者在优惠政策方面并没有过分要求,绝大多数是看政府的服务意识强不强,在市场经济中角色转换是不是到位。各级政府应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建设,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从逐步的、积累式改革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产业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转变。经济增长取决于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产生,需要在制度和机制上做出安排和确立产权,以便对人的经济活动造成一种激励效应,以提高效率。当前,在发展支柱产业上江西表现出两个突出的现象,一是作为宏观调控的政府对支柱产业的发展所直接动用的资源越来越少;一是作为支柱产业主体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投融资机制、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分配与激励机制等都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第一个现象是市场经济要求的必然结果,如果“有形的手”对资源过多配置,就必然在社会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出现资源配置的不公平,造成投资主体的法律地位难以保障。第二个现象是江西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中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最终要靠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解决。一方面我们要把各种经济成分纳入统一管理,加强对国有资产和土地开发的合理利用,提高投入回报率,在全省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与国有企业发展、国有资产和重组结合起来,改革国有资产配置结构,使国有资产投向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要通过体制的创新,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各个社会阶层的积极性,破除对非公有经济的各种偏见、歧视和限制,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抓民营经济,积极为社会投资提供项目载体和投资空间,打破优势行业和重点行业存在着的严重的行政性垄断,推动支柱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为什么江西文化产业越来越迅猛?

作为南昌人,对于这个话题十分有发言权;一直以来南昌都是被低估的城市,如果你有机会来南昌一定会感叹这里的“美”,两岸灯光秀十分的动感,晚上赣江边上的红谷滩简直就是小曼哈顿;江西近年来经济增长态势向好(GDP增速处于全国“第一阵列”)也激发了人们物质之外的文化消费需求;经济的增长是一个因素。而且越来越多文创园崛起,其实也是代表文化企业越来越多吧。今年我都看见好几个园区要开发,我家旁边就有一个东湖意库要开业。

江西省地理区位和其他省份的不同

江西省;区位优势;空间发展模式;发展策略 1 江西经济发展的现状

1.1 江西省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2007年,江西省GDP总值546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0%,2008年江西省GDP总量为6480.33亿元,增长12.6%,增速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江西省GDP连续六年保持12%以上增速,表明江西省经济仍处于平稳较快发展的上升通道中。

1.2 江西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起点低、任务艰巨

江西经济尽管发展较快,但是发展起点低,基础薄弱。2008年末,江西省GDP同比增长比率虽然超过安徽、山西、河南三省,但GDP总额仍然是最低的。人均GDP仅高于安徽省,同比增长11.8%,仅高于山西省,低于其它四省。(见图表)江西经济要赶上中部其他四省,实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任务还相当艰

巨。

2 江西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2.1 区位优势的内涵

区域经济学强调从空间角度来分析一个地区的发展优势,特别是当一个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的时候,更要充分利用其优势,采取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本文所研究的的区位优势主要是指自然地理区位的优势,自然地理是考察区位状况的最重要因素。 2.2 江西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位优势

江西的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个与三个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

毗邻的一个省,具有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江西又是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的成员之一,是长江综合经济带和京九沿线经济带的交汇集中区,使其地位在中部地区不同于其他省区而突出出来。江西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构架中的区位优势明显。

3 区域经济空间发展模式理论与江西区位优势分析

区域发展空间模式理论主要有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发展轴理论以及网络型发展理论。 3.1 江西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梯度转移理论。

江西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方面相比较中部其它省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促进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建设仍然是实现江西在中部率先崛起的一条有效路径。

(1)江西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费用低。全省人口4400万人,2008年跨省外出务工农民工达680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40%以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江西省出现了外出务工人员大量、集中返乡现象。2009年9月,江西省有返乡农民工315万。大量农民工集中返乡及省内企业就业岗位减少给江西省就业局势增加了巨大压力,同时也给外商企业的入注提供了丰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江西省土地、水电等要素费用都比发达地区低,全省每平方米房屋价格不到上海的四分之一,仅为广东的三分之一左右。平均水价只有上海的50%、广东的60%左右。 (2)珠江三角洲产业内移给江西制造业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

在国际产业转移加速的大背景下,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具备向中西部辐射的经济能量和产业转移的压力,聚集在珠江三角洲的众多制造业港资企业,也面临着向中西部转移的选择。分布在东莞、深圳、广州、惠州和中山的外资企业,其中有相当一部份面临二次转移压力。江西位于以珠三角为圆心的公路3—8小时经济圈内,是珠江三角洲港资企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3)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

长三角地区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导致土地、淡水、人力、能源等资源的供给紧张,房、地、电、煤、运、原材料、消费品以及用工等价格普遍上扬。与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成本大约高出30%-40%。土地资源匮乏,其中浙江的工业用地已接近用完。而按照“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上海的工业用地缺口将达7.4万亩。特别是近年以来,受出口需求大幅回落,沿海地区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不少企业已经濒临破产倒闭的边缘。未来几年,在高成本的影响下,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将明显加快,部分产业将进一步向外转移。 (4)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对推动赣港产业全面合作带来重大机遇

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后,中央做出了促进中部崛起,建设“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重大决策。最近,国家商务部又把江西定为“万商西进”工程的桥头堡。“十五”率先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的江西,在产业定位与国家关于中部的产业布局和定位高度吻合。江西在汽车、冶金、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旅游物流等优势产业的项目布局和产业集群方面,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将能够得到国家在土地使用、资金、税收等方面的重大支持。赣港合作将和国家中部战略产生巨大的联动效应。

3.2 增长极、发展轴及网络型发展理论与江西区位优势分析

梯度转移理论强调创新活动、技术、产业、人才等从高梯度向低梯度地区的转移。而极化理论强调双方的互相影响,辐射。增长极强调某一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从地图上看是某一点;而发展轴是由点发展到线,研究海岸线、铁路线等如何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最后由点及面,发展到网络型理论,强调整个面对周边地区的极化作用,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 3.2.1 增长极理论与江西区位优势分析

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极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在政策选择上,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从增长极理论来看,江西上海、武汉、广东、香港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上海、广东,香港等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是促进江西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3.2.2 发展轴理论与江西区位优势分析 (1)长江经济带对江西经济的影响

长江经济带以浦东为重点,以上海为龙头,重庆为龙尾,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而构建的经济带。长江沿岸经济带上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以重庆为首包长江上游经济圈,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主轴。

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处于沿江经济带的皖赣经济区,成为经济发展内移的重心。沿江经济带把江西与沿海和沿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联结起来,使江西具有东联西拓的枢纽作用,有利于推进江西经济的发展。

(2)京九沿线经济带江西经济的影响

由“京九沿线经济带”开发战略引起的南北大流通,需要江西更好地发挥“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新构架中,京九沿线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和形成壮大,既增强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又填平了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两个波峰之间的凹陷畸形状态,强化东中一体的西进力度和加强西进前沿地区的实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中部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枢纽作用。 3.2.3 网络型理论与江西区位优势分析

从面上看除了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对江西经济的带动、辐射以外,泛珠三角“9+2”模式的提出,与江西省制定的对接“长珠闽”发展战略不谋而合。江西通过制度安排、资源整合、产业对接以及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主动融入“泛珠三角”,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的一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

“3+2”泛长三角模式的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随着泛化进程加快,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国际资本在长三角周边腹地寻找投资合作机会,人才、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也会在更大范围内流动,这无疑给江西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4 江西利用区位优势的经济发展策略

根据上述的区位优势及空间发展模式,得出发展对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1)政府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管理经济。要把着重点从行政审批、管理企业转到制定政策、制定规划、搞好协调、提供服务上来。要优化投资环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除中央给中部的相应优惠政策外,还应制定自身的外商直接投资政策,要切实抓好政策的落实,不折不扣地把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杜绝任何部门为了小团体利益违背政策,真正让投资者感受到优惠、享受到实惠。

(3)要下大力气改善投资软环境,推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社会治安环境,减轻外商投资不合理的负担,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4)打造公正的法制环境。执法部门对投资者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凡对外来企业执法检查,须事先通知企业并报县优化办批准方可开展。 4.2 大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已成为江西省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一是加快园区规划。我们要着眼于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重新规划、定位工业园区,留足发展空间,提高综合功能。组织专门班子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园区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估等基础工

作,及时申报,争取尽快通过国家标准。

二是加快基础配套。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工业园区的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同时,创新投入方式,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投资、联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建设,切实解决园区基础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是加快产业集聚。整合园区内现有企业,推动全县规模企业向园区集聚,不断扩大工业园区规模,发挥集约效应,带动全县规模工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园区。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先行,江西省基础设施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我们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完善交通网络,建立配套的交通运输系统来完善加工代理、仓储等服务功能,搭建合理的物流系统,全力推进交通、电力、通信、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力网络,为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4.4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形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

江西应依托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在这些产业、产品上形成优势,争夺市场。要改变传统工业进程中产业结构梯次演进的路径,缩短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移的过程,或是更大程度地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金量,有选择地发展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突出加快发展新兴的服务产业,加大知识经济的比重,要利用科技进步迅速发展的机遇,以信息化为契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全省传统产业的升级,以此实现江西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跨越式发展,全面推动省内结构调整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国际结构调整的对接,打好产业转移承接的争夺战。 4.5 建立吸引优秀人才、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机制

首先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特别是把江西藉的优秀大学生吸引回江西工作。

二是要允许和鼓励人才在机关、企业、院校之间流动,鼓励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兼职、兼薪,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参与分配。

三是要建立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对优秀科技人才,应予以重奖;同时,大力抓好职工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四是建立企业技术进步机制,允许大中型骨干企业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设立技术进步基金,专项用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以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以加强科技培训为依托,尽快形成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基地。

来自于百度


原文链接:https://527256.com/7733.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6 02:50:43  回复
规则管理经济。要把着重点从行政审批、管理企业转到制定政策、制定规划、搞好协调、提供服务上来。要优化投资环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除中央给中部的相应优惠政策外,还应制定自身的外商直接投资政策,要切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6 06:22:28  回复
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建设转变。软环境不是优惠政策,它应该包括人文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和管理环境(或称政务环境),而与经济发展更紧密、更直接的是政务环境。江西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有效地支撑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6 11:23:16  回复
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社会治安环境,减轻外商投资不合理的负担,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4)打造公正的法制环境。执法部门对投资者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凡对外来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