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助推我国-长江经济带助推我国什么发展

本文目录一览:

长江干流流经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长江干流流经1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分别为青海、西藏、云南、重庆、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长江总长度达6300多公里,是位居世界第三的河流。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

发展:

长江流经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组成长江经济带。该经济带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有利于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为什么说长江经济带是一条“金腰带”?

长江经济带是一条金腰带,这个非常简单呀,因为常常经济带本来就是非常经济发达的地区啊。凝固行这一条线儿,长三角地区特别富裕,再加上武汉,长沙。都是非常经济,算是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说长江经济带就是一条金腰带。比黄河经济带要强的多了。

为什么要建设长江经济带

为什么要建设长江经济带

●表明在提升东部沿海发展质量的同时,重视内陆开发开放

●经济发展格局或由目前的“沿海一竖”转变为“T”型结构

●将以上海带动全流域、以武汉带动中游、以重庆带动上游

据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为什么要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对中国经济稳增长、区域协调发展和转型升级有怎样的意义?

“中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必须寻找新引擎,长江经济带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如是说。

侯永志说,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建设长江经济带表明我国在提升东部沿海发展质量的同时,重视做好内陆开发开放。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要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大力度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城镇化。

据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介绍,长江经济带上有三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是中国重要的发展轴线。

会议上传递的信息显示,建设长江经济带,就是要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

侯永志说:“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作用,通过产业、资本、技术向中西部转移,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 ”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主任秦尊文说,“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使我国经济发展形成“T”型结构:30多年来“沿海一竖”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形成中国经济发展支撑格局,而现在“沿江一横”长江横向经济带,贯穿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将打造成中国经济新支撑带。

他认为,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要以上海带动全流域、以武汉带动中游、以重庆带动上游地区发展。

“长江经济带和别的经济区域最大的不同是把东、中、西部天然连接在一起,可以加快正在推进的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还可以继续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形成开放新局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

王军指出,目前东部地区的很多产业正在向中部地区转移,比如安徽正在发展的皖江经济带。而成渝地区现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新产业,还打通了开往欧洲的铁路线。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可以加速这一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侯永志认为,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沿江城市科技、人力资源丰富和制造业发达的优势,做大、更重要的是做强我国的制造业,改变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局面。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改善的原因

——治污、减排、理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速整改。

探访上游,宜宾将治污目标精确到每条河道沟渠,力保源头活水清如许,唯让碧波入长江;

行经巫山,卫星遥感、无人机、管道潜望镜等智能化设备齐上阵,重庆努力让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不留死角;

驻足中游,湖北组织人员入工厂、进社区、驻码头,织网格查底数,把好每一道闸门……

久久为功,江水为证。2021年,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2.8%,两岸绿色生态廊道逐步形成。

——护山、丰草、清湖,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金沙江畔,云南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万里长江在这里拐出“第一弯”。7年时间,石鼓镇在江边种活柳树4万多棵,让曾经肆虐的风沙低下了头。

三峡库区,漫山披绿,重庆累计投入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46亿元,完成库区生态屏障区植树造林264.5万亩,使库区内的云阳县变身4A级景区。

崇明三岛之一的长兴岛,青草沙水库边,700多亩生态林将水库与生活生产区隔离。这片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大小的水域,给一半以上的上海人口提供了清洁饮用水源。

大江奔来,绿意盎然。2021年,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完成营造林1786.6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391.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574.7万亩。

——退捕、转产、护渔,长江生物资源状况逐步好转。

2021年3月1日,我国首部流域法——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守护母亲河有法可依;持续巩固长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成果;沿江各省份实施中华鲟、长江江豚等珍贵濒危物种拯救行动,今年4月,约23万尾不同规格的子二代中华鲟被放归长江……

岸在变绿,水在变清,江上鱼儿洄游。一度成为“稀客”的“微笑天使”江豚,如今频频露脸,赤水河鱼类资源量达到禁捕前的1.95倍,刀鲚、中华绒螯蟹等洄游性水生生物资源明显趋于恢复。

——吐故纳新,留出空间,沿江省市腾笼换鸟,新产业蓬勃发展。

上游,四川宜宾,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叫响了“动力电池之都”的新名号。

中游,湖北宜昌,3年内将长江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全部“清零”,新兴产业及时“补缺进位”,新材料产业园、汽车产业园拔地而起。

下游,江苏扬州,关停运河三湾区域的农药厂、制药厂、染化厂等企业后,生产岸线变身生态岸线。如今,依托古运河遗址布局非遗街、文创产业区、科创产业区、大运河博物馆,经济的转型升级、文化的保护传承、生态的保护修复,在这里产生了叠加效应。

——江流无声,绿色转型悄然发生。长江沿岸,越来越多的百姓吃上生态饭。

浙江丽水,一江清水美了村寨、富了百姓。瓯江这边的通济古堰,樟树蓊郁,田园如画,那边的大港头镇,艺术家云集,当地村民也吃上了“画乡饭”。依托农家乐、民宿等休闲业态,古堰画乡村民人均年收入已从2005年的3000多元增至如今的3万多元。

江西九江,一岸青翠涵养生态,点绿成金。废弃矿山重披青翠,沿江岸线栽植苗木草坪,不少企业建起田园综合体。“以前,粉尘让庄稼蒙灰,家中四亩地几乎全都撂荒,如今进花卉大棚工作,每月工资3500元,天天和‘美’打交道,心情舒畅。”九江彭泽县麻山村村民周道凤喜不自禁。

——加快转型,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

溯江而上,葛洲坝、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6座梯级水电站,2021年全年累计发电2628.8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2.16亿吨,滚滚长江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取之于江,更要护江、爱江。2021年,三峡大坝累计拦蓄洪水172亿立方米,切实保护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区域安全。枯水期梯级水库累计向下游补水超340亿立方米,改善了“黄金水道”通航条件;累计开展8次生态调度,其间葛洲坝下游鱼类总产卵量超124亿颗。

——协调联动,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

互惠互助,协商机制更顺畅。排污权、水权等跨省交易加紧探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扩容提效,《支持长江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树立一盘棋思想,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沿江11省市建立长江经济带“1+3”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在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成效显著。

互联互通,交通引领更有力。吃水6米内的万吨级船舶可常年通达武汉,港口铁水联运项目建设提速,2021年长江干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超35亿吨,创历史新高。

——提升水平,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上游,重庆果园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无缝对接”;中游,湖南郴州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可为全球提供保税维修服务,产品涉及55类;下游,上海港,国际航线超300条,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世界第一。

长江干线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黄金水道,沿江省市开行中欧班列线路30余条……长江经济带已基本实现国内和国际循环的有机衔接,展现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气象。

——创新引领,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一批跨界区域率先突破;成渝两地共建西部科学城,启动建设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6年多来,沿江省市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互利共享,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

长江经济带因江而兴,与江为邻。断污于岸,昔日化工厂房变身生态绿廊,江苏南京燕子矶街道居民的心情更加舒畅。将堤防与公园建设相结合,汛时能够伏波安澜,平日可供休闲观光,湖北武汉龙王庙建设的亲水平台充分实现“水旱两宜”。

城市因水而美,人们在爱江治江护江中,收获长江的馈赠。沿江11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15年的45.1%提高到2021年的46.6%;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5年的47.7%提高到2021年的50.5%。

俯瞰万里碧波,长三角一体化“龙头”昂扬,中游地区高质量发展“龙身”腾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龙尾”舞动,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百舸争流,铁龙驰骋,长江经济带正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原文链接:https://527256.com/46059.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1-02 18:48:16  回复
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组成长江经济带。该经济带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1-02 09:05:46  回复
号。中游,湖北宜昌,3年内将长江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全部“清零”,新兴产业及时“补缺进位”,新材料产业园、汽车产业园拔地而起。下游,江苏扬州,关停运河三湾区域的农药厂、制药厂、染化厂等企业后,生产岸线变身生态岸线。如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1-02 18:00:21  回复
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互利共享,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长江经济带因江而兴,与江为邻。断污于岸,昔日化工厂房变身生态绿廊,江苏南京燕子矶街道居民的心情更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1-02 10:27:03  回复
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一批跨界区域率先突破;成渝两地共建西部科学城,启动建设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6年多来,沿江省市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