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俄罗斯“断气”重创欧洲!欧元跌至20年新低,当地通胀有多严重?
- 2、欧洲央行:欧盟经济将在下半年陷入衰退,哪些因素值得关注?
- 3、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是什么
- 4、作为欧洲“经济引擎”的德国面临“熄火”危机,它遭遇了哪些挑战?
- 5、疫情反弹 欧洲经济“二次探底”或不可避免
- 6、挪威计划增产天然气,年产突破1200亿立方,欧洲能源危机有救了吗?
俄罗斯“断气”重创欧洲!欧元跌至20年新低,当地通胀有多严重?
欧盟各国因为能源危机导致经济下滑严重
欧盟各国的经济体制一直是进口低价的能源和物资,然后通过国内的企业进行加工后成为高价的商品,以此来赚取巨额的差价,这也是欧盟各国经济发达的原因之一;但是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矛盾的爆发,俄罗斯开始对欧盟各国的能源出口和物资出口进行限制,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煤炭以及木头等资源,这也导致欧盟各国的能源进口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欧洲各国生产的商品成本价也大幅度上升,最终导致欧洲各国经济下滑十分严重。
欧盟各国的货膨胀十分严重
由于欧盟各国此前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和物资进口,所以如今俄罗斯大幅度限制能源和物资出口后 对欧洲各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天然气等能源又是欧洲各国生活必需品,所以欧盟各国不得不从别国进口天然气以及物资,但是又不得不面临高额的运输费用,导致欧盟各国进口能源价格飞速上涨,同时也导致欧盟各国国内的居民能源价格也上升严重,甚至电价和天然气价格上涨了十几倍,通货膨胀的情况十分严重。
欧盟各国进入冬季后会更加严重
虽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矛盾已经持续了长达半年的时间,但是俄罗斯和支持乌克兰的美国都不想要过早的结束这场矛盾,俄罗斯甚至在有意拖延这场矛盾的进程;所以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矛盾很有可能会一直持续到今年冬季,而进入冬季后,欧盟各国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需要进口大量的天然气和煤炭资源进行供暖和日常用品的生产;同时欧盟各国也不得不进口大量的粮食满足需求,将会面临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
欧洲央行:欧盟经济将在下半年陷入衰退,哪些因素值得关注?
其中能源危机以及新冠疫情这两个因素都将造成欧盟经济长时间衰退,也是值得关注的两个方面。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都有所倒退。尤其是欧洲地区所受的影响更大,除此之外也受到了能源危机的影响。但是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按理说在经济这方面应该要互相帮助。但事实并不是如此,欧盟内部也并不是铁桶一块都有各自自己的小心思。
欧洲行长宣称欧洲经济将会衰退。
根据欧洲央行发布的经济报告当中,欧洲在下半年的经济发展当中将不会呈现上升趋势。甚至长此以往下去,还会使得经济持续性衰退。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有很多的,而且在此之前欧洲委员会就已经发出了类似的警告。但是欧盟各个国家并没有对此引起重视,一直以来都认为欧洲是世界的中心。但是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国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以及第二大经济体。欧盟各个国家才真正紧张起来,出台了各种各样有利的政策。
能源危机引发通货膨胀。
欧洲委员会之所以认为欧盟下半年的经济将会呈现衰退趋势,主要是由于能源危机引发了通货膨胀。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一旦发生通货膨胀时,会影响到本国经济的发展。最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社会的混乱,物价失衡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新冠疫情的影响。
除了受能源危机的影响以外,新冠疫情也是引发欧洲地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要知道在新冠疫情肆虐欧洲的期间,欧洲大部分行业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其中制造业受到了损失最大,这也导致了很多工人流离失所,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就容易引起社会混乱。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是什么
这次新冠疫情会给中国与全球带来怎样深刻的影响?自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爆发,至今已有两年了。疫情对中国与全球实体经济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总体上看,现阶段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很大,其冲击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五个。
1.经济衰退
这几年,整个全球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增长停滞。 根据202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由于新冠病毒的爆发,世界经济可能会以200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增长.美国2020年一季度开始GDP收缩4.8%,终结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4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认为,世界经济已陷入“大封锁”,预计今年全球经济萎缩3%,其中发达经济体萎缩6.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萎缩1%,衰退程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2022年,在全球通胀高企、金融环境可能收紧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近日同时下调了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2和2023年全球增长预期从4.4%和3.8%下调至均为3.6%,世界银行则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4.1%下调至3.2%。从目前看,全球经济衰退不可避免,这次全球大流行不仅仅是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而是严峻的就业危机和经济危机。同时,新冠疫情可能导致更多人失业;在美国,申请失业的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之一的十年扩张已经结束。
再来看中国的经济情况。当2020年疫情爆发时,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达到-6.8%。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进入2022年3月以来,中国疫情出现反弹,且病毒传播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三大特征。今年2-3月以来,疫情影响促使深圳和上海两大全国经济中心先后采取区域封锁等隔离措施。尽管这一举措对限制疫情的传播发展已经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从经济影响来看,这将直接导致制造业及服务业劳动力供给出现阶段性短缺。同时,交通物流的封锁和限制将影响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正常流通,并进一步对广大中小微企业形成冲击。而且,动态清零政策要求对局部聚集性疫情进行快速严格防控。这意味着城市居民日常出行和生活将受到影响,人员的流动和聚集下降将直接影响餐饮,零售,旅游及房地产销售等服务行业。考虑到上海和东南沿海经济大省持续受到不同程度的疫情困扰,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将阶段性放大。
2.全球市场动荡
疫情爆发以来,富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日经指数均出现大幅下跌。2020年3月18日,美国股市再度暴跌,触发本月第4次、史上第5次熔断,这也是道琼斯指数近3年来首次失守20000点。受疫情影响,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从3月23日起关闭交易大厅,完全转向电子交易。美国股市10天内发生4次熔断,而美股自1987年熔断机制建立以来共发生过5次熔断,上一次还要追溯到1997年。美三大股市市值一度缩水2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总量。道琼斯指数自2017年以来首次跌破2万点。欧洲和新兴市场股市也经历多次熔断,英国、德国、法国等国股指累计下跌一度超过40%,进入技术性熊市。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大幅上升,信贷市场信用风险增大。如此阵仗,让89岁的巴菲特也惊叹活久见,巴菲特可是股神呀,活了这么久,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但也让他感叹这太不正常了。网友们还替他开启了段子接龙:
2020年3月8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一次美股熔断。
2020年3月9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两次美股熔断。
2020年3月12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三次美股熔断。
2020年3月16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四次美股熔断,我太年轻了……
2020年3月18日……
还有网友调侃道:“巴菲特说一辈子就看见五次熔断,我10天就实现了四次,看来我要比股神厉害。”
虽然疫情对股市的冲击是短暂的,但若疫情持续蔓延,全球股市将进一步受挫。这几年的股市表现也是如此。
3.全球产业链突发中断
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利益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可以说,现在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国家都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你在为各国疫情重创、美股暴跌幸灾乐祸,隔岸观火的时候,火马上就要烧过来了。或许你没有亲戚同学在美国,你没有购买美股,美国的疫情似乎和你毫无关系,然而这个世界的运作规则没有如此简单——美股大跌,在美股上市的中国公司毫无疑问也损失惨重。
中国平安下跌 13%、微博下跌 19%、阿里巴巴下跌 10%,百度下跌 21%,股价下跌公司就需要改善财报来继续维持股价。在疫情需求抑制的情况下,裁员就是缩减成本的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或许失业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一个简单的逻辑——国际疫情水深火热,国际消费者就会减少消费,而直接后果就是我们东莞的工厂的订单就会被撤掉,我们的工人就会失业回家。全球产业链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美欧英是以服务业为主要输出的经济体:更多输出技术、品牌;
中日德意是以中高端制造业为主要输出的经济体:更多输出产品、实物;
而其他国家则主要输出上游产品:更多输出石油、原材料。
以中国为例,中国作为“中间产品”供应商在世界各地区的份额:
1.苹果全球限购了,因为我们的富士康不能正常开足马力生产了;
2.澳洲的龙虾卖不出去了,因为中国的餐馆在疫情期间纷纷关门了;
3.泰国的旅游业按下暂停键,因为中国的旅客隔离在家不敢出门了;
4.韩国的现代汽车工厂停产了,因为中国山东的供应链工厂停滞了;
5.巴塞罗那国际电信展取消了,因为中国的电子消费品牌没法参展了:
据不完全统计,《财富》杂志1000强企业中94%经历了供应链中断。每一个国家都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全球供应链是一副多米罗骨牌,任何一块倒掉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4.各国庞大财政货币刺激政策的隐患有可能不断显现
面对疫情,全球各国都在想办法解决。很多人觉得既然疫情主要就是怕带来流动性危机,那直接放水不就得了,美元是美国自己印的,又怎么会出现危机呢?其实对于这点,也真的不是大家想想的那么简单。对于给实体注入流动性,像美国的两万亿刺激计划那样,无法就是分成两块,一个是给老百姓放钱保民生保消费。但是放少了,可能信用卡等债务都还不够,放多了,企业又没生产,时间一久就很容易出现资金多货币少而出现通胀的问题。
而给企业放水也是一样。因为一旦随着消费的恢复和企业的复工,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动速度就会恢复,而此时对银行来说,其实是有钱放不出去的情况下,那就很容易出现全面通胀的局面。
所以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是简单的放水或某个政策就能解决的,其根据影响时间的长短产生的伤害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各种政策的把控上也是会有一定的后遗症。假如没有放到关键点上,那就会出现过量的资金流入地产和金融市场导致新的风险点出现。而又解决不了实体经济的问题。
在社会总需求因为疫情明显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当下,各国在实施货币政策刺激的同时,新的财政刺激政策也在发力,财政政策很可能可以也应该扮演比货币政策更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疫情期间或疫后财政政策更为积极和重要呢?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学家,凯恩斯,英国的财政经济顾问,在1931年世界经济在萧条的情况下,提出了一个挖坑理论,当然这个挖坑,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给别人下套,设陷阱。而是无事找事做。说得更直白点,就是当经济不行时,大家都没事做,当然也没有收入,那们政府就雇佣一此人把好好的马路挖一些坑,然后在把这些坑修好,有人说,这不就是没事找事嘛,但也正是这无事找事,才让人们有事做,有事做,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消费,才能拉动经济运行。
针对这个挖坑理论,有很多人杜撰很多有趣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据说是杜克大学的胡佛教授讲述的:“1934年在华盛顿的一家酒店的房间中,当我正准备与凯恩斯共进晚餐时,他善意地讽刺了我在搁架上挑选毛巾而避免弄乱其他毛巾时的小心谨慎。他用胳膊一扫一下就将两三条毛巾扫到了地板上。他开玩笑地说道:我确信与你非常谨慎地避免浪费相比,我对于美国经济更加有用,因为通过弄乱这些毛巾可以刺激就业。”
古老的道理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凯恩斯却说,刻意制造的麻烦是可以帮助别人的。这里面的逻辑就是凯恩斯主义常说的“挖坑理论”——顾客弄乱毛巾,酒店就必须多雇服务员来整理,而服务员岗位增加,更多的人通过当服务员获得了收入,他们的消费又刺激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系列的拉动效应。
历史上,在很多经济危机时,都用过这个挖坑理论,最为典型的就是罗斯福新政,当时处于1931年的经济大萧条,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经营者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核心是三个R: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因此有时亦称三R新政。救济主要针对穷人与失业者,复兴则是将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准,针对金融系统的改革则试图预防再次发生大萧条。
作为欧洲“经济引擎”的德国面临“熄火”危机,它遭遇了哪些挑战?
我认为德国将会遭遇能源短缺的挑战,同时还会遭遇在欧盟地位内部下降的挑战,除此之外,德国还会遭遇一系列的安全局势挑战。
由于德国在欧盟内部扮演着经济领头羊的角色,这使得德国的经济情况也会对欧盟整体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如果能源问题继续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德国未来必然会遇到很多的麻烦。
一、德国将会遭遇能源短缺的挑战。
虽然德国拥有着非常发达的经济,但是德国却并没有拥有多丰富的能源资源,如果想要保证能源的供应,就必须要想办法修复和俄罗斯的关系,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果不能够做到这两点,那么德国国内的能源短缺危机也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二、德国将会遭遇在欧盟内部地位下滑的挑战。
如果德国的经济不能够带领欧盟整体的发展,那么德国的地位也将会出现严重的下滑,并且还会遭到法国强有力的挑战。由于法国一直想要谋求地区大国的地位,所以在德国的经济地位严重下滑之后,法国有可能会取代德国在欧盟框架内的地位。
三、德国将会遭遇安全局势方面的挑战。
由于德国支持乌克兰的行为惹怒了俄罗斯,这使得俄罗斯肯定会加强对于德国的武力威慑,如果其他欧盟国家选择不帮助德国的话,那么德国必然要独自面对俄罗斯的武力威慑。正是由于德国会遭遇安全局势方面的挑战,所以才使得德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虽然德国在经济领域确实很有一套,但是在政治方面,德国却很容易遭到其他国家的掣肘,由于德国的战败国身份,使得德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果不解决这些矛盾和挑战,那么德国的命运将会变得十分坎坷。
疫情反弹 欧洲经济“二次探底”或不可避免
二次衰退风险急增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新冠肺炎病例数量上升以及各国政府对人员流动的新限制,可能会扼杀欧洲地区近期出现的复苏。
“我不敢相信第二波疫情来袭的速度如此之快。”报道援引安联高级经济学家卡塔琳娜·乌特莫尔的话,“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数个国家将在第四季度出现负增长,又一场衰退是有可能的。”
虽然本月底公布的第三季度数据显示预计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将实现创纪录增长,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已经将第四季度预测下调至负数区间。
“疫情复燃以及随之而来的商业停摆,使衰退成为核心预测情景。”G+ Economics的首席经济学家莉娜·科米历娃表示。她认为,英国退出欧盟造成的扰乱将“进一步放大”经济低迷。
此前,欧洲央行还预测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将超过3%。二次衰退风险将危及其对于欧元区经济最迟将在2022年恢复至疫情前经济水平的判断。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19日接受法国《世界报》采访时表示,第二波疫情以及新限制增加了欧洲经济的不确定性,并给复苏造成压力。
拉加德在访谈中表示,“我们工具箱中的选项还没有用完,如果需要的话,会采取更多措施。”
大多数分析师预计,欧洲央行或对最近陷入通缩的欧元区经济做出反应,将在12月其紧急债券购买计划额外增加5000亿欧元。
与此同时,欧盟计划中的7500亿欧元复苏基金仍在讨论中,百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经济学家娜迪亚·加尔比指出,各国政府“需要弥合分歧”。
有限封禁以呼吁为主
近日,多个欧洲国家为防止疫情继续蔓延,纷纷颁布限制活动措施,值得注意的是,为维持基本商业活动,这些国家多以呼吁为主,而不采取封城或禁足等有效隔离措施。
法国首都巴黎和其他8座大城市17日起实行宵禁,餐厅、酒吧、电影院等每晚9时前必须关闭,政府已经增派1.2万名警察监督执行防疫规定。
瑞士19日起禁止公共场所15人以上聚会,民众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必须戴口罩;15人以上在私人场所聚会时,每个人都必须戴口罩;建议居家办公。
奥地利总理库尔茨宣布从10月23日起奥地利将进一步收紧防疫措施,至少为期四周,内容涉及进一步限制私人聚会和大型活动的人数上限、进一步严格餐饮业防疫规定和加强养老护理机构防疫措施等。
意大利19日开始实施一系列防疫新举措,包括允许各地自行出台宵禁措施、减少商业店铺营业时间等。意大利总理孔特18日呼吁所有意大利民众遵守戴口罩、勤洗手和保持社交距离这三个重要抗疫原则,以更好地维护 健康 和经济发展。
意大利高等卫生理事会主席佛朗哥·洛卡泰利19日说,该国应对第二波疫情的重要策略是加强检测,“近日每天核酸检测数量已经超过15万份”。一些专家认为,政府新措施针对的是传染可能性最大的领域,以便用最小程度的限制取得最大程度的效果,在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
爱尔兰政府19日晚决定将全国的疫情响应机制调高至5级,这是爱尔兰应对疫情的最高防控级别,该决定将从21日午夜开始实施,为期6周。在5级疫情响应状态下,大多数非必要的零售店将重新关闭,人们的活动范围也将受到极大限制。
比利时自19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宵禁,从午夜至早上5时民众无特殊情况不许外出。同时,全国的酒吧、咖啡馆和餐馆将关闭一个月。
欧美已成疫情重灾区
面对持续攀升的新确诊感染数据,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建议欧洲等地政府和民众应加强配合,执行更严格的活动限制措施。
瑞安表示,近几个月来,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和韩国通过追踪、隔离和居家令降低了疫情的传播速度。他指出,这些国家的政府在一段长时间内实施限制措施,而其人民对政府展现了“高度的信任”。
瑞安说:“这些国家冲过终点站后还在继续奔跑,因为它们知道这场比赛还没有结束,那个终点站只是一个假象。太多国家给自己设了一个幻想中的终点站,它们越过这个终点站后就开始松懈下来。”
瑞安说:“在我看来,对关键活动一直严格把关的一些亚洲、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国家,才是真正抗疫成功的典范。”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经人口因素调整过后,从7天平均数据来看,欧洲每百万人新增187例感染病例,已超过美国的每百万人新增162例,部分欧洲城市的重症监护病房将在未来几周达到最大承载能力。
分国别来看,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19日发布的疫情日报显示,德国目前有108个地区疫情突破“警戒线”(即过去7天每10万人累计确诊超过50例),成为疫情热点区域。
意大利19日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338例,这是该国新增确诊病例在连续三天过万后首次回落到1万以内。另外爱尔兰、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单日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也屡创新高。
挪威计划增产天然气,年产突破1200亿立方,欧洲能源危机有救了吗?
欧洲能源危机不是单方面的任何一个条件造成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造成这次欧洲能源危机都有那些原因。
第一能源依赖性特别强
在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供应紧张,欧洲化石能源对外依存度也极高。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过去5年内,欧盟约57%到60%的能源消耗依赖于化石能源进口,其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90%,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97%,煤炭的对外依存度也有70%。其中,俄罗斯成为欧洲化石能源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俄乌冲突伊始,欧洲地区天然气进口约40%来自俄罗斯,石油、煤炭进口的27%和46%来自俄罗斯。
这些数据都能说明欧洲在能源上依赖性特别强,一旦供应源出问题,他们就无法挽回。
第二自然灾害影响严重
据了解美国在2021年经历了飓风、寒流等自然灾害,损失占全球一半多,为1450亿美元。2021年“最昂贵”的自然灾害是飓风“艾达”,它引发洪水等其他灾害,造成650亿美元损失。 欧洲自然灾害造成损失高达540亿美元,其中仅德国就达400亿美元。德国及其邻国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水摧毁了无数建筑物,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严重破坏,并造成德国超过220人遇难。
这些毁灭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都需要能源的支撑来重建,这使得他们的能源本身就不充足,然而又不能不去解决,可以说在能源危机上是雪上加霜。
第三疫情影响
因为疫情影响 ,大部分企业都不得不停工停产,欧洲的经济也会随之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也使得能源的生产受到阻力,所以并非争产天然气就能解决。
第四政治因素
欧洲的部分二线国家政治形式相对欧洲大国不算稳定,疫情已经笼罩了多年 ,经济发展亟待恢复,然而民众可支配收入并不充裕,对政府控物价的手段不满意,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有潜在的政治动荡风险。
发布于 2022-10-25 00:14:42 回复
发布于 2022-10-24 22:50:20 回复
发布于 2022-10-25 03:57: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