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年中高风险地区怎么界定
2022年中高风险地区界定标准如下:
一、高风险区
(一)划分标准。
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根据流调研判结果可调整风险区域范围。
(二)防控措施。
实行封控措施,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封控期间发现新的感染者,由当地联防控联控机制组织开展风险研判,按照“一区一策”要求,可将原封控区域全部或部分延长封控时间。
(三)解除标准。
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四)高风险区外溢风险人员管控措施
流入地对有高风险地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对高风险区外溢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和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二、中风险区
(一)划分标准。
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风险区域范围根据流调研判结果划定。
(二)防控措施。
实行管控措施,期间“人不出区、错峰取物”。
(三)解除标准。
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
(四)中风险区外溢风险人员管控措施
流入地对有中风险地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和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出现以下情形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不纳入风险区域判定
1、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经调查评估无集中隔离点之外传播风险。
2、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经调查评估无家庭外传播风险。
3、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严格闭环管理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经调查评估无闭环外人员传播风险。
4、出院(舱)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经调查评估无传播风险。
5、解除隔离后核酸检测阳性且持90天内新冠感染证明的入境人员。
中高风险地区怎么界定
中高风险地区的认定标准如下:
1、地域,以街道、乡镇为基本单位。
2、时间,最长潜伏期14天为一个单位。
3、疫情,有多少病例,有没有发生聚集性疫情。
14天内有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不超过50例会被认定为中高风险地区。中风险区域采取的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在低风险区域采取的措施基础上,做好医疗救治、疾控预防等物资、人员的准备,对于发现的疫情要精准确定隔离场所和管控人员。
高风险地区的定义标准。
对于不同的风险地区定义,都会根据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和分析。在现有的疫情防控方案当中。高风险地区的定义是指,累计新冠病例超过五十例,且十四天内有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由于新冠疫情的感染和传播性非常广,当病例已经超过50例且有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就说明已经有非常多的潜在感染者。不仅要进行相关社区的人员防控和隔离。政府部门也会派遣专业的团队和医疗人员进行大规模的检查和核酸检测。
六类高风险人员是指什么?
六类高风险人员是指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与感染者活动时空轨迹重叠人员、“同时空”伴随人员、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全域封闭管理地区人员这六类。
这六类需要实行闭环管理,14天集中隔离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次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且其所接触的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阴性的,可转为7天居家健康监测。
避免成为高风险人员的方法:
1、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的其他县(市、区);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所在单位报备。
2、戴口罩、勤洗手、常测温、少聚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立即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中、高风险地区前14天内已经抵达的人员,执行健康管理至抵达后14天,并在随访后的前3天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返回后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
发布于 2022-09-27 00:46: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