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赤壁市经济规划-赤壁市发展

本文目录一览:

赤壁市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主要是工业农业以及其他方面的成就,为您解释如下:

1、工业

赤壁市发展新型工业化。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 185 家,比 2005 年净增 68 家;完成工业增加值 55.5 亿元,年均增长 24%;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到 41.4%,比 2005 年提高 16.1 个百分点。形成了电力、造纸、纺织、建材、机电、食品六 大主导产业;培育了纺织服装、机电制造两大产业集群;打造了赤壁经济开发区和蒲纺工业 园两个省级工业园区。

2、农业

赤壁市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2010 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5.3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34.9%,年均增长 6.2%;形成了粮油、林特、茶麻果、畜牧水产四大特色农业 产业;培植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17 家。

3、商、服务业

赤壁市旅游服务业发展迅速。三国赤壁古战场、龙佑温泉度假区、陆水湖风景区被评为中国 4A 旅游景区,陆水湖成功申报中国国家湿地公园;沧湖生态 农业开发区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赤壁镇荣获"湖北省旅游名镇"称号。2010年,接待中国内外游客223万人次,门票收入2818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9.1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50.3%、197.3%和253.5%。

连续两次获得湖北 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2009 年荣获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城镇化 率达到 53%。打造出"一河两岸"、"四山一渠、古城墙、青泉公园等一批城市新景观,建成了赤壁郡都、天骄华庭、博园房 产、永邦欧洲城等一批居民小区,城区面积达 22.5 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36.3%,森林 覆盖率达 48.5%。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环境极大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3.1%,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城区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0天。陆水湖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启动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以双丘村、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柳山湖 移民新村为代表的30个新农村试点和50个"清洁家园"示范点面貌焕然一新。

赤壁近年来的变化

市情概况

赤壁市[东经113°32′-114°13′,北纬29°28′-29°55′]。位于湖北省南部,北倚省会武汉,南临湘北重镇岳阳,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现辖15个镇,4个办事处,2个国有林、茶场。总面积1723平方公里,人口52万。历史悠久,四海知名。赤壁古称蒲圻,缘起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设置蒲圻县,因湖多盛产蒲草(古时编织蒲团的材料)形成集市而得名。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手抗曹,在当地赤壁镇筹划了震古铄今、驰名中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赤壁大战”,一举开创了鼎足三分的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岁月悠久,世事嬗变。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有着1700多年沿革的蒲圻撤县设市,由咸宁市代管。1998年6月更名为赤壁市 。

邮编:437300。代码:421281。区号:0715。拼音:Chibi Shi。

地处鄂南边陲,为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南部为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群,最高为赵李桥镇柘坪村的观音尖,海拔852米。中部为丘陵地带。北部滨江滨湖地区为海拔50米左右的冲积平原,最低处神山镇的聂家泉(海拔19.3米)。长江流经西北边界,主要有陆水河、新店河、汀泗河。

[编辑本段]区位优势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赤壁市地处湘、鄂、赣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结合部和武汉、黄石、岳阳等大中城市的经济技术辐射圈上,天然地成为南北交通要冲,省际交流窗口,平原山区纽带。京广铁路复线、武广客运专线穿城而过,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乡村公路四通八达。陆水河通江达海,万里长江依境而过。航空仅百里之距可达天河、山坡两个大型机场。邮电通讯实现了程控化、数字化,村村开通了直拨电话。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山川秀丽,旅游胜地。有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国赤壁古战场,古迹众多,名闻遐迩;有山清水秀、岛屿棋布的陆水湖风景区,中央电视台在此建成了《水浒传》的第二个外景拍摄基地“水浒城”,目前又在建设国家级陆水湖旅游度假区;有宜浴宜饮、治病健身,被专家赞为“神泉”的珍贵医疗矿泉五洪山温泉;有莽莽苍苍、绵绵不绝,号称亚洲第一的陆水水库粘土坝;有美轮美奂、鬼斧神功的“地下龙宫”玄素洞、神龙洞;有山高水长、夏日风凉的雪峰山避暑胜地;还有万亩竹海、万亩茶园、万亩猕猴桃园等自然风光,如诗如画、交相辉映。发掘山水泉洞兼备的旅游资源,培植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并蓄的旅游文化,创建“观赤壁、游陆水、探奇洞、浴温泉、宿雪峰”五位一体的旅游格局,赤壁市已成为旅游观光的乐园。1998年旅游客流量达到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亿元。

目前除赤壁古战场、龙佑温泉度假区两个国家4A级旅游区外,还有3个国家3A级旅游区、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资源丰富,经济繁荣。

境内盛产楠竹、茶叶、苎麻、水果、水产,素称“茶麻之乡”、“猕猴桃之乡”、“鱼米之乡”。联合国在随阳镇设立了一个楠竹考察基地,长期考察随阳的野生楠竹资源。目前,随阳全镇楠竹总储量达到了近千万根。随阳同时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野生樱花园。羊楼洞茶场是全国三大茶场之一,所产“松峰”茶被列入全国十大名茶。誉称果王的中华猕猴桃种植面积39000亩,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基地县(市)之一,全国猕猴桃良种繁育中心。现已开发猕猴桃饮料、果汁、果酒等系列产品,其中猕猴桃易拉罐饮料被定为航空饮品,畅销海内外。矿产丰富,煤、河沙、石灰石、大理石遍布全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努力提高科技含量,赤壁市现已形成了造纸印刷、水泥建材、机械电器、纺织服装、塑料化工、竹木工艺、食品饮料等七大支柱产业,29个门类、63个行业的工业体系,拥有电动葫芦、镇流器、速凝硅酸水泥等80多个省优、部优产品。200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财政收入超过7亿元,全市人均收入是咸宁地区其他县市区的两倍多。综合经济实力在鄂南咸宁地区持续几十年保持第一,是全国唯一一个县级市经济总量超过管辖其的地级市的县级市。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事业兴旺。赤壁市委、市政府领导从三国赤壁之战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中受到启迪,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借智借力、借才生财、借商招商、借外引外的新路子。广州金同集团、北京阳光集团、美国赛德公司等一批有影响的海内外客商相继来赤壁市投资兴业。目前,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整体开发陆水湖的工程已经启动;占地面积15.3平方公里的“国际建材城”项目已列入行业发展规划;由外商独资建造、投资总额40亿人民币的2530万千瓦火电厂项目即将正式开工;国家粮食储备库、赤壁新火车站等项目即将竣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既推动了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近年来赤壁市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先进县(市),省双拥模范县(市),计划生育先进县(市),“普九”达标县(市)。市委被湖北省委授予“全省县(市)委十面红旗”荣誉称号。 (摘抄的,也许有用)

赤壁的经济

“十一五”末,赤壁市生产总值达到134.1亿元,比2005年增长1.05倍,年均增长15.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36亿元,比2005年增加3.27亿元,年均增长20.7%。赤壁市实施大工业、大旅游、大城建“三大战略”;坚持工业强市、旅游活市、科教兴市、生态立市“四项原则”;大力推进特色经济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建设 。

2012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54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8亿元,增长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9632元,增长14%,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规模效益同步提升。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77.3亿元,增加值113.5亿元,增长37.6%(现价);工业综合效益指数420%,增长65个百分点;工业税收占整个税收比重51.8%。华润电厂二期3号机组并网发电,20多个项目新投产,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034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6家。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县(市)”。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9亿元,增长38.7%;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7:1。出台了一系列推进茶、竹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羊楼洞砖茶产业园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化基地147万亩,新发展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31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赤壁竹笋”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改造县乡公路30公里,新建农村公路50公里,筹资2.1亿元对一批重点水利工程进行整险加固,整治塘堰1794个。荣获全省“三万”活动先进县(市)和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市。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服务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通过中期评估,成功举办了三国赤壁国际文化旅游节,接待海内外游客3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5亿元,分别增长26.7%、32.1%。金融服务经济能力得到增强,建立了政银企对接平台,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1.8亿元,增长30.9%,新增存贷比达到84%;全省首家县级创业投资基金落户赤壁,再次荣获“省金融信用县(市)”。商贸流通运行平稳,新增限上企业54家,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56亿元,增长22.8%(现价)。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90%。

城市功能持续完善,综合承载力不断加强。城市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到75%以上。启动各类城建项目57个,集中改造提升了一批市政设施,对城区6条主要道路进行改造拓宽,完成了7条主次干路和11处背街小巷路灯改造,解决了周画路等3处城区渍水问题,50个公交站台整体提档升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生态新区建设取得新进展,蒲纺大道二期春节前通车。城市管理创新进一步加强。荣获湖北省森林城市称号。

全年加强农村“三资”监管,荣获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市)。农村医疗实现了“全市一张网、就医一张卡”。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实施了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核减行政审批事项5个,简化了114个审批流程。实际利用外资1.442亿美元,增长20.2%。“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年施工项目264个,固定资产投资180.2亿元,增长43.2%。引进项目227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5亿元,增长36.4%。 赤壁市旅游服务业发展迅速。三国赤壁古战场、龙佑温泉度假区、陆水湖风景区被评为中国4A旅游景区,陆水湖成功申报中国国家湿地公园;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赤壁镇荣获“湖北省旅游名镇”称号。2010年,接待中国内外游客223万人次,门票收入2818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9.1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50.3%、197.3%和253.5%。

连续两次获得湖北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2009年荣获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城镇化率达到53%。打造出“一河两岸”、“四山一渠、古城墙、青泉公园等一批城市新景观,建成了赤壁郡都、天骄华庭、博园房产、永邦欧洲城等一批居民小区,城区面积达22.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36.3%,森林覆盖率达48.5%。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环境极大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3.1%,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城区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0天。陆水湖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启动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以双丘村、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柳山湖移民新村为代表的30个新农村试点和50个“清洁家园”示范点面貌焕然一新。


原文链接:https://527256.com/31093.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9-04 19:02:34  回复
一批城市新景观,建成了赤壁郡都、天骄华庭、博园房 产、永邦欧洲城等一批居民小区,城区面积达 22.5 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36.3%,森林 覆盖率达 48.5%。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环境极大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3.1%,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提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