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课程论文-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向

本文目录一览:

50分~论文~城市经济学~要一个论文框架

论文框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介绍

简要地总结论文主题,说明为什么这个主题有价值,也许还可以概述一下你的主要结果。

2、背景信息(可选)

简短地介绍背景信息是必要的,特别是当你的论文涉及两个或多个传统领域时。

3、新技术回顾

这部分回顾了与论文相关的研究现状。

4、研究问题或问题陈述

工程论文倾向于提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其他学科则是用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来表述。在这两种情况下,有三个主要部分:

对你的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简明陈述;

研究这个问题的原因;

阐述为什么值得研究这个问题。

5、描述你如何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

论文的这一部分形式更加自由,可以有一个或几个部分和子部分。 

6、结论

结论部分通常涵盖三件事,并且每一件事都应该有一个单独的小节: 

结论;

对成果的总结;

未来的研究。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列表与第3部分中给出的技术现状综述紧密相关。所有的参考文献都必须在论文正文中提及。参考书目可能包括论文中没有直接引用的作品。

8、附录

一般来说,太过具体的材料不适合在论文主体中出现,但可供考官仔细阅读,以充分说服他们。

城市经济学的的发展要求论文

简介

城市经济学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描述和预测城市现象与城市问题。其研究重点为探讨城市重要经济活动的状况,彼此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与其它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关系等。

城市经济学相关书籍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各国,大量农村人口转 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城市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住宅、交通、环境、公共设施不足等,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为了探索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的方法,开始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于是产生了城市经济学。

涵盖方面

1、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规模、类型、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

城市经济学相关书籍

2、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点,以及在各种生产 方式下的表现;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城乡对立运动及其规律;

3、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

4、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

5、其他城市经济问题,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业等。

研究内容

城市经济结构与城市成长

包括城市产生、城市化、郊区化、都会化、城市衰退、城市发展结构、城市特性、城市规模、城市更新、新城建设等;

城市内部结构

包括土地利用、住宅、交通等;

城市公共服务及福利设施

城市经济

包括城市财政、公共服务设施(如水、电,公园等)的供需 状况;

城市人力资源经济

包括就业、消费、迁移、贫民、人力资源、投资等;

环境与城市生活质景

包括公害预防及处理、防范犯罪、旧城改造等;

其他方面

城市发展政策。

分类

城市经济学相关书籍

城市经济学分为理论城市经济学与应用城市经济学。前者从理论上研究城市的经济活动,了解问题的现象与实质,不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政策方面的研究,其主要内容有:城市化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土地利用及地租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规模等。它有助于了解城市经济现象和问题,是城市规划前必须的基本研究。后者注重研究改善和解决城市问题,增进居民福利的对策及具 体办法,研究内容为城市问题与城市发展政策,如住宅拥挤且质量低劣,交通堵塞、失业、种族歧视、贫民窟等。上述两者皆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

发展历程

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欧美各国、日本、前苏联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 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这与社会各界对城市经济学这一学科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因此,认识城市经济学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揭开城市经济学的庐山真面目。

发展中的经济学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因为这些问题既不能用研究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也不能用研究企业和市场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加以解决,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呼唤着一种全新理论的产生,并以此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指导。20世纪初,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城市综合问题的研究,诸如城市土地利用与价格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运输问题、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规划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求解使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此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城市经济学的“羽翼”不断丰满。但是,从现今国内外已经出版的城市经济学的教科书和论著来看,构建的体系自成一家,研究的范围各有侧重,尚未形成一套比较规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尚未给出解决的良方。城市经济学依然是一门稚嫩的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还将持续地进行下去,城市经济学也将在发展中逐步成长,直到走向成熟。

综合性边缘学科

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城市经济学的诞生,给传统的 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等部门经济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对其研究从条条式的局部研究转入在城市这一综合有机整体下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城市经济学将许多部门经济学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其研究的范畴,以探求应对良策。城市经济学又与各部门经济学密切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门跨学科、跨部门的边缘学科。

空间经济学

传统经济学以劳动时间作为衡量价值量的惟一尺度,将劳动价值论作为构建传统经济理论大厦的基石,认为只有劳动时间的节约才是经济的节约,而经济平衡只是价值量和实物量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经济学是时间经济学。但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的位置、运动和存在方式同样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价值的创造既离不开劳动时间的延续,也离不开劳动空间的联系;经济的节约归根到底不仅在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也在于劳动空间的节约和组合的优化;经济运行中的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如果不与‘空间平衡’相结合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是劳动时间,还有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学的产生适时弥补了传统经济学对空间因素的忽视,并关注空间要素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空间范围内对城市进行综合研究,以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的合理布局,因此,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格外重视对经济要素之间的相邻效益、布局效益、网络效益和城市区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而这些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具有比部门经济效益更深远、更广泛的意义,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经济学在发展一般经济学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公共经济学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 “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相比之下,政治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其各个部门经济学,由于出发点和侧重面不同,对公共经济的涉及和涉及程度是相形见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价值规律对生产关系进行研究,尚未涉及属于公共经济范畴的公共产品、公共投资、公共福利、公共政策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研究;西方微观经济学只对具体的生产单位进行研究,与公共经济领域几乎没有交叉;西方宏观经济学虽然涉及了对国民收入、货币、财政等公共经济问题的研究,但是,宏观经济学主要是从国家和全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这些问题, 尚未深入到城市这个层面;各个部门经济学也或多或少地结合了一些公共经济学的内容,但是,那都不是完整的公共经济学,只是与那个部门经济学有关联的几个公共经济范畴;而城市经济学克服了以上各种经济学不重视城市公共经济发展的缺陷,对公共经济进行了整体的研究,由此可见,城市经济学也是公共经济学。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高级市场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城市较之乡村具有更多的优势,使生产要素更多地集中在城市,城市经济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但这个大市场的经济问题不能运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来解决。因为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并透过商品市场的价格决定过程,找到有限资源最佳配置的方法和途径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它是单个经济主体的市场经济学。城市则是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集合体,但这个集合体绝不是单个经济主体的简单加和,它的经济关系比单个经济主体纷繁复杂得多,比单个经济主体研究的变量要大得多。市场经济学以劳动、资金、技术为因子,研究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的数量、规模和比例关系,而城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变量却要比市场经济学多得多, 即使是相同的变量,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下也有着更为深刻 的内涵。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这种经济效益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而在城市这一经济集合体中,绝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站在比微观经济学更高的层次上研究市场经济,研究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

求城市经济学正式论文一篇,最后需要参考文献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城市经济学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描述和预测城市现象与城市问题。其研究重点为探讨城市重要经济活动的状况,彼此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与其它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关系等。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各国,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城市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住宅、交通、环境、公共设施不足等,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为了探索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的方法,开始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于是产生了城市经济学。

其研究内容主要有:①城市经济结构与城市成长。包括城市产生、城市化、郊区化、都会化、城市衰退、城市发展结构、城市特性、城市规模、城市更新、新城建设等;②城市内部结构。包括土地利用、住宅、交通等;③城市公共服务及福利设施。包括城市财政、公共服务设施(如水、电,公园等)的供需状况;④城市人力资源经济。包括就业、消费、迁移、贫民、人力资源、投资等;⑤环境与城市生活质景。包括公害预防及处理、防范犯罪、旧城改造等;⑥城市发展政策。 [编辑本段]城市经济学分类城市经济学分为理论城市经济学与应用城市经济学。前者从理论上研究城市的经济活动,了解问题的现象与实质,不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政策方面的研究,其主要内容有:城市化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土地利用及地租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规模等。它有助于了解城市经济现象和问题,是城市规划前必须的基本研究。后者注重研究改善和解决城市问题,增进居民福利的对策及具体办法,研究内容为城市问题与城市发展政策,如住宅拥挤且质量低劣,交通堵塞、失业、种族歧视、贫民窟等。上述两者皆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 [编辑本段]城市经济学主要内容1、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规模、类型、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

2、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点,以及在各种生产方式下的表现;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城乡对立运动及其规律;

3、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

4、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

5、其他城市经济问题,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业等。 [编辑本段]城市经济学的性质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欧美各国、日本、前苏联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这与社会各界对城市经济学这一学科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因此,认识城市经济学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揭开城市经济学的庐山真面目。

一、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因为这些问题既不能用研究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也不能用研究企业和市场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加以解决,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呼唤着一种全新理论的产生,并以此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指导。20世纪初,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城市综合问题的研究,诸如城市土地利用与价格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运输问题、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规划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求解使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此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城市经济学的“羽翼”不断丰满。但是,从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版的城市经济学的教科书和论著来看,构建的体系自成一家,研究的范围各有侧重,尚未形成一套比较规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尚未给出解决的良方。城市经济学依然是一门稚嫩的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还将持续地进行下去,城市经济学也将在发展中逐步成长,直到走向成熟。

二、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城市经济学的诞生,给传统的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等部门经济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对其研究从条条式的局部研究转入在城市这一综合有机整体下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城市经济学将许多部门经济学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其研究的范畴,以探求应对良策。城市经济学又与各部门经济学密切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门跨学科、跨部门的边缘学科。

三、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传统经济学以劳动时间作为衡量价值量的惟一尺度,将劳动价值论作为构建传统经济理论大厦的基石,认为只有劳动时间的节约才是经济的节约,而经济平衡只是价值量和实物量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经济学是时间经济学。但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的位置、运动和存在方式同样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价值的创造既离不开劳动时间的延续,也离不开劳动空间的联系;经济的节约归根到底不仅在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也在于劳动空间的节约和组合的优化;经济运行中的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如果不与‘空间平衡’相结合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是劳动时间,还有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学的产生适时弥补了传统经济学对空间因素的忽视,并关注空间要素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空间范围内对城市进行综合研究,以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的合理布局,因此,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格外重视对经济要素之间的相邻效益、布局效益、网络效益和城市区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而这些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具有比部门经济效益更深远、更广泛的意义,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经济学在发展一般经济学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四、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 “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相比之下,政治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其各个部门经济学,由于出发点和侧重面不同,对公共经济的涉及和涉及程度是相形见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价值规律对生产关系进行研究,尚未涉及属于公共经济范畴的公共产品、公共投资、公共福利、公共政策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研究;西方微观经济学只对具体的生产单位进行研究,与公共经济领域几乎没有交叉;西方宏观经济学虽然涉及了对国民收入、货币、财政等公共经济问题的研究,但是,宏观经济学主要是从国家和全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这些问题, 尚未深入到城市这个层面;各个部门经济学也或多或少地结合了一些公共经济学的内容,但是,那都不是完整的公共经济学,只是与那个部门经济学有关联的几个公共经济范畴;而城市经济学克服了以上各种经济学不重视城市公共经济发展的缺陷,对公共经济进行了整体的研究,由此可见,城市经济学也是公共经济学。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五、城市经济学是高级市场经济学

城市较之乡村具有更多的优势,使生产要素更多地集中在城市,城市经济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但这个大市场的经济问题不能运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来解决。因为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并透过商品市场的价格决定过程,找到有限资源最佳配置的方法和途径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它是单个经济主体的市场经济学。城市则是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集合体,但这个集合体绝不是单个经济主体的简单加和,它的经济关系比单个经济主体纷繁复杂得多,比单个经济主体研究的变量要大得多。市场经济学以劳动、资金、技术为因子,研究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的数量、规模和比例关系,而城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变量却要比市场经济学多得多, 即使是相同的变量,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下也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这种经济效益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而在城市这一经济集合体中,绝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站在比微观经济学更高的层次上研究市场经济,研究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经济系统的运行、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寻求城市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途径,以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经济学是比微观经济学更为复杂的高级市场经济学。

六、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城市管理是落实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是保证企业微观管理合理实施和充分有效的重要条件”。虽然从总体上说三者都是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但城市经济管理却有其独到之处,诸如定位城市政府职能、进行城市经济社会综合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完善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等。此外,城市经济管理的“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五大职能更是对传统管理职能的创新,城市导引是“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方向性引导”;城市规范是通过法规和主动的引导对城市个体进行的有形和无形的约束;城市治理是针对城市中存在的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整治、矫正、调理”;城市服务是“通过制度、政策的调整和物质、文化条件的创造和改善,进行供给和帮扶的公益性管理”;城市经营是“通过城市资产资本化和市场化运作,保证城市整体和部门公共财产保值增值,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经济管理职能”。城市管理职能大大地丰富了传统管理学职能的内涵,所以,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七、城市经济学是先进文化经济学

城市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的物质环境,还为人类提供了活的文化载体。从风格鲜明的建筑物、五光十色的街景、东西南北的饮食到流行的服饰、奔驰的汽车,无不流动着城市文化的语言。城市更是文化的高地,科学技术的摇篮,人才的培育地和聚集地,城市负载着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从其层次上说,有器物层面的文化;有制度层面的文化;还有观念层面的文化。文化从其形态上来说,有艺术形态的文化、知识形态的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而汇聚在城市范围内的文化则构成一个城市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不论是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城市管理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城市文化这片土壤。从总体上说,先进的城市文化将有力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落后的城市文化也会制约、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对城市管理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文化模式、文化素养等决定其观念、行为,进而影响城市管理水平的方面;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又通过市民的道德规范、文明程度、文化修养、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影响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决定着城市管理措施的实效。将城市文化纳入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不仅又一次丰富了城市经济学,而且也使城市经济学成为先进文化的经济学。

八、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是通过对城市化基本规律的揭示,探寻城市发展的一般条件、动力及过程,这对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结构,是通过对城市三次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分析,以期对城市经济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这对于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以及城市功能的定位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环境,是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面、系统的阐述,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认识,这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城市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效益,是通过对城市经济整体效益、城市土地效益、城市规模效益或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来探索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这对于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区域,是通过对城市经济区域形成与发展的剖析,寻求城市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机制,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管理,旨在探索城市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方法、途径,这对于提高城市的水平和效率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文化,旨在通过对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城市管理之间关系的梳理,实施有效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这对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是有意义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是为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求城市经济学论文一篇

文章编号:1673-1751(2007)01-0019-03

试论我国城市经济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刘 扬

(濮阳市建委测量队,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和一些可行的建议与

方法,展望了未来城市经济的发展趋势。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一体化;城市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经济学自西方传入我国20多年来,在我

国经历了从兴起到不断繁荣的发展过程,在许多

领域取得了若干重大研究成果,为我国城市化和

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1 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现状

1. 1 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外的城市经济研究以解决城市问题作为出

发点和己任,在不断进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更加

注重城市实际问题的解决。在现实经济问题的左

右下,近年来,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的内容可集中归

结为4个主要的领域:区位分析与城市内部空间

结构演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

计;特定城市市场与城市经济模型的建立;城市经

济问题、城市政府行为和城市经济政策分析。

1. 2 国内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内的城市经济研究在改革开放后才起步

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

我国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了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

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

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

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城市

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

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

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

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

市治理模式研究等。

2 我国城市经济学的新特点

城市经济研究直面时代重大问题。现代城市

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等领域越来越引起社

会各方面的重视,越来越需要城市经济学的理论

指导,实践的需要促使理论工作者从经济学层面

上积极进行探讨。就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问题的认

识而言,也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和新见解。

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

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

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

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

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

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与“个性化研究”

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

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

合作研究,这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

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

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的

创新与突破。

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

跃。改革开放为我国城市经济学者提供了与国外

进行广泛交流和对话的机会,各研究机构或高校

的有关单位经常派出学者到国外进修、讲学、参加

国际会议,了解国外城市经济学发展的最新信息,

同时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大大拓宽了我国学

者的研究视野。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组织建设和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时代呼唤着城市经济学的新发

展,与此相呼应,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于2000年10

月成立了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

称“委员会”),担负起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学发展

的历史重任,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组

织保障。随着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推进,城市

经济学教学工作在国内各高校也得到了相应的重

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20所大学开设

了城市经济学课程,有10多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

研究机构,近百名教师从事城市经济学及相关问

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3 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城市经

济理论基本观点的表述不规范,城市经济理论研

究与实践部分分离。

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薄弱环节。对城市化问

题、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对城市

竞争力问题研究不足。

4 “十一五”期间本学科发展的主要

领域及其趋势

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

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

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

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

的规律性研究及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

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

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

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

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

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二是完善城市

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应融会多个学科的理论

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

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

域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

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

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

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

键因素。应创新和发展城市化理论,把城市化研

究放到城市化时代的高度加以认识。应反思城市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以及思想、制度和管理方面

的原因。要提高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性,研究城市

发展的系统工程和价值工程,将城市经济学研究

划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应研究城市化

定理或定律,使之既接受实证主义的检验,又接受

伪证主义的检验,成为经过科学论证和可以反复

验证的结论及指导实际工作者实践的依据。

城市化问题研究。一是研究城市化的方针政

策。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

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

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

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

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研

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

其作用的发挥。三是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

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

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

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

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四

是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

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

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

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

与城镇化的研究和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

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

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

值。六是研究城市化与教育、文化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

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

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的影响及应对措

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

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

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

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

问题的研究。

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一是城

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

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

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

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

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

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

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

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

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四是

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建设。研究精神文明与城

市发展的关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建树

“伦理经济”和“道德经济”的产业文化观念;剖析

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制定城市

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的新途径。

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一是尽快建立一套能

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这需要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调

查。二是以城市综合竞争力来评价城市发展状

况,对大城市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中

小城市,特别是具有发展特色的中小城市则有失

偏颇。因此,应建立可以用来评价具有发展特色

城市的指标体系,使之与综合竞争力评价标准一

起,构成完整的评价城市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何文超.重彩浓抹绘宏图—濮阳市城市规

划建设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国际广

播出版社, 1996.

[2] [加]伯拉舒特T J·城市测量与制图[M],

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1.


原文链接:https://527256.com/20914.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5 16:50:14  回复
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在确立实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5 14:31:59  回复
经济学。但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的位置、运动和存在方式同样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价值的创造既离不开劳动时间的延续,也离不开劳动空间的联系;经济的节约归根到底不仅在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也在于劳动空间的节约和组合的优化;经济运行中的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5 17:41:44  回复
对国民收入、货币、财政等公共经济问题的研究,但是,宏观经济学主要是从国家和全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这些问题, 尚未深入到城市这个层面;各个部门经济学也或多或少地结合了一些公共经济学的内容,但是,那都不是完整的公共经济学,只是与那个部门经济学有关联的几个公共经济范畴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5 11:34:45  回复
业和市场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加以解决,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呼唤着一种全新理论的产生,并以此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指导。20世纪初,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城市综合问题的研究,诸如城市土地利用与价格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运输问题、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规划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求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