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是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有以下三方面:

1、改革开放。中国30多年快速发展的经验证明,只要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就会持续前行。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使更多的人力、人才资源能在市场空间里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2、于调整结构。这是经济转型的关键。要积极发展新经济,大力培育新动能,改造和提升传统动能,形成发展的“双引擎”。在推进过程中,去产能是做减法,重点是做好煤炭、钢铁等困难行业的去产能。另一方面,要做加法。

3、改善民生。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民生改善上。反之,民生改善带来的就业  增加也会促进消费,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正所谓民生倒逼发展,发展检验改革。

中国强调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有如下几点:

1、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突出特点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低迷,好的增长1%多一点,差一些的就负增长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体量比较大的几个,增速普遍不超过2%,个别好的也不超过5%。

2、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还是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更重要的是,关注GDP,其实关注的是就业。

3、过去,中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经过这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随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大概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甚至150万人就业。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有关方面反复测算,都认为要保证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左右,需要7.2%的经济增长。之所以要稳增长,说到底就是为了保就业。

新中国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三大问题是什么?

新中国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第一,要持续发展经济。

未来中国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复杂,我们要居安思危,也要处变不惊,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防范通货膨胀,控制潜在风险,使中国经济不发生大的波动。

要实现2020年的目标,需要年均增长7%的速度,这不容易。但是,我们有有利的条件,有巨大的内需。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第二,要不断改善民生。

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续地扩大中等收入的群体。如果说政府也是民生政府的话,就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

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努力逐步把短板补上。还要坚守网底不破,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

第三,要促进社会公正。

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我们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有哪些

从外部环境来看,新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世界发展格局的深度调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发展格局的影响。谋划中国的发展,必须对世界格局的变化有清醒的认识。概括地说,世界发展格局的调整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种种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可以说仍是阴云未散,晴天难期。全球经济格局处在极其不稳定的变动、甚至撞击之中,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增长也很难恢复到危机以前的水平。二是全球分工格局正在加快重塑。为赶超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正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再制造业化”战略。这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关系呈现更加复杂的局面。同时,在交通通讯等领域的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低端生产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致使全球价值链分工更有利于处在价值链两端的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三是全球经济治理格局日趋复杂。在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迟迟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而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各种各样新的区域合作倡议和机制不断推出。这在深化区域合作的同时,增加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复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贸易发展的进程。四是全球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日益密切,相互影响日益增强。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政治对经济的干预有明显加强的趋势,地缘政治危机对区域、甚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呈现多发性、尖锐性、难以预测性。从内部环境来看,新的最显著变化是发展受到约束的广度和强度前所未有。一是发展绝对水平不够高和老龄社会过快来临之间的矛盾凸显。在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明显差距的情况下,我国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绝对下降的趋势,而依靠社会赡养的人口相对增多,2014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总人口的15%,大大超过传统老龄社会10%的标准。“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提高劳动生产率迫在眉睫。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与转型发展紧迫要求之间矛盾尖锐。转型发展的根本支撑在于科技创新。然而,近些年我国的创新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还难以支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们多年来强调的增长动力的转换,用“青黄不接”这一成语形容并不为过。三是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新压力与人民群众对改善生存环境的新要求之间矛盾空前。在人口集中居住的东北黑河至西南腾冲的胡焕庸斜线东南地区,空气、水、土地的承载能力及污染程度,可以说,大都到了极限。四是过大的收入差距与人民群众对于公平的渴望之间矛盾突出。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13年中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73。这一水平高于国际上0.4的警戒线。长期存在的过大收入差距,引发了或者加重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另外,我国近2亿非城镇户口的城市常住人口与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社会和谐、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也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会带来发展的新机遇,也会从产业发展、经济管理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向我们提出巨大的挑战。同时,这也将是经济全球化一次新的大洗牌。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驱动力是什么?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驱动力是:消费升级、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改革、对外开放。

2015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消费升级的六大方向,主要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旨在通过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培育形成新供给的力量。

近几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2017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比上年同期上升2.8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7%,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继续升级换代,消费对增长起着基础性作用,是主要驱动力。

扩展资料:

新时代经济强国方略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并强调,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央党校周跃辉的新著《新时代经济强国方略》一书,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如何快速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这一战略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论述。

《新时代经济强国方略》一书以宽阔的视野、独到的分析和严谨的推演,既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及王朝盛衰演变历程,又对英国、美国、德国等经济强国崛起的历程和启示做了深刻阐述。

同时,针对我国迈向经济强国征程中所需制定的一些发展战略也做了深入阐释,这对于指导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走向、进行重大经济发展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我国新时代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原文链接:https://527256.com/14217.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1 00:08:39  回复
。一是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种种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可以说仍是阴云未散,晴天难期。全球经济格局处在极其不稳定的变动、甚至撞击之中,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增长也很难恢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0 16:22:19  回复
景下,各种各样新的区域合作倡议和机制不断推出。这在深化区域合作的同时,增加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复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贸易发展的进程。四是全球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日益密切,相互影响日益增强。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政治对经济的干预有明显加强的趋势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0 21:44:23  回复
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我们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有哪些从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