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民间传统工艺有什么?
- 2、马家塬墓地出土的华丽战国车乘在展览现场亮相,那个时期的豪车有多豪?
- 3、印刷折光微雕工艺是什么
- 4、复兴时期的陶工艺有哪些特色?
- 5、文艺复兴时期陶器工艺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民间传统工艺有什么?
中国民间传统工艺有木版年画、扑灰画、纸马、内画、泥塑、面塑、糖塑、吹糖人、砖雕、瓷刻、微雕、木偶、皮影、蜡染、刺绣、织锦、剪纸、风筝、脸谱、面具等70种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1、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种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
2、纸马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木刻黑白版画,因为它只存在于民间,为区别其它的书籍插图版画、佛、道经版画等,我们称它为民间版画。当然,民间版画还应包括年门画。
云南有关民间美术研究的人士多称其为"甲马纸",这是根据最初收集这种民间版画的保山、腾冲、大理等部分滇西地区的民间称呼而来,于是沿袭成俗。
3、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起源于画鼻烟壶。内画的画法是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
现代内画艺术源于京派,分为京、冀、鲁、粤、秦五大流派,其中尤以冀派内画、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影响最大,不久前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冀派内画的发源地——河北衡水,还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内画之乡”。
4、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5、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两种。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
马家塬墓地出土的华丽战国车乘在展览现场亮相,那个时期的豪车有多豪?
马家塬墓地出土的华丽战国车乘在甘肃兰州展览现场亮相,这些战车一经展出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些战国马车制作工艺很高,保存完好,外表非常的华丽,还在战车上镶嵌了各种宝石、金、银、贴金银铁、铜、锡以及各类质地的珠子装饰,而且在战车的一些部位还又彩绘。这样的战国马车确实相当于的“豪华”了。
那个时期的战车。首先是制作工艺好,外表华丽。在马家塬墓地出土的战国马车的外表是非常华丽的,而且保存的也是非常的完好,制作的工艺很高,从马车的外表就可以看出当时的高水平制作工艺;其次,镶嵌各种宝石和金银金属。在这些战国的马车上镶嵌这各种各样的珍贵珠宝和金银铜铁等金属,还有各种材质的珠子,可谓极其的华丽和绚烂,是豪车无疑了;最后,彩绘工艺。在这些战国马车的车辆表面还发现了髹漆彩绘。 这样的彩绘工艺是非常少见的,这也可以看出这些战国马车在当时有多么的豪华。让人叹为观止。
一、制作工艺好。
这些在马家塬墓地出土的战国马车的制作工艺是非常高的,在出土以后马车的结构和形态保持的也是非常的好,从马车上可以看出当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高水平的制作技术。
二、镶嵌着各种宝石个贵金属。
在马车上镶嵌了很多的宝石,还有和多的贵金属比如说金、银、铜、铁和其他金属。此外还有很多不同材质的珠子装饰其中。在车上装饰这么多的最贵珠宝和金属真正的是让人惊叹。
三、彩绘。
在一些出图的马车上的还发现了髹漆彩绘,这样的彩绘已经是当时彩绘工艺的最高水平,是很少见的。用这样的彩绘来装饰马车也充分证明了当时这种马车的主人的雍容华贵。
印刷折光微雕工艺是什么
在印版上制作出需要的折光微雕效果图案,使用丝网版或者单凹版印刷的方式,利用相对应的折光油进行印刷。
复兴时期的陶工艺有哪些特色?
复兴时期,由于陶制品材料自身价值的低廉,迎合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广泛需求,从而获得了大力发展。这个时期的陶器工艺首先是在意大利繁荣发展,并影响欧洲诸地的。当时的意大利,陶器工艺已取代了中世纪贵金属工艺的重要地位,各地陶器生产兴彩绘鸟纹单耳陶罐旺发达。佛罗伦萨、锡耶纳(Siena)、博洛尼亚(Bologna)和卡拉拉(Carrara)等地都是制陶业盛地,这些地区生产的陶器不仅满足国内的需要,还远销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陶器一般被称作“马略卡式陶器”。马略卡(Mallorca)是地中海的一个岛屿,西班牙瓦伦西亚(Valencia)的赭色釉陶曾经过此岛大量输入意大利,可见意大利陶器是受到伊斯兰陶器工艺影响的。但意大利的所谓马略卡式陶器在制作和装饰上与瓦伦西亚的赭色釉陶相去甚远。马略卡式陶器制作工艺首先是成型素烧,然后施白色陶衣,干后绘饰,再二次烧成。绘饰色彩以黄、青、绿、紫为主。绘饰内容早期多为图案化的植物、鸟兽和文字组合、纹章等等,还保留着晚期哥特式装饰的痕迹。晚期主要是表现神话故事、寓意人物和日常生活情景,手法写实,造型严谨。器形常见的有把手壶、大盘、敞口瓶和药瓶,另外还有用于铺地的陶砖等等。
椭圆形陶盘意大利马略卡式陶器在文艺复兴时期对欧洲不少国家影响甚大。早在14世纪时,法国宫廷就曾招聘意大利陶工烧绿与紫色的陶砖。1512年,马略卡式陶器的制作,开始由意大利传入法国。1530年前后,法国的马略卡式陶器便已流行起来,而且各地陶窑都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16世纪后期,法国的陶器工艺呈露出独自的风格特征。著名的法国陶艺家伯尔拉尔·巴利希(1335—1590年)经过多年的探索,创造了所谓“田园风味的陶器”。这种类型的陶器以浮雕式的装饰手法代替了马略卡式陶器装饰的绘画性。常见的装饰题材是鱼、贝、昆虫、螫虾、蛇和蜥蜴等,表现手法写实,却趣味奇特。巴黎卢浮宫藏的《椭圆形陶盘》是巴利希的代表作。陶盘的长达53厘米,在盘的平面上用高浮雕手法表现了蛇、蛙、昆虫和其他动物植物形象,再加上黄、蓝、绿等色的透明铅釉,使整个陶盘装饰呈现着特殊的效果。
马略卡式陶器在德国和奥地利的影响并不大,这可能是因为马略卡式的日常陶器用品在这里不受重视,而制陶工艺发达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大量的砌壁炉或其他火炉用的陶砖。文艺复兴时期德国陶器工艺的两项重要成果是出现了带有盐釉高温烧制的炻器和通常被称作“哈夫拉式陶器”的色泽丰富的铅釉陶器。哈夫拉式陶器的主要产地是纽伦堡,这种陶器多以深蓝色器壁为主,其上饰以浮雕式的多彩人物形象。这种装饰手法曾在莱茵河流域,尤其是北方各地流行一时,出现过不少仿哈夫拉式陶器的作品。
彩绘鸟纹单耳陶罐
文艺复兴时期陶器工艺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陶制品材料自身价值的低廉,迎合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广泛需求,从而获得了大力发展。这个时期的陶器工艺首先是在意大利繁荣发展,并影响欧洲诸地的。当时的意大利,陶器工艺已取代了中世纪贵金属工艺的重要地位,各地陶器生产兴彩绘鸟纹单耳陶罐旺发达。
发布于 2022-07-08 05:53:29 回复
发布于 2022-07-08 01:06:00 回复
发布于 2022-07-07 21:24: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