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2、为什么说“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而宏观经济学解决的是资源利用”?
- 3、我想问:‘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是对的还是错的?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部分
第一章 导言
⒈如何理解资源稀缺性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学的关系
资源稀缺性——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总是稀缺的。
资源稀缺性与经济学的关系: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是稀缺的;
欲望无限性与资源稀缺性的矛盾决定选择是必要的;
经济问题就是由于资源稀缺而引起的各种选择问题;
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配置的科学。
⒉任何经济社会都必然面临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是什么?
①生产什么(包括生产多少);②如何生产;③为谁生产。
⒊市场经济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①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
②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③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
⒊什么是机会成本?
将一定量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必须放弃的生产其他产品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是这一定量的资源用于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
⒋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一定量的资源在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多种(以两种代表多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组合。
⒌如何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实证经济学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回答“是什么”。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处理经济问题;回答“应该是什么”。
⒍什么是均衡分析?
均衡是指经济现象或过程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
均衡分析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分析经济均衡状态形成的条件、原因、过程及其作用。
⒎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
微观经济学的方法是个量分析方法,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⒏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宏观经济学的方法是总量分析方法,其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二章 价格理论
一、需求理论
⒈什么是需求?
需求是人们的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是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与其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来表示。
⒉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除商品自身的价格以外,一切影响需求量的因素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⒊如何理解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的区别?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商品的需求量随其自身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表现为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除商品自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⒋什么是供给?
供给是生产者的出售欲望和出售能力的统一;是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与其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供给求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来表示。
⒌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除商品自身的价格以外,一切影响供给量的因素都是影响供给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①生产成本;②技术水平;③相关商品的价格;④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⒍如何理解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的区别?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商品的供给量随其自身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表现为点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除商品自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
⒎什么是供求均衡?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供求均衡——当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这两股相反的力量达到势均力敌时的一种状态。在供求曲线图上表现为供求曲线的交点。
均衡价格——相对于一定的交易量,供求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交易价格。
均衡数量——相对于一定的交易价格,供求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交易量。
均衡价格由市场竞争自发地形成——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求均衡,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形成。
⒏供求变动如何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供求均衡的条件是假定供给和需求都不发生变动,即假定除商品自身的价格外其它一切影响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因素均不变。一旦供给关系或需求关系发生变化,供求均衡就被破坏,均衡价格就会出现波动,均衡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供求规律]:
①需求增加[减少],均衡价格上升[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减少];
②供给增加[减少],均衡价格下降[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减少]。
⒐什么是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的弹性,等于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用以衡量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⒑如何划分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①完全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无穷大。
②完全无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等于零,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动没有反应。
③单位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等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④富有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⑤缺乏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⒒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消费者对商品需要的迫切程度:奢侈品-弹性较大;必需品-弹性较小。
②商品的可替代性:替代性强-弹性较大;替代性弱-弹性较小。
③商品支出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所占比重大-弹性较大;所占比重小-弹性较小。
④时间因素:同一种商品时间短-弹性较小;时间长-弹性较大。
注意:上述各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同一商品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其弹性大小可能不同。
⒓厂商的销售总收益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①需求价格单位弹性——厂商的销售总收入不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②需求价格富有弹性——厂商的销售总收入与商品价格反方向变动。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的促销方式。
③需求价格缺乏弹性——厂商的销售总收入与商品价格同方向变动。不能采取“薄利多销”的促销方式。农产品需求价格缺乏弹性是导致“丰收悖论”或“谷践伤农”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说“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而宏观经济学解决的是资源利用”?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A、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相同,都研究如何利用各种理论、方法、手段实现各种稀缺资 源优化配置和最佳选择、利用等,最终实现经济均衡、社会稳定发展。
B、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相互补充,前者研究资源优化配置,后研究资源利用,两者互 为补充。
C、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法,主要强调对客观现象的认识。
D、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2、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 、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而宏观经济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
B 、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 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C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D、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 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通过 “看 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我想问:‘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是对的还是错的?
是错的。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
扩展资料: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周期时,强调投资的变动的关键作用,投资的变动往往比消费的变动来得大,指出投资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收入变动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它在解释投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加速数和乘数相互作用的原理。
加速原理与乘数论所要说明的问题各不相同。乘数是要说明投资的轻微变动可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加速原理则要说明收入的轻微变动也会导致投资发生巨大变动。但二者所说明的经济运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宏观经济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观经济学
发布于 2022-07-17 04:09:55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7 02:47:11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7 03:24:29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6 21:15: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