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主义经济学-货币主义经济学派

本文目录一览:

经济学中简述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建议有哪些

在经济学中货币主义学派的政治建议是利用货币来指导政治,也就是说,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主要是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一些经济管理。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 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主流经济学派: 主要研究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有效率地在各种用途中配置既定的资源。

西方经济学主流派代表有: 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新凯恩斯主义。 非主流经济学派: 主要研究市场是如何产生的、非市场选择是如何运行的、市场是否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唯一途径、不同于市场的选择是什么、非市场决策是如何进行的。货币学派这一异军突起的力量,实际上也是从凯恩斯革命的躯体上孳生的,是凯恩斯革命在货币理论领域中的“阿基里斯腱”给了它最初的推动。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米尔顿·弗里德曼。这位才思敏捷、学富五车的芝加哥大学教授,是许多艰深而庞大的经济学著作的作者。譬如,他和施瓦茨女士合著的《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这一领域中无可替代的经典性著作。不过遗憾的是,弗里德曼的主要经济学著作,尚未被介绍到我国来。

西方经济学非主流派代表有: 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演进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奥地利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英国新剑桥学派)、激进政治经济学(新马克思主义)、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斯德哥尔摩学派(瑞典学派)。概括地说,货币学派强调货币需求是可以观察到的大部分变量(其中最重要的是永久收入)的稳定函数。由于货币需求的利息弹性很低(即指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间的替代效应很小),使货币保持供求均衡的主要途径,便是相应改变收入水平。由此得出了政策结论,货币供给既是重要的政策变量,又是最佳的政策指示器。

经济学简述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建议有哪些

货币学是研究货币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货币发行的价值总量,不能大于商品价值总量,否则会引起物价全面上涨,又称货币学派,亦称“货币主义”。是西方经济学派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在美国兴起。因强调货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故名。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弗里德曼。主要代表有美国布伦纳、安德森和英国莱德勒、帕金等。认为货币供应量及其变动是影响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声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可能把失业率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是导致经济不稳定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根源。因而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越少越好。认为政府需要采取的唯一政策,是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时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这一增长率应与实际国民收入预计在长期内会有的增长率大体一致,以保持基本稳定的物价水平。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命题:

①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稳定的函数,意指平均经常自愿在身边贮存的货币数量与决定它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自变量(如财富或收入、债券、股票等的预期收益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并且可以借助统计方法加以估算的函数关系。弗里德曼还在1963年出版的《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与A.J.施瓦茨合著)中估算出两个经验数据。其一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0.15,即利率增(减)1%,对货币的需求量减少(增加)0.15%,于是认为利率的变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另一个数据是货币的收入弹性为1.8,即人们的收入增(减)1%,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减)1.8%,这就意味着从长期趋势来看,货币的流通速度将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有递减的趋势。(《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1963年第1版扉页)

②引起名义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虽然不是唯一)原因,在于货币当局决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假如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反方向变化,那么,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于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影响,将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弗里德曼突出强调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函数,正在于尽可能缩小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对产量和物价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在货币供应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建立起一种确定的可以作出理论预测的因果关系。

③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主要影响产量,部分影响物价,但在长期内,产出量完全是由非货币因素(如劳动和资本的数量,资源和技术状况等)决定的,货币供应只决定物价水平。

④经济体系本质上是稳定的,只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调节经济的作用,经济将能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失业水平条件下稳定发展,凯恩斯主义调节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是减少了经济的不稳定,而是加强了经济的不稳定性。因此,弗里德曼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这就是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如每年增加3~5%)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

经济学中 简述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建议有哪些?

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主张如下:

第一,反对政府过度开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第二,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第三,力主单一的政策规则,即认为在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按平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再加上人口增长率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是货币政策的唯一最佳选择。

这一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而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建议就是所谓的单一的政策规则。

货币主义学派介绍:

货币学是研究货币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货币发行的价值总量,不能大于商品价值总量,否则会引起物价全面上涨,又称货币学派,亦称"货币主义"。是西方经济学派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在美国兴起。因强调货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故名。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弗里德曼。主要代表有美国布伦纳、安德森和英国莱德勒、帕金等。认为货币供应量及其变动是影响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声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可能把失业率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是导致经济不稳定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根源。因而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越少越好。认为政府需要采取的唯一政策,是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时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这一增长率应与实际国民收入预计在长期内会有的增长率大体一致,以保持基本稳定的物价水平。

货币派的理论特点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

货币学派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他们坚持自由市场和竞争是资源和收入合理分配的最有效方法,是导致个人和社会最大福利的最佳途径,如果政府干预经济,就将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或加剧经济的动乱。因此,他们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特别是反对战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除了货币之外,政府什么也不必管。

第二,特别重视货币理论的研究

承袭芝加哥学派"坚持货币至关重要这样一种理论研究方法",认为"货币最重要。他们从现代货币数量说出发,把货币推到极端重要的地位,认为当代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信用形式,一切经济政策和调节手段都要借助货币量的变动(扩张或收缩)来发挥作用。因此,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都与货币有关。货币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而货币推动力最可靠的测量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取决于货币当局的行为,因此,货币当局就能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整个经济。主张把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减低到为自由市场经济能自如地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架,这就需要政府有效地将货币供应的增长控制在既适度又稳定的水平上,方法是实行"单一规则",即固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货币政策。除此以外,不应该也用不着对经济多加干预。

基本理论:

①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稳定的函数,意指平均经常自愿在身边贮存的货币数量与决定它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自变量(如财富或收入、债券、股票等的预期收益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并且可以借助统计方法加以估算的函数关系。弗里德曼还在1963年出版的《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与A.J.施瓦茨合著)中估算出两个经验数据。其一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0.15,即利率增(减)1%,对货币的需求量减少(增加)0.15%,于是认为利率的变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另一个数据是货币的收入弹性为1.8,即人们的收入增(减)1%,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减)1.8%,这就意味着从长期趋势来看,货币的流通速度将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有递减的趋势。(《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1963年第1版扉页)

②引起名义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虽然不是唯一)原因,在于货币当局决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假如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反方向变化,那么,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于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影响,将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弗里德曼突出强调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函数,正在于尽可能缩小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对产量和物价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在货币供应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建立起一种确定的可以作出理论预测的因果关系。

③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主要影响产量,部分影响物价,但在长期内,产出量完全是由非货币因素(如劳动和资本的数量,资源和技术状况等)决定的,货币供应只决定物价水平。

④经济体系本质上是稳定的,只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调节经济的作用,经济将能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失业水平条件下稳定发展,凯恩斯主义调节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是减少了经济的不稳定,而是加强了经济的不稳定性。因此,弗里德曼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这就是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如每年增加3~5%)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

经济学中简述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建议有哪些?

1、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1723_1790],大卫·休谟[1711_1776],大卫·李嘉图[1772_1823],欧文·费雪[1867_1947]等。经济学祖师爷亚当·斯密发展完善的古典经济学至今仍是许多经济界人士心中的圣经。这一学派的政策主张,概括起来就是:在每个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市场也能够自主达到均衡。

政府只要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承担诸如治安之类服务型的任务就好了,尽量不要干预市场。分市场来看,在劳动市场上,劳动的供给与需求自动达到均衡,当物价上涨时,工资也会同比例增长,工人知道自己实际工资未改变,不会多提供劳动,厂商也不会多招工人,因此均衡状态下的劳动供应量(需求量)稳定。短期内资本供应量也是固定的。劳动与资本共同作用生产出产品,当劳动与资本供应量稳定时,产出也是稳定不变的。

在货币市场上,存在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总产出*物价水平的恒等式,货币流通速度是恒定的,总产出稳定,政府采取货币政策增发货币,只能造成物价水平的上升,对产出并没有影响。而当政府采取财政政策,收税或者发行债券来进行投资,这就相当于把原本个人用于消费或投资的钱交给了政府来用,对实际产出仍然是没有影响的。

既然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既不能提高就业率,也不能让整个社会多生产出产品,那政府就没必要干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把空间乖乖让给市场吧。

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代表人物: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_1946]。以古典经济学为经济指导思想,英美等国家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古典经济学理论也日益深入人心。这一切,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终于画上了终止符:1920年开始,英国经济陷入停滞,失业率攀升,1930年一场始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给全球带来深重的影响,在今日这场危机仍经常被提起。尽管关于这场危机有不同的解读,但是无可争议的是,建议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思想在那场危机之后开始盛行。凯恩斯主义的圣经,就是著名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这本书也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但一个严重的问题是,这书写的太复杂,正常人看不懂。后人只好拿自己的理解来解读《通论》,且都说自己才是正确的解读(圣经都这样)。我因为课程需要看过通论,完全模糊(只大概记住了其中跟炒股有关的选美理论哈哈),只能结合高鸿业的解读本才大致理解。我以现在通行的解读,谈一谈凯恩斯主义的思想。

还是先讲劳动市场,要牢记劳动与资本这些要素才是最终决定产出的变量。在劳动市场上,一方面,工人的工资可以上升,却很难下降:工资下降会受到工会的阻挠等因素影响。因此,当经济不景气,工厂需要降低工资时,却受到刚性工资的限制,没办法降低工资。在不可接受的高工资下,工厂只能雇佣更少的劳动力,这就导致了许多工人被迫失业,实际雇佣的劳动力减少。


原文链接:http://527256.com/5284.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4 18:58:05  回复
声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可能把失业率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是导致经济不稳定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根源。因而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越少越好。认为政府需要采取的唯一政策,是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时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4 10:32:57  回复
的可以作出理论预测的因果关系。③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主要影响产量,部分影响物价,但在长期内,产出量完全是由非货币因素(如劳动和资本的数量,资源和技术状况等)决定的,货币供应只决定物价水平。④经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