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的经济政策有哪些
经济政策可分为微观经济政策(抑或部门、行业的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
【摘要】从总体上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但经济运行的新问题、新情况较多,未来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在增加。目前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目标数量远远多于可以使用的政策数量,政策工具相对单一,而且很多目标是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无法达到的。应从中国宏观经济困境分析中引出政策实施难点,并给出解决之道。
【关键词】经济困境 宏观经济政策 政策取向
中国经济面临错综复杂的困境
从总体上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但经济运行的新问题、新情况较多,未来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特别是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遭遇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物价水平上涨、就业压力大、对外贸易下滑等问题,可谓是“内忧外患”。先从“内忧”上讲:第一,以投资增长保经济增长的模式亟待改变。长期以来为了维持经济增长率,不断增加投资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形成同GDP的比率一直处在稳步上升的阶段,甚至在近几年来不断创造新高。
在这之前的2010年,这个比率一度超过了40%,已高于东南亚国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进程中,中央、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国企投资所占的比重过大,这也是民营资本和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挤出效应产生的催化剂。过分依赖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就会发生作用,新增投资的效益越来越低,反映在宏观上是单位投资产生的GDP不断下降,在微观层面上是资产经营效果的降低,甚至出现了资产收益低于资金成本的情况。
第二,经济增长对对外贸易的过度依赖会制约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扩大。1978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9.8%,1991年上升至33.4%,2006年更为67%,即使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也达58.2%。这种对世界市场的高度依赖会使中国经济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依赖程度越深受影响程度越大。
第三,历史原因形成的“高投资、高消耗、低效率”的产业结构模式亟待调整。截至2011年上半年,“典型产能过剩”的粗钢产量和水泥产量分别达到了3.5亿吨和9.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9.6%和19.6%。该淘汰的淘汰不了,该限制的限制不住,“两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僵而不死”,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大局是一个严峻考验。
第四,通货膨胀亟待治理。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央政府为了防止经济大幅度下滑,保障社会就业,实施了刺激经济发展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并要求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随之也相应弱化了对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约束。因此,地方政府利用各种融资平台聚集银行贷款,发行债券,造成过度投资,以及今天的通货膨胀后果。
第五,“扩内需”压力极大。2011年第二季度通货膨胀率高过6%、近年来多达2亿人的失业人口都使得以扩内需来弥补外贸下滑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倍感压力。
再看“外患”:第一,全球经济进入调整周期。发达国家受制于失业率高企、资产价格萎靡不振以及银行体系危机和财政重整压力,经济下行风险正在加大。截至2011年9月的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相继陷入主权债务危机。2011年第二季度欧元区17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仅0.2%,为复苏以来的最差表现;美国2011年8月份新增就业岗位为零,失业率仍高居9.1%的水平……。基于目前欧元区与美国的财政状况,欲达到较为理想的平衡是不易的,因此真实增速可能还将再打折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再次下调了全球增长预期。
第二,为了治理本国的经济问题,欧美国家不断推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或可持续。这必将造成中国对外贸易进一步下滑、中国外商投资和外资利用继续下降和人民币继续升值的结果。
“外患”作用于“内忧”,各种问题互为因果,使中国经济面临错综复杂的困境:第一,中国本来就要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速的前提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是要改变经济增长依赖政府投资项目和对外贸易的格局,扩大内需和改善民营资本投资环境。同时还要改变“两高一低”的产业发展模式,尽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消耗型产业并推动产业向循环经济的转型升级。但国际经济的疲软会加快对外贸易的下滑、减少国际资本的流入,从而迫使中国经济稳定的同时加速调整。
第二,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迅速。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在对欧美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和避险情绪上升的驱动下,购买美元以趋避险,美元汇率大幅飙升,绝大部分非美货币加速贬值。人民币汇率不仅继续对美元坚挺,对其他货币也是大幅升值。人民币的升值使中国的对外贸易进一步雪上加霜,同时美元贬值造成输入性通货膨胀,国际热钱流入推高国内资产泡沫,它们更加剧了中国已存在的通货膨胀。这也迫使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进退两难:人民币升值可缓解通货膨胀,但会加大外贸成本、加速热钱流入,推高国内资产泡沫;人民币贬值又会加大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面临的难点
要走出中国经济目前的困境,就要解决如前所述的“内忧外患”,同时实现“保增长”——完成2011年的宏观经济目标;“调结构”——高耗能低效率产业如何转型升级;“防下滑”——防止受相关因素影响而出现经济下滑;“扩内需”——保增长的手段;“控通胀”——实现物价水平的稳定;“去泡沫”——使资产价格回归应有的水平;“促民生”——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多重宏观经济目标。但是,这种多重目标的设定和解决违反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即“匹配性原则”。也就是说:一是政策的目标不要多于政策工具的目标;二是政策实施时必须要将工具与其最有效率的目标相匹配。
实际情况是:一方面,目前政策调控的目标数量远远多于我们可以使用的政策数量且政策工具相对单一。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只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以及政府采购政策等。货币政策主要是由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组成。货币政策通过货币量的调整调节利率,间接达到对有效需求调整的效果。虽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扩张和紧缩之分,而且一般在解决经济问题时,这两种政策也不是单独使用,通常都是配合使用。但是其政策数量与政策工具相对单一还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很多目标是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无法达到的。比如:短期宏观政策将在“控通胀、去泡沫”与“稳增长、防下滑”两难中进行抉择;而汇率政策将在“控通胀”“调结构”“稳出口”“控热钱”等相互冲突的目标中进行权衡;第三、即使是长期目标,如:“保增长”、“调结构”、 “扩内需”、 “促民生”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冲突,很难达成一致的契合,一个工具与多个目标之间的不匹配问题加剧。
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要解决政策实施难点,使经济走出困境,短期间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针对政策目标多于政策工具,要重新审视,必须找出主要目标,同时其他目标尽量弱化和舍弃。具体来讲:“保增长”和“控通胀”目标应成为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核心。其他目标可以使之成为中间性、从属性的目标而得到弱化。
第二,注重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的“针对”和“匹配”。在财政政策方面,要着眼于在“保增长”上。具体来讲,要通过中央和地方的税收与支出安排,继续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积极扶持中小民营企业、鼓励民间投资扩大。同时,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要着眼于“控通胀”上。具体来讲,货币政策要从2008年以来的适度宽松转为稳健,货币信贷要常态化。信贷方向要围绕“保增长”目标,有目的地投向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民营企业和产业升级企业,坚持信贷政策对房地产的调控方向。通过实业发展达到财富的增加从而抑制通胀。在货币政策控制通胀的同时,还要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机制,避免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的波动,从而避免热钱流入推高的资产泡沫和输入性通胀。
第三,在短期目标调控的同时,要注意其与中期目标、长期目标调控的结合。比如,将“调结构”放在战略层面,使之成为中国中长期规划的核心内容,避免长期问题、战略问题短期化解决。首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调结构”,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就是“调结构”的出路。我们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践中深刻的体会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不是光靠增加劳动力和资本的数量就可以实现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效率。那么,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改进效率的根本,也是实现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惟一出路。其次,通过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同时推动技术创新、银行改革、证券市场改革及促进民营经济都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发展民营经济,就要消除市场准入方面对于民营企业的限制,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是有利的措施,准确而有力的落实到位才是重点。最后,政府应更多地退出竞争性行业,在提供公共品方面也应尽可能地发挥市场和民营企业的作用。政府应集中精力于制度改革,尽可能地降低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总之,越是单一的目标,越是简单的手段,操作越便捷,目标越容易达成。抓主要矛盾,加上政策有效组合,解决中国经济困境是乐观的。
我国较为长期的经济政策方针是什么?这个方针改变了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是因为我们有了好的方针,有了好的政策。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感受到了很多的变化,同时,经济快速发展也带给我们人民很多的福利。我国较为长期的经济政策方针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方针没有改变 ,这个方针和政策一直都是存在。
一、我国较为长期的经济政策方针
在每一个国家,或许我们的经济政策方针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都不一样,所以都要根据实际国情情况来判定国家的经济政策方针。
我国较为长期的经济政策方针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方针一直都在坚持,同时,这个方阵也带给我们国家经济很大的好处,推动了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二、没有改变
或许在我们美丽的大中国,我们都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我们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都是因为我们经济给予了我们很大的福利。
我国的经济政策方针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制定下来,同时也一直坚持到现在,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因为这是我们人民群众的决定,同时也是根据国家国情的需要而制定下来的经济政策方针,所以不会轻易改变。
生活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任何一段岁月,都应该心存感激,自然喜悦,路途坎坷,也未必是劫。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段波折,同时路途也比较坎坷。然而我们找到了一个好的经济政策方针,慢慢的推动了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年以来,我们国家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科技水平逐渐的提高。
当前经济形势下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宏观经济政策?
目前全世界的经济形势不稳定,2008年的金融危机仍然没有完全的清理掉,美国目前有“财政悬崖”问题,失业率依旧很高。欧洲的欧债危机依然存在,欧洲各个国家依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是目前世界经济的大前提,也就是经济发展缓慢,危机不断。
受世界经济的打击,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慢了下来,中国向欧洲和美国的出口业务受到很大的打击,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之一的“出口”,被限制。所以目前中国政府把宏观经济政策放在后两位,比如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城镇化”,城镇化的过程是大型投资的过程,同时也会带动中国的内部消费,外需转为内需。
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比不上前几年,但是GDP依旧保持在7.5%左右,这已经很高了,要知道目前发到国家很多是百分之零点几的增长,甚至是负的。
2008后的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是4万亿的刺激,但是对此人们褒贬不一,4万亿的背后产生的副作用也很多,比如买不起房子,物价越来越贵。
所以政府要做的还是应该让百姓先富,并且多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不能自作主张去强行实施自己认为对的政策,“藏富于民”这是胡和宝说过的,目前中国据此的目标还尚远。
谈谈我国近几年的宏观经济政策
要继续实施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并综合配套地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从目前经济运行的发展趋势及经济运行的客观需求来看,今年我国宏观政策的取向基本上仍将以扩张的取向为主,并且扩张的力度有可能大于去年。具体分析,近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将主要体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今年仍将实施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是我国目前扩大需求、启动经济增长的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国际经验表明,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必须保持足够的力度,并持续实行到需求和景气明显回升。如果力度不够或者过早放弃,将会前功尽弃。因此,在新一轮经济增长真正启动之前,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会中断。鉴于近年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仍将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且财政政策扩张的力度有可能大于前几年。其主要措施将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继续执行去年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并将加大该政策的落实力度,将力促“长工资”、提高“三条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政策措施得到认真、彻底的执行;
2、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把目前15%的平均出口退税率提高到接近17%的水平,加大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
3、将继续发行扩大内需的专项国债,其规模有可能大于去年,投资的重点将包括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的设备投资及技术改造投资、某些供不应求的服务领域的投资等。投资的方式既包括财政的直接投资,也包括对投资所需贷款的贴息投入;
4、实行鼓励投资的财政政策,重点鼓励民间投资的增长。今年财政政策在鼓励投资方面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进一步减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二是对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收入减免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5、实行鼓励消费的财政政策,这包括两方面的选择,一是实行特别减税政策,即在目前特定的的期限内,一次性减免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二是对私人用于购房、买车的收入所得给予所得税返还。
二、实施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套的货币政策
近年货币政策将体现既积极又稳健的特点,重点将加大货币的供应量以及促进货币的流动性。
从前年11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把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并且规定这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增加的可用资金全部由商业银行自主使用,这为商业银行扩大贷款创造了有利条件,为金融机构平稳过渡到今年准备了充足的流动性。
具体分析判断,近年我国货币政策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在贷款方面,将扩大银行贷款与财政支出相配合的力度,特别是要增大与所发行的专项国债相配套的银行贷款比例;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发挥中小金融机构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在金融创新方面将加大汽车消费信贷、住房消费信贷的力度,积极开展各种抵押、质押贷款业务、扩大助学贷款范围,并简化上述各种贷款的手续;
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方面,将适当限制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中国债所占的比例,堵住国有商业银行的后路,迫使银行主动强化信贷服务,对有效益、产品有前景的企业积极主动地发放贷款。
同时,国家也将制定相应的政策,强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商业银行贷款机制,在加强贷款责任制的同时,完善和加强激励机制,使银行的风险约束机制与利润激励机制相结合,鼓励银行放贷,发挥信贷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信贷人员深入企业和市场调查讲究,积极改善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加速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流通速度。在改善银行的经营管理方面,将引进并鼓励银行之间的竞争,从外部形成对银行利润动机的压力,通过对商业银行提出明确的利润目标,促进其调整内部资产结构。
三、政府引导投资增长的政策力度将加大
由于去年上半年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负增长的情况,国民经济增长的后劲明显不足。而在目前经济尚未启动的情况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是带动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增长以及促进经济回升、调整景气预期的主要动力。因此国家在启动经济的关键时刻,必将加大国有经济投资的政策力度,确保今年国有经济投资的增长幅度超过去年,为顺利启动经济打好基础。
从目前来看,今年扩大投资的政策措施将主要体现在增发经济建设专项国债以增加投资、发展资本市场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大引进外资的政策力度以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以刺激民间投资增长以及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等几个方面。
四、加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力度
去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下降,这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上一年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将影响到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进而影响到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对启动经济有利,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去年我国利用外资下降、经济复苏后的亚洲各国吸引外资竞争力加强的局面,今年我国政府必须在利用外资的法制法规、优惠政策等软环境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同时在一些领域进一步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
目前,我国已经在金融业、保险业、投资公司、航空业、工程公司、旅游业、中介服务业等八个领域放宽了对外商投资的限制,今年外商在这些领域的投资有望得到明显的增加。去年底,中央和地方政府还出台了一些对外商投资的进一步优惠政策,如对已设立的鼓励类和限制乙类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研究开发中心、先进技术型和产品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时,扩大免税进口的设备及其技术、配件、备件范围;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进行技术改造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外商投资企业,其采购的国产设备可按有关规定抵免企业所得税;对鼓励类、限制乙类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采购国产设备,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全额退还国产设备增值税的政策优惠;外国企业向中国境内转让技术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技术转让收入将不再征收营业税等。
同时,为了配合开发西部的发展战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的优惠程度,如放宽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领域和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条件和外商持股比例限制;对已有国内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再投资的项目,凡外资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对设在中西部地区的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三年内,减按百分之十五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今年全国及各地在具体实施及细化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时,其力度将随具体情况而有所加大。因此今年吸引外资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外商直接投资下降的局面将得到扭转。
五、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大,国有企业发展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近年,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及扶持的力度将明显加大,其目的就是为了基本上解决或转变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经营困难的问题。应该讲,去年以来国有企业在国家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治理“五小”、限产压库、纺织工业的压锭等)和宏观扶持政策措施(如近两年发行的专项国债的使用主要是国有企业受益)的作用下,经营状况已经有所改善,其突出的标志是经济效益的回升,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前年1-11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65.1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101.25%。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26个省、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盈减亏,其中东北三省出现重大转机,黑龙江省国企利润同比增长一倍;辽宁省国企11月底结束了连续几年的亏损;吉林省国企在亏损45个月之后也开始扭亏。1997年底亏损的659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中已有3000多家扭亏为盈或消除了亏损,全年亏损企业数减少三分之一的目标可望超额实现。
国有企业的改革将重点加速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在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中普遍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外,竞争性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将改制为多元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将按母子公司体制规范改制。
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是近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今年除了继续做好国有企业债转股工作之外,还将重点做好石油、石化、宝钢、铝业、电讯等企业集团的海外上市融资工作,同时在国内证券市场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上市,并适当提高公众流通股的比重。上市的重点是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特别是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国有资产将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通过证券市场重组,证券市场将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工具。
为激励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今年将在国有企业中扩大对经营者的个人激励机制,通过对经营者进行股份期权奖励、提高年薪、增加奖金等方式,提高国有企业长期发展的积极性。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今年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之一。今年国家将加强对生产总量的控制,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重点是加强对纺织、煤炭、治金、建材、烟草、轻工、有色等行业的总量控制,关闭污染严重、资源浪费大的“五小企业”等,缓解结构性矛盾,减轻供大于求的压力。
六、继续扩大内需,加大财政投入,拉动经济增长。
继续实施扩大内需、鼓励居民消费的积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今年将会有3.6亿元的财政投入,帮助实体经济增长。今年,为欧债危机后的恢复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期。必须很好把握。
我国的经济政策有哪些?
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保持连续性,左右摇摆的经济政策必然会给经济运行带来损失;
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要有一定的“弹性”,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必须对经济政策作相应的调整。经济政策正确与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正确的经济政策可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经济政策则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破坏。国家或政党制定的经济政策主要有:
1、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制定产业政策,以控制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
2、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与信贷综合平衡政策,调节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社会财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控制货币发行,制止通货膨胀;
3、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引导消费需求的方向,改善消费的结构,从而使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防止通货膨胀的产生。
发布于 2022-09-10 23:00:17 回复
发布于 2022-09-10 20:45:26 回复
发布于 2022-09-11 04:07:27 回复
发布于 2022-09-10 23:18: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