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怎样建立和运营的
- 2、股权融资平台有哪些?哪些平台比较靠谱?
- 3、城投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区县级城投为例
- 4、深圳市政府融资平台
- 5、什么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
- 6、融资租赁到底有多强大,城投都要依赖它了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怎样建立和运营的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为了融资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所组建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地方政府所划拨的土地等资产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重点将融入的资金投入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之中。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进行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方面的融资由来已久,但是投融资平台发挥主导作用则是 年来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期的事情。 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这被地方政府视为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肯定和鼓励。从 年底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据初步统计,截至 年 月,全国共有 家以上的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其中 %以上为县区级平台公司。 年初,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计 万多亿元,到 年中,则迅速上升到 万亿元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专家质疑,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清晰,操作程序不规范,同时,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公司从多家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形成多头举债,而银行对地方政府的总体负债和担保承诺情况根本不清楚,甚至地方政府对自己的融资平台的负债情况都不清楚,一旦投融资平台的项目投资收益不能覆盖成本,这些“隐性债务”就必然显性化,给地方政府的财政造成巨大压力,甚至最后不得不由中央财政和商业银行买单。
股权融资平台有哪些?哪些平台比较靠谱?
近年来,虽然风险投资机构对项目投资的态度越来越理性,但大众创业热潮仍未显现退步迹象,创业者与投资机构之间的不对称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融资平台。近三年来944已有发行平台公司在平台整合转型背景下股权发生重大变化,从资产形成原因、股权转移角度看,可分为以下几类:在不同的思维和需求背景下,为推进一体化转型平台,它也具有不同的影响,政府部门之间的股权转让;国资委之间的股权转让;财政局和人民政府从2015年开始介入政企分开的大背景下,建立和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模式,进一步理顺区域国有企业管理机制。因此,政府部门间平台权益的转移在短期内对其资质没有显著影响。
涉及股权向上级政府的转移,一般是区县平台或相关园区平台向市级政府的股权转移。自2018年以来,共有33起股权转移到上级政府。一方面,它有助于提高主要地区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它有助于获得优惠的资源。对此,虽然上级政府不能完全锚定上级政府的价格,但可以进一步关注政策资源的支持,上级政府可以帮助促进后续融资(相对于挂在城市层面的国家公园,更要重视区县平台悬挂在市一级。
当股权在城市投资投资平台之间转移或政府向另一个平台转移时,我们首先关注政府向另一个平台的股权转移,这可以初步分为两种情况:重点将县级平台股权转移到相应级别的市级,一方面是县级平台有资金需求但融资渠道和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市级平台也有较大的资产规模,虽然区县优质资产可能不多,从区域整体考虑,逐步合并区域县域主体是一种趋势,通过这一层次的平台保障区域发展,并将其投融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是一件好事。同时也考虑到区县发展后续融资的便利性。
此外,更多的案例围绕着与区域内平台整合相关的股权转让。在这种情况下,要么以已经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的主体为核心,转移其他平台的股权,打造一个大的区域平台,要么在新平台建立后合并原有的区域内城市投资平台。建议不仅要关注整合后核心主体整体信用资质的提升,更要关注在整合过程中股权转移的债券发行主体的资源倾斜或定位调整带来的投资机会。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平台的位置逐渐弱化。可以发现,从2018年开始,378个平台的股权已经从政府转移到另一个平台,其中13个案例已经从区县政府转移到市级平台。
城投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区县级城投为例
城投平台是在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和政府融资模式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
区县级政府融资平台是继省、市级融资平台运营相对成熟后,如法炮制而产生的。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在中央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下,区县级城投平台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根据相关文献和研究,可以将区县城投平台的发展历程归结为三个阶段:
区县城投发展现状:
目前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992年,上海城投作为第一家城投公司成立,城投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为我国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在野蛮生长后的背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城投公司转型成为必然。中央及相关部委持续发文,推动并加快了城投转型步伐。
2014年,新《预算法》落实,从全国范围内规定了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权利,在根本上动摇了城投平台融资发债能力。2017年后,国家政策鼓点更加密集,明确要求平台公司必须转型。一系列严控规定要求之下,城投转型已是迫在眉睫。
城投转型难,不转型更难。转型对于长期背靠政府、吃政策饭的城投来说并非易事,然而不转型必然出局,一些区县级城投公司被清理、城投债违约事件已经屡见不鲜。因此,随着政府治理加快转型、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以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的推进,城投公司转型成为必由之路。
城投公司的业务以公益性为主,部分兼有准公益性、经营性业务。结合自身优势并依托区域资源,未来城投企业发展分为五个方向:
一是发展成为建筑工程公司。城投类企业依托建筑施工经验和专业资质、区域内竞争优势和资金成本相对较低的信用优势,实现建筑工程领域专业化经营管理,增加企业现金流量。比如山东金鲁班集团。
二是发展成为地产公司。城投类企业借力企业自身核心资源“土地”,通过土地资产和土地获取优势,多年积累的地产开发建设经验,利用城市区位地段,向住宅、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开发运营型企业转型。比如陆家嘴地产。
三是公用事业类公司。城投类企业在区域内水、热、电、气、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资源获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转型发展成为公用事业综合服务公司,有助于为公司提供稳定现金流。比如上海城投。
四是商业类公司。城投类企业通过发展已有的经营性业务,或者通过地方政府整合重组优质商业、产业股权,向商业、产业类公司转型。比如合肥建投。五是投资类公司。城投类企业通过产业投资成为投资型集团,或通过设立产业基金,以产业基金管理人的身份布局区域重点产业和区域外有发展前进的产业。比如盐城高新。
城投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新的环境变化使得城投行业产生新的趋势。
一是 社会 化趋势。城投类企业作为区域内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主体,承担着提升民众幸福感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未来城投类企业的 社会 化属性仍将保持不变。
二是市场化趋势。随着城投类企业的转型发展,急需通过混改、员工持股、薪酬改革、引入职业经理人等途径,增强自身市场化运作能力,实现公司的持续 健康 发展。
三是实体化趋势。城投类企业需要构建实体产业资源组合,包括通过投资公益性实体产业获取稳定的现金流、投资经营性实体产业保证公司利润,实现产业和资金的优化配置。
四是数字化趋势。随着国家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 科技 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智慧化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也将成为城投类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深圳市政府融资平台
对你的问题深表遗憾,理由如下:
1、市级、区级甚至镇级都有“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兼具投资融资职能,而并非“融资公司”
2、对“政府性投融资平台”的认定各地口径不同,数量多、划分界限模糊,而且没有公开的统计信息(基本保密),例如对全国政府性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所有数据都只能是估算得出。
只能给你一个解释,呵呵
什么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为了融资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所组建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通常简称城投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地方政府所划拨的土地等资产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重点将融入的资金投入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之中。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包括各类综合性投资公司,如建设投资公司、建设开发公司、投资开发公司、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发展公司、投资集团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等,以及行业性投资公司,如交通投资公司等。实际操作上来讲,银行认定的标准是公司运营的项目自身有无收益,还款来源是否仅是地方政府匹配的资源。
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进行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方面的融资由来已久,但是投融资平台发挥主导作用则是2008年来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期的事情。200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这被地方政府视为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肯定和鼓励。
从2008年底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据初步统计,截至2009年8月,全国共有3000家以上的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其中70%以上为县区级平台公司。2008年初,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计1万多亿元,到2009年5月末,总资产近9万亿元,负债已上升至5.26万亿元(绝大部分为银行贷款),平均资产负债率约60%,平均资产利润率不到1.3%,特别是县级平台几乎没有盈利。
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专家质疑,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清晰,操作程序不规范,同时,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公司从多家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形成多头举债,而银行对地方政府的总体负债和担保承诺情况根本不清楚,甚至地方政府对自己的融资平台的负债情况都不清楚,一旦投融资平台的项目投资收益不能覆盖成本,这些"隐性债务"就必然显性化,给地方政府的财政造成巨大压力,甚至最后不得不由中央财政和商业银行买单。
融资租赁到底有多强大,城投都要依赖它了
城投平台“联姻”融资租赁,最大的意义便是降低负债率。通过租赁代替部分贷款,曲线从银行获取资金,以缓解城投项目的资金难题和债务风险。但城投项目普遍周期长、投资大、回报慢,以至于资金收入与支出存在明显的期限错配问题;且总体上依附于政府,政策变化直接牵动违约率,这些都是融资租赁不得不面临的风险。
城投平台因政府融资而生,但在强监管、紧融资及“去政府化”的背景下,城投平台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特别是银行、信托等融资渠道受阻,城投平台不得不寻找新的融资出路。业界称,今年城投平台的融资压力非常明显,“目标是能够先借到钱,成本已经不是最主要考虑的问题。”于是,资产出表、资金到账快、成本较高的融资租赁成为城投平台的“座上宾”。
成本走高
2014年以来,国家接连发文规范城投融资平台,一方面试图剥离融资平台信用与地方政府信用关系,使融资平台走向市场化;另一方面禁止政府机构为融资平台提供担保或相关土地抵押,以期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化解地方债风险。不过业界分析,尽管“去政府化”是大势所趋,但城投平台的地位短期内难以取代。在监管和融资环境趋紧的背景下,部分财政实力较弱的平台可能出现流动性紧缩问题,“找钱”依然是各家城投平台的头等大事。
以往,城投平台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和发债获取建设资金,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对融资租赁其实并不待见。但眼下,地方债务风险逐渐暴露,银行授信渠道受阻,“找到一家能通过立项并且有钱放款的租赁公司就谢天谢地了。”
与此同时,融资租赁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融资租赁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就算有一部分自有资金,也不可能全部用到城投平台上。”上海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负责人表示,银行对城投平台授信约束同样传导到了融资租赁行业,租赁公司会对城投平台挑挑拣拣,从原来的县级往市级甚至省级走,并设有GDP等指标要求。
“2017年以来,城投平台融资成本一直在走高,要求也更加严格。”华东地区的一位信托公司负责人称,根据项目评级不同,主体评级AA和债项评级AAA的平台融资成本相对低些,其他项目融资成本都比较高,有些地方国有资本追求高收益,忽视高风险,这类信用风险较大、历史违约率较高的地方城投平台已被公司列入了禁止融资黑名单。
前述融资租赁负责人告诉新金融记者,城投项目利率主要是根据银行给融资租赁的授信利率水平而定,银行给金融租赁的贷款利率通常在4%至6%之间,国有融资租赁在6%至8%,民营融资租赁则在7%以上。而租赁公司在这个基础上至少会加上4%至6%的利率平衡风险,同时越往西部偏远地区,讨价还价的空间越小,成本更高。
记者注意到,城投平台通过售后回租方式融资的成本比银行贷款、发债、信托方式更高。具体来看,城投平台获取银行贷款利率在7%左右,但银行已经大幅削减投向城投平台的项目贷款,流动性贷款受限;城投债目前的平均发行票面利率在6%左右,部分地区达到8%;信托贷款的资金成本约8%;而金融租赁的融资成本处于8%至12%区间,其他融资租赁的综合成本一般在10%以上,偏远地区甚至达到14%至16%。
综合来看,城投平台分化明显,一方面西南、西北等偏远区域的城投平台投资人较少;另一方面北上广深等财政实力强劲的城投平台仍受追捧,像上海浦东新区、北京朝阳区等经济条件良好的区域项目,融资租赁公司本身也很难获得。
多渠道增信
我国融资租赁起步晚,但2008年以来发展迅猛,年增速一度高达80%以上。据中国租赁联盟和天津滨海融资租赁研究院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和收购海外的公司)总数约为9090家,同比增长27.4%;合同余额约为60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作为融资融物的典型行业,融资租赁以设备租赁、直接租赁起家,产融结合优势明显,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售后回租等“类信贷”模式盛行。这种模式下,融资租赁企业主要赚取利差收益,而非服务和管理收益。业界称,该模式下的企业得到资金后存在被挪用风险,对交易双方造成损失。
受访人士称,目前融资租赁公司和城投平台合作项目几乎都是售后回租模式,很少直接租赁,其中银行系金融租赁的城投项目约占其业务总量的20%至30%。
目前来看,城投项目新募集的资金大部分还是偿还到期负债。事实上,城投平台“联姻”融资租赁,最大的意义便是降低负债率。通过融资租赁代替部分贷款,曲线从银行获取资金,以缓解城投项目的资金难题和债务风险。但城投项目普遍周期长、投资大、回报慢,以至于资金收入与支出存在明显的期限错配问题,靠借新还旧维系流动性;加上城投平台总体上依附于政府,政策变化直接牵动违约率,这些都是融资租赁不得不面临的风险。
“城投平台通常代表政府进行市场融资,一旦出现违约,其所对应的污水管网、河道、绿化等租赁标的物根本无法处置与变现,走法律程序与社会曝光也很难起作用,且费时费力,而租赁公司投放的资金一般来自银行,还款压力持续存在。”在睿悦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之庠看来,为降低风险,融资租赁经手的城投项目大多引入了担保机制,小平台融资时必须要有大平台做担保,比如一个县级平台融资+市级平台来担保,同时还有设备抵押、土地抵押等增信措施。
今年2月,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严格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通知》(业内称“194号文”),提出严禁申报企业以各种名义要求或接受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为其市场化融资行为提供担保或承担偿债责任等要求。这意味着,政府不再为城投项目兜底,城投平台应建立市场化的投资回报机制,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业界分析,194号文出台后,城投平台企业债融资难度加大,发行利率抬升,融资租赁作为替代渠道有望成为城投项目的“救命稻草”。
发布于 2022-09-06 05:28: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