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应当如何解读?
- 2、深圳楼市再现「日光盘」,为什么深圳楼房这么抢手?
- 3、深圳2022年4月财政收入同比下降44%,背后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 4、多地2022年GDP增速目标有所下调
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应当如何解读?
我认为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过了500万
我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国家在上半年已经增加了城镇就业岗位,超过了500万,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得到了保障,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解决了我们国家的就业问题,而且能够让我们国家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增加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消费,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以内
上半年的石油价格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在短短半年的时间之内,增长速度超过了30%,让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拥有了更大的压力,但是我们国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依然控制在2%以内,最终的数据显示是在1.7%。 CPI指数决定了我们国家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当中所承受的成本,美国上半年的居民消费指数已经超过了5%,我们国家依然能够保持在2%以内,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国家的政策是比较灵活的,而且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之所以会出现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在2022年上半年第2个季度出现了上海疫情的黑天鹅事件,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每天增长的病例数已经超过了2万个。在那一段时间里面,国内的外贸出口数据在减少,而且国内的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就业也遇到了问题,所以才会出现2.5%的经济增长速度。
虽然我们国家在上半年的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们国家总体的经济增长的韧性是存在的,而且我们国家拥有着大量的潜力,我们国家拥有着14亿的人口,并且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已经越来越强。
深圳楼市再现「日光盘」,为什么深圳楼房这么抢手?
说到深圳福田区,大家应该不陌生了,其网红盘海德园每次入市都能引起话题,这不,5月30日,海德园A区正式开盘,推出了239套房源,单套住宅建筑面积大约在143~251平米之间,备案均价为12.6万元/平方米,总价为1755万~3240万元/套。
据媒体报道,此次开盘共吸引2348人登录认筹系统,1820人提交资料,终审通过1175人,入围最低积分为53.5分,5月26日,公布意向名册,18轮摇之后,一共有686批客户入围。
5月30日上午,686个幸运儿线上选房,只用了6个小时,约一分半钟卖掉一套,吸金57亿元,这也是深圳2022年新房项目中第一个“日光”盘,不得不说,太牛了。
其实大家都在想,房市现在很低迷,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德园“日光盘”现象让大家震惊,深圳的富人是真富啊,几千万元一套的房子被疯抢,简直不可思议,比封控的时候抢菜还夸张。
其实深圳楼市火爆自有其内在原因,我来为大家总结几点。
1、刚需带动楼市
其实去年深圳还经历了一个月的密集推盘高潮,“日光盘”现象不断出现,让人对深圳刚需购买力感到震惊。作为国内一线城市的深圳,有着充沛的就业机会和开放的经济环境,常住户籍人口远远高于全国均值,这会带来什么,会加强城市内部竞争,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也会促进刚性需求的长期旺盛。所以,从长远看,深圳房地产需求会持续旺盛,市场会持续发展。
2、房产投资稳定
最近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表现真的不好,二三线城市可以用哀鸿遍野来形容,这让人们相信一线城市房产的抗跌性和升值性。我们都知道,深圳是国内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即便在房产市场表现不佳的当下,深圳房地产市场运行还是非常平稳的,可以说是稳定增长,住房价格稳中有涨。
投资者把房产作为资源增值、保值的首选。还有租赁市场的活跃性,不管是豪宅还是公寓,依然存在一定的市场。因为楼市一直保持活跃状态,大家看好深圳未来二三十年的潜在价值。
3、巨大的价格差
大家称深圳为“香港的后花园”,深港两地经贸联系逐渐加深,再加上两地房价的巨大差价,很多港人喜欢到深圳进行置业。据香港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内地居住的成年港人,超过三成集中在深圳。
我认为两个地区以后会越来越趋同化,两个地方的房价差别又那么大,深圳房产市场必将吸引港人投资。
4、人均收入高
收入一高,就会想着投资,这是人的天性,深圳的房价收入一直居高不下。深圳的地均产值、人均收入和外贸出口额曾稳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国内生产总值居大中城市第四位;财政收入居大中城市前三位。其实大家从各大新闻媒体上都能看到,深圳的经济环境非常活跃,这为他们积累雄厚的财富创造了有利基础。人均收入高,那么可支配收入就多,投资置业意识就会变强。而房产就是主要的投资对象之一,当然了,还有股市。
5、买房信号强烈
今年5月4日晚,央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陆续向市场传递出更多的重要信号。深交所也发声了。
央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及时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银保监会: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首套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人群个人住房贷款还款计划;要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证监会:积极支持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研究拓宽基础设施REITs试点范围,适时出台更多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深交所:支持房企正常融资活动,允许优质房企进一步拓宽债券募集资金用途,鼓励优质房企发行公司债券兼并收购出险房企项目。
这些都是信号啊,深圳房产市场,可以说正在悄悄回暖,有钱人开始提前入场了。
6、城市配套完善
如今深圳正在快速发展,常住人口数也在快速上升,为了提高城市承载力,深圳一直在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对一线城市来讲,优越的环境让大部分租户愿意定居在此,租户占比高了是不是一种潜在需求。
总体来看,深圳这个城市其实还是非常靠谱的。最近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国家GDP增速呈现放缓趋势,整体经济形势不算太好,所大家的心态也有了转变。经济好的时候,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投资者有信心去冒险。而现在呢,只能选择安全且保险的领域,那目标之一就是深圳的房产了。
深圳2022年4月财政收入同比下降44%,背后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这主要是因为深圳的经济曾经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好在这个趋势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很多行业已经相继恢复,深圳的经济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在我们的常规印象里,深圳是一个经济发展非常好的城市,深圳也有很多产业有着不错的竞争实力。在此之前,甚至每个月的税收都可以达到300亿元以上,但因为新冠疫情的问题,深圳的4月份的收入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鼓励各个企业恢复生产,深圳也推出了大规模的有理退税和延缓缴税的措施,这些措施也会进一步降低深圳的财政收入。
深圳的财政收入同比下降44%。
这是一份来自深圳财政局的数据信息,在4月份期间,深圳的财政收入已经同比下降了44%,下滑的程度非常大。因为深圳并没有公布具体的财政收入细节,所以很多人担心深圳的经济发展可能出了问题。事实上,深圳的财政收入降低只不过是短时间的现象而已,这也跟深圳在3月份所经历的新冠疫情有关。
背后的真实情况主要是新冠疫情的问题。
因为深圳在3月份的时候曾经经历新冠疫情,深圳也严格控制住了新冠疫情,在疫情防控的过程当中,深圳的很多企业没有办法正常开工,这也导致相关企业的生产活动受到了影响。在此之后,甚至更是给这些企业推出了一系列的福利措施,相关措施才是导致深圳出现短时间的财政收入降低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深圳的财政收入降低只不过是短时间的个别现象,我们不需要因为这个问题而过分担心。在深圳的各行各业逐渐恢复的情况下,很多经济数据会重新回到正常状态。
多地2022年GDP增速目标有所下调
多地2022年GDP增速目标有所下调
多地2022年GDP增速目标有所下调,从2021年GDP完成情况来看,29个省份中,近8成省份都完成了2021年经济增速目标。多地2022年GDP增速目标有所下调。
多地2022年GDP增速目标有所下调1
2022年地方两会正密集进行。
截至1月21日,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地方两会,并对外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或年度经济数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多数省份将GDP增速目标设置在7%以下,并寻求通过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开展多样化活动促进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培育新消费增长点等方式推动2022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同时,部分省份相对乐观,对2022年经济增长提出了7%-9%的较高目标。以安徽为例,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投资与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夏兴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2022年7%的GDP增长目标设定,既贯彻了中央精神,又符合安徽省经济运行情况,体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同时,考虑到要努力缩小与沪苏浙的差距,未来一段时期安徽必须保持更高增速。从经济增长支撑因素看,安徽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具有良好基础;稳定和扩大消费需求有保障;2022年出口也仍将处于快车道,“稳定增长有基础、有保障”。
增速:至少10地GDP增速目标定在7%及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月21日,全国至少已有10个省份提出2022年GDP增速预期在7%及以上。具体看,河南省、湖北省、云南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增速预期在7%左右,安徽省、江西省、西藏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增速预计在7%以上。这些省份多数在过去一年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上述10个省份中有8个2021年的GDP增速不低于7%。
如何实现“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目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针对供给侧,多地提出将保障市场主体的生机活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需求侧,多地则落脚在促进有效投资、社会消费扩容升级上。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也是夯实经济发展根基的重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2年多地将通过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以期实现市场主体的持续活跃,保障供给侧充满活力。其中,河南提出,通过深化“万人助万企”,落实新的减税降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助力市场主体的持续发展;江西提出,力争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2000亿元、净增市场主体超60万户的目标;陕西提出,将以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减负纾困;宁夏回族自治区则将通过设定新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升规入库企业100家左右这一目标,促进市场主体自我激励、持续活跃。
针对需求端,促进疫情后消费持续恢复、培育多种类新型消费成为这些计划较高经济增速的省份2022年重点工作。
举例来看,河南省提出稳定汽车、家电、家具等大宗商品消费,着力打造消费市场新地标,支持郑州、洛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举措;吉林省通过发展新旅游、培育新电商、扩大新消费来促进本身消费提质扩容等。
安徽近年来发展迅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2022年促消费、稳增长安排中,安徽明确将更注重提升城市消费能级,包括推动多层次消费中心建设和合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快到皖里来”系列消费行动,多维度优化消费环境,“双管齐下”完善消费基础设施等。
对此,夏兴萍认为,下一步,安徽要千方百计推动三次产业系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启动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此外,安徽应围绕一产“两强一增”、二产“提质扩量增效”、三产“锻长补短”,加快农业强省、制造业强省建设,提升消费质量,扩大消费能级。
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由于叠加去年底至今年初多地散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一季度及全年经济的稳增长备受关注。2021年,全国GDP增速达到8.1%,尽管2022年全国GDP增速目标还未出炉,但从各省份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看,多数将2022年GDP增速定在5.5%-6.5%之间。
如何实现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多地均明确今年将积极抢抓国家加大政府投资规模、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窗口期”,通过抓重点项目建设来扩大有效投资,继而推动经济实现“稳中求进”。具体而言,广东、江苏、浙江、湖北、上海、北京、安徽、重庆等多地都明确提出,2022年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如何理解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意义?各地将如何推动?
“今天的基础设施投资,就是明天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在1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是扩大有效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强化既有经济优势、壮大未来发展动能的内在要求。
以上海为例,王华杰介绍,2022年上海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上主要把握三点: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发挥上海“十四五”各专项规划发布早、项目储备足的优势,持续推进提升交通、能源、生态环境等传统基础设施能级,提高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水平,同步加快布局服务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支撑新赛道的新型基础设施;二是坚持远近结合,精准发力,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项目建设,既扩大当前有效投资,补短板、强弱项,又增强发展后劲;三是坚持“时、度、效”相统一,上海将聚焦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早晚都要干的重大项目,经科学论证后,提前到“十四五”前期实施。
不仅如此,多地在扩大投资方面均重视通过重大项目、前沿领域进行引领。比如,北京提出要继续保持千亿投资强度,安徽要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陕西则表示要加大对5G网络、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等。
作为我国GDP突破12万亿的经济大省,2021年广东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1万亿元,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2022年广东明确将聚焦促投资稳增长,今年安排省重点项目1570个,总投资约7.6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00亿元,比去年计划增长12.5%。其中,新型基础设施成为重点,例如,今年广东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光明、松山湖、南沙三大科学城加快建设;优化提升实验室体系,推进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建设,争取一批新兴领域、交叉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粤布局。
暨南大学投资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金山分析,广东2022年重点项目安排体现了几个特点:一是量大,9000亿的体量在全国较高,对上游产业链的拉动将非常大;二是先行,不仅稳当年经济增长,更是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先行资本;三是优化,投资分配上与广东当前的经济结构优化相匹配;四是创新,今年广东重点项目分配可以看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非常大。
消费:恢复与培育成两大关键词
稳增长不仅要扩投资还要促消费。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在此前的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内需潜力大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结合部分发力。”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促进消费恢复成为各地2022年经济“稳中求进”的重中之重。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多地明确提出,2022年将通过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如打造消费集聚区、发放消费券等进一步促进消费恢复。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效果持续显现,消费市场逐步回暖。”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接下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促消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以及新政策进一步出台,消费将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
1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印发《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精准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消费旺季契机,适应居民消费习惯变化和提质升级需要,挖掘消费热点和增长点,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实现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并提出了因地制宜满足节日消费需求、拓展县域乡村消费、扩大冰雪消费等十方面举措。
从地方来看,加快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培育新型消费也成为多地2022年促进消费的明确任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各地在注重线上消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促进线下消费的恢复与发展。比如,四川提出,2022年将召开全省消费促进大会,打造一批文体旅商综合体、特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陕西提出,2022年将实施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和餐饮、娱乐等重点领域开展多样化的消费促进活动,促进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
除提升传统消费外,多地还强调要通过挖掘地区特色、推动消费产业融合,培育生活性服务业等新型消费。以重庆为例,2022年将挖掘重庆特色文化、特色美食和特色旅游资源,推动消费产业联动融合,提质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商旅文体跨界发展。
2021年,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市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其中,已召开两会的北京、广东、重庆等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均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作为今年提振消费的重中之重。例如,北京提出,要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费业态变化,深入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行动,鼓励绿色消费,丰富数字消费,发展体育消费,创新生活、文旅消费,大力孵化新消费品牌,扩大优质消费供给;重庆提到,要抓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契机,实施国际消费载体提质等“十大工程”,深化“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巩固消费回暖势头;广东省则提出,要推进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扩大汽车、家电、信息等消费。
金贤东在上述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推动打造内容丰富、品质精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引导企业增加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充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改善型消费需求。适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收入与减负并举,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支撑消费持续扩大。
多地2022年GDP增速目标有所下调2
截至2022年1月23日,全国已有29个省份公布了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今年的地方两会都传递了哪些信号?
近8成省份2021年GDP增速达标
据界面数据统计,从2021年GDP完成情况来看,29个省份中,近8成省份都完成了2021年经济增速目标。湖北超出预期目标最多,2021年GDP完成度比目标值高出2.9个百分点。其次为江苏和北京,分别高出2.6个、2.5个百分点。约2成省份未达标。西藏2021年GDP完成度与目标值相差最大,低了2个百分点。其次为云南和河南,分别低0.7个和0.5个百分点。
29省2022年GDP目标平均值为6.4%,中位数为6.5%
从2022年GDP增速目标值分布来看,29个省份中,GDP增速目标的平均值为6.4%,中位数为6.5%。近7成省份今年GDP增长预期目标在6%及以上。
超8成省份下调GDP目标增速
对比2021年、2022年GDP增速目标来看,29个省份中,超8成省份下调2022年GDP增速目标,平均降幅为0.8个百分点。湖北下调最多,降低3个百分点。其次是山西,下调1.5个百分点。近两成省份的GDP增速目标与去年持平。没有省份上调GDP增速目标。
对比2021年GDP完成情况与2022年GDP增速目标来看,29个省份中,超8成省份2022年GDP增速目标低于2021年完成度。河南、宁夏和西藏2022年GDP增速目标高于2021年完成度。河北2022年GDP增速目标与2021年完成度持平。
GDP增速目标的表述有哪些变化?
据界面数据统计,29个省份中,约3成省份对2022年GDP增速目标的表述用到“以上”,超5成省份的表述用到“左右”。对比来看,2021年29个省份中,近6成省份对2021年GDP增速目标的表述用到“以上”,近3成省份的表述用到“左右”。
在中央要求投资适度超前发力的背景下,今年各级政府也将更加积极作为,确保一季度实现投资开门红,形成较强的抓项目、稳增长效果。
多地2022年GDP增速目标有所下调3
每年年初,各地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省级地方两会召开,省级两会也被业界视为是观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1月3日,随着西藏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开幕,标志着全国正式进入2022年地方两会时间。目前进入1月中下旬,更是地方两会召开的密集期,截至1月20日,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召开地方两会。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已公布的2021年地方GDP增速比较亮眼,但多数地方却小幅下调2022年GDP增速目标。据国金证券统计,在已公布的.22个省区市中,上海等18个省区市下调GDP增速目标,22个省区市平均降幅为0.7个百分点。
受访业界专家表示,目前已公布的一些地方GDP增速亮眼,和全国GDP增速的提升保持一致,这跟地方注重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相关。而多地提出2022年发展数字经济,这是看到了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顺应我国发展趋势的决策部署。数字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能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地方经济成绩单亮眼
记者注意到,2021年西藏、安徽等地方经济成绩单比较亮眼。例如,2022年1月4日,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拉萨开幕。根据会议显示,2021年西藏GDP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较上年增长7%左右。
2022年1月17日,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预计2021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总量突破4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并提出,2022年GDP目标增长7%以上。
随后2022年1月20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根据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江苏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达到11.6万亿元、增长8.6%,总量再上一个万亿元台阶。
对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1月21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2021年我国经济受益于及时妥当处理疫情,平衡了防疫和发展的关系,各地抓住了疫情缓解窗口期,抓生产保供应;同时由于我国及时处置疫情,我国产业支撑全球供应链,从而保持了经济增长。”
盘和林还向记者指出:“我国各地方政府十分注重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诸如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原料药、新能源电力等行业都获得了强劲的增长动力,因而2021年地方经济成绩单普遍亮眼。”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应习文1月21日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21年由于上一年疫情的低基数原因,全国GDP增长达到8.1%,创近年来新高。目前已公布的地方GDP增速亮眼,也和全国GDP增速的提升保持一致,是全国的缩影。此外是价格因素,2021年我国整体通胀较往年提升,名义GDP增速达到12.8%,比8.1%的实际增速快不少,因此GDP总量上也再上台阶,达到114万亿元。这也是各地方GDP从总量上看也纷纷上台阶,形成了比较亮眼成绩的原因。”
多地小幅下调2022年GDP增速目标
虽然2021年地方经济成绩单亮眼,但记者注意到,2022年一些地方小幅下调了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例如,北京和贵州等地方都下调了GDP增速目标1个百分点:北京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由2021年的“6%以上”下调为“5%以上”,贵州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也从“8%左右”下调为“7%左右”。
盘和林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奥密克戎传播导致全球经济复苏延缓,国内零星区域性的疫情,也延缓了经济开放,各地出于不确定性考虑,较为理性的选择降低202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并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不再盲目追求规模的提升。”
应习文则认为:“地方下调2022年增长目标,很重要的因素是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从疫情中取得了较好的恢复,因此形成了比较高的同比基数。相比之下,2021年的增速比较高,也是2020年疫情比较低的基数造成的。因此2022年各地增长目标降低,很大程度上是基数抬升这一技术性原因。”
数字经济受到关注
从已召开的地方两会公布信息来看,数字经济受到关注。例如,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江苏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不断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显示,2021年,贵州数字经济加速突破,数字经济占比达34%。该报告还提出,2022年,贵州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1%左右;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36%和46%左右。
对此,盘和林对记者表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因素,各地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是看到了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顺应我国发展趋势的决策部署,数字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能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近期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在业界看来,这是我国数字经济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持续完善。该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应习文也告诉记者:“各地提出发展数字经济,这符合时代进步的大方向。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一方面疫情防控催生了更多过去没有的互联网需求,另一方面许多新的概念和商业模式也随着技术进步逐步变得可行,比如近期比较火热的元宇宙概念。因此各地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以便在新形势下尽快获取先发优势,抢占有利的赛道。”
发布于 2022-08-26 20:44: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