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核心内容
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广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eutical economics)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狭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评估药物治疗的成本与效果及其关系的边缘学科。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通过成本分析对比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或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的优劣,设计合理的临床药学监护方案,保证有限的社会卫生保健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通过领域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医药领域的特殊性而发展的新兴学科,研究如何以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最大的健康效果改善的科学。广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eutical economics)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狭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测量,对比分析和评价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理疗等),以及不同卫生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相对社会经济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疾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简述成本一效益分析的常用评价指标,并比较四种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特点
成本-效益分析是卫生经济学中的一种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的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的常用评价指标有3种:时间性指标、价值型指标、效率型指标。
常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
扩展资料
核算成本分析
XX年医院一季度核算支出XX万元,比同期增长XX万元,增幅XX%,其中固定成本增幅XX%,变动成本增幅XX%。
1、电费支出XX元,比同期减少XX元,减幅XX%,工人核算成本分析表中看出各核算科室的电费都有所下降,说明各科在电费支出加强了控制。
2、卫生材料支出XX元,比同期只增加XX元,增幅XX%,大部分科室都随业务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幅,但产科病人减少的情况下,万元收入材料费比上年增加了,希望科室负责人要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杜绝浪费。
3、洗涤品支出XX元,比上年同期增加XX元,增幅了XX%,原因有:①洗涤中心的洗涤费涨价;②医疗质量的保证,消毒的费用增幅较大。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提出建议:树立成本效益观念,逐步完善成本核算体系,改变以前的粗放管理模式。
促使职工利益与科室经济效益紧密挂钩,科室领导和员工自觉加强经济管理,节约开支,减少浪费。各科室积极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
(1)最小成本分析(CMA):
最小成本分析又称为成本分析,是成本效果分析的一种特例,它是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他医疗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它首先必须证明两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然后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由于它要求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副作用、持续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应用范围较局限。
(2)成本效果分析(CEA):
成本效果分析是较为完备的综合经济评价形式之一,主要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分析比值)表示。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来表示,而采用临床指标,如抢救病人数、延长的生命年、治愈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①成本与效果比值法,即每产生一个效果所需的成本。②增量成本与增量效果比值法,是指如果给予一增量成本,是否能产生增量效果呢?成本效果分析虽然受到其效果单位的限制,不能进行不同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但其结果易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接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3)成本效用分析(CUA):
成本效用的分析是成本效果的发展,与成本效果有许多相似之处。成本效用分析是在结合考虑用药者意愿、偏好和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合理陛。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均用货币来衡量成本。并且测量结果也都采用临床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的衡量参数。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指标(如延长寿命时间、增加体重量等),成本效用分析的结果却与质量密切相关,注意到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采用效用函数变化[常用单位是生活质量调整年(QALY,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而非健康结果变化。其可以进行不同疾病药物治疗措施的比较,是近年来受到推崇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然而,不同疾病影响病人生活的不同方面,通用的生活质量指标不能反映疾病的特殊性,因此,药物经济学研究界对于成本效用分析的合理性尚有争议。
(4)成本效益分析(CBA):
成本效益分析是比较单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之间或其他干预所耗费的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结果值(效益)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成本和效益均用货币来表示。效益可是多方面的。
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原则
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理论基础为福利经济学,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这一时期的福利经济学被后人称为旧福利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卡尔多、希克斯、勒纳等人对旧福利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批判,并从帕累托的理论出发创立了新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和旧福利经济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研究框架,它是一个新体系而不应仅仅被认为是理论上的改进。此后萨缪尔森、伯格森继续在新福利经济学的框架内研究并提出社会福利函数理论。二战后,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提出否定了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结束了新福利经济学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福利经济学进入了新发展时期,提出了许多新理论、新学说,其中包括社会选择理论、非福利主义、超福利主义等[1,2]。由此可见,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并非一脉相承,而是由多种福利学说松散组成的。
从评价方法角度分类,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理论基础可以分为福利经济学中的福利主义与超福利主义,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论框架[3,4](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方便与超福利主义对应,本文中的福利主义是指广义上的福利主义,代表新福利经济学观点,而不仅仅是新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新福利经济学有四个基本原则[3]:效用原则,个人主权,结果论和福利主义)。福利主义观点是通用领域经济学评价的理论基础,是在固定预算的前提下尝试最大化个体效用的总和,其分析方法为成本-效益分析,通常用支付意愿来测量效用指数,成本和收益都用货币计量; 超福利主义观点主要应用于健康领域,其目的旨在通过选择比某一标准更具经济性的健康产品来最大化健康产出,而这一标准必须由政策制定者来选择,其分析方法主要是成本-效果分析与成本-效用分析,成本用货币计量,而结果用生命年(Life Year,LY)、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等效果、效用指标来测量。
效用是消费商品或服务的相对满意程度或欲求的测量手段,效用函数是偏好的数字化表现形式。福利主义认为健康是在一个经济体制中可以被生产出来的众多商品之一,是可以产生效用的消费,它与人们的能力和期望有关,允许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偏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意愿支付法 超福利主义不是根据健康与其他商品头对头比较的偏好来进行定义,是通过健康产品对健康本身的贡献,而不管其是否产生效用[5,6]。
福利主义的观点视一些人的个体健康价值在与其他商品比较时比其他人要多;超福利主义的观点则排除任何收入、社会群体的变化,认为所有患同类疾病的个体健康价值都是一致的。福利主义的观点在健康领域里很难实现,因为在实践中很难测量每个个体增加一个健康水平的支付意愿。超福利主义观点看似天真,但是它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个体的健康价值,因此在实践中很容易被执行。此外,将阿玛蒂亚森的非福利主义观点引进健康领域并发展为超福利主义的著名健康经济学家Culyer也认为,健康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有着较强的特殊性,基于效用的福利主义观点应用于健康领域的经济学评价是不合适的,并支持使用QALY来测量健康。大多数国家的健康管理部门也特别愿意接受超福利主义的观点,例如英国健康和临床疗效国家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就是超福利主义观点的忠实实践者[7]。
福利主义有着理论完备性的优点,而超福利主义易于实践,因此一些超福利主义者常常试图将两种观点的优势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既有理论完备性又易于在实践中执行的方法[8]。Johannes-son[9,10]认为,如果成本-效果分析使用一个外设的评价标准,它就可以被解释为成本 - 效益分析。由此可见,在有人为设定评价标准干预下的超福利主义,同样也具有与福利主义相似的理论完备性。
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包括哪些?
如下参考:
成本-效益分析是卫生经济学中的一种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的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的常用评价指标有3种:时间性指标、价值型指标、效率型指标。
常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
核算成本分析:
XX年,医院一季度支出较同期增加XX万元,增加XX%,其中固定成本增加XX%,变动成本增加XX%。
1、电费为XX元,比同期少XX元,XX%。从工人会计的成本分析表可以看出,各会计部门的电费都有所下降,说明各部门对电费的控制有所加强。
2、保健材料费支出XX元,较上年同期仅增加XX元,XX%,大部分科室均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产科患者病例减少,万元收入材料费较上年增加,希望部门负责人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杜绝浪费。
3、洗涤产品支出XX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元,增长XX%,原因有:(1)洗涤中心价格上涨;(2)为保证医疗质量,消毒费用大大增加。
发布于 2022-07-14 14:08: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