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辰溪县经济怎么样

本文目录一览:

社会经济概况

(一)经济概况

江苏省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现已基本上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机械、汽车、电子、化工、纺织、冶金、建材、食品是江苏工业的主导产业,并拥有一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2007年全省GDP为25741.2亿元,占全国的10.3%,居全国第3位。

根据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及发展趋势,江苏全省可划分为苏锡常、宁镇扬、通盐泰、徐淮宿连4个经济区域。苏锡常经济区域是江苏的经济精华地带和全国乡镇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区内城镇密集、交通便利、产品商品率高且外向性强,已发展为知识技术密集的电子工业、高档纺织品、家用电器等高精尖产业和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宁镇扬经济区域是全省多种原材料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电子、机械、化学、石油化工基地,区内地貌类型复杂,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和农工商建运业的资源条件优越,南京港和镇江大港承担着出口贸易任务;通盐泰经济区域濒江临海,滩涂广阔,棉、麻、蚕桑、果等经济作物和江海水产品资源比较丰富,轻纺、电子、机械化工、食品工业也有一定的基础;徐淮宿连经济区域,煤炭、矿产、海洋和农副产品等资源丰富,是以采掘工业及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经济区域。

江苏省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平原辽阔,水系发达,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长期以来有着精耕细作的传统和抗拒自然灾害的丰富经验,因而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江苏农村经济走上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商建运服综合经营”的道路,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大批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200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等总产值为3064.7亿元,其中,农业1542.5亿元,占50.33%;林业58.9亿元,占1.92%;畜牧业704.4亿元,占22.98%;渔业579.0亿元,占18.8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90%以上。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83.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9万公顷;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3392.0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7%。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列入考核的180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增长21.7%和23.9%,农产品出口增长18.6%。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和农村五件实事成效显著。

2007年江苏省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发展,企业效益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473.6亿元,增长18.9%,其中,轻、重工业企业增加值分别为3891.1亿元和8582.5亿元,分别增长15.3%和20.6%。集体工业增加值485.4亿元,增长14.3%;私营工业增加值3527.5亿元,增长20.6%;股份制工业增加值5399.7亿元,增长18.6%;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5030.3亿元,增长2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26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实现利税4383.3亿元,增长36.4%,其中利润2755.5亿元,增长43.3%。亏损企业亏损面11.3%,下降0.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69.3亿元,下降3.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9.1,提高22.4个百分点。

(二)社会生活概况

2007年,江苏省年末总人口为7624.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56.23万人,占总人口的53.2%;农村人口3568.27万人,占46.8%。

江苏省历来坚持以科技为先导、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是我国科学教育水平较高的省份。各级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目前已形成了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体系和城乡教育网络。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2007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21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5.47万人,在校生156.88万人,毕业生33.36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3.36万人,在校研究生9.65万人,毕业生2.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52.53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41万人,在校生3.04万人。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8.6%,高中阶段教育也基本普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7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幼儿园在园幼儿168.8万人。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助学金、奖学金标准提高,覆盖面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得到完善。江苏省的科技力量与科研能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3位。全省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近4000个,其中政府部门下属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84个,企业办科研机构3125个。科技队伍迅速壮大,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9.1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14.2万人。全省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91人。全年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830亿元,其中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支出430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7%。全省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到工程设计、试验示范与推广等配置合理的开发体系。地学、天文学研究水平在全国领先,晶体物理、配位化学、计算机软件、电子、自动化、光纤通信、生物医学、建筑、水文、农业微生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等研究水平均居全国前列。科学研究成果显著,技术市场较为活跃。2007年全省有5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自然科学奖7项、发明奖5项、科技进步奖39项。申请专利16578件,授权专利31770件,其中发明专利2220件。

江苏省近年来交通通讯能力不断提高。省内外交通连片成网,四通八达,已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路、空运、管道运输综合配套的交通运输体系。江苏省内河航运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长江横穿东西400多千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690多千米,全省内河航道2200多条,通航里程2.38万千米,居全国第一。省内公路主干道主要由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组成,并有高等级公路通往省外。全省以南京市为中心,已建成通达各市县、乡镇的密集的公路网。2007年全省公路里程13.4万千米,新增6760千米;铁路营业里程1606.9千米,铁路正线延展长度2311.8千米。

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根据对5000户城镇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78元,比上年增长16.3%,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7%;人均消费性支出10715元,增长11.3%,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6.7%。根据对3400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61元,比上年增长12.9%,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7%;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4792元,增长15.9%,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41.6%。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42.7平方米。在县城以上基本建立廉租房制度,部分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江苏省在发展过程中,努力保护和改善城乡环境。在农村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在城市综合治理水质、大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的污染,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绿化覆盖率已达30%以上。近年来,江苏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有所减轻。2007年全省设立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1.15万公顷。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环境综合治理,太湖应急治理实现预期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重大污染隐患得到整治,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逐年增多,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已建成国家卫生城市22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1个、国家园林城市12个、绿化模范城市(县)18个,均居全国前列;国家生态市6个,占全国的2/3。

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2000年,湖南省坚持把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着力点,三大需求开始全面回升,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国企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事业保持繁荣稳定,国民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691.9亿元,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780.47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1467.95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1443.46亿元,增长10.6%。三种产业比重为21.1∶39.8∶39.1。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200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51.89亿元,主要农产品不少居全国前列。2000年粮食总产量2874.97万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早籼稻和棉花种植面积有所调减,优质稻种植面积扩大,畜牧水产业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农村企业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市场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工业效益大幅回升,以板、线、管材和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的冶金工业,以工程机械、计算机和显示器件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以及石油化工、建材工业、食品工业,通过加大投入和加强技改,扩大了生产能力,提高了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逐步成为工业领域的优势产业。2000年工业增加值123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52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实现增加值156亿元。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脱困率分别达到60%和66%。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净盈利12亿元,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及9个市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净盈利。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0亿元,其中国有投资687亿元,集体和个体投资383亿元。国债项目由165个增加到238个,累计完成投资466亿元,其中110个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

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24亿美元,其中出口16亿美元,进口8亿美元。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20 个,实际利用外资10.1 亿美元。

国内外市场需求全面回升,贸易市场稳步回升。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1365亿元,其中城市715亿元,农村650亿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财政总收入318.1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71.8亿元,上划中央“两税”146.3亿元。财政支出339.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2820亿元,存款余额2870亿元,分别新增290亿元和330亿元。全年股市募集资金63.5亿元。

社会事业繁荣活跃,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湖南坚持实施科教兴湘战略,科技教育事业发达。2000年末,全省拥有种类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80个,在湘“两院”院士达到3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帖的专家1612人。2000年,全省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800项,其中13项优秀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60项科技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国内十大科研成果中,我省占据两席,其中由袁隆平院士主持研究的“超级稻育种研究”获得重大突破,高居榜首,国防科大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也榜上有名。教育事业获得新的发展。全省拥有普通高校52所,全年招生10.1万人,在校学生25.31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16个,招收新生3475人,在校研究生7729人。湘籍运动员夺得奥运金牌、奖牌和总分三项全国第一,赢得残奥会金牌全国第二。首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和2000年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在我省成功举办。

湖南省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多年来坚持实行“开放带动”战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决定》、《湖南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湖南省指导吸收外商投资暂行规定》、《关于加强湖南省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对省级审批权限内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实行一站式审批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湖南省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的措施》、《湖南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与此同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近年来 加大了利用非国有投资的力度,提出了鼓励非国有投资的政策措施。湖南地处全国的中部,属于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受惠区,已有湘西自治州进入国家西部开发范围,享受国家支持西部开发的政策。

湖南省电力供求紧张的矛盾得到缓解,电力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已成为历史。到2000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40万千瓦,其中水电590万千瓦,火电450万千瓦。发电量375.5亿千瓦时,其中水电210.4亿千瓦时,火电165.1亿千瓦时。

湖南省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以省会长沙为中心,联贯广大城市,沟通省内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00年底,全省拥有综合运输线路总长7.4万km。全省已有京广、焦柳、湘黔、湘桂、湘赣五大铁路干线纵横省境。此外,还有石长等铁路支线。株洲、衡阳、怀化三大铁路枢纽构成了湖南铁路网心脏,其中株洲是江南最大的编组站。全省铁路总长度为2830 km。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792 km,其中有高速公路450 km,一级公路204 km,二级公路3500 km,三级公路5000 km。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公路长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13位。全省形成了以三条在建和规划的国道主干线及以7条国道为主骨架,70条省道联网,县、乡公路及专用公路为支线的公路网。具有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湘、资、沅、澧四水中下游为骨干,沟通全省、通达长江的航道网。全省通航里程10065 km,其中常年通航里程7089 km。现有等级航道3039 km,建成了岳阳城陵矶5000吨级外贸码头泊位2个和岳阳、株洲、湘潭千吨级港口码头、千吨级泊位达29个。湖南目前拥有民用航空线30余条,已开航班的机场有长沙黄花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常德桃花机场和永州蔡家铺机场。

湖南省电信网络建设已具备相当规模,建成了以光缆为主、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干线传输网。全省通信光缆总长度5.7万km(长途光缆长度1.7万km)。国家在湖南省建有两条一级光缆,省市之间建有三个大环线,到2000年末,全省电话用户数为683.73万户,其中市话用户数为401.2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236.39万户;无线寻呼用户286.24万户;邮电部门经营的电话交换机容量869万门,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57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为10.7%。

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阿勒泰地区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和区内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突出稳增长、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保障了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地区综合实力有了提高,民生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6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0%(可比价),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0亿元,增长4.00%;第二产业增加值76.61亿元,增长15.70%;第三产业增加值53.83亿元,增长12.40%。一、二、三产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19.95∶ 47.02∶ 33.03,其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2010年增加了3.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2010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表明地区工业经济、特别是矿业经济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提升作用在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88%。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2010年上涨5.49%,其中居民食品价格上涨12.17%,为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62%。阿勒泰地区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2.21%,其中轻工业上涨9.59%,重工业10.2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49%。

阿勒泰地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牧民标准化定居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1年底,累计实现牧民标准化定居1.224万户,定居5.3万人,分别占牧民总户数、总人口数的35%和36%。可见,牧民标准化定居工作任务仍很重。

全地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0%,完成矿业增加值52.07亿元,增长17.25%,占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90.39%。表明矿业经济在阿勒泰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中,仍保持一枝独秀的态势。

主要矿产品及深加工产品产量,原煤10.92万吨,近6年来,首次突破10万吨,比2010年增长147.80%。铁矿石原矿量1415.06万吨,同比增长19.90%。铜精粉21.81万吨,同比增长 14.05%。高冰镍 1.14万吨,增长 55.09%。黄金 918.10千克,下降0.30%。

地区全口径财政收入37.45亿元,同比增长37.2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70亿元,增长27.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84亿元,同比增长21.64%,其中二产完成投资60.08亿元,占总投资的47.00%。说明二产投资占了总投资的比例的近一半。人均可支配收入1.41万元,比上年增长11.10%;农牧民纯收入5726元,比上年增加11.44%。

地区对外贸易在出口贸易的强力推动下呈现增长态势。全年地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0%。其中:进口总额329万美元,下降44.1%;出口总额8.6亿美元,增长25.80%。

全年地区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近4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0%,实现旅游收入29.82亿元,增长26.89%。

二、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铁路

就新疆而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重点项目,项目于2009年7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全长1776千米,同年11月4日奠基开工,预计5年后,一条新的铁路大动脉将横亘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届时,它将与现有兰新铁路一道拓宽三省区资源外运通道,破解运力紧张难题,并使我国向西开放进一步提速。

2009年10月奎北铁路建成通车,福海—富蕴铁路也于2013年年底开工建设。奎北铁路建成通车标志着阿勒泰地区结束了无火车的历史,福海—吉木乃铁路建设目前正在设计论证中。铁路建设为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活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二)公路

地区主要道路有:干线公路17条,包括国道(216、217线)2条,省道10条、专用线5条,县道37条,乡道677条,村道283条,地方专用交通道6条,公路总里程8384千米。阿勒泰地区行署所在地阿勒泰市是国道216、217线起始点,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西线701千米,东线670千米,与乌鲁木齐市航线距离450千米。

根据新疆公路网发展规划,新疆将用15年时间建设“三横二纵二环八通道”干线公路网(简称3228工程),其中涉及到阿勒泰地区的主要有四条:北屯—福海—克拉玛依—奎屯—沙滩—阿拉尔—和田段,由国道217线部分线路和新疆沙漠公路组成;阿勒泰北屯 富蕴—大黄山—乌鲁木齐与库尔勒—若羌两段,由国道216和国道218部分线路组成;北屯—乌图布拉克—和布克赛尔—铁厂沟—托里—阿拉山口 博乐段;北屯—福海—阜康段。

阿勒泰地区规划建设道路。国道217线阿勒泰—布尔津段、哈巴河—阿黑吐别克公路、哈巴河—白哈巴公路、蒙库—富蕴县等工程全面开工。北屯—阿勒泰高速公路已列入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规划。

(三)航空

阿勒泰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型飞机,交通较为方便。阿勒泰机场扩建工程,计划延长跑道400米,新建联络道一条,总投资1亿元。建成后可确保波音737-700以上大型客机满载起降,2009年已启动方案研究。

喀纳斯支线机场建成通航。喀纳斯机场2007年开始启用,距著名旅游胜地喀纳斯风景区68千米,与乌鲁木齐空中距离482千米,是新疆继那拉提机场之后新辟的第二个旅游支线机场。2013年喀纳斯机场可实现旅客吞吐量约22万人次。

近年来,随着富蕴县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推动富蕴机场迁建,尽快使乌鲁木齐—富蕴县航线复航,对加快富蕴县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巩固边防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富蕴民用机场场址拟定于科普阔拉阿根场址,位于226省道与216国道岔路口西南侧约3.5千米处,距离富蕴县城中心直线距离约21千米。机场为国内民用支线机场,项目概算投资超过4亿元。目前,该项目已取得总参谋部意见及预可研阶段需支持性的全部文件,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规划司、投资司已完成项目的会签工作,并于2011年11月16日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审查。

2011年全地区共完成货物运输量1324.99万吨,比上年增长16.27%,完成货物周转量约22.44亿吨千米,增长16.88%,运送旅客1447万人次,增长9.36%,客运周转量近11亿人千米,增长9.6%。年末地区民用汽车保有量达3.28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约2.25万辆。

(四)电力

阿勒泰地区电网是自治区一个相对独立的电网,仅实现与全疆110千伏的弱联。2006年底,全地区总装机容量14.5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12.6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1.8万千瓦(其中北屯火电厂1.2万千瓦,吉木乃火电厂6000千瓦),火水电比例为1∶8。风电装机0.105万千瓦,最大发电量57508万千瓦时,可承受的最大负荷12万千瓦。

地区电网由四个相对独立的电网构成,分别是阿勒泰地区电力公司电网、布尔津县电力公司电网、可可托海矿区企业自备电网和兵团农十师电网。阿勒泰地区电力公司电网,可供调度的上网总装机容量为10.07万千瓦,售电量占到全地区的52.52%,可承受最大负荷8.5万千瓦,最大发电量25500万千瓦时;布尔津县电力公司电网可供调度的装机容量1.85万千瓦,可承受最大负荷1.4万千瓦,最大发电量6000万千瓦时;可可托海矿区企业自备电网,可供调度的水电厂装机1.9万千瓦,可承受的最大负荷1.6万千瓦,最大发电量9858万千瓦时;兵团农十师电网,装机0.67万千瓦,可承受的最大负荷5000万千瓦,最大发电量3350万千瓦时。全地区实现110千伏线路联网,线路总长663千米,东至富蕴、青河县,西至吉木乃、哈巴河县,南面与塔城地区的和丰县联网。

(五)口岸建设

在阿勒泰地区,国家已批准开放4个一类口岸,即对蒙古的塔克什肯口岸(青河县)和红山嘴口岸(阿勒泰市),对哈萨克斯坦的吉木乃口岸(吉木乃县)和阿黑吐别克口岸(哈巴河县)。随着阿勒泰地区口岸建设的不断完善,将对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矿产、旅游等资源产业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尤其显著。

1.吉木乃口岸

位于吉木乃县境内,与哈萨克斯坦国东哈州毗邻,为双边常年开放口岸。

口岸的功能定位:是国家对哈国开放的一类通关口岸,是新疆乃至中国对中亚、欧洲贸易、仓储物流、国际旅游和以进出口落地货物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综合型边境陆路口岸。规划到2015年,口岸年均过货量80万吨,出入境人员达50万人次,进出口贸易总额25亿美元。规划至2025年,口岸过货量150万吨,出入境人员超过100万人次。

吉木乃口岸距哈方迈哈布奇盖口岸0.5千米,距斋桑县60千米,距东哈州首府乌斯卡缅市500千米,距哈国首都阿斯塔纳1300千米。吉木乃口岸是我国距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及哈俄两国东部铁路最近的口岸,比阿拉山口口岸至哈俄两国东部铁路近约500千米,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北线的重要支点。目前,吉木乃口岸已发展成为新疆对哈萨克斯坦陆路第3大口岸。吉木乃口岸为阿勒泰地区利用哈萨克斯坦斋桑湖区油气资源提供了条件。

2.塔克什肯口岸

在青河县境内,与蒙古科布多省毗邻,为双边常年开放口岸。塔克什肯口岸距蒙方雅仁特口岸25千米,距布尔干县城45千米,距科布多省会科布多市265千米,距蒙古首都乌兰巴托1733千米。

口岸的功能定位:是国家对蒙古开放的一类口岸,是中国对蒙古及俄罗斯发展双边贸易的重要窗口,是以通关服务、边境贸易、出口加工为主导的综合型边境陆路口岸。目前,塔克什肯口岸已发展成为新疆对蒙古的第一大口岸。

塔克什肯口岸工业加工区以尽快建成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为目标,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划分为矿产品进口加工、畜产品进口加工、农副产品进出口加工、建材出口加工、轻工产品组装等6个功能区,重点打造进口蒙古煤炭、铜等能源、矿产和畜产品资源深加工和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目前投资7000万元的凯禹通国际物流园和投资3500万元的鑫源商贸物流批发市场已完工,省道320线已完成改造升级。

3.红山嘴口岸

位于福海县境内,与蒙古巴彦乌列盖省毗邻,为双边季节性开放口岸。红山嘴口岸距蒙方大洋口岸12千米,距巴彦乌列盖省省会乌列盖市180千米。是面向第三国开放、与俄罗斯实现陆路通商和旅游的重点口岸。

口岸功能定位:是国家对蒙古开放的一类季节性双边通关口岸,是新疆乃至中国对蒙古、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地区)开展大宗货物贸易交流、环阿尔泰山旅游业的一条重要通道。是以发展边境贸易、存储物流、国际旅游的重要综合型边境陆路口岸。

4.阿黑吐别克口岸

位于哈巴河县境内,与哈萨克斯坦东哈州毗邻。1992年阿黑吐别克口岸开放,允许中哈两国人员、交通工具和货物通行,1998年实现临时过货。

口岸功能定位: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哈萨克斯坦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

5.规划建设的喀纳斯口岸

规划选址在布尔津县境内。2009年10月,《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提出,要积极推进中俄天然气领域合作,决定东西两线天然气管道同步启动,并于2014年至2015年供气。两国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为开通对俄的喀纳斯口岸,开辟我国引进俄罗斯能源、矿产和木材等资源的北向战略通道奠定了基础。

请问湖南怀化是个怎样的城市?怀化辰溪县的经济条件怎样?有什么特色?

怀化是个火车拖来的城市。位于湘黔线和焦柳线的焦点。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地方古时候多名族杂居,民风剽悍。上世纪60,70年代才从一个小村庄开始发展,由于开始的时候是各单位圈地发展,这个城市没有城市规划,脏,乱,差,违法犯罪多,有小香港之称。由于政府腐败,不会招商引资,经济一直停步不前。

近几年城市发展较快,违法犯罪现象大大减少,市容市貌显著改善。

(PS;本人是怀化人)

辰溪具体情况请百度辰溪。


原文链接:http://527256.com/9256.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7 10:06:27  回复
食品工业,通过加大投入和加强技改,扩大了生产能力,提高了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逐步成为工业领域的优势产业。2000年工业增加值123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52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7 13:38:06  回复
讯能力不断提高。省内外交通连片成网,四通八达,已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路、空运、管道运输综合配套的交通运输体系。江苏省内河航运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长江横穿东西400多千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690多千米,全省内河航道2200多条,通航里程2.38万千米,居全国第一。省内公路主干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7 08:11:27  回复
护和改善城乡环境。在农村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在城市综合治理水质、大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的污染,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绿化覆盖率已达30%以上。近年来,江苏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环境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