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四十年经济发展表格-安徽省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

本文目录一览:

安徽逆袭,福建晋级,上海成全球第四城,十年GDP版图有哪些值得注意的?

十年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地方的经济版图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各省的GDP总量来看,排在前十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上海,变化较大的就是福建和安徽。

与2012年相比,广东省仍然稳坐“第一经济大省”的宝座,而上海以一城之力稳居GDP前十方阵,其在世界城市中的排位也不断攀升,作为全球第四城的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发展中夺目的新星城市,这两个地区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外贸、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有效拉动地区GDP增长,为其它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树立了榜样,尤其十年发展他们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点就值得其他地区多加学习。

而这次地区GDP版图变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福建和安徽,作为两个农业大省,自新兴生产方式发展以来,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而短短十年,他们就跃居前列,这无疑是令人诧异和激动的,2021年GDP总量福建从2012年的2.02万亿提升至4.88万亿元,安徽从1.8万亿提升至4.3万亿元,两个地区分别从全中国11位、13位提升至8位、11位,这充分显示了十年间两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表明其地区产业结构转变成效渐显,新兴的产业集群发展方式有利助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福建和安徽的示例告诉我们,只要找对自己发展的方式和路子,那么无论初始状况如何,最终都能够实现质和量的突破,其他地区或许应该从这两地的发展中吸取经验教训,再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寻适合地方发展的最优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各地的全面发展。

安徽文化·经济的发展与徽商的崛起·安徽经济发展轨迹

安徽文化·经济的发展与徽商的崛起·安徽经济发展轨迹

考古发现证明,至迟在距今二三十万年前,安徽境内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劳动在这块土地上,他们不仅能够制造工具,而且已经会使用火。到新石器时代,已达到一定发展程度。从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和生活用具来看,当时这块土地上的居民,在从事渔猎之外,已发展出相当水平的农业。其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国家的建立和生产工具制作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开发出来,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到春秋战国时代,安徽经济发展较快,淮河南北都修建了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如在淮北,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了一条运河,名叫鸿沟,又称渠水,实是数条人工运河的总称,起自河南荥阳,至梁(今开封)分为两支:一支经安徽萧县、砀山至徐州附近入泗,由泗入淮;一支从梁折而南流,经陈(今淮阳)再分为二,其一经亳县入涡水,至怀远入淮,其二经界首入颍水,至蔡(今凤台)入淮。鸿沟联接黄、济、淮、泗、汝五大水系,对淮北平原的灌溉和水运都很有利,促进了淮北经济发展。在淮南,楚庄王时的宰相叔孙敖主持开凿了一处著名的人工水库,名叫芍陂,可灌溉田地万顷。吴王阖闾时,为了与楚国争战,又由伍子胥主持修浚了一条江淮运河,名叫胥河,自长江沿濡须水(今运漕河)入巢湖,由巢湖通水道连接芍陂,芍陂北有水道,在寿春(今寿县西南)通入淮河。这条运河的开通,对于淮南地区灌溉和水运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秦汉时期,安徽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生产工具的改进。此一时期已完成了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的过渡,农业生产已经铁器化。西汉时期,在庐江郡皖县(今潜山县)设置铁官,所造铁器不仅供当地使用,而且远销今湖北等地。1959年,在寿县发现一处东汉堰坝遗址,出土了铁犁、铁锄等生产工具,近年在淮南市东汉遗址又出土了镰、锄、锸等铁制农具,足以证明安徽地区在汉代已广泛使用铁制农具。在汉代,耕犁也有了明显改进,寿县出土的犁铧一面板平,一面凸起,犁底空槽加大,头部锐角缩小,可以提高划土开沟的效率。伴随耕犁的改进,牛耕技术受到普遍重视。东汉王景任庐江郡守时,教民犁耕,大大提高了土地垦辟和耕作效率。其二,水利的兴修。西汉时期,安徽水利事业迅速发展,成就最为突出的是淮南以及淮北与河南接境的一些地区。汉武帝时期,辖有安徽、河南两省交界地区的汝南郡和治所在安徽寿春的九江郡曾兴修引淮灌田工程。后来西汉 *** 因为今阜南县境有许多灌溉稻田的陂塘,在这里增设新县,取名就叫做富陂。为了管理和维修九江郡的水利工程,西汉 *** 在这里设立陂官、湖官,据《汉书·地理志》,当时全国各地设有这类机构的仅此一处,可见淮南地区水利事业的发达。东汉章帝时,庐江太守王景发动群众修复了芍陂,使这一年久失修的重要水利工程重新发生效用。此外,当时的打井技术也发展到较高水平。1961年,在寿县东门外发现西汉古井,在不到一百四十米的狭长地带中,就有古井九眼,且其中七眼为陶圈井。水井除供饮用外,也可发挥灌溉作用。其三,人口的增加。秦统一后,把长期生活在淮河泗水之间的淮夷“散为人户”,消除了江淮之间居民的种族界限。汉武帝时,又先后两次把居住在今福建、浙江地区的东瓯、闽越人迁往江淮之间,总数当在十万人以上,使安徽的人口大为增加。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活的稳定,除移民因素外,安徽地区本身的人口增长率也很高,使安徽成为高人口密度地区。东汉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仍,人口锐减,安徽境内户口数下降很多,但从长江以南这个局部看,人口却是上升的,说明随着在战乱驱动下北方人的南迁,江南的经济开发程度不断提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兵燹连绵,安徽淮河南北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人口急剧下降,但是,也应看到,由于淮河南北是南北政权巩固和扩大统治的重要基地,统治者为了解决军粮问题,还是重视这一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开发的。东汉建安年间,曹操推行屯田,今砀山、毫县、太和、淮北市以及寿县、潜山等地,成为重要的屯田区域。魏正始年间,邓艾更在淮河南北大兴屯田,每年获取军粮多达五百万斛。吴国也推行屯田,江北庐江(今潜山县)成为最大的屯田区,诸葛恪曾率兵万人佃种于此。西晋军攻破皖城时,焚毁积谷一百八十万斛,践踏稻田四千余顷,说明吴国在这一地区的屯田规模是很大的。为了配合屯田,发展生产,这一时期还在安徽境内兴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如东汉建安年间,扬州刺史刘馥兴修了芍陂、茹陂、七门堰、吴陂堰等水利工程,魏黄初年间沛郡太守郑浑兴修陂 ,开辟稻田,人称郑陂。 除茹坡外,上述水利工程均在安徽北部地区。邓艾在淮河南北大规模屯田时,“大治诸陂于颍南、颖北,穿渠三百余里,灌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晋书·食货志》)。仅在芍陂附近,就兴修小陂五十余所。吴国也很重视江淮地区的水利建设,较大的工程有黄龙年间在今巢湖市内修建的东兴塘,赤乌年间在今含山县境内修建的铜城闸等,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当时,还出现了早期的圩田,据考证,今芜湖境内的咸保圩,宣城境内的金宝圩,望江县的西圩,均始建于孙吴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徽最为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还是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当时,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东汉末年,豫州、徐州一带人民东渡长江,一次就有十余万户之多,从西晋永嘉年间至刘宋,侨寓南方的北方人口约有九十万人,其中皖南是流入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如徽州大族鲍、余、俞氏是西晋时迁入的,黄、程、叶、戴氏是东晋时迁入的,任、闵、徐氏是南朝迁入的,这些迁入者带来了北方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和灌溉技术,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隋唐宋元时代,安徽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江南地区的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获得空前进步,成为中央 *** 财赋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全国的经济命脉。从史籍有关记载来看,隋唐以前,北方粮食供给不必依靠南方,但进入隋唐以后,北方粮食供给常感不足,因而不得不调运南方粮食加以补济。唐高祖、太宗时,每年南粮北调约二十万石,高宗以后逐年增加。素以农业发达著称的河南、河北遭灾时,唐 *** 也常用江淮米赈救饥民,也经常让北方受灾饥民到江淮就食。安史之乱后,北方遭战乱破坏,又有不少人南迁,江南经济在全国的地位更加重要,时人有“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新唐书·权德舆传》)之说。五代以来,政权鼎峙,淮北地区饱受战祸之苦,南宋前期战火还波及到淮南地区,但江南地区则一直保持着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统治者非常重视江南及江淮地区的经济发展。南唐推行奖励农耕政策,规定农民在三年中栽种桑树满三千株的,赐帛五十匹,每丁垦田满八十亩的,赐钱二百文,而且这些桑田、农田均免租税五年。这项国策效果明显,“江淮间旷土尽辟,桑柘满野”(《资治通鉴》卷二七○)。南唐时期,圩田建设受到重视,芜湖一带就修造了一些圩田。至宋元时代,掀起兴建圩田 *** ,出现了许多规模较大的工程,如宣州化成圩有水陆地八百八十余顷,每年租米三万四千余石,芜湖万春圩周长八十四里,有田十二万七千万亩。隆兴二年(1164),宋孝宗命江南诸州守臣注意兴修圩田,宣州知州许尹乞大开圩田,孝宗派沈杞经管宣州、太平圩田事务。在朝廷的重视下,各地官员尽力督劝,百姓为获取耕地也乐于修筑,于是安徽大江南北广布圩田,乾道年间,宣城县有一百七十九圩,当涂县有五十余圩,庐州有三十六圩。圩田的兴建,大大扩充了耕地面积,而且,圩田既能防旱,又能排涝,是旱涝保收的良田,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北宋京师十大粮仓储粮皆运自江淮地区,还在无为、芜湖等地兴建大粮仓以储粮转运,可见江淮地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

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隋唐宋元时期,安徽的手工业和商业也有很大发展。唐代已盛行饮茶,安徽是重要的茶叶产区,据陆羽《茶经》记载,江北的寿州(包括今天霍山、霍丘、六安等地)、舒城(包括今天潜山、岳西、安庆、桐城等地),江南的宣州(包括今天南陵、泾县、宁国、宣州等地)、歙州(包括今天歙县、太平、休宁、黟县、祁门、绩溪等地)、池州(包括今天贵池、青阳、石台等地),均出产优质茶叶。宋代,茶叶种植和焙制比唐代更加广泛,在广德军(今广德县)还设置了官营茶场。矿冶、纺织、丝绸等业也日趋兴盛。此外,在宋代,安徽还开始出现棉花种植。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丰盛,为贸易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安徽从淮北到江南的水上航运网都成为商业贸易网,安徽还成为南北东西货物的集散地,广州的犀角、象牙、珠宝,西湖的稻米、木材,四川的蜀锦,扬州的食盐,都要经过安徽的江淮商运枢纽运销四方。

明清时期,安徽的经济发展也达到传统时代的顶峰。安徽是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的故乡,朱元璋对这里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利措施。首先,大规模移民。据统计,终洪武一朝,大规模地向淮河流域迁徙人口即达七次之多,总人数当在二十万以上,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其二,给予政策优惠。朱元璋命令新垦辟出土地的人,免除赋役三年,还屡次下令免除宁国、广德、太平、无为、宣城、池州等地田租,并永免凤阳、临淮二县赋役。对于迁徙而来的贫苦农民,还无偿提供粮种、牛等生产资料和衣、钱等生活资料。其三,大力兴修水利。洪武初期,修建和州铜城闸,周回二百余里。洪武末期,为疏导淮水,减轻洪涝灾害,组织人力疏浚了淮河下游山阳的支家河。永乐时期,重修了寿州安丰塘,修筑潜山、怀宁陂堰以及天长县福胜、戚家庄二塘,还修建了淮河大堤。在朝廷的扶植和百姓的努力下,安徽经济发展很快。明宣德四年(1426),规定应天、常、镇、淮、扬、凤、太、滁、庐、和诸州府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这个数字占全国漕粮总额四百万石的一半以上,其中凤阳、太平、滁州、庐州、和州五州府属今安徽江淮地区,可见这里已成为重要粮食产区。

安徽的商业在明清时代十分兴盛,凡是能通航的江河,都成为繁忙的商品运输线,任何物品,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其中盐、米、茶叶、竹木是百货商品中的大宗项目,在安徽商业运输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明 *** 在全国设立六个都转运盐使司和七个盐课提举司,其中山东盐运司的行盐范围中包括徐、邳、宿三州,其盐经淮系水路运销;两淮盐运司的行盐范围中包括宁国、太平、凤阳、庐州、安庆、池州等府以及滁州,其盐通过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运销;两浙盐运司的行盐范围中包括徽州府及广德州,其盐通过长江水系和新安江水系运销。清代行盐范围大体沿袭明代,但有所扩大,安徽内河盐运量更大了。明清时代,江浙地区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迅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需要湖广、江西等地的米粮接济,安徽沿江州县的稻米也大量外销,米粮贩运业十分兴旺,顺江而下的米船络绎不绝,芜湖成为全国最大的米市之一。明清时代的安徽茶叶生产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清代规定安徽茶叶定额为八万七千多引,产地包括潜山、太湖、歙、休宁、黟、宣城、宁国、太平、贵池、青阳、铜陵、建德、芜湖、六安、霍山、广德、建平等十七个州县,茶叶成为商业运输中的大宗商品。竹木的销运量也很大。与安徽毗邻的江西、湖广以及四川皆盛产木材,通过长江大量运销到长江下游地区。安徽南部山区出产的的竹木,也经青弋江运至芜湖,再顺江而下外销。芜湖是木材的重要转运基地,青弋江港湾经常停泊着许多商船,徽宁滩则是徽州木商贮放木材的专用港埠。除上述盐、米、茶、木外,丝与丝织品、棉花与棉织品、陶器等商品的运销量,也为数不少。

安徽经济到底怎么样?

安徽发展的是很有前景的,发展的也很不错。

由于长三角核心区的存在,安徽,尤其是皖中南地区,能够比其他任何地区更快地接受到来自于长三角核心区的辐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皖中南地区比起苏北和浙南地区,在地理和地缘环境上都要更加优越。

哪位高人能较具体的分析一下安徽的经济发展概况及趋势?

致安徽经济发展的十点建议!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被国家冷落三十年的安徽终于第一次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的时代,安徽终于迎来大发展的机遇,《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家给安徽制定战略定位发展如下:

一、规划范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主要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2008年规划区人口305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8l8亿元,分别占安徽省的45%和66%。《规划》提出,到2015年,示范区经济总量大幅提高,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更加良好,长江、巢湖水质改善。到2020年,示范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水平居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优美,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成为安徽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带。

二、产业空间格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一轴”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6个沿江市,这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轴线;“双核”指合肥、芜湖,这是我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两翼”包括滁州和宣城市,着力打造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专业的前沿地带。

三、产业承接发展重点: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吸纳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明确了皖江城市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向。重点从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提出了产业承接发展的重点。

如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正处于全面转型,跨越发展,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时期,安徽迎来大发展时刻,沉睡多年战略定位徘徊不前的安徽终于有了明确清晰的发展方向,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阶段,不可否认,安徽仍然是不发达地区,仍有诸多制约安徽大发展的因素,安徽大发展应具备以下十点建议:

1、打造廉洁高效具备现代服务意识的政府

省内官场浮夸风、“假、大、空”十分盛行,实干作风非常薄弱,贪腐前仆后继,买官卖官、官场裙带风、家族化盛行 ;需要花很大力气改善和铁腕清除官场跑官买官不作为等萎靡作风,铲除乱作为官员,展示安徽新形象,打造小政府、大社会,比发达地区更高效率的办事服务意识和思维模式。

2、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政策,积极吸纳人才的战略

一份网上统计资料显示:安徽对高校毕业生吸纳能力太弱,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山东等省市,是接纳安徽毕业生主要流向地区。尤其是博士生和硕士生,流出率竟分别达到了78.73%和79.30%”。

21世纪大发展的前提就是人才战略,在全球WEB2.0时代, 落后地区寻求大发展,必须拥有比发达地区更加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思维理念,清除与时代发展脱节的年龄偏大公职人员,积极推行吸纳人才战略,突破一切阻力,向全国公开招贤纳士,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政策,开动和引导政府和民间一切力量与智慧千方百计找差距、寻思路、重民生、求发展,安徽大发展更需要詹夏来这样实干型的领头人。

3、创造稳定透明的法律环境,

建立公平、透明的制度环境,开展打击权力寻租活动,严肃惩处违法、违规、违纪的政府机构或政府公务人员个人的征敛、收缴行为,使政府的分配行为与其行政职能相对应,抑制腐败的孳生。逐步减少和淡化行政部门的权力,使其权力行为转变为服务行为。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制度约束。

建立积极稳定透明的法律环境中,更能为现代商业社会体系服务。使软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成为地区软实力的代表。

4、建立皖南旅游区

以合肥为中心的高速和高铁正在建立,而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这片中国最丰富的皖南旅游区通向长三角中心城市交通依然不完善,应尽早联合苏浙沪向国家申请立项沪芜城际铁路,(上海-湖州-广德-宣城-芜湖,约260公里,这条城际铁路并与宁杭、宁安城际铁路相连),同时在沪芜城际铁路广德段扩建至黄山的快速铁路支线(广德-宁国-绩溪-黄山),把皖南最丰富的旅游区(黄山、池州、宣城)建设成为上海、南京、杭州三极品字形经济区域中心1-2小时交通圈,从而皖南地区与长三角中心城市步入”同城效应”时代;

从城市区域化发展来看主要表现为集聚→中心化→扩散→中心城市→重新集聚→扩散→城市群的演化路径,因此,皖南旅游区与上海、南京、杭州城市群处在1-2小时交通圈内,正处于城市区域发展的“重新集聚”阶段,因此,城市圈的发展的前提必定是更快捷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地理空间的缩短必定带来深层次的多重互动,从而更易接受来自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城市强大的辐射功能,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相互交往的“集聚效应”作用,同时,交通的便利更能向长三角展示灿烂的徽文化、文房四宝、徽派建筑、徽学、徽墨等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5、建造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平台

安徽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名人故里数不胜数、灿烂的徽文化、悦耳动听的黄梅戏;特别是仅次于京剧的黄梅戏,因官僚主义排挤人才的多种因素,黄梅戏如今已下滑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凋零状态!相对于昆剧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年世博会大放异彩,黄梅戏已经在文化产业中已经边缘化了。

振兴文化产业,大力清除省内官僚主义,特别是铲除“假、大、空”者,切勿让外行人领导内行人,真正让内行的人负责文化产业,吸收大批优秀人才,大力宣传和推广徽文化,特别是在当今诚信普遍缺失的现代商业社会里,更应推介徽商的“诚信、戒欺”的精神。积极通过图书、音像、影视、传媒、演艺、网络等各种平台推广安徽的文化产业资源,为经济发展起到桥梁的作用。

6、跨越式发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模式

安徽发展最快的县---广德,因其毗邻江浙两省,吸引长三角投资最多的县,经济发展快速,引人瞩目,但由于着重GDP,引进了化工、纺织印染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甚至连个污水处理厂都没有,广德县的空气质量明显比省内周边县市差。

走跨越式发展是沿袭过去“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以低价卖土地承接和引进长三角被撵走的淘汰污染高耗能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短期发展,创造官员政绩GDP,还是着眼长远,只有另辟蹊径;发展经济和周边区域比拼GDP污染环境非明智之举,扬长避短,走比较优势战略发展道路,在相对生态环境良好,劳动力成本较低下寻求突破,必须以目前尚未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下,着重生态环境建设,引进无污染的轻工业企业,打造长三角生态休闲后花园,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为本,走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走可持续、和谐发展道路。

7、土地开发过程中维护农民的利益,避免暴力拆迁

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的兴起,外来投资者特别是长三角投资者纷至沓来,地方政府纷纷建立开发区、工业园吸引外资,低价征用农民土地,拆除农民房子,甚至对农民抵制非法征用农民土地采取抓捕、打人、拘留都暴力手段等情况屡见不鲜。

在这网络大爆炸的时代,采此手段只能为地方抹黑。在地方发展经济过程中,征用土地和拆迁房屋应积极与农民协商沟通,按照法律补偿标准规定赔偿失地农民,并给农民办理社保,或者以农民土地作为股份入股当地开发区,参与当地分红,避免暴力行为,与民友好协商,才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8、建立开明、开放的言论环境,积极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

中安在线旗下的中安论坛对于针砭时弊的文章往往采取封帖和删除,对发帖者ID进行封杀,合肥论坛对批评时政的帖子也多有限制,从某种意义透示了安徽网络舆论的自我封闭,也揭示了省内论坛在全国无任何影响力。

批评时政、针砭时弊、建言献策,其实都是发帖者对家乡的关心与关注,对一些黑暗现象和乱作为现象进行曝光,对地区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路,需要论坛管理员引导得当,并不是一删了之。

对突发事件及公共危机事件处理,切勿对网络民意置之不理,充耳不闻,在人类文明政府的最基本的底线基础上,应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突发事件。然而省内官员“假、大、空”盛行,也无任何个性官员有开明、开放的实际举动和言论。

在WEB2.0时代,更需要开明、开放的环境,官民互动,广开民智,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9、大力建设好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

“汽车跳,安徽到”!“到了安徽,年年修路,就是路修不好”!这是外省人对安徽公路的评价,也正是安徽公路的真实写照,也令每一个皖省人蒙羞。特别是同时与江苏浙江两个最发达省份接壤的宣城地区,其境内318国道坑坑洼洼,坐车就像坐摇窝子车,蹦蹦跳跳,把人五脏六腑都要颠出来。

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这是任何地方发展经济必备的前提;成功的人士找方法,失败的人士找借口;看不到的差距就是最大的差距,看不到危机就是最大的危机;安徽交通部门应深刻检讨和反省“豆腐渣”公路形成的原因,不能老拿与发达有差距的借口来搪塞,否则就是安徽发展的绊脚石和罪人。

建设好质量优良的公路和路边具有生态绿化带,是吸引外来投资者的必备条件。

10、 加大扶持本省民营企业的力度,争创知名品牌

综观省内没有一家民营企业在全国叫得响,更无中国知名品牌;其深层的原因是官场肉食者对民营企业抑制限制以及“吃、拿、卡、要”等等的竭泽而渔的政策大行其道.

作为国企的奇瑞汽车的辉煌跟当时的芜湖市委书记詹夏来实干作风密不可分,正是由于詹的汽车梦和他务实的作风,奇瑞成了中国三大民族汽车品牌之一,詹是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实干的官员。

创造宽广、宽容、宽厚的良好环境,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金融方面扶持支持引导的开明政策,积极引导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将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关于霍山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

围绕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我们最近对霍山县作了一次调研,感到这个县发展经济的路子和经验值得重视和总结,由此也对加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一)霍山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库区和老区县,区位比较闭塞,资源也很有限,先天条件并不优越,但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一条很有特色的发展路子,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座谈和考察,印象比较深的有五点:第一,面对宏观环境和经济周期变化,各地经济发展多数经历过起伏,但霍山经济始终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1990年—2004年14年间,全县GDP年均增长13.7%,高于全省县域同期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第二,霍山曾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相当突出。1989年,该县工业增加值仅占生产总值的24%,去年高达53%,居全省各县之首;2004年,全县财政收入63%来自工业税收。第三,作为一个深处大别山区的边缘小县,外向型经济已形成一定的气候。霍山大兴开放之风,形成了人人谈开放、举县抓招商的良好氛围。2004年,全县出口创汇5047万美元,位居全省县级前3强。第四,面对宏观调控和各种要素制约,霍山的园区经济仍然办得红红火火。该县工业园区创建于2002年,短短两年多时间,入园企业20家,其中有16家企业、26个项目是在宏观调控之后进入园区的。第五,霍山的发展不只是工业经济一枝独秀,而是呈现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动局面。他们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明确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污染不进霍山”,“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做,劳民伤财的事坚决不干”。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打造了在全国叫得响的四张“名片”: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社会治安模范县、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县、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二)在同样的宏观环境下为什么基础条件并不优越的霍山县能够突破局限、加快发展?通过调研,感到最根本的有三条:

一是霍山县在发展过程中较好地坚持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地赋予解放思想以新的内涵和实际内容。在他们看来,对于一个信息比较闭塞、市场化进程起步较晚的山区县,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是具有决定性的先导力量,必须紧抓不放。为此,他们在提出每一个发展思路和战略部署前后,都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在“工业富县”战略初提之时,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党政干部、企业家等不同层次的代表“四上宁国”,连续开展几轮思想大讨论,形成了共识,使工业强县战略在全县牢固生根。从一定意义上讲,霍山发展的过程就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从认知到实践、由精神变物质的过程。

二是霍山县在发展中抓住了能人兴县这个关键,培育了一批高素质的市场主体,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他们善于发现和利用市场经济的先知先觉者,注重发挥乡土能人的作用,鼓励党政机关中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到企业发展,催生了一批企业家梯队和高素质企业群体,带动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发育。为营造能人创业和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他们注重集中力量扶持大户,注重资源配置向能人和优秀企业家集中,对有贡献的企业家经济上给实惠、政治上给地位,促进企业资本积累的进程,激发企业家创业和发展的积极性。从1992年开始,霍山县就对年纳税百万元以上的企业家,按纳税额的1%给予奖励,产生了很大的激励效应。突出“人”的作用还表现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他们有明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懂经济的干部充实到经济主战场,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特别是霍山有着良好的包容环境,外面的优秀干部来得多、扎得下根,并影响和带动了本土干部的成长。

三是霍山县较好处理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走上了“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作为县一级,霍山和多数地方一样,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也面临调控手段和要素资源不足的制约。霍山县能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营造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当地的企业和群众反映,霍山党政干部的心思和精力是用在发展、用在经济建设上的。大家的兴奋点不在于位子和帽子,而在于怎么把工作干好、把经济抓上去;工作的着力点也不是放在怎么抓权、怎么管企业上,而是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

霍山的经验当然不只这些,放在全省来看,最值得总结的一条,就是他们能把看明白、想明白的事干明白。对于县域经济发展,很多县都不乏好的想法和思路,很多人都能看清楚、说清楚,但怎么把思路转化为行动,把看明白、想明白的事真正做明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霍山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认准的事,就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去干,不走神,不翻烧饼;在于他们对于决策部署的落实有着很强的执行力,做到方向明确、措施具体,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筹各种手段和资源,做到政令畅通、执行到位。从工业富县的提出,到山口经济的推进,再到园区经济的发展;从提出思路,到形成共识,再到做出成效,从霍山的发展轨迹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一种锲而不舍的作风,一种上下同心的合力,一种运作资源的能力。更可贵的是,霍山的经济发展是一场“接力赛”,而这种“接力赛”源于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在霍山,人们经常提到的几届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任职时间都比较长,都有从副职到正职、从政府到党委这样一个经历;而且,在霍山,历任领导一届继承一届,一届发展一届,做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正是这样一种风气和传统,使该县发展少了折腾,形成了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明白的良性循环。

(三)霍山的经验表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县一级自身。只要各县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总能找到适合本地实际的路子和办法。调研发现,霍山发展也面临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带有共性的矛盾和问题。比如,作为一个地处偏僻的人口和资源小县,霍山县不论是经济规模还是经济素质,要实现新的突破,压力很大。尽管霍山工业发展启动较早,形成了一定的先行优势,但由于山区县地理区位的先天不足,要素供给和配套环境相对薄弱,发展容量较为有限,一方面,县里要千方百计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县域的弱小功能又难以承载大企业的需求,成长起来的优势企业不得不走出去寻求更大发展空间,县域面临“做大”与“留大”的两难局面。同时,金融服务薄弱的问题在霍山很突出,每年通过招商引来的资金还抵不上存款外流的数量。此外,县里对县域功能缺失问题反映也比较强烈,感到上面管得还是多了一些,县级政府事权、财权和管理权不统一的矛盾对工作钳制较大。

(四)县域兴则全省兴。霍山发展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从中可以得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

第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导向。我省县域经济整体基础还较为薄弱,要全面振兴县域经济,需要有加快发展、迎头赶上的决心,更要有坚持不懈、长期作战的思想。首先,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应当充分尊重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推动发展,形成有利于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导向。一方面,在上对下的指导上,省、市要为县一级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形成一个有利于县级干部从长计议的预期,引导县一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多做强基固本的事情上,放在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上;另一方面,县一级自身尤其是领导团队,要进一步强化统驭力、执行力和转化力,对认准的发展路子,坚定不移、一以贯之抓落实,把好的思路转化为好的发展绩效,真正把看明白、想明白的事干明白。其次,正确的导向需要科学的激励机制。在激励和支持政策上,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对发展相对薄弱地区,重点支持他们做一些打基础的事情;对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则支持他们更快、更好发展,发挥倍增效应,形成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和甲级队;奖励政策必须打破“平均用力”现象,比如,对经济强县,应当在体制上赋予他们更大的自主权,使其管理幅度和深度与经济扩张的能力相匹配;奖励的方式也要改革,比如对办得好的园区,可以奖励用地指标,或在园区建设引导资金上予以倾斜等。其三,正确的发展导向说到底是用人导向问题。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选好、用好党政主要领导。要强化任期观念,处理好干部提拔与稳定任期的关系,避免领导干部过快流动,影响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加大干部“双向”交流的力度,选择一批视野开阔、熟悉经济、作风务实的省、市年轻干部到县一级任职,同时选拔一批县直和乡镇干部到省、市机关和发达地区锻炼。

第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找准方向和突破口。县域经济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不管各县情况如何差异,加快工业化是基本取向。抓住工业化这个主要矛盾,县域经济的其它诸多派生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霍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当然,工业化途径可能有所不同,有的是优先发展加工制造业,有的则从农业产业化入手,而有的可能先从三产突破,但无论如何,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要加速工业向园区集中、资本向能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把工业化与市场化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工业化与城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当前,特别要在两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要在开放型经济上突破。通过外向型经济,可以植入先进的观念、技术、人才等稀缺要素,有效突破县域工业化的瓶颈约束,实现工业的快速扩张。要进一步强化开放的观念、市场配置资源的意识,全力推进东向发展战略,把招商引资和开放型经济作为推进工业化的主要途径来抓。二是要在工业园区上突破。越是在宏观调控趋紧的情况下,越是要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决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要把招商引资与发展园区工业更好结合起来,注重围绕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强化产业链招商,引导关联企业进园区,促进企业集群化发展。

第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培育内生力量。要着力培育内生力量,让一切有利于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把各类创业主体激活起来,使一切领域的创业潜能释放出来。首先,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创造适宜民营企业发展的气候,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让民营经济唱主角。其次,要加快成长一批能人和企业家。目前我省县域不少企业家存在着素质不高、“小富即安”等问题,有的缺乏职业企业家精神、“官本位”意识还比较浓。必须加大引进、培养和开发力度,创造一个有利于能人和企业家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让想创业的能人和企业家成就梦想。

第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有效化解要素瓶颈约束。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支撑体系问题。在继续加强与国家有关银行的合作、争取更多支持的同时,当务之急是加快地方金融的发展。要发掘民间资本的力量,引导、鼓励、支持县域民间资本发展县域金融组织和资本市场。二是人才保障问题。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念,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在大中城市设立窗口或建立研发基地等形式,搭建吸引外地优秀人才的平台。各县可以依托县级职业技术学校等教学设施,围绕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土地供应问题。省里应当在坚持“总量控制、动态平衡”的原则下,根据各地发展的不同情况,优先保证重点园区、重大项目的正当用地需求。

第五,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城乡统筹。首先,要坚持以城带乡,加快城镇化步伐,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应当把县城建设作为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支点,提升载体功能,增强人口和产业集聚度。其次,要坚持以工促农,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要运用工业协作理念,加快培育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购销大户和农村商品经纪人,从根本上解决“大市场”与“小农户”的矛盾。其三,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要重点加大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要集中财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全农村低保、合作医疗、社会救济等各项制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第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县级政府的主要着力点放到营造环境上,推动整个政府行政理念的变革。围绕建立“服务型政府”,大力促进行政资源的重新整合,推动制度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真正把政府的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省级要围绕县域的实际需求,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核心是简政放权,从根本上改变县域治理结构,为县级政府转型提供支持。当前要进一步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做到能放则放、该放就放。同时,大力推进县域综合改革,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快建立农村基层工作运行新机制,改进省直部门对县一级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原文链接:http://527256.com/47521.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3-01-11 02:01:08  回复
南北朝时期,因兵燹连绵,安徽淮河南北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人口急剧下降,但是,也应看到,由于淮河南北是南北政权巩固和扩大统治的重要基地,统治者为了解决军粮问题,还是重视这一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开发的。东汉建安年间,曹操推行屯田,今砀山、毫县、太和、淮北市以及寿县、潜山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3-01-10 17:56:37  回复
转变为服务行为。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制度约束。建立积极稳定透明的法律环境中,更能为现代商业社会体系服务。使软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成为地区软实力的代表。4、建立皖南旅游区以合肥为中心的高速和高铁正在建立,而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3-01-11 03:44:04  回复
、措施具体,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筹各种手段和资源,做到政令畅通、执行到位。从工业富县的提出,到山口经济的推进,再到园区经济的发展;从提出思路,到形成共识,再到做出成效,从霍山的发展轨迹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求真务实的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3-01-10 20:14:12  回复
销。清代行盐范围大体沿袭明代,但有所扩大,安徽内河盐运量更大了。明清时代,江浙地区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迅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需要湖广、江西等地的米粮接济,安徽沿江州县的稻米也大量外销,米粮贩运业十分兴旺,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