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贸易融资调查报告-2014年贸易融资调查报告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有什么作用

凭借全球化经营网络和广泛的客户基础,中国银行组织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调查涵盖境内外3000多家企业,是迄今为止样本数量较大、覆盖区域较广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调查之一,在此基础上统计整理形成的《白皮书》,其权威性和参考价值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同。]

[2014年,中国银行在上年度全球客户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进一步扩大了调查样本,收集的有效问卷反馈较上一年度增加200多份,总计达3162份,其中来自境外企业的反馈807份,较上年增加105份,涵盖境外22个国家和地区;二是更新了部分问卷选题,及时反映企业对跨境人民币业务新形势、新市场和新产品的看法;三是增设了“走进全球财富500强的人民币”专题调查,以反映大型跨国企业使用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产品的总体状况。全球财富500强中,开展跨境经营的非金融企业384家,本次调查得到了其中147家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反馈,客户覆盖率约为38%。]

[中国银行以“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为战略目标,是人民币国际化业务规模最大、参与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最为活跃、人民币国际化业务专业能力最为突出的大型跨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编制并发布《中国银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白皮书(2014年度)》,旨在从银行所服务的客户维度反映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发展状况,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关注并参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帮助客户更好地选择和使用人民币国际化产品和服务,共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更好更快发展。]

·境内外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预期更加积极,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客户需求基础更加深厚

·人民币在境外第三方之间的收付使用水平明显改善,国际计价职能进一步增强

·境外人民币金融服务更加普及,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结算产品是普及程度最高的跨境人民币产品,对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性的影响最突出

·财富500强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参与更为广泛,对待人民币汇率波动更加成熟,对人民币结算产品的使用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中行人民币国际化产品和服务受到客户积极评价,海内外一体化服务水平最受客户认同

一、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预期

(一)境外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预期更加积极

与2013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受访境外企业对“人民币可能成为十分重要的国际货币,地位和作用可能接近美元和欧元”的认同度达到41%,较去年提升10个百分点,而认为“对人民币国际地位和作用还不好评估”的企业占比下降4个百分点,说明人民币国际化经过5年的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境外企业对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前景和地位形成更加积极的认识和判断。

(二)境内企业对人民币跨境交易使用水平的评估更加乐观

境内企业对未来5年人民币在中国对外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持有更加乐观的预期,认为人民币在对外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将超过40%的企业合计占受访企业的17%,较去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认为人民币结算使用比例将处于20%-30%之间的企业占比为33%,也较去年提升7个百分点。

(三)跨境人民币的使用意向进一步提升

约有87%的境内企业和69%的境外企业打算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或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收付结算中的使用比例,分别较2013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10个和8个百分点。

二、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状况

(一)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水平明显提高

受访企业在跨境交易中实际使用人民币的水平较去年有了明显提高。境外企业进出口过程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例超过15%的企业占比达26%,比2013年的调查结果提升了10个百分点;人民币结算比例不足5%的企业占比则下降了5个百分点。对境内企业的调查反馈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

(二)人民币境外流转取得积极进展

境外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交易对手区域分布呈分散化趋势。在2013年的调查中,仅有10%的境外企业反馈其与中国大陆以外的第三方之间发生过人民币跨境收付,而2014年这一比例提升至41%,其中反馈与日韩及东盟、欧洲和美洲发生过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境外企业占受访境外企业的比例分别为8%、4%、2%。

调查显示,中国大陆以外第三方之间发生人民币收付的企业分布区域较上年度更加广泛,发生在第三方之间的人民币往来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境外流转使用水平,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所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

(三)人民币计价结算主动权明显改善

反映人民币计价主动权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当汇率变动对境内企业不利时,境内企业是否能基本坚持本方报价,使价格不受或少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从调查结果来看,反馈“完全坚持本方报价、外商让步较多以及双方对等让步”三种情形的境内企业比例均出现一定提升,而反馈“本方让步较多”的比例有了明显下降,这说明境内企业本币报价的主动权有了较大改善。总体来看,境内企业人民币计价主动权仍相对偏弱,在汇率变动不利时,完全接受外商报价而承担汇率风险的企业仍占受访境内企业的26%。

此外,对比2014年和2013年两次调查结果还发现,在进出口业务中,外商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的比例稳步提升,不接受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明显下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方企业选择以人民币结算的主动权趋于改善。

三、人民币国际化产品和服务

(一)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产品中,结算和贸易融资的普及程度最高

从境内外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产品的使用情况来看,63%的受访境内企业和38%的受访境外企业在过去一年中曾经使用过跨境人民币结算产品;25%的受访境内企业和14%的受访境外企业使用过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表明跨境人民币结算与融资是最普及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客户参与度最高,而人民币现金管理、贷款及发债等产品的使用水平相对较低。

调查还显示,境外企业对人民币贸易融资的使用水平低于境内企业,这反映出境外企业可能更偏向于以本币进行贸易融资;境内外企业对外汇交易产品使用率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人民币相对境外企业是外币,外汇兑换需求更高。

(二)对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产品的需求更趋多样化

调查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境内企业打算在未来进一步提高跨境人民币结算产品的使用水平,有望推动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的使用比例继续提升;接近20%的企业打算提高人民币外汇资金交易的使用水平,表明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意识逐步增强;约7%的企业打算增加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的使用水平,这一趋势意义十分积极,表明企业“走出去”对人民币“走出去”的拉动作用有增强趋势;此外,打算使用全球人民币现金管理产品、到海外市场筹资的企业也分别占有一定比例,反映出境内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产品的需求逐渐多元化。

(三)境外人民币金融服务更加普及,产品种类更趋丰富

与2013年的调查结果相比,2014年受访境外企业中,反馈当地有3家以上银行提供人民币金融服务的比例上升了8个百分点,而反馈当地只有1-2家银行提供人民币金融服务的比例大幅下降。调查还显示,境外人民币金融产品的种类也更趋丰富,反馈当地银行能够提供3-5种人民币金融产品的比例较2013年提升7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境外银行加入人民币市场并尝试提供更丰富多样的人民币金融产品,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离岸人民币市场广度和深度,提升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服务整体水平。

(四)中行海内外一体化服务最受客户认同

中行服务最让客户满意的因素排名中,“境内外协作水平好、一体化便利程度高”等选项的客户认可度最高;“服务价格有竞争力、海外服务能力强、提供配套融资”等也得到较高认可,客户满意度较为接近,这些因素反映出中行在人民币国际化业务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凭借海外机构优势网络、海内外良好的协作联动,以及同等服务品质下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客户在使用中行跨境人民币产品和服务时获得了满意的体验。

四、走进全球财富500强的人民币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在全球金融资本流动、技术转移、供应链管理、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活跃于国际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客户群体,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广泛参与跨国境、多币种的贸易收支和资本运作,在推动货币国际化使用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人民币在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的普及和使用情况如何,是了解人民币国际化使用水平的一个重要观察维度。为此,本次调查将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作为一个单独群体,对其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与调查总体样本进行比较,以期反映财富500强看待和使用跨境人民币的具体特征,更好地揭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状况。

(一)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预期更加乐观

境外财富500强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预期较受访境外企业整体更为乐观。有45%的受访境外财富500强企业认为未来人民币可能成为十分重要的国际货币,地位和作用接近美元和欧元,这一占比高于境外企业样本总体水平。

但是也有28%的受访境外500强企业对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暂未做出明确评估,这一比例同样高于境外企业样本总体水平,表明仍有不少境外财富500强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的预期尚不明确。

(二)参与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领域更广泛

调查显示,财富500强企业参与人民币国际化的领域更广,更注重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产品的丰富性。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财富500强企业中,发行境外人民币债券、开展人民币信贷和贸易融资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企业样本,表明财富500强企业对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参与更为活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民币借贷、发债与人民币资产配置。

(三)使用人民币的意向受汇率波动的影响更小

70%的受访境外财富500强企业认为,2014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没有对公司使用人民币的意向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一比例较境外一般企业样本高11个百分点。

调查还显示,境外财富500强企业中不保留汇率风险敞口或管理净汇率风险敞口的企业占比较境外一般企业样本高6个百分点,表明境外财富500强企业相对更加注重对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对冲和管理,其使用人民币的意向受短期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小,对人民币币值保持长期稳定更具信心。

(四)银行品牌和国际化经营优势是选择合作银行首要考虑因素

在“长期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是否提供信贷支持、价格竞争力、产品组合是否完善、银行品牌及国际化经营优势”等诸多企业选择跨境人民币业务合作银行的考虑因素中,将“银行品牌和国际化经营优势”置于首要位置的财富500强企业占比最高,其次对“长期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也给予较高的考虑权重。

境内财富500强企业其次考虑的重要因素依次为“是否提供信贷支持”以及“产品组合是否完善”,境外财富500强企业其次考虑的因素依次为“是否提供全球现金管理”以及“资金收付是否安全快捷”,反映出境内财富500强企业看重银行的信贷资源投入及产品完善程度,而境外财富500强企业更关注现金管理服务质量及资金收付是否安全快捷,两者存在不同的偏好。

五、结论和启示

(一)人民币国际化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逐步形成

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基础是客户需求。与2013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本年度受访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地位和人民币跨境流通使用水平的预期更加积极乐观;实际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稳步提高;中国大陆以外的第三方之间发生人民币实际收付的范围和规模明显上升;跨境人民币使用意愿持续高涨。从这些积极变化中可以看到人民币国际化自我发展的蓬勃内生动力。未来一系列新的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政策将更进一步增强这种动力,逐步形成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网络效应,即使用跨境人民币的客户越多,使用人民币的支付结算成本会降低而便利性会提升,从而吸引更多客户加入使用跨境人民币的行列,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

(二)人民币计价结算职能进一步增强

调查显示,当境内企业面临不利的汇率变动时,表示能够完全坚持本方报价或者外方做出较大让步的企业占比在逐步上升,而反馈本方做出较大让步、承担更多汇率变动损失的企业比例明显下降,说明境内企业以人民币定价的主动权逐步得到改善,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在规避对外贸易汇率风险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三)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应完善基础产品,推进关键产品创新

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境外企业认为交易结算是否便利是影响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性的主要因素,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融资等传统产品是受访企业中使用最为普及的产品。这些调查结果说明,进一步推广人民币跨境使用,仍应着眼于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基础产品,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提升资金结算的安全、快捷和便利性。

同时,外汇交易、全球现金管理等组合产品也是境内外受访企业在跨境交易中关注度较高的产品。其中,外汇交易产品是衔接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纽带,是管理汇率风险的重要工具;全球现金管理是便利跨国经营企业加强全球资金归集使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推进上述关键产品的创新,如开发更多人民币直接交易品种,拓宽资金归集和运用渠道等,对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应关注和服务跨国经营及走出去企业

调查显示,财富500强企业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更加全面,不仅有人民币收付需求,也有人民币资产负债管理的需要,此类企业的人民币业务发展对于活跃离岸人民币市场供求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查还显示,境外设立的中资企业是跨境人民币结算使用比例最高的境外客户群体,也是推广普及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和投融资潜力最大的客户群体之一。跨国经营企业和“走出去”企业将成为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重要带动者,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将为相关企业带来更多的融资结算便利,为企业跨境经营提供可靠保障。

铜质押担保融资骗局警示 银行风控大旗仅靠信贷员扛?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涵 自2013年铜贸易融资的风口过去6年之久,那时企业利用铜进行低成本融资,在质押过程中出现信息失真、私自出仓和重复质押等行为,倒逼银行收紧铜贸的授信规模,甚至一度叫停铜融资业务。

日前,裁判文书网披露了一起刑事判决案件,揭开同样发生在2013年“铜融资怪圈”背景下,利用铜质押融资的骗局。但与之不同的是,其手法略显“拙劣”,仅依靠着虚报铜抵押物数量、重复提供同一批质押物、伪造购销合同、审计报告等手段,就套取了六家银行2.71亿元的贷款、银行承兑汇票。那么,银行信贷员在中间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骗取银行信贷资金背后银行风控关卡是否存在失守?

重复抵押、伪造材料的骗局

具体回溯来看,被告人朱建华、汪亚英利用三家企业江苏利华铜业有限公司(下简称“利华铜业”)、丹阳利华电子有限公司(下简称“利华电子”)、丹阳市华英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下简称“华英物资”)在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套取江苏银行丹阳支行(1500万元)、工商银行丹阳支行(4000万元)、南京银行(1.2亿元)、农业银行(5600万元)、招商银行(2000万元)、丹阳农商行(2000万元)等六家银行2.71亿元,至案发均未偿还。

事后经过调查,三家公司经营和办公在同一地点,以经营铜杆铜丝、生产销售电线电缆、收购销售废有色金属等为营业方向。朱建华担任法定代表人,汪亚英担任总经理负责三家公司生产经营、资金、人事管理及参与重大事务决策等。

记者梳理发现,其主要的手段在于虚报铜库存、虚假购销合同、公司审计报告、重复质押融资。对此,法院认为,被告单位江苏利华铜业、利华电子、华英物资公司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票据承兑,均造成银行特别重大损失,行为均已构成骗取贷款、票据承兑罪。

不同于上述企业以货物的货权作为抵押在银行获得贷款的质押融资,经济观察报记者在翻阅裁判文书网时,发现上述三家企业早在当时铜贸易融资过热的背景下也参了一脚“融资铜”(铜贸易融资)。即通过银行开出的延期付款(90-180天)美元信用证进口铜至中国,然后在国内市场销售,获得国内人民币信贷资金。

当时的受损银行是光大银行南京分行,该行根据利华铜业的申请,在2014年1月8日支付进口信用证项下款项619万美元,期限为90天。但在同年的3月19日,利华铜业因其他银行的授信未及时发放,出现了资金链断裂,在各家授信银行均出现欠息情况。虽融资到期日未到,但光大南京分行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及时将该公司诉至法院。

一位参与2013年融资铜的银行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当时很多铜企的做法是在短时间内把货卖掉,变现的资金相当于企业获得的短期贷款,然后去投理财、股市、楼市、民间借贷等逐利区域,能否按时归还银行或者信贷资金的安全能否保证成了一大重要隐患。”

“若当信用证快到期时,融资企业继续申请新的合同贷款,借此循环操作,形成更大的融资风险。”上述人士补充道。

显然,与利华铜业相类似的企业层出不穷,一手进行铜贸易融资,另一手将库存铜进行虚报、虚假购销合同、重复质押融资,骗取多家银行信贷资金。“风险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当出现资金链断裂或者一家银行出现欠息情况下,就会出现信贷危机。”

回归利华铜业本身,该公司原财务经理证实,公司自2010年亏损,申请贷款所需购销合同、发票、报表等材料均是通过电脑伪造而成。“按贷款金额除以当时铜价推算来推测大致的虚报数量,三家公司表面上分别做账,实际上原材料、成品、半产品等的堆放并不区分公司,另公司真实报表通不过银行审核,只能用假的申报材料应付银行盘点和监管。”

银行风控仅赖于“信贷员”?

若按照利华铜业原财务的说法,该公司在2010年就出现亏损,相关申报材料均为电脑伪造;主办会计的证词为“2013年公司整体没什么生产,每月铜量不多;多位库管员证明多家银行监管的铜都是各仓库同一批铜料等不难发现的现实中,多家银行依旧踩雷,其风控为何如同虚设?

记者从一审裁定书中发现,都多家银行信贷员(上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分支行)的证言都指向审核不严。分别表明对公司生产状况及审计报告、增值税发票等材料真实性没深入了解;在2013年下半年发现利华铜业生产不景气,经办利华铜业涉案贷款业务时,通过邮件接受储某提交审计报告复印件,没审核真实性;在2013年5、6月时发现利华铜业生产经营不大正常,2014年经办利华铜业相关融资业务,没审核审计报告真实性,授信调查报告隐瞒利华铜业与华英物资关联企业关系。

不禁质疑,银行的风控全然依赖于“信贷员”?

上述的一家受损的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当时监管机制不成熟,银行把质押的材料贴上标签表明是自己的质押物,实际上这个标签形同虚设,因为没有一个成熟的系统来运作,导致信息不透明,在当时很难核实是不是重复融资。而信贷员跑在前线直接接触企业,其提供的材料是放款有力凭证。”

“现在银行内部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产调查询信息、动产质押公示系统可以真实查询,关于铜、木材原材料的质押贷款也做的少多了。”上述人士表示。

同时在此案件中,被告人朱建华、汪亚英上诉提出“涉案银行的工作人员并未受骗,对原审被告单位的经营状况是完全知情的,不应认定上诉人构成骗取贷款、票据承兑罪”的辩护意见。

对此,法院判定,经查相关涉案银行的工作人员的证言证实,信贷员与企业初步接触、调查后,最终授信、放款均需市行、省行的批准。

法院认为,虽有涉案银行的信贷员是知情,甚至是授意涉案企业的人员去制作了虚假的贷款资料,但授信、放贷的最终决定者并不清楚其所审核资料不实,决策者依然是在陷入错误认识的情况下作出了授信、放贷决定,不影响原审被告单位、原审被告人构成骗取贷款、票据承兑罪。故上诉人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纳。

中小进出口贸易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怎么写论文?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退民进”战略的实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国家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从事外贸经营的限制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中小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224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15.78%,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外贸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但由于中小企业起步晚,自有资金积累少,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在经营方式和市场开拓方面比大企业灵活主动,在融资的难度上却要大大高于大企业。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1、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二者关系不和谐。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质量良莠不齐,银行在无法充分了解贷款企业真实情况的条件下,为了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即要求比大企业更高的利率或其他较苛刻的条件,甚至拒绝提供贷款。

2、目前我国大多中小企业对信贷需求量小、次数多,相对大企业而言贷款的机会成本较高。据统计,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在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3、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我国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都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银行的信贷评价体系中也缺乏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评价模块,而是参照大企业标准,过多地考虑企业的财务指标,导致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无法得到贷款。因此,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发展更加有效的融资模式。

二、开展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优势分析

根据《巴塞尔协议》(2004年6月版)的定义,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属、谷物等)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贸易融资具有高流动性、短期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强调操作控制,淡化财务分析和准入控制,适应主体资质偏低的中小企业,有利于形成银行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贸易融资还能实施资金流和物流的控制,有利于风险的动态把握,避开企业经营不稳定的弱点。中小企业融资往往具有金额小、次数多、周转速度快等特点,而贸易融资恰能满足这些要求。

相对而言,贸易融资无论从风险度、银行准入门槛、审批流程速度方面都较普通的流动资金贷款有优势:

1、贸易融资准入门槛较低,这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因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无法融资的问题。调查企业的规模、净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及担保方式等情况是传统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很多中小企业因为达不到银行评级授信的要求而无法从银行获得融资。而贸易融资进入门槛较低,银行关注的重心是每笔具体的业务交易。在贸易融资过程中,银行重点考察贷款企业单笔贸易的真实背景及进出口企业的历史信誉状况,无需套用传统的评价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担保原则被弱化,银行通过资金的封闭式运作,确保每笔真实业务发生后的资金回笼,以控制风险。对于一些因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难以获得融资贷款的中小企业来说,贸易融资的推出意味着它们可以通过真实交易的单笔业务来获得贷款,通过不断的滚动循环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融资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就缓解了。

2、贸易融资审批流程相对简单,企业可以较为快速地获取所需资金。中小企业由于受资金规模的限制,资金链始终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融资的时效性要求较强。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要求银行对贷款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指标、发展前景、融资情况、信用记录、可抵押物或可担保单位等各个方面做出严谨的调查,审批流程繁杂冗长,经常发生等银行审批完毕企业已经不需要融资的情况。近年来,国内各银行纷纷开始重视贸易融资,对贸易融资流程进行重新整合,简化流程,只要调查清楚企业单笔贸易背景,并结合企业历史信用记录,落实相关要求后就可以放款,满足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时效性要求。

3、贸易融资比一般贷款风险低,能有效降低银行风险。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具有风险高、成本高、收益少的特点,很容易产生资金挪用风险。而贸易融资业务则注重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贸易的连续性,通过对企业信用记录、交易对手、客户违约成本、金融工具的组合应用、银行的贷后管理和操作手续等情况的审查,确定企业在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销售收入构成贸易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融资额度核定由贸易额扣除自有资金比例确定,期限限定与贸易周期匹配,资金不会被挪用,风险相对较小。

4、贸易融资业务可以扩大银行收入来源,调整收入结构。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从银行方面来讲,国际结算作为一项中间业务的支柱产品,有利于扩展中间业务收入。一方面,银行可以从直接贸易融资中获取大量的中间业务收入,如对进口开立信用证、进口押汇、出口押汇、出口贴现、保理业务、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等业务收取手续费;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直接获取银行贷款难度较大而对贸易融资需求很大,而银行几乎是其唯一供应商,因此银行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较强,相比较银行对大企业提供免费或价格低廉的融资类产品,银行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对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将有力促进银行收入结构调整。

三、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融资应注意的问题

???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内银行不断加大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力度,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从目前来看,国内银行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采取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1、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准入门槛过高。

各银行虽然都放宽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准入门槛,但却未将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与大型企业区别对待,这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实际准入门槛仍然很高。例如,对于打包贷款,除了要求企业有资信等级较高的银行开立的信用证正本,还需要确认有效的担保(保证或抵押),完全视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这就体现不出打包贷款作为一种贸易融资产品的优点,如果企业完全能达到流动资金贷款所要求的标准,又何必要做打包贷款呢?

2、对贸易融资审批缺乏标准。

目前各商业银行将贸易融资的业务审批等同于一般贷款业务的审批,而忽略了贸易融资业务特点,缺乏一套切合其特点的快速、高效的审批方法。由于贸易融资业务要求时间短,如一笔出口即期信用证业务,收汇时间一般为1个月以内,因此将贸易融资业务按普通贷款业务审批方式处理,经常导致审批时间比贸易融资期限还长,使得企业贻误商机。目前商业银行虽然实行了本外币授信统一审批,但贸易融资审批却按照人民币信贷审批思维模式进行。

3、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完备的信用管理体系。

目前,大多数出口企业还沿用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交易方式,对出口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控制非信用证业务的层次上,忽视对进口方资信的调查,加剧了出口企业的收款风险。据商务部一项研究报告统计,中国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中只有11%建立了自己的信用监管体系,而这11%中又有93%是具有外资背景的跨国企业。很多国内公司没有认识到海外欠账的风险和成本,随着时间的拖延,这些拖欠款的追讨将越来越难。目前,我国海外拖欠款中恶意欺诈已占所有欠款案的66%。同时利用外部保险机构,如出口信用保险来避免风险的企业还不多。

4、国际贸易融资形式单一。

就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种类而言,国内基本上仍然是以传统的融资方式为主,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品种少,且功能单一。银行往往只能做一些业务变种的浅层创新,不能进行适应国际经济金融发展趋势的深层次变革,各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方式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形式简单的贸易贷款、打包贷款、票据贴现等,国际上新兴的福费廷、仓单融资、出口商业发票融资等则很少有银行开办,始终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很难满足那些积极参与国际化的中小企业的需要。

四、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应采取的对策

1、借鉴发达国家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

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起步早、发展快,有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1)支持本国产品出口。发达国家一般都坚持出口融资用于购买本国的机器设备和其他商品。如美国出口信贷支持的出口产品国产率不得低于85%;(2)审贷分离。对出口信贷及担保项目严格审查,力求保证贷款的偿还。美国要求逐笔对贷款进行审查和决定,审查国外进口商的财产状况及资信情况。在日本,政府官员详细审查了解项目参与企业的情况,以保证其清偿能力。一旦贷款被批准,银行密切跟踪,保证对贷款人的执行进行持续监督,在出现拖欠贷款时及时采取行动。(3)融资资金多元化。以国家预算资金为主,多方筹集其他资金。西方国家出口融资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预算,此外,也有私人资金和地方资金。如意大利的出口信贷及担保,主要靠国家预算资金,资金不足时在国内外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2、充分利用新的金融工具,解决企业实际需求。

银行要能够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如通过福费廷、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贷款、出口保理授信组合、出口信用证授信组合、出口退税授信组合等融资手段,满足中小企业开展正常进出口业务的贸易融资需求。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对传统产品,要办出新意。如打包贷款业务,不只局限于信用证业务项下,要逐步拓展到托收和出口发票融资,进口业务方面可采用转开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等业务形式,满足中小企业的多方面融资需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3、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体系。

针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成立时间短、融资需求旺、频率高、额度小的特点,银行应制订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办法,使信用评级科学合理地反映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偿债能力。在贸易融资业务中,客户正常贸易产生的现金流量是还款的第一来源,而客户的自身赢利能力是第二来源,贸易融资业务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应该有别于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级标准,应该根据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制订专门的信用评级制度。银行应该为客户建立业务往来档案,根据客户的业务能力、交易对手资源及客户履约的信用记录评定其信用等级。

同时,要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收集中小企业产品情况、市场情况、进出口情况及资信情况等资料,改变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由于中小企业一般无力进行客户资信的调查,因此要鼓励中小企业用D/P、D/A、O/A业务通过投保出口信用险来化解风险。

参考文献:

1、??? 孙建林,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2、???

3、??? 沈瑞年,国际结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

5、??? 张耀麟,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 [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原文链接:http://527256.com/46085.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1-03 14:54:52  回复
国际货币的地位暂未做出明确评估,这一比例同样高于境外企业样本总体水平,表明仍有不少境外财富500强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的预期尚不明确。(二)参与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领域更广泛调查显示,财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1-03 17:27:48  回复
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在全球金融资本流动、技术转移、供应链管理、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活跃于国际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客户群体,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广泛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11-03 09:42:55  回复
全球财富500强中,开展跨境经营的非金融企业384家,本次调查得到了其中147家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反馈,客户覆盖率约为38%。][中国银行以“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