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年上半年的国民经济走势如何?下半年将会怎么走?
上半年国民经济的走势并不太好,国际冲突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上半年的经济表现一般,那么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发展来说,就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稳就业,稳增长就必须要同步发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完成年内的经济增长目标。
1、上半年经济增长同比增长2.5%
在当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的疫情反复多发的情况之下,国内的经济发展也是遇到了诸多困难。尤其是,对于上海来说,它作为国内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由于疫情反复,导致上海的经济出现了一定时期的停滞,原本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而上海市的消费也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释放,相应的工厂也没有办法及时的看功夫,才能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整个经济的影响都会产生非常多的不利冲击,而上海对于整个全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以及对外交往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枢纽作用,那么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这些作用都没有办法充分发挥,所以说就产生了非常多的问题和麻烦。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1%,保持基本稳定。
2、下半年稳增长希望较大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韧性是比较大的,虽然说已经对于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冲击,但是我们国家的经济规模依然可观,而且在这么严重的一些冲击以及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之下,我们国家还是实现了上半年的经济正增长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时需求恢复也是有非常大的潜力的,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稳就业稳增长的国家政策,就是为了能够尽快的恢复经济,能够尽快的让生产恢复到正常轨道上来,所以说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基于疫情走势的判断,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将遇到较大的负面冲击。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损失较大,且基本上不可能在后续季度中得到弥补。第二产业虽然也会受到冲击,但在后续季度可以通过加快进度来弥补。第一产业也会受到负面冲击,但由于第一产业在GDP中占比较小,所以总体影响应该不会太大。同时,由于第一产业涉及食品生产,所以可能对CPI产生影响。
由于2020年第一季度完全处于肺炎疫情影响阶段,受企业开工率低下以及居民户被居家隔离导致的消费大幅度下降影响,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第二季度随着疫情由尾声到彻底结束,劳动力大军逐步返城,企业界逐步实现正常开工率,居民生活逐步恢复正常,GDP同比增速开始回升;第三季度GDP增速将达到今年最高,大部分企业会采取加班加点的措施来弥补前面季度损失的产出,同时居民生活恢复正常,在消费方面也会存在弥补性消费。第四季度基本恢复正常增长。除此之外,随着疫情预计在第二季度得到控制,国家将再次加大逆周期调节,宏观政策将更倾向于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以推动经济发展,如减税降费、降息、降准等,进而弥补在第一季度的经济损失,所以宏观政策也将助力经济从第二季度开始逐渐提升。综合而言,2019~2020年全国GDP增速预计形成一个深“V”型走势,2020年第一季度降到最低点,第三季度升至最高点,全年整体增速有望达到预期目标。
供给方面,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会大幅度下降。首先,由于2020年春节提前,叠加春节假期延长,高基数效应拉低第一季度同比增速。然后,当前针对疫情政府对企业采取延迟开工的措施,意味着国内很多工厂延续假期停产模式,由此将压低工业产出,同时考虑外地员工返工需检查报备等程序,会进一步拖累工业产出。其次,国内很多企业不能如期复工将面临严峻的经营压力,如生产停滞导致货物不能按期交货,资金链断裂等引发的经营困难,甚至企业倒闭,进而牵连上下游企业。后续季度国家或地方政府预计会出台相关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工业产出将逐步提升。
消费需求方面,受疫情影响,预计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疫情过后,在一系列调控刺激政策下,经济生产得到恢复,消费需求会有所上升。一方面,当前受疫情影响,餐饮住宿、旅游娱乐等相关方面的消费短期内有所下行,但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另一方面,虽然疫情期间消费额增速存在一定的下行,但受消费推移的影响,预计疫情过后会存在一个日用品消费集中的小高峰,能对第一季度的下行产生弥补。总的来看,短期波动不影响消费长期向好的趋势。
投资需求方面,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会受到影响,但在后面三个季度尤其是后半年会大幅度上升。综合来看,疫情过后政府可能会考虑加大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对于房地产投资方面,鉴于当前房地产泡沫较高、风险较大,后期可能以“稳”为主,也就是通过政策调整防止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抑制经济增长。从当前释放的信号来看,新基建投资增速或将大幅上涨,将会成为拉动投资增速上涨的主要支撑。对新基建投资的增加是符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特点的。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的粗放式发展刺激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经济形势了。针对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潜力以及“稳增长、促销费”的社会现实问题,新基建投资的加码既能起到“稳增长”的作用,又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净出口方面,随着疫情被控制,以及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后期外贸数据将会有起色,尽管第一季度出口受到一定影响,而进口并不会受疫情影响太大,加之上年同期进口增速较低,低基数效应也会对进口增速形成支撑。从已经发布的1、2月份的外贸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经济贸易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惯性,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逆势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同比增长1.8%,比重首次超过30%,疫情对进出口的影响是暂时和阶段性的,随着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外贸形势将稳步恢复。
价格方面,CPI增速较2019年有所上行,PPI增速会止跌上涨。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可以肯定的是,1月份CPI增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春节错位和前期猪肉价格的上涨。后期,疫情过后,生产得到回复的同时,受政策刺激预计工业品需求可能会上涨。需求相对扩张,带动价格增速上涨,预计PPI增速或将止跌上扬。
中国宏观经济的状况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以下对我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
次贷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达到阶段性高点以后一路下滑,并且至今仍未看到企稳迹象。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以下对我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

2017-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特征更加明显,稳中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从速度看,去年中国经济增长6.7%,虽较过去两位数的高增长有所放缓,但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仍位居前列。现从四点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现状。
1.我国已经从“工业化中期”步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的变化,导致我国经济运行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变化,如: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发生更替,第三产业成为吸纳新增劳动力最主要的战场以及研发和创新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等。上述结构性变化交织在一起,就导致我国宏观经济现状增长率出现明显下降。
2.“中国模式”向常态增长模式转型。本世纪前10年是“中国模式”大放异彩的黄金时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发展模式的潜力逐渐消耗殆尽。“中国模式”面临转型的巨大压力,如:随着发展差距的缩小,简单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行不通了;“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对基础设施投资产生制约;公民参与意识增强,推动政府职能转型等。
3.人口红利消失,“未富先老”威胁凸显。早在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就已出现下降趋势。我国是在尚未实现工业化的条件下步入老龄化的。老年人口的持续快速增加、青年劳动力数量的持续下降,将给我国宏观经济现状发展带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如:社会储蓄率下降、投资减少;消费心理趋于保守、创新动力削弱;养老负担加重、财政可持续性下降等。
4.国际分工格局发生变化,规则竞争加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的低成本优势快速削弱,国际资本基于劳动力成本调整产业布局,把许多设在中国的加工厂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在明显加快,我国已经从资本净输入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国。这对于我们的产业布局、劳动力需求、经济增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受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内外市场连续走好,各项经济调整政策作用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保持适度乐观。我国宏观经济现状指出,全球经济回暖趋势进一步稳固,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趋好;国内创新创业动力作用显现、制度红利释放发展活力和创造潜能,以及放管服等改革推动经济新增长;雄安新区、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正形成新的经济动力;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推动市场重塑信心,带动社会加大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中国宏观经济的现状
第一,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主要宏观调控指标处在合理区间,今年上半年GDP增长6.8%,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5-6.9%的区间。
物价温和上涨,1-8月份CPI上涨2%,涨幅较上年同期扩大0.5个百分点,PPI上涨4%,涨幅较上年同期放缓2.4个百分点。
新增就业显著增加,前7个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8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5万人。
8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在全年预期目标之内。
第二,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亮点较多。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今年1-8月份,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9%和8.8%,均快于整体工业(6.5%)。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并茁壮成长,“互联网+”推动线上线下加快融合。
供给侧改革效应逐步释放,企业效益持续改善,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2%。
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网上零售增长28.2%,养老、健康、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需求持续旺盛。
制造业和民间投资增长加快,内生增长动力增强。
今年1-8月,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7.5%、8.7%,较上半年提高0.7、0.3个百分点。
第三,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今年以来,我国坚持稳健货币政策,持续强化金融监管,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开放。
实施四次降准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颁布资管新规,放宽金融市场外资准入,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货币供应量小幅回升,8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2%,相比去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
人民币贷款平稳较快增长,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11.4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2%。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稳中趋降。
2020年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系统模型预测,2020年,我国GDP增长率基本与2019年持平,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从定性因素上分析,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也进入了微幅波动阶段。随着我国经济规模和GDP基数大幅提高,宏观经济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有所减弱。我国政府对经济调控的手段逐渐成熟,宏观把控能力日臻完善。因此,2020年GDP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第二,经测算,2020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微幅下滑,因此,若国家不出台强有力的刺激政策,那么我国经济实际增速将在其潜在增长轨迹上运行。第三,美国、欧元区以及日本采取降息、扩表等措施,总体有利于我国外部需求的增加,从而带动我国出口增长;中美双方谈判取得阶段性进展,经贸摩擦导致的负面影响有所减缓。
2020年,国家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信号清晰可见,同时,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下,2020年基础设施投资将成为带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中央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和实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灵活调控政策下,房地产投资总体稳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但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居民储蓄率下降、居民杠杆率提升、房地产投资观念发生显著变化等因素,使得房地产需求逐渐趋于平稳。
对于制造业投资,有利因素是2019年政府推出减税降费、降低社保缴费率、以国资充实社保、降低宏观税负等政策。从方向上看,这些政策将有效提高企业利润,激发企业投资热情。整体而言,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依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有效手段。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系统模型预测,2020年,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为8.5%,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4.1%,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3%,比上年减少0.1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5.1%,比上年略微减少0.1个百分点。
2020年,我国消费升级的趋势将继续强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居民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5%。在各项消费政策“组合拳”的刺激下,预计2020年我国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二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继续强化。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府更加重视发挥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消费升级过程推动各种资源要素汇聚融入实体经济,促进存量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优质增量资源进一步扩充,可以靶向破解实体经济发展难题,熨平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影响。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系统模型预测,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44.4万亿元,名义增长7.8%,增速比上年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进一步收窄。
2020年,物价总体运行平稳,前高后低。物价的推动因素通常可归结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货币超发和外部输入等。需求拉动,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或者说出现正的产出缺口,通常由工业企业设备利用率、产能利用率、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之差来判断。从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上看:其一,2019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预计为75.8%,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存在负的产出缺口。表明我国工业整体仍然处于去产能去库存的调整阶段,负产出缺口对CPI增长有向下的推动力。其二,2019年M1和M2依然维持正常增速,基本与GDP名义增长率相一致。因此,不存在明显的超额货币供给对CPI上涨的推动力。其三,根据世界银行判断,2020年国际油价将与上年持平或略有波动。因此,未来如果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不出现大幅上涨,PPI价格总体平稳,由PPI价格变动向下游CPI传导的动力将不足。其四,针对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目前国家已经实施了多项政策稳定猪肉价格,相关措施效果也逐步显现,猪肉价格快速上涨的趋势已经得到有效遏制。虽然猪肉价格短期内仍将维持高位,但总体趋势是逐渐下行,从而带动食品价格和CPI价格有所回落。其五,2019年政府推出减税降费、降低社保缴费率、以国资充实社保、降低宏观税负等政策。从方向上看,一方面,减税降费的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抑制产品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将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企业利润,拉动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对物价产生向上的推动力。由于减税效应的复杂性,政策效果以及对CPI的影响强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综合以上影响物价变动的因素,2020年我国物价水平将处于政策调控目标范围之内。据预测,2020年,物价总体处于温和上涨阶段。
预计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6.2%和5.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持续多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
总之,2020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增长质量继续提高。
发布于 2022-10-23 15:59:22 回复
发布于 2022-10-23 16:5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