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layoff-足球拉衣服视频

本文目录一览:

足球 layoff 是什么意思

layoff

英-['leɪɒf]

美-['le,ɔf]

释义

n.

活动停止期间;临时解雇;

操作停止;失业期

有谁能列举一些英语跟美语之间的对同一种事物的不同表达吗?

楼主,更正你,美语中电梯才是elevator,你说反了

楼上说的也不对,棒球帽在美国就叫baseball cap,不是hat. 钞票美语是bill,英语是note

其它还有:

足球 美: soccer 英: football

车后备箱 美: trunk 英: boot

预约,预订 美: reserve 英: book

历史书上没有写,自己在网上查了下,为什么楚灭越后,楚没有称霸,就直接进入战国了?

从技术角度讲,周朝天子把国土分给诸侯,诸侯再在其统治区内继续分封土地给卿大夫,这就是“封建制”——“裂土分封,封邦建国”的意思。英文词对应的是feudal system:封臣以领地的形式从领主手中获得土地。封臣要为领主尽一定的义务,并且必须向领主效忠。卿大夫在他所分封到的采邑内有绝对的权位,仿佛土皇帝。

春秋(前770-前476)

关于春秋战国断代,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年,或以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

周平王是从陕西省东迁而来的,开启了东周列国时代(而以前被史家叫做西周)。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直到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这三百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因记载这一史期的书《春秋》而得名,即是我们遥远美好且不可重复的春秋时代。

战国(前475-前221)。

具体地说,是公元前473年——前296年属于战国的前期和中期

战国的来源是《战国策》,是国别体的史书,作者是西汉的刘向。

战国时代,“郡县制”取代了“卿大夫分封采邑制”。但作为对旧习惯的延续,分封采邑制也以变种后的形式在小范围存在,即孟尝君这种类型的“封君”,但权限远不如从前了。

战国,是旧的“封建社会”向未来的“皇权社会”过度的动荡时期。等秦汉以后进入皇权时代,郡县制、中央大集权大行其道,官僚队伍取代大家族议政。

————————————————————————————————————————

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勾践,没了范蠡和文种辅佐,自己折腾得也挺好,他一度泛海攻齐,把国都北迁,挪到了齐地琅琊(山东诸城县东南),秦国函谷关以东的广袤大地,据说都归他号令,对于不听号令的秦人,举师挞伐。他还建起七里台观,以望东海。

勾践死后五十年间,依然“土地之博,至有数千里也;人徒之众,至有数百万人”(当时全国合计三千万人上下)。接着,越国不断发生内乱,争权斗争愈演愈烈,国势日衰,连着三个国君未得好死,国都也从琅琊迁回吴国。又传五十年,到第七代越王“无疆”时候,无疆四处兴兵,北伐齐,西伐楚,自己给自己掘墓,加速了它的灭亡,在公元前334年,被楚威王楚击破,无疆被杀,越国领地恢复到原来的浙江北部地区,勾践打下的吴地江山,尽被楚取。楚国成为纵横五千里的南中国雄邦。

越国在浙江北部地区和沿海岛屿上,分裂成数目不详的一群小国,都臣服于楚,当楚的附庸,被楚人压制,于是向南迁徙,南下到浙南、广东、福建,和当地的“百越”一起,最终被秦始皇收编,又被刘邦整编,于秦汉时代,被称为东粤、闽粤及南粤。

而浙江北部的原越国统治区,一直保留着“越”的地理名词,秦汉时代,叫做“会稽郡”。

————————————————————————————————————————

魔王孟尝君

楚怀王刚刚灭掉越国,没等舒一口气,就发现:一个越王倒下去了,另一个魔王却站起来了。那就是齐国的孟尝君,此人把老楚害得很惨很惨,比张仪害的都惨。我们先介绍介绍孟尝君其人。

孟尝君叫田文,他爹就是老一辈的专权干部——田婴。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个人生活及其腐化)由于孟尝君养的一帮三千人帮他吆喝,遂蜚声国际国内,让当时的齐宣王(齐威王的儿子)觉得他不错,况且他爹也是一贯当相国专权的,于是让他也当相国,没的说了。总之,靠着上辈有权,家里有钱,硬把他堆起来,就当了相国。孟尝君当权以后,首先发动了针对老楚的“近交远攻”错误战略,伙同中原的韩、魏两国,南下伐楚,杀楚将唐昧,取得楚国在河南南部的一些地盘。

但是孟尝君离楚国远,中间隔着中原诸侯。老楚丢掉的土地,都被齐的盟友——中原的韩魏白拣去了,资助了韩魏。后来的“范睢”也说:“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秦人可以打楚,他们出了家门就可以看见楚国在河南南部以及四川以东的领土,打楚国可以直接扩张自己的实力。孟尝君打楚国,是一个任性而愚蠢的决策。齐人是不宜打楚的。从齐国千里迢迢来打,只能徒然消耗自己。

但孟尝君为什么偏要打楚国呢?最后不外乎这样一些猜想:首先是从前楚怀王受张仪诓骗,相继在蓝田、丹水大战丧师十万于秦人,他被迫接受张仪连横之说,与秦人结好。秦楚长期结好,构成对齐的潜在威胁。鲁莽的孟尝君不懂得采取外交手段瓦解秦楚联合,而是悍然兴师,去殴打老楚,靠武力迫之就范。

其实,楚国结好秦国是被迫的,因为蓝田、丹阳大战失利,损兵十万,兼以张仪恐吓,没办法才结好秦人,结得不是很牢靠,而更出于权宜之计。孟尝君应该从外交政治上、或者军事上支持楚国,使楚国恢复自信,摆脱秦国的控制,回到与齐联合抗秦的路线上来。你硬去打老楚,楚国被打得厉害得时候,反倒去进一步投靠秦国,央求秦国帮助。

其实,维护楚国强大,是有利于齐国的国家安全。楚国对齐国有重要的战略屏障意义。一旦秦人从西向东长驱攻齐,楚国可以从中间腹部拦腰上击。老楚对齐国有战略上的襄助价值:未来一旦秦人长驱中原,向东袭齐,楚人可以从南方北上断秦军腰腹、牵制秦军,有力地协助齐人战拒秦国。有楚在,秦人就不敢轻举妄动。秦人不敢远道来袭,外患没有了,齐国就可以安心在附近兼并扩张,蓄积实力,实行远交近攻。

但孟尝君拼命去打遥远的楚国,削弱楚国,等于是帮助敌手(秦人)解除了腹部威胁。削弱了楚国,楚国一蹶不振了,等于自断齐人之臂。在战略上是极其错误的。

齐的最佳策略是联合楚国,当秦人打楚国以扩张自我,齐人应该跑来制止,使得秦人不能扩张,实力不能增强。这就好比三国时期的吴蜀联合,是符合当时现状的最佳策略。孟尝君千里迢迢打楚,互相削弱,所得不如所害,弄的疲齐、害楚、助秦、壮大韩魏。这样愚蠢的人,真是不配在齐国当相国,而且是专权的相国。从事实上看,楚国在孟尝君以及秦国的联翩打击下,终于一蹶不振了,楚怀王不久又被秦人诓进咸阳,客死异国。楚国一完蛋,齐国从此也失去了联楚抗秦的机会。若干年以后,当秦国等五国联手来打齐国时,楚国奔赴来救,但楚人经过前翻消耗,已经没什么实力了,终于就不得齐人,这不得不说齐人自食其果。

————————————————————————————————————————

吴起之死

楚国自从两百年前在鄢陵之战与北方霸主晋国打成平手以后,跟北方的争霸战算是消停了。不料,东边却遭到新崛起的吴国累年攻击,郢都一度甚至被攻破,被迫迁都鄀城(后又迁回)。楚国与越国联手(越国出人、楚国出枪)把吴王夫差给灭掉以后,趁机吞掉了中原东南部的陈国、蔡国、杞国(杞人再也不用忧天了),这些都是原吴国的殖民地。

但是很牛气的楚国到了战国时代,变得不牛气了。吴起明白楚国积弱的症结,就是那些国君的七竿子、八竿子的亲戚们、大家族,占了朝中很大的发言权,他们的封地遍布全国,自有土地军队,俨然是国中的小国,不听政令,上逼君王,下虐人民,所以中央贫弱,地方政局动荡。这个结症,跟分裂前的晋国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晋国被分封的卿大夫家族是异姓家族,而楚国在春秋早期注重消减分封制下的异姓家族,强化王族君权。但是如今王族不断繁衍分裂,也形成了事实上诸多分封家族。楚国在春秋时代的王权专制传统,到了春秋战国之交,也退化为大量同姓王族分封了,一样够折腾人的。楚国没有被异姓大夫分掉江山的顾虑(像从前的晋国那样),却有被同姓家族拖垮的趋势。

王族同姓家族也是多家族,这些多家族分封体制,向“君权一元专制化”转型,正是中原诸侯目前最时髦的事情——因为“多家族联合体执政”使国力分散消耗,一个拳头攥不紧,并且威胁君权,动荡政局。魏文侯借鉴晋国不注意强化君权的恶果,已经成功地这么一元化了,并且一跃成为战国首强。吴起也准备充当国君的咬狗,帮楚悼王的忙,在楚国遏制分封,推动君权专制。当然这种事在中原是新鲜的,在楚国却并不新鲜。楚国早在春秋时代就一贯强化王权,遏制分封,当时的实践效果很好,国力强悍。现在要重新回到楚王的思路上去,重建君权一元专制,恢复从前的雄楚战力。楚悼王接见吴起听了论述之后,就象抓到一支兴奋剂。他也想改变楚国长期凝滞不前的局面,也想变法图强,而所谓战国初期的包括魏文侯在内的列国变法,以及未来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和吴起在楚国这里的变法,其实质都是遏制分封,强化君权,向“君权一元专制化”国家转型。法家担负起这一历史转折重任,所以吴起除了是一位兵家,也是法家。

楚悼王首先让吴起到宛城挂职锻炼,积累点资本,同时也是考察吴起。光能说,先办给我看试试。宛城就是河南最南部的南阳盆地,被南部湖北省的楚国灭掉后,成为楚国北境重镇。吴起在这里做了三年弼马瘟,业绩裴然,当地的老百姓膘肥体壮。于是楚悼王提拔他当“齐天大圣”,支持他以令尹身份,开始殴打楚国老贵族。首先就要拿这些盘根错节的大家族势力开刀。吴起说:“大家族的封地,世袭传到第三代,就必须收回,土地都归国家中央所有,把封邑变成楚王直接控制的县,接受楚王委派的职业化官僚去管理。”

大家族封地没有了,但这帮人的子子孙孙,还霸占在朝堂上,世代相袭,净拿工资不干活。吴起则把他们全部裁掉,精减机构,裁减冗官,节省出的开支用于招募职业官僚和训练士兵。那些被layoff的贵人们,吴起让他们搬家到人少地多的地方(比如湖南地区),开发荒地,以免留在富庶地区破坏改革。在政治、经济上继续剥夺了这些旧分封体系下大家族的特权。这样做的结果,充实了国库,增强了君权,使得国家(也就是君王)更有经济实力和统一掌管军队的战力(从前是军队分散不同家族所有,削弱了整体战力)。废除旧大家族的寄生特权,又给布衣人才腾出职位肥缺。

可是大家族的贵人们被气得要死,每天睡觉前都要祷告:“我祝愿令尹吴起,老婆生孩子没屁眼儿,出门让车撞死,今天晚上脱下鞋来,夜里就暴死,明天再也不用穿鞋。你这个弼马瘟,你给楚王卖命当枪使!早晚你不得好死!死了也抽筋扒皮,挫骨扬灰!”

吴起也明白,楚悼王是拿他当枪使,去打这些大家族,恢复王权。但咱是打工的,不给人当枪使还干吗呢,而且这也是为了楚国富强,他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责无旁贷。吴起对工作相当有责任心,他当官廉洁,不搞腐败,严禁私门请托,严禁大家族招引食客,结党营私。楚国政治气象为之一新,出现蓬勃新兴的势头,体现在战争方面,最突出的是公元前381年的救赵攻魏之战大胜。先是,赵国由于总想南下中原钓鱼,被南邻魏人以及中原北部的卫人组成联军打得大败,失掉两个地方,赵之重镇中牟遭到围攻。赵国情急之下求救于最南边的楚国对魏人南北夹击。吴起奉命北上攻魏,大破之,并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黄河边上(L形的横部分),渡过黄河,深入山西魏地——不知他的原主子魏武侯作何感想。吴起为楚国人实现了“饮马黄河”的煌赫战绩,一改楚国在此之前屡次积弱挨打局面。

最早,吴起带着鲁兵战胜强齐,到了魏国与秦人接战,大仗76次,全胜64次,其余的不分胜负从未败绩,随后又联合赵魏韩三家再次大败齐人,斩首三万,直接促使三家分晋。“吴起在魏,威镇秦人,使其不敢东进一步;在楚则抵服三晋,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威盖海内,功章万里之外”这是大军事家曹操对吴起的赞赏。司马迁说,“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这就是战无不胜的吴起。吴起之雄勇常与孙武并称,历史上夸奖某个人会打仗,就常说“比拟孙吴”,意思是与孙武、吴起相仿佛。吴起、孙武成为古今名将的最高标杆,这个荣誉很高啊。

也就在同一年,吴起在楚国开展工作第六年,楚悼王突然很不争气地死了,嘴里含着宝玉,停尸在祖庙堂,脸上带着惊慌不安,离开了人间。改革尚未全面深化。治丧委员会的同志们拥在庙堂里,阴霾的空气咔咔作响。以“阳城君”为首的旧大家族突然一分钟也不能等了,对着吴起怒目而视,切齿攥拳。他们招呼弓箭手呼啦一下子蜂拥而入,朝着吴起飞蝗乱射。“老楚王终于死了,看谁还能罩着你!”吴起登时身中数箭,转身就往棺材板旁边跑。后边兵丁追杀,箭戟交加。

吴起抱住“总经理”楚悼王的尸体做掩护,无数乱箭射向吴起,也射在楚悼王body上。吴起大喊:“我死不足为惜,你们仇视大王,箭射大王body,大逆不道,谁能逃死!”众人闻言,恐惧而逃。吴起满身流血,鲜红尽染,倒地而死,结束了自己悲壮的一生。

吴起出身平民,但事业心极强,在“布衣英雄主义”鼓舞下,追求功名、抒展抱负,凭着自己在鲁国的留学文凭,历仕鲁国、魏国、楚国,四海打工,革旧布新,不管带领弱国强国兵马都战无不胜,给世界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后死在了遥远的异乡工作岗位上,眼中充满着对传统道德的蔑视。

一代英杰,死于非命,吴起之死也应了老子那句话:“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给人当枪使,不落好下场)。吴起、李悝同是法家,吴起的法家改革失败,不在于他能力不行,而是失去了楚王的鼎力支持(任何改革都需要领导支持)。而李悝在魏国的法家改革能够成功,就是因为有魏文侯这样雄才之主罩着,并且魏国是新建立的国家,不像老大的楚国这样形势复杂、积弊沉重,所以易于改革。吴起改革起来又毫不客气,从不轻易妥协,所以遭受的反弹也厉害。吴起死后,老贵族仍不解恨,把吴起的尸体肢解,办了车裂。吴起死时约不到55岁。吴起虽死不足惜,人总是要死的,但是楚国的改革却就此流产了,这是整个楚国的悲剧。后来,商鞅在秦国进行同样的改革,商鞅也被办了车裂,但秦国的改革继续深化下去,成了秦人的福气。秦人终于在一百多年后,灭掉了楚国。“楚不用吴起而削弱,秦行商君而富强”。

不管写没写《左传》,吴起确实写了一本《吴起兵法》,被海内珍藏,现仅存六篇,较《孙子兵法》有明显的丰富和发展,特别是技术层面比《孙子兵法》更多实操,列举了十三种可击的战机,六种应该暂避的情况。当敌人行军、爬山、过河、扎营的时候,你知道该趁什么时候出击吗?看看这书就知道了。(但知道了也用不上。)

楚悼王、吴起死后,接下来,楚肃王继位,按照楚国严格繁细的法律“以兵器触及王身者,夷三族”。楚肃王挨个追查当初箭射“楚悼王”尸体者,得七十余家,全部满门抄斩。吴起伏尸杀贵,能在死后为自己报仇雪恨,也是千古一奇,其智高妙。同时,这七十多家贵人之死,使得楚国大家族被瓦解一空,新兴家族如昭、景、屈三家浮出水面。他们由于新兴而颇有一些作为,给接下来的楚国创造了楚宣王、楚威王的所谓“宣威盛世”。但是由于楚悼王的不幸早逝,吴起继死,楚国历史上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还是宣布夭折了,没有继续深化。虽然楚国一度出现宣威盛世,但总的趋势是在走下坡路,直至灭亡。

————————————————————————————————————————

张仪欺楚

有一个人也没闲着。他结驷连骑,满载宝货,在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驰道上,赶奔楚国。这个人就是已然入秦为相十五年的张仪。张仪一动,全世界都害怕。

Ring a ling叮咚!张仪抵达楚国,入郢都见楚怀王,先说了一套恭维的话:“敝国的大王,最喜欢的就是大王您了。下臣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给您当臣子了。”

楚怀王对秦相邦张仪,初是十分敬畏,一听此言,不禁仰天哈哈大笑。

“但是,敝国的大王,最讨厌的就是东边的齐宣王了。”张仪说,“下臣我最憎恶的也是齐宣王。齐宣王这个猪头天天假仁假义,藐视鄙国。可是,您却天天与齐国结好,给齐王捧脚,是以敝国大王无法事奉您,我也不能当您的厮役啦!”

楚怀王错愕地一揪胡子,四十左右岁年纪,略比张仪年轻:“不能事奉我也不要紧,寡人可以去登门找你们啊。”

“我知道,大王现在正在屯兵武关、函谷关一线,想围取我们的商於之地或者直扣咸阳,志向远大啊!”

楚怀王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与齐国断绝邦交。然后让人跟着张仪去接收陕西至河南交界的商於土地。张仪抱着楚怀王赠他的犀牛角、象牙、美玉完成出使,返回秦国,剩下就是如何摆脱楚使者的纠缠了。张仪招待楚使者吃羊肉泡馍,吃完从饭馆出来,醉醺醺歪在车子上,唱着:“我的小妹啊!我的小妹啊!——”

“相邦先生,您喝醉了吧。”没等楚使者问完,张仪一个趔斜,栽到车底下去,当场骨折了。汗水在老脸上直流,抬回家去静养。

一连三月张仪不出门。楚使者急得天天借酒浇愁,在朝堂门口、旅馆门口和张仪家门口,拎着酒瓶儿,到处堵。趁这机会,秦军获得了军事调动的宝贵时间,把那些刚刚派往巴蜀、义渠新占领区的集团兵赶紧召回,加上守卫主要城池的锐士常备军,编成重大兵力增援东南商於地区,并联合韩魏两国,切断楚军后腰,形成对楚军的反包围态势。情况对楚极其不利,好在身后还有齐人驻中原军队帮他。

但楚怀王得到使者来信,说迟迟没有得到商於之地,估计是秦人嫌他尚未与齐国彻底脱交。于是楚怀王就派了一个嘴巴特别脏的勇士,跑去痛骂齐宣王,说齐宣王是猪头,表示彻底绝交。楚怀王乐了,这回秦人该给商於之地了吧。不料秦人还是拖着不给。

而东方地齐宣王挨了骂,十分恼恨,立刻命令前线齐军停止对盟友楚军的支持。楚人被孤独一枝地剩在秦国东门函谷关和东南门武关外,傻愣愣地等着秦人来割他们的脑袋。这时候,楚国使者终于看见张仪拆掉石膏,出门放鹰来了,赶紧扑上去求拜:“张仪先生!!!张相国啊!!!亲娘啊!”

“唉!”张仪急了,“你怎么还没去接收土地啊!从某某到某某,六里土地,你赶紧去拿啊!”

楚使者拎着酒瓶儿傻了:“不是六百里嘛!”

“什么六百里,我本来是个小人物,哪有六百里土地给别人呢?那六里是我的封邑,你快去拿吧!”

啊?使者赶紧扔了酒瓶,写信飞报楚怀王:“大王,我们上骗受当了,对不起,上当受骗了,张仪没有六百里土地啊!”信是毛笔写在木板上,一尺长,叫做尺牍,用诸侯列国见的国道,快车送去。楚怀王看了木板信,大为震怒,动员驻扎中原西线大兵,以大将屈丐为统帅,从函谷关到武关一线,全面攻打秦国,时间是公元前313年。

秦楚两国首次发生激烈大会战,关系到此后两国兴衰,秦惠文王不敢轻视,迷信鬼神的他专门跑到秦人发迹的风水宝地,摆上圭玉牺牲,祭祀各方大神,作了一个楚怀王的假像,往像身上吐唾沫,诅咒楚怀王死,把骂街的话刻在石碑上,就是所谓《秦诅楚文》。接着,秦兵更分三路,大举迎击楚人。一路由“五国合纵攻秦”时候就战无不胜的秦国名将樗里疾统率,东出函谷关(陕西东大门),攻击关外楚兵。二路由大将魏章统率,作为主力,东南下出武关(陕西东南大门),反击进攻商於之地的楚国九军。第三路由名将甘茂统率,南下去夺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现为楚国所有,是楚怀王的上两代人夺得的,内有据说十万守军)。

第一路出函谷关的秦将樗里疾,首先在与秦连横的盟友韩、魏配合下,肃清函谷关外楚兵,然后南下配合魏章第二路军,在商於地区的丹江以北与楚人展开激战。战旗猎猎,战鼓隆隆。秦军以优势兵力大败楚九个军团,斩甲士八万(又是七百架737飞机的载客量被报销了!),俘虏楚九军总统率“屈丐”并杀之。楚裨将逢侯丑等七十多人,尽是高级爵位,全部壮烈战死。真的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屈丐八万尸首,加上秦军自我损伤,足以把一个足球场堆满尸体,高达十五层楼高。堆尸如山,流血成河啊。

接着,魏章第二路军又与甘茂第三路军配合,一举南下夺下陕西南部汉中的楚属六百里土地,在这片肥沃土地上设置汉中郡,从而使陕西与南边的汉中以及更南的四川勾连成一片。秦人拥有了中国的整个西部。

整个过程中,齐人作壁上观,看着楚军人头到处乱掉,十分解气,谁让你们骂我们齐宣王是猪头了!活该。

楚怀王中原部队全部覆灭,楚怀王象一个赌红眼的疯子,动员国内全境部队,由景氏家族的“景翠”为将(替补屈丐的空缺),北上中原,围攻韩国城池——河南禹县,因为韩魏与秦连横,是秦的盟友,楚国想打散这个联盟,逼迫韩人投奔自己。并且楚人赶紧与齐人重新修好,不骂齐宣王是猪头了,请求协兵合作。齐人这时候看见老楚卷土又来,要打秦国,形势闹的还不错,决定有节制地配合楚军作战,从东部攻打中原魏国的煮枣(山东东明)。

齐、楚再次组成联盟,齐、楚联盟Vs.秦、韩、魏的群斗,旋即启动。我们说,齐、楚、秦是当时三角强国,齐楚联合打秦,但秦国甚是不惧,宿将樗里疾统率锐士再出函谷关,一举解掉韩国境内的禹县之围(楚人),再东征解掉魏国境内的煮枣之围(齐人),大败齐师于濮水之上,俘虏齐将“声子”,并且在追击过程中打跑了齐国宿将匡章。

看见齐国人吸引了很多火力,楚怀王乐了,趁着秦军樗里疾主力东进追击齐军,越跑越远的当,命令景粹南下,改从东南大门武关趁空虚而进攻。这招还真灵,景粹果然攻破武关,尽收五百里商於之地,楚怀王哈哈大笑,我终于拿到我的商於六百里了!他立刻指令景粹穿越武关,继续深入北上,直到陕西蓝田,距离咸阳才一百多里,咸阳振恐。但是楚人跑到这里就没力气了,士卒损耗太大,强弩之末,终于被这里的秦人击退。景粹被迫收缩,正这时候,可恶的韩国人、魏国人,又从河南本土南下直接蹈袭楚国老窝,一直攻到湖北北部襄樊。(韩、魏是秦的盟友,这次如果没有韩魏协助,老秦可能打不过齐楚大国的合攻了。)

楚怀王无奈,被迫放弃刚刚获得的商於之地,命令景粹退出武关,回撤给老窝解围。秦国大将魏章则一路追击景粹。楚怀王组织的这第二次大会战,至此又一败涂地,上次是死光了布在中原的楚兵,这会被秦人追打回了家门口。秦人在追击楚军回湖北老窝的过程中,还会合韩军,拔取楚国北部领土河南上蔡(原来的蔡国,被楚吞灭为蔡县)。蔡县是楚国挺进中原的战略基地,这个地方一丢,想再北上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楚人被闷在了南方。

楚国的失败,在于楚怀王到底跟秦国好还是齐国好,举棋不定,反复变化,终于与齐国配合失时,独进独退,互相利用,大触霉头。韩、魏两国,本来应该帮助齐楚,却在张仪多年连横的统战工作下,被统战到秦国那边去了,帮了秦国,使得楚国在这次会战中非常被动,极其不爽。

————————————————————————————————————————

楚国在春秋时代,晋、楚南北争霸时,俨然一个赫赫强邦,为什么到了战国时代就一战即溃了呢?

我们说,战国时期,楚国放弃了在春秋时期一贯坚持并领先于北方诸侯的“君权专制化”建设。楚国开始出现封君制度,并且愈演愈烈,封君的数量成为列国之冠,而且不是根据军功授封,而是根据出身来的,还可以世袭。所谓封君,他类似接收封地的卿大夫家族,这其实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当吴起来到楚国的时候,通过一番努力,想消除封君对楚王权的威胁,却没有善始善终。楚国由于封君势力的存在而被割的四分五裂,这不得不说是楚国变得不堪秦国一击的主要原因。

看得出来,实行“君权一元化专制”还是相对“分封制”有好处的,可以提高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和战斗力。所以秦国一直致力于君权建设,商鞅的变法:郡县制、职业官僚取代卿大夫世袭家族制、官僚与军功考核制、严刑苛法等等,都旨在强化君权。由于秦国在列国中做的最好,国力也就最盛。它把这种成功的经验带到了后来的大秦朝,开创了未来了皇权专制社会。

————————节选自《青铜时代的战争》作者:潇水


原文链接:http://527256.com/34936.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9-18 05:50:22  回复
在楚国却并不新鲜。楚国早在春秋时代就一贯强化王权,遏制分封,当时的实践效果很好,国力强悍。现在要重新回到楚王的思路上去,重建君权一元专制,恢复从前的雄楚战力。楚悼王接见吴起听了论述之后,就象抓到一支兴奋剂。他也想改变楚国长期凝滞不前的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