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改革开放前与现在相比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改革进程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国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环境保护医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好转;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有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等。
1、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2017年站上8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达到827122亿元;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2、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居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和富裕水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类消费品都非常短缺,饮食结构单一,各经过40年的发展,各种生活用品都应有尽有,从饮食、穿衣到各种生活用品都极大丰富。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97.5%。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为3046万人,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
3、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增长8.5%,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4、环境保护医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好转:改革开放的环境质量经历了从良好、恶化到总体好转的演进过程,现已进入环境保护理念逐步清晰、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阶段,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保护理念,中国的空气质量不断改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
参考资料:
人民网-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人民网-改革开放40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
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关于中国建国初期经济的状况
经济濒临崩溃,商业资本不足。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市场陷入停顿,商业资本不足,农村谷贱伤农的问题,中共中央、中财委以及各地制订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城乡物资交流、促进国内贸易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国营商业机构构建县乡商业据点,鼓励和欢迎私商游资下乡,拟订合理的工农业产品比价,疏通和拓展流通网络,恢复和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继续搞好内外交流等。
经过努力,新中国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不仅在经济上促进了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在政治上密切了工农关系,巩固了新生政权,使我们党在执政初期赢得了战略主动,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
1949年10月,新中国从国民党政府手里接收过来的,是一个经济濒临崩溃的烂摊子。1950年年初,在经过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之后,市场发生很大变化,全国贸易系统的统一管理得以恢复。
扩展资料
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新中国的成立承担着双重的历史任务:
一是尽快地使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摆脱出来,结束旧中国四分五裂、连年战乱的局面,使我国变为独立统一和强盛的国家;
二是改变所面临的整个国家一穷二白、国力衰退、积贫积弱的面貌,迅速发展生产,建立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成为强大和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上述任务有的在前三十年已经完成,有的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取得巨大成效。改革开放前,我国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即消灭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永远结束了近代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穷苦农民翻了身,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通过改革开放,使我国获得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新中国的六十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活跃中国经济的关键"——建国初期城乡物资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形势是什么
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 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为尽快加快经济发展,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体制。
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扩展资料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取得的成就?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全球人口最多的一个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一场伟大的事业,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关于发展的故事,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不仅改变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分布版图,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未曾有一个国家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让数亿人民摆脱了贫困状态,因此我们说这是史上最了不起的经济发展的成功故事。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已经,而且在继续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里呢?首先体现在经济实力的巨大飞跃,目前讲几个简单的数据:
1、中国的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前1978年世界排名第15位跃居到2010年的第2位,GDP从1978年的区区3645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1年的471568亿元人民币,我们现在的经济总量大约相当于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130倍,经济增长速度在过去三十多年中高达9.3%,这是全球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水平的3倍。
在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人均GDP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局面,我们的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其结果就是中国人均GDP的快速增长。
从1978年区区380亿元增长到2011年35083元,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在这一段时间里高达92倍,人均GDP高速增长的势头一直持续到今天。在最近六年里中国的人均GDP依然呈现出强劲的增长。
我也举一个简单的数据:从2005年我们的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12位跃居到2011年排名的89位,在这六年里中国的人均GDP的世界排位增长了23位,这个速度相当地令人惊讶。
2、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改革开放也带给中国产业结构方面的深刻变化。我们的一次产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大约28%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
与此同时,中国三资产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24%上升到目前的44%,提高的大约20个百分点。在一次产业的比重下降、三次产业的比重上升的同时,中国二次产业中的主要产业——制造业的崛起尤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目前,迅速崛起的制造业已经在全球排名第一位,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
在目前全世界大约500种主要的工业产品中,有222种左右的产品产量世界第一这个称号属于中国,在制造业迅速崛起的同时,中国在最近三十多年里还不断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也十分的良好。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我们在产业结构深度优化的同时,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在水力、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在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与之比肩。
4、经济实力的巨大飞跃还表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在改革前的1978年整个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只有区区的1.67亿美元,到2011年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31811.48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国的同期中是最高了,我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外汇储备大国。
经济实力的增长不仅仅体现在以上这些方面,还表现在中国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改革开放前中国是典型的民以食为天的农业大国,当时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区区的134元(1978年数据),到2010年中国农民的年均纯收入已经上升到5919元,这样的速度也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
5、在农村人均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率迅速下降,从197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大约4%,贫困率的下降使得数亿中国农民彻底摆脱了贫困状态,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还有部分人口处在贫困中,但是在解决贫困的能力方面我们今天已经大大提升了。
今后我们还要面临一些挑战,但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前景仍然是向乐观的。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今天解决贫困问题的经济基础是过去无法比拟的。
6、中国经济实力的巨大增长还体现在国家财政实力的增长方面,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国家财政收入也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从1978年我们(募集征服)总共1132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收入增长到2011年103740亿元人民币。这个规模大约相当于1978年的92倍。
2010年中国大陆居民已经基本普及的家用电器,电话的普及率达到了每百人86.5部,互联网的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4.57亿人,其中宽带上网的人数已经达到4.5亿人,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34.3%。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中国的短缺经济状况,可以说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7、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中国在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方面也取得的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中国从2009年开始推动了大规模的医疗卫生保险改革,到今年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我们享受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人数已经占全国总人数的95%。如此高的覆盖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在世界各国中是极为罕见的。
我们从整体上来看,今天中国人民享受到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但是作为一个客观的现实,在这些方面我们取得的成就确实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
改革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参考资料:改革开放-百度百科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经济
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部门占90%以上,公私合营企业除外。资本家得到的是固定利息,而居民的储蓄存款几乎没有利息。对外,工矿企业实行八级工资制度。农村地区根据工作情况获得工作积分,而收入差距不是大、“铁饭碗”、“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国民经济的另一个重要部门是农业,因为人民人口膨胀,土地资源短缺,以粮食为关键环节农业政策,导致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更少。以净产值计算的农业劳动生产率,1978年仅为1957年的94.8%,年均下降。下降了0.2%。由于增长效率低,到1978年,一切社会中每个就业人口所产生的国民生产总值632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34%。改革开放前生活条件恶化。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数居住面积只有36平方米,低于1952年的4.5%。五个平方米。农村居民平均使用人均建筑面积。1978年,它的面积为1017平方米,比1957年还少13平方米。在生活和服务条件方面,每万人拥有零售商工业、餐饮和服务网点及其雇员1957年到1978年,分别有4181人和11717人。减少到13.04 6314人。这给了居民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拓展资料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集中在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上。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工业门类齐全,涵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主要领域,包括电站、煤矿、炼油厂等项目;还有鞍钢、武钢、包钢、抚顺铝厂、东北轻合金厂、北满钢厂(特钢)、杨家章子钼矿、吉林石化等原材料项目。拥有西安飞机制造厂、重型机械厂一厂、汽车制造厂一厂、拖拉机制造厂一厂、哈尔滨三电厂、哈尔滨轴承厂、沈阳机床制造厂、葫芦岛船厂、大连船厂、兰州石化机械厂、包头一机(生产罐)、武汉重型机械厂、四川长虹、红光电子管厂等。轻纺项目包括保定化纤厂、佳木斯造纸厂等。这些企业后来成为行业的骨干企业,为全国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后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这些企业也经历了不断的技术改造。其中很多仍然是行业骨干企业,当然也有一些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被淘汰了。应该说,当时苏联的156项援助也是当时苏联技术条件下最先进的,应该承认苏联在这个阶段对中国的援助是真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立,使中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非常成功。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国家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发布于 2022-09-14 21:00:50 回复
发布于 2022-09-15 03:47:48 回复
发布于 2022-09-15 02:02:36 回复
发布于 2022-09-14 21:54: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