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服务中心项目-临空经济服务中心项目招标

本文目录一览:

重庆临空经济区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投资前景吗?

2017年5月,重庆市政府印发《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出,提升江北国际机场枢纽集散功能,构建以航空运输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并划定了总面积147.48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其中,江北机场总体规划区36.68平方公里。

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按照核心引领、区域联动的发展思路,以十二个功能平台为支撑,着力构建“一核五区”的产业空间格局。

图: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临空经济示范区要成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地实施的重要载体平台和集中展示区,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引领示范,在航空、低碳人文、高端制造业、国际贸易、创新等方面都要走在前面。

南昌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布局

南昌临空经济区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区域。建设南昌临空经济区,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把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有利于促进南昌、九江两市城市共建融合和产业互补对接,推动昌九一体化发展。

223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空间如何布局?10年间发展目标如何?入区发展企业将获得哪些政策支持?目前临空经济区招商、建设进展如何?……昨日下午,江西省发改委、南昌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会上正式对外公布《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首次揭开223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规划的神秘面纱,并就上述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公众释疑解惑。

总体布局三大区域

根据《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临空经济区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及周边服务区为核心,包括桑海经开区,新建县樵舍镇、乐化镇、金桥乡的部分区域和南昌经开区的白水湖管理处、冠山管理处,总共约223平方公里。

临空经济区总体格局为空港枢纽区、集聚发展区和临空辐射区。空港枢纽区包括昌北机场周边约23平方公里范围(机场区占地13.3平方公里,机场周边直接关联产业与服务区9.9平方公里);集聚发展区总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桑海经开区的58平方公里,新建县樵舍镇的68平方公里、乐化镇的23平方公里、金桥乡的22平方公里,南昌经开区的白水湖管理处、冠山管理处29平方公里;临空辐射区主要向南昌市新建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九江市永修县等周边区域辐射拓展。

规划体系初步形成

新规明确了临空经济区战略定位为:中部地区重要航空枢纽和对外开放门户;长江中游高端产业集聚区和绿色智慧空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和改革创新示范区;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强力引擎。

为此,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按照“统筹规划、分区启动、同步招商、早见成效”的思路,南昌临空经济区以10平方公里产业核心区建设为引爆点,聚焦政策和资源,通过短短几个月的奋力拼搏,在昔日的荒山荒漠上,一座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已初具雏形,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据悉,根据省政府批复的《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南昌市已经起草了《南昌临空经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和责任体系,市委、市政府讨论后将立即组织实施。同时,即将启动《南昌临空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

明年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1000万人次

“发展目标分阶段制定,每五年一次‘裂变’。”相关人士介绍说,到201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到2020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500万人次,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300亿元,初步形成临空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到202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1000亿元,集聚人口100万人。

未来,南昌将建成国内大型客运航空枢纽和中部国际货运航空枢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临空产业体系,临空经济区基本成型。

功能布局为“一心、一廊、两轴、两区”

构建“一心、一廊、两轴、两区”,形成向鄱阳湖扇形敞开式的功能布局。

一心:以昌北国际机场为核心,重点建设航空客货枢纽、多式联运设施和客运换乘中心,形成多功能立体交通枢纽。

一廊:沿梅岭-溪霞水库-白马庙休闲旅游中心-象山森林公园-南矶山湿地候鸟观景区-环鄱阳湖西侧生态旅游带,形成一条西南至东北的弧形生态屏障,打造集生态保护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廊道。

两轴:沿昌九高速公路、昌九城际铁路以及昌九大道形成昌九城市发展轴;沿赣江依托港口形成赣江黄金水道发展轴。

两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重点发展临空型先进制造业;产城融合区,包括机场周边和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镇化区域,重点发展物流基地、总部基地、商务基地、休闲基地和配套基地等。

争取尽快批复设立综合保税区

据悉,《规划》制定的政策措施涉及体制机制创新、航线航班发展、产业发展引导、扩大开放合作、保障建设用地等各个方面。

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支持组建精简统一高效的开发建设管理机构,推行企业化运作和管理;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做法,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支持开展环评、能评试点等;航线航班发展方面,省、市财政共同出资设立航空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航线航班发展,鼓励培育机场航空口岸和开辟客货运新航线航班。

产业发展引导方面的政策尤为值得关注。“对进入临空经济区的重大项目,优先列入省重大项目调度,在专项资金安排上给予特殊扶持。”据相关人士介绍,南昌临空经济区将建立临空产业投资项目库,明确准入条件,重点引入符合临空产业发展导向、带动性和创新能力强的知名企业。研究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高科技、产品新、成长快的创业投资企业等。

另外,将争取尽快批复设立综合保税区;落户的省外高新技术企业,可申请减按15%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颁发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省、市政府还将保障建设用地,统筹安排临空经济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切块保障临空经济区内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形成“航、铁、公、水”四位一体交通运输优势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位于临空经济区最核心区域内,湖滨北路、小微大道、建业大道、瓜洲圩堤围绕小微工业园福银高速以南片区的环形路网已全面贯通、对接;对小微工业园福银高速以北7平方公里内的主要路网进行了梳理,制作了临空经济区现状图,对临空经济区内小微工业园片区和桑海开发区片区路网连接问题形成了初步意见。连接昌九大道干线道路工程正分五个标段同时展开施工;港口北大道项目将于10月1日前通车。

“拥有4个2000吨泊位的龙头港码头建成后将与赣江黄金水道连接,真正形成临空经济区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集成、多式联运交通优势。”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域内的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在快速推进,确保路建到哪里,水、电、气就配套跟进到哪里。同时,为产业发展配套的10万平方米的电子信息产业专用标准厂房, 13栋单体建筑主体已全部完工。邻里中心概念性规划已出具第一阶段成果。

吸引欧菲光、中国北车项目入驻

招商引资方面,南昌在产业定位上确定了“1+X”的发展战略,其中“1”指以临空经济指向特征明显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X”指关联产业或其他临空导向的高端制造业。在政策扶持和交通优势的吸引下,南昌临空经济区大力开展定向招商,引进了一批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高端、前端、深端产业项目。

其中,总投资53亿元的深圳欧菲光产业园已经落户,总投资110亿元、一期投资60亿元的深圳莱宝高科,中国北车、快递物流园、艾炜特、电商产业园等招商项目进展顺利,酷派手机6000万台(第一期3000万台)生产线即将入驻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第一期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并投入生产运营。

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下辖五个园区

南昌临空经济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确立。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下辖五个园区,即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综合保税区、航空物流产业园、其他产业园。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对管辖园区实行统一规划制定与监管、统一产业布局与准入、统一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统一招商政策和考核。

同时,将桑海生物医药产业园58平方公里、小微工业园起步区10平方公里(含综合保税区3.3平方公里)范围划归南昌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直接管辖负责开发推进;其余范围进行统筹管辖,由县区(新建县和经开区)平行推进。

管委会内设机构采取大部制,内设“四部一局”:即综合协调部、产业协调部、规划建设和资源环境协调部、社会管理部和财税局。同时,管委会加挂南昌市临空经济区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牌子。管委会下辖的产业园区均采用企业化管理运作模式,专司负责招商引资和园区项目建设。

什么是临空经济现象,为什么临空经济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的注意

孝感临空经济区空间布局为“一环、两廊、两轴、三区三园”。“一环”为白水湖、府河、野猪湖组成的蓝色水环。“两廊”为连接白水湖和野猪湖生态绿廊、50万伏高压绿色走廊。“两轴”为孝汉大道发展轴和汉孝城际铁路(陈天大道)发展轴。“三区三园”为道兴生活区、马溪生活区、白水临空综合服务区和闵集临空工业园、凤凰临空物流园、三联教育科研园。道兴生活区规划用地面积7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1万人,功能定位以生活居住为主,布置相配套的行政公、商业金融、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服务设施;马溪生活区规划用地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6万人,功能定位以居住为主,布置相配套的行政、商业、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服务设施;白水临空综合服务区规划用地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万人,功能定位总部经济、商务公、会展、顶级休闲娱乐。闵集临空工业园规划用地面积8.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临空型高科技产业、临空型现代制造业;凤凰临空物流园规划用地面积4.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现代物流业;三联教育科研园规划用地面积3.3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人才培育、科技研发。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六大产业。一是航空运输基地配套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运输代理、航空配套、酒店服务、购物中心、旅行社、汽车租赁、广告、金融服务及物业管理等。二是航空物流产业。依托天河机场货运区和航空物流区发展平台,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集聚发展航空物流业。三是临空型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四是临空型现代制造业。按照成长性好、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和机电设备、品牌服装等先进制造业。五是临空型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商业服务、航空培训、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商务会奖、生态旅游和房地产等临空型服务业,配套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服务业。六是临空型现代农业。过渡期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特种水产、苗木。花卉等适合航空运输的外向型、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一、项目概况孝感临空经济区中央商务区位于城市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约880亩,以汉孝城际铁路为界,分南、北二个片区。其中,北区先期启动(四至为:北至横1#路、东至纵2#路、南至陈天大道、西至纵16#路),占地面积约355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业服务业用地。二、建设内容(一)航空港企业总部基地。满足客户对生态化、智能化优质写字楼的需求,主要发展总部经济。(二)航空港金融中心。包括财富中心,贸易中心,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期货集中的金融服务中心,会计、审计、评估、法律、人才服务集中的中介服务中心等。(三)航空港商业中心。服务于CBD内从业人员及广大市民的工作、生活,以高端的环境吸引高端的人才,促进高端产业发展。包括:超五星级酒店、SHOPPINGMALL、国际精品商业街、酒吧文化街、知名餐饮连锁店、高级会所等。三、效益分析孝感临空经济区中央商务区北区投资总估算约30亿元人民币,包括建安成本、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建设等。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中心商务区不仅可满足该区域高端产业、高端环境、高端人才的需求,而且随着众多商务智能写字楼的崛起,CBD渐具规模,通过提供良好的商务设施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吸引金融、贸易、投资、保险、证券、中介等高层次的企业进驻,形成区域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文化流的“集散地”,该区域必将成为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总部投资的“首选地”。一、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临空新城核心区,占地1233亩。其中:中央公园占地853亩(含水域面积400余亩),站前广场占地380亩。中央公园与站前广场南北相连,组成城市核心区公共活动空间。其北侧是行政中心,南面与白水湖相通,东、西两侧布局中央商务区。汉孝城际铁路2014年建成,闵集站主体工程完成60%。陈天大道等项目即将开工。二、建设内容中央公园规划定位为临空经济区最大的城市公园,建设集商务休闲、文化娱乐等一体化综合型城市功能性项目。站前广场规划建成集城铁、BRT大容量公交、长途、城市公交、出租车、停车场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地下空间与地面相结合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拟建4层,地上地下各2层。顶层为人流集散广场,地面层为综合交通枢纽,地下两层为停车场。三、效益分析该项目总投资约8亿人民币。项目投资收益主要包括商业开发、宾馆酒店、文化娱乐等经营性项目的开发等。

资阳临空经济区什么时候拆迁,哪些村先搬?

8月底前启动骨干道路和起步区征地拆迁、土地整理和安置房建设

拆迁补偿根据经济条件周围给予定赔偿标准堆场面积进水闸门(政府硬性规定:般农村居民宅基面积标准144平米)始运行情况考虑现顺利拆迁实际例拆迁费4500元每平米(制宜)给予500-600元每平米租金本期三4500 +600 = 5100元灵规定:第响应搬迁搬迁工作于1-2万元奖励补贴

资阳临空经济区

2018年,资阳临空经济区建设将确保全年21个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初步产业发展方案将围绕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生命科学、康养旅游为主导产业展开。目前正在推进“康养小镇”“锦江山水城”等项目合作,预计在2018年完成全年投资80亿元以上。

区位及规划范围

资阳市临空经济区位于资阳市中心城区北部,含临江镇15个村、雁江镇9个村、松涛镇2个村,共计涉及26个村,规划总面积99.96平方公里。

规划规模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5万人,其中15万常住人口,10万旅居人口。

功能定位

对接成渝、面向国际的临空制造业基地,创新经济综合服务发展区,富有蜀乡文化特色的生态宜居新城。

规划目标

资阳对外开放引领区, 产城融合创新区,生态文明示范区。

武汉临空经济区的介绍

武汉临空经济区是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根据武汉市政府常务会2008年10月讨论通过的《武汉临空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武汉在西北部地区,围绕天河机场,建设占地1100平方公里的“临空新城”。武汉临空经济区涵盖武汉黄陂区、东西湖区和孝感市孝南区部分区域,其中黄陂区部分为核心区。发展航空运输、物流、飞机维修保养等空港产业。武汉临空经济区含东西湖区全域500平方公里,黄陂南部地区约450平方公里及孝感市部分区域,总规划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7月,已有东航、国航、海航等60余家航空及相关企业入驻。

渝北那边的临空经济区到底是什么?未来发展前景好吗?

临空经济区以发展临空产业为核心,包括先导产业和相关产业。先导产业如:运输业(客运、货运)、民航综合服务业;相关产业如:配套服务、传统的制造业、物流配送、商务餐饮、住宅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最后,它具体指某一地理位置。临空经济区以机场为地理中心,沿交通沿线向外发散式扩张,它具体存在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通常在以机场为中心,以10-15km为半径的范围内)。

重庆渝北的临空经济区,主要承载都市临空区的商务功能以及发展现代化服务产业,将是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展示窗口和战略高地。

综上,那边未来发展肯定是不错的。目前那边有重庆创意公园、西南国际汽贸城、圣名世贸城等等大型商业和广告园区项目,而且还有很多商业+公寓的楼盘,就比如飞洋创拓·两港中心那些,商业与公寓一体,离轻轨也近。想投资这块的话可以实地来看看。


原文链接:http://527256.com/33647.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9-13 14:07:34  回复
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明年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1000万人次“发展目标分阶段制定,每五年一次‘裂变’。”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9-13 21:11:47  回复
鄱阳湖扇形敞开式的功能布局。一心:以昌北国际机场为核心,重点建设航空客货枢纽、多式联运设施和客运换乘中心,形成多功能立体交通枢纽。一廊:沿梅岭-溪霞水库-白马庙休闲旅游中心-象山森林公园-南矶山湿地候鸟观景区-环鄱阳湖西侧生态旅游带,形成一条西南至东北的弧形生态屏障,打造集生态保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