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研究毕业论文注解怎么写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事业单位所有经济行为的最重要的基础性规章制度,是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内容涵盖了事业单位所有财务活动。自2012年4月1日起,我国事业单位执行新的财务制度,即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新规则明确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任务:1、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2、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3、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5、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通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具体内涵主要包括:1、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法;2、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将各项收入与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实行“一个单位一本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更加全面完整。其中,单位的支出将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对基本支出预算采取定员定额的方法编制,对项目支出预算按照项目管理的规定编制;从基层预算单位开始编制预算,使预算编制细化到具体项目上。3、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维护资产安全完整,保障事业健康发展。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4、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5、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不得违反规定举借债务和提供担保。6、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主要包括对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的监督。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行业特点突出,需要制定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
求关于“浅谈中小企业财务控制的若干问题”的论文提纲
中小企业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但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资本实力较差、发展时间一般不长、受自身体制和外部环境影响大 , 财务控制方面往往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 如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现金管理不当等。加强财务控制对于保证其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潜力、增强竞争力、抵御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 直接决定企业能否做大做强。
一、中小型企业财务控制的主要内容
中小型企业财务控制 , 从控制主体上分为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两大部分;从内容上分为成本控制、资金控制、利润控制三大部分。
1. 成本控制
在企业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中 , 通过经常监督和及时改正发生的偏差 , 使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和物耗 , 被控制在预定的计划内 , 以达到节省费用和消耗的目的。
2. 资金控制
通过对资金进行流进、流出数额的适时限制和调整 , 使企业生产经营能够正常进行 , 从而达到保证供应、合理使用、加速周转、效率最优的目的。
控制内容分为固定资金控制和流动资金控制。在固定资金控制上 , 一要对固定资产建账、设卡 , 及时正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购进、出租、出借、转让、大修以及报废的情况;二要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状况和市场情况进行定期分析 ,以及时进行更新改造 , 或购置先进的 , 淘汰落后的 ,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增强企业竞争力;三要建立固定资产利用率的考核制度 , 确保固定资产始终保持适当的负荷率 , 将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及时出租、出让 , 不断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在流动资金控制上 , 一是对筹集的资金进行控制 , 一方面要使筹集资金的成本尽可能最小;另一方面要控制筹集资金的数额 , 使负债率处于促进企业发展、增加经济效益的最佳状态。二是对企业的现金进行控制。这是资金控制的重点 , 控制不好 , 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 而且有时还会被个别人钻空子 , 贪污挪用 , 甚至侵占巨额资金外逃。三是对应收款项进行控制 , 以防止抵占流动资金 , 产生呆账、坏账。
3. 利润控制
通过建立按产品或按各自经济责任内容分设的利润责任主体 , 如对车间 ( 班组 )、科室实行的利润进行全过程监督 , 既使企业的利润水平最大化 , 又使企业能适应市场变化 ,从而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目的。
控制内容包括:一是对企业内部转移价格进行控制。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工时定额、国家规定的废次品率等公认的依据 , 确定各车间之间产品的转移价格 , 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 防止各利润责任主体所花费的人力、费用与其应产生的利润不配比、不合实际 , 影响相关方面的积极性 , 造成整个企业利润情况的恶化。二是对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指标进行控制 , 尽可能细化、量化 , 防止分配不公 , 相互攀比,产生矛盾 , 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三是对各利润责任主体的利润实现数额严格控制 , 切实做到增收节支 , 促进整个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中小企业财务控制的组织体系
为适应上述财务控制内容的要求 ,应建立健全以下内部组织控制体系:
1. 建立健全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 , 由成本会计牵头负责 , 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车间核算员共同参加。
成本控制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运行程序分三步:
第一步 , 每月中旬前 , 成本会计要根据生产工艺文件、月度生产、销售计划测算出下月各部门、车间的成本控制指标 , 报企业经理 ( 厂长 ) 办公会批准后 , 以成本控制中心的名义于当月下旬以文件下达。
第二步 , 各部门负责人及各车间核算员 , 根据下达的指标 , 进行再分解 , 并落实到每一个岗位。
第三步 , 每旬成本控制中心召开一次分析会 , 通报根据日报表统计结果得出的成本消耗情况 , 从而提出相应对策 , 以达到成本控制指标的实现。
2. 建立健全以财务部负责人为中心的资金控制体系。
在现金管理上 , 一方面财务部负责人必须督查出纳会计将当日超过国家规定库存现金限额以上的现金送缴银行,确保现金安全;另一方面 , 每一笔支出原始凭证 ( 含借款凭证 ) 都须经财务部负责人审核后 , 报企业分管负责人批准 , 方可支付现金。
在银行存款管理上 , 除实行印鉴分开管理外 , 每月下旬财务部负责人要根据企业年、月度经营计划和市场变化情况 , 首先制定出次月银行存款的收支指标 , 然后 , 再根据各部门的用款申请额 , 制定出银行存款支付的先后顺序方案 , 报企业经理 ( 厂长 ) 办公会议批准后 , 发至银行会计及相关用款部门 , 由财务部负责人负责实施。
3. 建立健全以企业总经理 ( 厂长 ) 为中心的利润控制体系。
其运行程序:一是自下而上将整个企业合理划分成若干个利润责任主体。二是在各利润责任主体之间 , 建立一套完整的结算制度 , 相互之间按财务部门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和印制的代币券进行结算。三是各利润责任主体月中向财务部门领取工资与奖金时 , 既要按上月利润完成情况 , 又要凭代币券兑换。四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利润管理的定期分析制度。在每月的 8 日、18 日、28 日 , 由企业总经理 ( 厂长 ) 召集分析会 , 通报整个企业以及各利润责任主体的利润完成情况以及相关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 研究出具体对策 , 从而达到利润控制的目的。
三、中小企业财务控制方法
财务控制方法是与上文中财务控制内容、组织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 定额控制法
具体确定定额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技术确定法。根据技术工艺、生产图纸、所用设备性能进行分析计算 , 确定产品生产定额、材料消耗定额 ,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业生产企业。二是统计分析法。就是根据企业以前年度 , 一般是前三年的成品消耗、原始统计资料或企业会计凭证资料 , 并结合确定期生产技术条件、市场营销行情变化的情况 , 进行综合分析 , 确定各种定额 ,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类企业。三是经验估计法。由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直接人员一起 , 根据各自多年的实践经验 , 综合研究确定定额 , 这种方法使用率低 , 主要适用于不能使用前两种方法的情况。
2. 程序控制法
通过制定一系列内部牵制手续来实施财务控制 , 主要从四方面设定牵制程序:一是设定职责恰当的分离程序 , 对企业交易活动的批准、主办、记录、监督以及交易活动中形成资产的保管等 , 指定不同人员分别负责 , 保证每项交易活动不能由一个人包揽。二是设定审批手续程序 , 每项交易业务都应经过申报、授权、核实、审批等程序 , 以避免交易活动无序进行。三是设定适当的凭证和记录程序 , 对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生产经营行为 , 不仅要实行书面原始记录程序 , 而且要尽可能纳入会计控制程序 , 以保证全部资产得到有效控制。四是设定监督检查程序 , 对于企业设定的上述牵制程序进行全面、经常的检查 , 包括各种原始凭证的审查、资产实物与会计记录的核对 , 以及管理部门对于各方面明细汇总报告的复核等 , 从而使设定的牵制程序能够真正实施到位。
3. 预算控制法
通过层层编制财务预算 , 严格按照财务部门审核下达的预算执行。财务预算执行考核是防止预算控制法流于形式的关键程序 , 企业财务部门应当按月认真组织考核 , 并将其考核结果与各预算单位负责人及其人员的经济责任挂钩 , 该奖则奖,该赔则赔,并作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财务会计论文:如何做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要建立健全物资收发保管制度,严格执行,合理发放。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和个人。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调拨、报损、报废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控制。领导要重视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培训,积极支持并指导其工作。要统筹安排固定资产的购置,避免重复购置,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财务部门要定期核对帐目,做到帐实相符。对固定资产要实行双重管理:即单位会计按现行制度进行总括记帐管理,使用固定资产的责任部门实行责任管理,并确定责任期、固定资产完好率、利用率的考核指标。同时要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重视固定资产预算,把握采购、验收、保管中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制度,明确责任。
2、合理编制预算,加强预算控制和管理 。预算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又要节约支出,避免经费使用上的浪费现象,优化经费使用的支出结构。要使资金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单位在制定年度经费预算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收入预算必须做到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支出预算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对经常性支出要适度从紧,建设性专项支出的预算要量力而行,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不搞财政赤字预算。要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发展目标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对经费开支大户进行重点跟踪管理,发挥预算的调控作用。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执行,杜绝无预算和超预算开支经费。监督审计部门应依法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执行、调整的真实性、资金使用的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协同部门作好预算终了时的分析工作,对预算收入完成情况、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及资金使用的效益性进行评估,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
3、建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双轨制管理模式。 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角度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来看,任何单位的会计都应包含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部分,财务会计通常是以一定的会计程序,主要为单位外部使用者定期提供财务信息,而管理会计则是以特定的技术和方法为手段,主要为单位领导经营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此要求,可将目前的会计机构进行改组和分立,使一部分会计人员从日常的会计核算业务中解脱出来,专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对单位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为本单位决策者提供咨询和合理化建议,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办学成本、减少投资风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切实加强财务分析能力 。首先要加强对预算的分析,强化预算管理。在编制预算前必须做好上期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同时也要对影响下期财务收支的各项因素进行事前分析,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对各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分析,以便考核和评价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通过对影响预算执行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偏差,分析造成偏差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因素,保证预算指标的顺利实现。 其次要加强对成本核算的分析。一方面将一般性工作中所占用的资源和成本核算出来,合理计提成本,提高办公经费的自筹能力,改善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办事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消除侵占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的现象,有效遏制资源浪费,推进单位改革的进程。
5、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 。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要对各项业务收支活动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核查,通过内部常规审计、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同时要建立健全防止乱收费、私设小金库的各级经济责任制,明确责任,划分责任范围。从领导到财务、审计监察部门的负责人,到各股室负责人,都要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层层防范,层层落实;在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责、权、利三者相结合,奖罚分明。
总之,面对越来越激烈市场资源竞争和越来越复杂的财务关系,单位必须加大财务管理力度,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急需要一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论文
一、财务预算的理论概述 企业通过财务预算进行管理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财务目标控制方法,同时,还是进行财务控制时目标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具有战略性、全员参与的管理机制。企业要驾驭市场,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使用资源,必须通过灵活、快捷、准确的财务预测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而财务预算的提出,无疑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个方便的途径。 1、财务预算的内涵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是由企业的高层以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经营决策和经营的目标规划财务数据以及责任约束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模型和公式,结合市场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围绕着利润最大化目标制定的预算。 作为企业全面预算的一部分,企业通过财务预算管理经济活动是现代企业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并且建立在在科学经营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进而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对一定时期内企业各项资金的取得和投入、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财务活动制定的计划,是一种确保企业理财目标实现的有效管理机制。一个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可以使企业有效的回避各种财务活动的风险,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良好的发展。 2、财务预算的必要性 正如上所说,财务预算是现代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全面的组织、计划和协调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尤其是近期的金融危机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合理而准确的财务预测对与每一个企业都是十分重要的。 (1)良好的财务预算有助于企业规避财务风险。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于支付风险,而财务预算一般在编制时,都会充分考虑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性与未来到期债务之间的关系,所以,通过编制准确而合理的预算计划来安排好资金的应用,有利于企业充分规避未来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 (2)财务预算是企业的中长期战略可以实现的良好保障。 一个企业的财务预算的编制是根据企业战略制定出来的,是对企业未来的一种预期性管理理念。因此财务预算也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企业战略的具体化。没有企业战略作为基础编制出的财务预算,只能称之为企业的短期行为,并不能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3)财务预算亦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桥梁。 由于一个企业的战略决策是以充分的市场调研预测为前提的,所以一份准确的财务预算可以将市场和企业的内部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可以以此为依据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以求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达到可以长期在市场上获得最大收益的目的。 3、企业财务预算的内容 (1)日常经营活动的预算。 主要指对企业集团及其经营性的子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经行全面的预算,包括经营活动的预算、投资活动的预算和筹资活动预算。具体而言,在经营活动预算中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的预算、主营业务成本预算、应收、应付账款预算和期间费用的预算等;投资预算主要是指对企业及其经营性子公司的投资活动编制预算,包括投资的收益预算、投资的成本预算和风险的预算等,具体又可以分为投资短期预算和长期投资预算,对内投资预算和对外投资预算;筹资活动预算主要是是指在对企业融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的预算。 (2)财务状况预算和经营状况预算。 众所周知,企业财务状况预算和经营状况预算也就是编制资产负债表预算和利润表预算,为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期末余额和企业预算期的经营利润和费用编制预算。编制资产负债表预算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数为基点,在充分考虑损益表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的相关数据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数的影响后,采用会计核算中常用到的平衡法加以增减后计算求得,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也是类似的,两者在编制时,无论是在编制内容,还是数据应用上都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 (3)现金流预算。 现金流量预算是通过以上编制的两种预算内容,大体估计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及筹资等日常活动的资金结构、流向及规模等,进而分别就各项活动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的净流量做出详细的预算,为企业实现下一步的各项经营目标提供资金上的充分保证。一般而言,在一个企业的整个财务预算中,应该以现金流量预算为中心,因为现金流是最能充分体现企业的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数据指标,是企业可以持续、健康经营的保证,同时现金流也是企业可以进一步拓展业务空间的最大资本。 二、目前国内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步为众多企业所熟知,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制定了自己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在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企业财务人员仅仅是为了预算而预算 许多企业的主管部门对财务预算到底应该如何去运作、如何安排和实施自己企业的财务预算缺乏比较清楚的认识,在现阶段,有不少企业仅仅是为了在自身企业的管理水平方面,能得到有关上级部门和其他单位的认可,才制定了一系列看似十分严格的,和本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相关的制度性文件。而事实上,每个企业都不应该只把财务预算作为自身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去填补企业制度上的空白,而是应该将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一步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的辅助手段。我们应关注的焦点,不在于企业是不是制定了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而是在于财务预算管理在该企业中是否得到了有效实施和落实。 2、企业普遍没有一个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和制度体系 在许多已经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企业中,普遍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部分企业是由企业的财务部门来兼任,而部分企业甚至由计划部门来担当这个职责。由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没有组织上的保障,导致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冲突,但企业内部又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来进行协调和仲裁。另外,没有制定一个相对完整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也是现阶段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许多企业编制财务预算时十分简单,使财务预算这项系统的管理工程变得有名无实,也使企业预算管理人员没有一个可供遵循的严格规范,从而影响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无法有效的运行,甚至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3、很多企业不注重预算的实际效用 现在已经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许多不良现象,譬如只注重预算本身的计划、协调和控制的功能,不注重发挥预算管理在其他方面的作用等。这些不良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处理以下各种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风险控制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效绩评价的关系、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资源分配的关系等。 4、许多企业认为财务预算管理纯属财务行为 财务预算是在财务部门制定的年度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得来的,这使得很多人认为预算仅仅是一种财务行为,所以应该由企业财务部门全面负责制定和控制。而事实上,随着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的计划性逐步在加强,全面的财务预算早已发展成为集业务预算、资金预算、利润预算、投资预算、工资性支出预算以及管理费用预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作用仅仅是为各部门提供关于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各种预算数据进行有效的汇总和分析。因此,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的一种全面的管理行为,应该由公司高层进行组织和指挥,而业务、投资、筹资、管理等具体部门才是财务预算的执行主体。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将财务预算视为是财务部门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 三、关于企业构建合理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1、根据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确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 对于企业来说,财务预算管理更多的是对企业未来的一种管理和约束,所以其目标应该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基础。没有长远发展战略意识的财务预算只能算是企业的短期行为,会使企业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也就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所以财务预算管理过程必须是围绕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的。企业的发展战略导向和战略目标直接决定着企业财务预算模式的选择,决定着预算的重点,也决定着预算目标应当如何具体确定。财务预算只有这样定位,即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企业要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必须首先根据本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现有资源,制定出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企业发展战略的长短期目标,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财务预算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2、健全企业内部各项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保证财务预算可以得到准确执行的条件。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制定的参与预算制定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的规范,是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方法和依据。在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时,首先根据财政部为企业制定的《指导意见》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财务预算管理的目的、原则、内容、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权限、业务流程、预算指标等;然后,根据《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出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监控、评价和考核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内容,使整个财务预算管理过程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保证财务预算机制的有效运行。 3、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的内部控制管理,细化各种财务预算的科目 尽管大多数企业都可以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但不同程度的基础管理工作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作用和最终的收获是十分迥异的。企业编制财务预算的基础一般是各项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而每一项业务预算要求各种业务的开展必须规范,业务流程也必须科学。因此,企业要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从生产、销售、供应等各个环节加强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此外,还应当细化财务预算管理的每个环节和项目,进一步明晰各种人员的权、责、利之间的关系。同时,企业可以采取
发布于 2022-07-03 04:36:27 回复
发布于 2022-07-02 23:53:04 回复
发布于 2022-07-03 02:54:33 回复
发布于 2022-07-03 08:24: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