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临空经济区建设-南昌临空经济区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目录一览:

南昌县县政府北面空地有什么规划

将划分为空港新城。

前期,随着乐化镇、樵舍镇划入经开范围,区域将迎来新的变化。目前,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布关于《南昌临空经济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2021-2023年)公示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公告,涉及乐化镇、樵舍镇、冠山管理处;用地面积达405.61公顷,标志着该这里将依托空港新城的概念成片开发!区域有望腾飞。

南昌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布局

南昌临空经济区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区域。建设南昌临空经济区,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把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有利于促进南昌、九江两市城市共建融合和产业互补对接,推动昌九一体化发展。

223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空间如何布局?10年间发展目标如何?入区发展企业将获得哪些政策支持?目前临空经济区招商、建设进展如何?……昨日下午,江西省发改委、南昌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会上正式对外公布《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首次揭开223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规划的神秘面纱,并就上述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公众释疑解惑。

总体布局三大区域

根据《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临空经济区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及周边服务区为核心,包括桑海经开区,新建县樵舍镇、乐化镇、金桥乡的部分区域和南昌经开区的白水湖管理处、冠山管理处,总共约223平方公里。

临空经济区总体格局为空港枢纽区、集聚发展区和临空辐射区。空港枢纽区包括昌北机场周边约23平方公里范围(机场区占地13.3平方公里,机场周边直接关联产业与服务区9.9平方公里);集聚发展区总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桑海经开区的58平方公里,新建县樵舍镇的68平方公里、乐化镇的23平方公里、金桥乡的22平方公里,南昌经开区的白水湖管理处、冠山管理处29平方公里;临空辐射区主要向南昌市新建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九江市永修县等周边区域辐射拓展。

规划体系初步形成

新规明确了临空经济区战略定位为:中部地区重要航空枢纽和对外开放门户;长江中游高端产业集聚区和绿色智慧空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和改革创新示范区;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强力引擎。

为此,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按照“统筹规划、分区启动、同步招商、早见成效”的思路,南昌临空经济区以10平方公里产业核心区建设为引爆点,聚焦政策和资源,通过短短几个月的奋力拼搏,在昔日的荒山荒漠上,一座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已初具雏形,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据悉,根据省政府批复的《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南昌市已经起草了《南昌临空经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和责任体系,市委、市政府讨论后将立即组织实施。同时,即将启动《南昌临空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

明年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1000万人次

“发展目标分阶段制定,每五年一次‘裂变’。”相关人士介绍说,到201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到2020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500万人次,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300亿元,初步形成临空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到202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1000亿元,集聚人口100万人。

未来,南昌将建成国内大型客运航空枢纽和中部国际货运航空枢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临空产业体系,临空经济区基本成型。

功能布局为“一心、一廊、两轴、两区”

构建“一心、一廊、两轴、两区”,形成向鄱阳湖扇形敞开式的功能布局。

一心:以昌北国际机场为核心,重点建设航空客货枢纽、多式联运设施和客运换乘中心,形成多功能立体交通枢纽。

一廊:沿梅岭-溪霞水库-白马庙休闲旅游中心-象山森林公园-南矶山湿地候鸟观景区-环鄱阳湖西侧生态旅游带,形成一条西南至东北的弧形生态屏障,打造集生态保护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廊道。

两轴:沿昌九高速公路、昌九城际铁路以及昌九大道形成昌九城市发展轴;沿赣江依托港口形成赣江黄金水道发展轴。

两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重点发展临空型先进制造业;产城融合区,包括机场周边和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镇化区域,重点发展物流基地、总部基地、商务基地、休闲基地和配套基地等。

争取尽快批复设立综合保税区

据悉,《规划》制定的政策措施涉及体制机制创新、航线航班发展、产业发展引导、扩大开放合作、保障建设用地等各个方面。

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支持组建精简统一高效的开发建设管理机构,推行企业化运作和管理;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做法,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支持开展环评、能评试点等;航线航班发展方面,省、市财政共同出资设立航空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航线航班发展,鼓励培育机场航空口岸和开辟客货运新航线航班。

产业发展引导方面的政策尤为值得关注。“对进入临空经济区的重大项目,优先列入省重大项目调度,在专项资金安排上给予特殊扶持。”据相关人士介绍,南昌临空经济区将建立临空产业投资项目库,明确准入条件,重点引入符合临空产业发展导向、带动性和创新能力强的知名企业。研究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高科技、产品新、成长快的创业投资企业等。

另外,将争取尽快批复设立综合保税区;落户的省外高新技术企业,可申请减按15%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颁发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省、市政府还将保障建设用地,统筹安排临空经济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切块保障临空经济区内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形成“航、铁、公、水”四位一体交通运输优势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位于临空经济区最核心区域内,湖滨北路、小微大道、建业大道、瓜洲圩堤围绕小微工业园福银高速以南片区的环形路网已全面贯通、对接;对小微工业园福银高速以北7平方公里内的主要路网进行了梳理,制作了临空经济区现状图,对临空经济区内小微工业园片区和桑海开发区片区路网连接问题形成了初步意见。连接昌九大道干线道路工程正分五个标段同时展开施工;港口北大道项目将于10月1日前通车。

“拥有4个2000吨泊位的龙头港码头建成后将与赣江黄金水道连接,真正形成临空经济区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集成、多式联运交通优势。”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域内的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在快速推进,确保路建到哪里,水、电、气就配套跟进到哪里。同时,为产业发展配套的10万平方米的电子信息产业专用标准厂房, 13栋单体建筑主体已全部完工。邻里中心概念性规划已出具第一阶段成果。

吸引欧菲光、中国北车项目入驻

招商引资方面,南昌在产业定位上确定了“1+X”的发展战略,其中“1”指以临空经济指向特征明显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X”指关联产业或其他临空导向的高端制造业。在政策扶持和交通优势的吸引下,南昌临空经济区大力开展定向招商,引进了一批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高端、前端、深端产业项目。

其中,总投资53亿元的深圳欧菲光产业园已经落户,总投资110亿元、一期投资60亿元的深圳莱宝高科,中国北车、快递物流园、艾炜特、电商产业园等招商项目进展顺利,酷派手机6000万台(第一期3000万台)生产线即将入驻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第一期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并投入生产运营。

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下辖五个园区

南昌临空经济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确立。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下辖五个园区,即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综合保税区、航空物流产业园、其他产业园。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对管辖园区实行统一规划制定与监管、统一产业布局与准入、统一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统一招商政策和考核。

同时,将桑海生物医药产业园58平方公里、小微工业园起步区10平方公里(含综合保税区3.3平方公里)范围划归南昌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直接管辖负责开发推进;其余范围进行统筹管辖,由县区(新建县和经开区)平行推进。

管委会内设机构采取大部制,内设“四部一局”:即综合协调部、产业协调部、规划建设和资源环境协调部、社会管理部和财税局。同时,管委会加挂南昌市临空经济区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牌子。管委会下辖的产业园区均采用企业化管理运作模式,专司负责招商引资和园区项目建设。

南昌九江一体化,这一体化是什么意思?就一个打电话没有长途漫游而已?还是象征以后会合并???

昌九一体化实施步骤:

(一)两市规划、建设部门就推进昌九两市城镇建设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同意在规划的编制、实施上进行衔接和沟通,努力推进一体化建设。

(二)两市国土部门就编制两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保护耕地等事项达成了共识。

(三)两市交通、外经贸、水务(利)部门就推进长江干线(江西段)和赣江(南昌-湖口)Ⅱ级航道整治,加快推进南昌港、九江港一体化进程等达成了共识,将共同争取上级支持加快推进。

(四)两市发改、工信、商贸部门就昌北机场、庐山机场一体化,建设两市城区候机楼,建设辐射昌九两市的南昌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通用机场和小型(私人)飞机培训基地等达成了共识,将共同争取上级支持加快推进。

(五)两市交通、公路、规划、建设部门就推进昌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的互通对接,共同推进昌九大道建设、优化交通网络和运输服务结构,加快建设综合运输枢纽站场,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和旅客“零距离换乘”等达成了共识,将共同争取上级支持加快推进。

(六)两市发改委能源管理部门经过研究初步提出了昌九两市合作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七)两市工信部门就促进南昌、九江两市产业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和重组发展,推进昌九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达成了共识。

(八)两市旅游部门围绕建设统一的旅游市场,研究如何规范区域旅游标识,共建精品旅游线路、实行通票制度、联系宣传推广、旅游信息共享和无障碍旅游区建设达成了共识。

(九)两市商贸、发改部门就统筹规划昌九物流业布局,组建大型物流集团,加快构建功能性物流中心和多层次配送中心为主的现代物流体系达成了共识。

(十)两市商贸部门就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政策措施为手段,加快推进两市商贸业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和支持连锁企业跨市连锁经营达成了共识。

(十一)两市金融部门就共同推动银行存取款业务收费同城化、银行资金汇划同城化、保险售后服务同城化达成了共识。

(十二)两市人保部门就配合省人保厅完善社保一卡通服务平台,推动两市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关系互联互认、医疗养老保险关系正常转移接续,实现互认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年限达成了共识,逐步推进。

(十三)两市房管部门就推进南昌、九江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两市间异地购买可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个人自住住房,允许在购房所在地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享受公积金贷款的同等待遇达成了共识。

(十四)两市人保部门就搭建两市人力资源信息交流平台,建立企业联盟、高校联盟、培训联盟等促进就业联盟达成了共识,逐步推进。

(十五)两市工信部门、电信公司就共同加快推进智慧城市、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推动两地电子政务等系统互联互通实行异地灾备,统一数据标准,完成区域相关信息平台的对接,提供信息资源共享云服务,共同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信息云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快速共享达成了共识,共同推进。

(十六)两市统计部门就配合省统计局建立昌九一体化统计指标体系达成了共识。将建设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民生保障、基础建设、资源生态等相关统计指标体系。

(十七)两市环保、水务(利)部门就联合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工作,共同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环保信息交流、跨界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查处等达成了共识,将共同争取上级支持加快推进。

(十八)两市工信、电信部门就配合省直部门做好昌九通信同费,采取保留区号、取消长途、漫游话费,双方就拆补、管道使用、基站建设、用电、税收减免等共同争取政府和上级支持事项达成了共识,将共同加快推进。

(十九)两市交通部门和公交运营单位就加密昌北国际机场至九江快运巴士班次,逐步开通南昌至九江及沿线城市公交,实现车辆通行费年票互认,对实行低票价公交车免征高速公路通行费。搭建昌九公交一体化平台,推行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等达成了共识,将共同争取上级支持加快推进。

(二十)两市教育部门就共享教育、教学、教研等优质资源达成了共识。将建立开放性学籍管理的协调机制,推进两市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展友好学校合作共建,培育教育品牌。

(二十一)两市科技部门就实现专家库共享,推进科技项目评估、科技成果鉴定和科技奖励评审合作,推进大型科学仪器相互开放和共享达成了共识。

(二十二)两市卫生部门就完善昌九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强化两市定点救治医院协作关系,卫生监督信息互通、案件协查达成了共识。

(二十三)两市人保部门就建立两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互认、信息共享和两城医疗费用结算(清算)系统达成了共识,将共同争取上级支持加快推进。

(二十四)两市公安部门就实行昌九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统一两市市辖区落户条件,放宽两市间户口迁移条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昌九户籍管理一体化达成了共识,将共同争取上级支持加快推进。

(二十五)两市民政部门就组建异地养老普惠联盟、数字民政信息资源共享、平安边界共建、退役士兵就业技能联动培训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达成了初步共识,将共同加快推进。


原文链接:http://527256.com/31406.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9-05 22:34:17  回复
作。明年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1000万人次“发展目标分阶段制定,每五年一次‘裂变’。”相关人士介绍说,到201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到2020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500万人次,临空经济区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9-05 20:00:42  回复
其他产业园。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对管辖园区实行统一规划制定与监管、统一产业布局与准入、统一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统一招商政策和考核。同时,将桑海生物医药产业园58平方公里、小微工业园起步区10平方公里(含综合保税区3.3平方公里)范围划归南昌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直接管辖负责开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