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状况与对应措施-我国当前的经济问题及对策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目前经济通货膨胀状况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尽年来随着食品价格的连续上涨, 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已达11

年来的最高峰。以2007 年为例, 2007 年以来CPI 同比上涨幅度持续

扩大, 比如前三季度,CPI 同比上涨4.1%, 而且是后一个季度比前一

个季度高, 比如第一季度上涨为2.7%, 第二季度上涨为3.6%, 第三

季度上涨为6.1%。2007 年10 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 总水

平比去年同期上涨6.5%。其中, 城市上涨6.1%, 农村上涨7.2%, 食

品价格上涨17.6%, 非食品价格上涨1.1%, 消费品价格上涨7.8%,

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发改委的统计资料显示,2007 年10 月份,

36 个大中城市去骨牛肉、羊肉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12.72 元和

14.52 元, 分别比上月上涨2.0%和3.57%,15 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

为1.74 元, 比上月上涨11.54%。还有,除了大规模工业制品之外, 资

源价格的上涨对CPI 的压力正在日益凸显。进入2008 年以来, 中国

的CPI 仍居高不下, 现在不仅是消费品、食品等, 而且很多工业品,

比如电池、灯泡、剃须刀等都涨价了, 因为任何一种商品都有劳动力

成本, 劳动力成本一涨, 所有的物品都涨。这就说明, 不仅PPI 作为

一个先行指标, 价格上涨开始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去了, 而且CPI

上涨已经成了一种趋势。

(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特征

从目前中国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来看,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始

于两大资产价格( 股市与楼市) 的快速上涨。可以说, 国内价格的上

涨先是从资产价格上涨开始, 然后再传导到与资产价格上涨相关的

产业, 比如这些产业的产品价格上涨及工人工资的价格上涨, 并由

这种价格上涨再传导到下一个产业。而后这种价格上涨再传导到食

品价格上涨。反过来, 食品价格的上涨又会进一步带动前端产业的

价格上涨, 这样, 当国内食品价格上涨时, 也就预示着国内通货膨胀

的压力全面上升。也就是说,在目前经济格局中,只要两大资产价格

上涨不改变,通货膨胀上行压力就不会改变。就目前情况来看, 两大

资产价格泡沫要在短期内挤压出来是不容易的, 因此, 国内通货膨

胀近期内还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二、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比如:

( 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 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 使价格信号失真, 容易使生产

者误入生产歧途, 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 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

展, 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 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

比例失调。当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畸形化需要矫正时, 国家

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 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设的大

幅度下降, 出现经济的萎缩, 因此, 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

调发展。

( 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

下降, 使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尤其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

中国家来说, 虽然一部分人已经比较富有, 但大部分人收入还普遍

偏低, 甚至尚有一部分人还在为温饱问题所困绕, 当通货膨胀持续

发生时,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很多,结合我国通货膨胀实际, 原因大概

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当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时, 就

会引起物价普遍上涨。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表现为由于投资膨胀和消

费膨胀所导致的持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增长, 因

而又称过量需求通货膨胀。目前我国国内某些部门, 甚至某些大宗

关键产品需求过多而供给不足, 导致价格猛涨, 进而扩散到其他部

门产品的价格,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

(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由于成本上升也会引起物价普遍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有

很多, 以猪肉为例,2007 年我国猪肉涨价有一系列原因, 比如猪饲料

涨价、流通环节不畅、猪疾病影响等等, 但更重要的是农民养猪的机

会成本发生了变化。一个农民在家养猪的年收入大约为3000 元, 但

如果他进城打工, 一个月收入1 千元, 年收入可能达到1 万多元, 所

以, 如果有打工的机会, 他不大会选择养猪。只有通过猪肉涨价, 使

农民养猪的收入提高, 达到与从事其他行业大体平衡的比较收益,

农民才会有养猪的积极性, 从这个角度来讲, 猪肉涨价有其必然性。

其实各部门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 从成本上升的角度来讲道理都是

比较类似的。

( 三)结构性的通货膨胀

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这种类型

的通货膨胀在我国的表现也较为突出。因为我国国内各部门劳动生

产率发展较不平衡, 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

后, 其他部门的货币工资也会随之增长, 引起价格上涨, 从而使一般

物价水平普遍上涨。

( 四)输入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

由于输入品价格上涨而引起国内物价的普遍上涨。开放型经济

部门的产品价格, 受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影响而趋于提高时, 会波及

到非开放型经济部门, 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我国这次的

通货膨胀, 是有着一定的国际性原因的, 国际原因主要就是石油和

其他一些重要的原材料的价格上涨。

( 五)不当预期引起的通货膨胀

我国这次通货膨胀的水平还与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所谓

通货膨胀预期是指公众对通货膨胀在未来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

的一种事前估计。通货膨胀的预期对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将影

响未来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 而且通货膨胀预期的高低在不同的条

件下所受到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比如说, 它可以受现实的通货膨

论” 。它的提出, 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技术

转移理论的发展。

⑵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这一术语最早于1978 年由厉以宁引入国内。国内学

者真正关注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是从1984 年开始的。1984 年, 黄觉

雏发表了“ 技术创新浅论” 一文, 把“ 技术创新” 定义为“ 把某种设想

转变为崭新的或改进了的产品、工艺或劳务并使之推广以获得利益

的全过程” ,并讨论了技术创新的基本属性与类型。1985 年, 王慎之

在“ 浅谈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 一文中介绍了加拿大学者海莱纳

关于技术创新的分类观点。

⑶技术进步理论

尽管我国对技术进步问题的研究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了, 但那

时的“ 技术进步仅是作为一个技术术语而存在的, 所谓的“ 技术进

步” 往往指的是物化技术上的进步, 所作的研究也只是定性的分析。

1986 年, 徐寿波分析了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指出科

学技术进步包括两大方面因素: 一是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因素; 二是

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因素。

3. 缓慢发展阶段

从20 世纪90 年代,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开始进入缓慢发展

阶段。这个时期学者的研究多数是对原有理论的渗透和延伸, 最新

发展的理论较少, 主要有:

⑴技术溢出理论

技术溢出指的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先进技术拥有者有

意识或无意识地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 包括国际技术溢出、国内

技术溢出、行业间技术溢出、行业内技术溢出四种形式。1995 年, 李

平最先在国内介绍了国外有关“ 技术溢出” 的研究成果, 当时并未引

进同行的重视。从1998 年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各种“ 技术溢出”

问题。至今, 国内学者对技术溢出问题的研究包括技术溢出的含义

与形式、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技术溢出的机理等等。经过十几

年的研究, 有关技术溢出的理论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 并指导着对

各种技术溢出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⑵实物期权理论

实物期权理论与方法是在1998 年引进我国的。2000 年开始,

我国学者对实物期权理论与方法展开了系统的研究。

实物期权理论引入技术经济学领域后,使得项目的经济评价方

法得以丰富, 尤其是对高风险、不确定环境下投资项目决策提供了

一种切实可行的评价工具。根据实物期权理论, 一个项目的投资价

值等于项目的净现值、项目的灵活性价值与项目的战略价值之和。

其中, 项目的灵活性价值可以用灵活性期权来分析, 灵活性期权包

括延迟期权、转换期权、弃置期权和规模变更期权等。而项目的战略

价值可以用复合性期权来分析, 复合性期权包括延续性投资期权和

成长性期权。由于实物期权理论可以用于指导项目的经济评价, 因

此, 经过几年的研究, 实物期权理论己经应用于各类项目的经济评

价领域。

从技术经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看, 对技术经济学基本理

论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自主创新的技术经济理论太少, 只有

经济效果原理和技术经济比较理论可以认为是我国学者提出来的。

其他理论如技术进步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等等基本上都是从国外相

关学科中引进的。二是整个理论体系缺少系统性, 彼此之间没有联

系,只是简单的罗列。

四、技术经济学发展面临困境

时至今日,技术经济学的面貌同早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随

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技术经济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技术政策、产业

政策的论证与评价; 生产力布局、转移的论证与评价; 经济规模的论

证与评价等。然而,就其发展前景而言并不乐观。从上世纪90 年代

以来, 技术经济学新的理论研究专题很少, 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对国

外相关学科理论的消化、吸收及应用上,中国特色逐渐减少。这些情

况不仅使技术经济学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而且造成技术经济学在我

国的学科地位下降。究其原因, 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研究对象过于庞

杂, 研究内容缺乏独特性; 二是研究方法混乱, 许多基础性的理论问

题至今在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

参考文献

[1]C. K. Prahalad, 1992,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2] 贾凤亭: 《技术系统演化的哲学分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4 年第2 期。

[3] 徐寿波: 《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经济学》[J], 《数量经济技

术经济研究》1984 年第1 期。

[4] 徐寿波: 《技术经济学》[M]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

[5] 徐友敬: 《技术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M] ,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5 。

[6] 吴添祖: 《技术经济学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

(作者单位系济宁医学院)

胀率高低的影响, 也可以受通货膨胀率持续时间、当前经济形势、当

前宏观金融政策及公众相关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公信度等影响。因

此, 如何来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成了不少中央银行一个基本的货币政

策目标。

四、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措施

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一般有通货紧缩和收入政策。结合

我国实际,这两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如下:

( 一) 通货紧缩政策

所谓通货紧缩政策就是从流通中回笼一部分过多的纸币, 通常

采用的办法是: 增加税收、提高贴现率和减少信贷总额。通过这些办

法抑制总需求,使之接近于总供给,从而抑制通货膨胀。必须通过央

行价格机制即利息机制, 来收紧货币供应、减少银行信贷、遏制大量

的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及股市, 这样才能始这次中国式的通货

膨胀得到遏制。

( 二) 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通过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来抑制通货膨胀,

采用的办法主要有: 颁布价格指导线; 以减税等手段刺激企业实行

低价; 对工资、物价实行强制性的控制或管理。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发

展过程中, 这些措施的采用,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 在我国

政府对零售、燃料及其他一些商品价格都有补贴, 目的也是控制物

价, 抑制通货膨胀。但是这些干预不但是中国财政资源流失的一个

渠道,实际上也令通货膨胀更加恶化, 因此必须慎用。

总之,就目前我国情况来看,无论是过高的通货膨胀率还是经济

形势总体过热, 无论是通货膨胀率过高的持续性还是货币政策执行

力度, 都强化了市场对通货膨胀上行的预期, 都要求我们采用合理

的措施治理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1] 梁小民.宏观经济学纵横谈.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2] 梁小民. 西方经济学.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 刘凤良. 西方经济学.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希望采纳

现在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如何?实行的是什么样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具体措施有哪些?

现在我国的整体经济状况是向下的,准确的说,是全球的经济状况都普遍不好。

我国目前主要是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主导。

具体措施:央行降准降息,加入市场的资金投入。

我国当前实施的促进经济发展措施有那些?

中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空前挑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开了新一轮宏观调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传递了清晰的信号:直接有力、扩大内需的调控措施将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11月份以来,从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出台,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保增长的调控目标,再到目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出台,越来越细化的调控举措逐步勾勒出新一轮宏观调控的路径——既要保当前经济增长,又要抓住难得契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保增长、促消费、调结构:积极财政政策释放能量

进入四季度以来,工业生产、出口、财政收入、CPI和PPI等经济指标的显著下滑表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显现。但不少专家表示,随着一系列扩张性调控政策逐步实施,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在明年一季度触底后逐步回升。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庆说,16日公布的今年1至11月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8%,这一增速虽然比前十个月增速略有回落,但仍处高位,表明积极财政政策下不断扩大的投资规模将逐渐显效,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面对国内外挑战,中国重启积极财政政策成为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最大亮点,意味着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财政政策将在宏观调控中释放越来越多的能量。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除了扩大投资规模以外,将实行结构性减税,用减税、退税或抵免的方式减轻税负,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重大改革等,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具体则根据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相应调整税收政策,在优化税制结构的同时,可以开征一部分新税种,降低一部分税种的税负,以达到刺激经济、扩大投资和内需的目的。

国家近期宣布将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和“农机下乡”,发出了扩大农村消费的积极信号。财政部表示,积极财政政策一方面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促进农村、住房、汽车、服务业和旅游业等重点领域的消费。

明年1月,增值税转型和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适时出台,表明了当前正是中国经济调整结构的重大契机。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立足当前的拉动投资,促进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从而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说,扩大内需既是中国经济面对危机的应急之策,更是未来发展的长远战略。其背后是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和出口拉动型向内需拉动型的重大转向。他预计,到2010年,随着政府拉动内需政策效应的充分释放,主要靠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格局将初步形成,中国经济将开始新一轮发展。

释放流动性、增信贷: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果将中国经济比做一条大船,货币就是“载舟之水”,金融的作用则在于促使“资金之水”流动起来。中央当前采取的一系列金融措施,正是要将这“水”从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堤坝”中释放出来。

从国家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到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经济发展的九项金融措施,再到进一步细化的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中国正在出台一系列保增长的金融政策,通过促进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稳定增长,为经济航船提供广阔水域。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全球陷入衰退边缘,企业融资难成为全球问题。为解决流动性问题,国家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货币信贷的稳定增长,央行更是在3个月时间内四次下调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总量的控制。

王庆认为,当前中国释放流动性的效果正在显现。根据央行11月份金融数据,11月份贷款出现同比大幅上涨。但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速下滑局面依然未能有效缓解,而银行惜贷现象仍然严重。相关迹象表明,资金之水虽然流进了商业银行,但仍未能很好地进入到企业生产中去。

基于此种状况,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对货币政策、信贷服务、资本市场、保险、融资渠道、外汇管理、金融服务、财税支持、改革风险等九个方面内容进行了具体部署。其中,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满足合理资金需求等两项内容位列众措施之首。

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认为,这三十条意见是落实当前宏观调控政策更具针对性的体现,其中提出的争取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左右的目标,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M2最高增长目标,体现出当前宏观调控反周期调节的特点。“如果这个目标能够达到,能够适时地扩大流动性、扩大基础货币的发行,对工业的增长,就业的保障和经济平稳发展,意义重大。”

此外,针对银行惜贷现象,金融三十条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基本面比较好、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张其佐说,这三十条意见还体现了当前宏观调控的另一特点,就是财政货币政策正在更好地与产业政策相配合协调。实现保增长的关键就是要保工业。中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阶段,工业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就业增加至关重要,目前向企业倾斜的政策,都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发展。

“对银行来讲,保增长是一个大局,如果银行纯粹基于这种风险而畏缩不前的话,就会影响工业增长,从而使经济下滑的问题变得更严重,银行自身的存量贷款也会很受影响,最后受危害也自然包括银行业。所以对银行来讲,也需要扩大信贷投放,在经济保增长的同时,才能保住自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股市、楼市、车市:扩张调控政策工具促市场稳定发展

无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老百姓关心的股市、楼市、车市三大市场都受到了高度关注。如何提振市场信心、促进这三个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治理水平,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增强投资者信心。会议强调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同时,将住房和汽车消费列为明年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

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十条意见则进一步明确将出台信贷政策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并支持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拓宽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渠道。

分析人士认为,这对三个市场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将有效增强人们对市场的信心,稳定预期。而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更是为市场回暖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伟庆预计,明年二季度,政策对实体经济提振效果会逐渐露出端倪,基本面预期的企稳会逐步取代纯粹的情绪刺激,成为股市新的且强有力的提振动力。

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业来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政策基调更是为其走出低迷状态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人士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输血”,维持企业资金链不断裂,防止房价“超调”,早日稳定购房人的预期。而除了信贷规模的扩张,未来可以预见的降息可能节约房地产企业资金成本,这将成为稳定房价及购房人预期的重要条件。

另外,降息将带来购房成本下降,引发交易量持续回暖。数据显示,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次日,上海的日均预售套数比11月上升了35%,比10月份则是上升了56%。北京虽然受季节因素影响冬季售房量会下降,但12月份日均销售仅比11月份下降25%,比10月份仍然上涨20%。

已经构成居民一大消费点的汽车市场也有望在新一轮调控中受益。虽然受经济增速下降影响,在居民资产价格缩水和收入增长放缓的压力下,明年汽车业发展不容乐观。但从长期来看,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是汽车业的利好因素。

答案补充

哪些货币政策?大幅度降息,住房首付减少,帮助受困企业融资,发放购物券……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应经济危机的措施有哪些

去年以来,我国GDP增速连续5个季度出现回落,沿海地区的一些工厂经营困难;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美欧实体经济纷纷陷入衰退,外需减弱使我国出口大量减少。

自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2009年的货币政策就已经确定了基调。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本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货币政策不会有太大变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贯穿于明年始末,但也许会出现一些微调。

国家统计局日前陆续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也表明,出口、零售、投资、制造等大部分经济指标已经出现下滑,中国经济下行在所难免。为刺激经济,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提振经济。

自9月起,我国货币政策就开始微调。11月27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同时,其他货币政策也相机出台,货币政策的转向幅度之大超出市场预期。2009年还将继续大幅降息”的预测也屡见报端,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专家认为,从经济增长的实际态势看,保增长、防衰退将是政府的首要任务,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后会持续一段时间,积极财政政策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继国务院推出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后,各地政府也先后公布了各自的投资计划,总额已经接近18万亿元,地方政府投资热情高涨已初露端倪。 对有分析认为,必须对经济金融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监测、科学分析和预测,以准确判断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强货币政策决策和实施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提醒,在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必须加强币政策调控与金融监管的协调,以免刺激经济过度而出现金融泡沫。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如下:

1。体制结构仍然不合理,长期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

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影响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障碍依然存在,重大改革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2、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东海岸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扩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3、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低、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改变。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4、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

农业生产资料、部分农副产品和部分工业品价格的结构性上涨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5、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宅、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

解决方案如下:

1、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3、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扩展资料: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经济发展是通过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达到经济量的增长。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发展

我国建国初期怎样的经济形势?我国对此采取哪些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

经济形势:工农业生产下降、物资缺乏、通货膨胀

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3、合理调整工商业

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基本好转

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至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原文链接:http://527256.com/3028.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3 05:32:17  回复
乏、通货膨胀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3、合理调整工商业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基本好转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至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3 00:17:41  回复
通货膨胀预期成了不少中央银行一个基本的货币政策目标。四、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措施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一般有通货紧缩和收入政策。结合我国实际,这两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 通货紧缩政策所谓通货紧缩政策就是从流通中回笼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2 22:36:47  回复
素。3. 缓慢发展阶段从20 世纪90 年代,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开始进入缓慢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学者的研究多数是对原有理论的渗透和延伸, 最新发展的理论较少, 主要有:⑴技术溢出理论技术溢出指的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先进技术拥有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转让或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3 03:31:44  回复
大资产价格泡沫要在短期内挤压出来是不容易的, 因此, 国内通货膨胀近期内还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二、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比如:( 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我国, 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 使价格信号失真, 容易使生产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