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it系统规划中的5个步骤是什么?
it系统规划中的5个步骤如下:
在实施一个新的IT系统坚持“以流程为中心”的做法将会大大提高成功的可能性。换言之,不是简单地去解决一个不好用功能,也不是去解决在特定位 置或在特定功能存在的一个问题,退一步问一下这个问题是否出现在系统的流程中,系统是抑制还是支持过程的变化,实现起来是否轻松;
过程改进需要一个过程的业主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管理委员会,以定义业务执行工程改进的优先次序列表。而且,它必须贯穿整个制造企业。指望单独的部门和工厂确定和实施过程改进只能导致一个支离破碎的IT应用定制系统或者对于现有的只对少数人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的更改。
一个卓越核心团队(COE)去做的如上所述的过程改进的实际工作。这个团队应包括组织内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包括车间和供应链的运作和管理,IT和企业 管理。理想的情况下,成员需要在企业至少工作五年左右,这样不仅理解IT系统的工作,也知道决策是如何环绕的业务进行的和潜在的流程改进项。
与业务部门讨论、沟通、对计划达成一致同意。一旦治理委员会成立,COE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的时候,会非常同意文件和有效的沟通程序的纲领和最初的目标和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将过程控制从过程信息中分离开以减少COE的团队和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冲突。实施过程为中心的方法需要文件和额外的政策和具体程序。在改善商业模式和IT结构的过程成熟度和灵活性的过程中,分析和记录是非常必要的。
在IT构架中增加并且优化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 平台。在一个端到端的角度来看,跨功能领域和地理区域的情况下,利用BPM平台比没有该平台的经营者的成功率要高得多。这很容易从道理上解释…如果一个团 队有一个流程框架,将会更有效率,这反过来又提高了产量和业务敏捷性。此外,BPM框架使流程可以 很容易地复制和在多个地点重复使用,那么这样增强BPM功能的IT系统的优势会“改变游戏”。
总结:IT系统的实施会保持竞争的领先。实现预算、时限和过程改进的目标带来一个成功的投资回报率。
IT规划的三个阶段
IT规划的运作思路一般来说,大多数企业都会制定一个3-5年的中长期业务发展计划,而且会沿着这样的轨迹实施:IT规划——规划IT设施——IT设施支撑企业营运——企业营运实现目标。从这样的轨迹来看,IT规划是一种实现公司业务发展计划的工具,而不是神灯。IT规划其实就是要告诉企业如何应用IT技术配合和支持业务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而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IT规划可以按照这样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根据公司业务发展计划IT系统的总开支计划和预算。由公司高层根据对营收、费用和资本支出的大致预测,制定初步的业务发展计划与预算决策,并产生相应的对IT系统的需求目标和预算。
第二阶段:将IT系统总开支计划分解为一定数量的独立IT项目和IT维护性项目,检验初步计划和预算是否可行。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查每个IT项目所需要的技术、时间、人力与财务资源。有了更确切的预测数据,公司CIO就可以做出建议和抉择,确定哪些项目应该投资,哪些项目应该推迟、减少投资额或者彻底取消。关键是在预测出来的IT需求资源和公司可提供的供给资源之间取得平衡。
然而在这阶段人们常常存在误区:不考虑资源受限制,也没有在两个相互竞争的方案之间进行评估和选择。这样虽然在开始时简单易行,但可能产生两个让人泄气的问题:一是没有一个项目或活动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最终可能导致IT规划成为空中楼阁。第二个问题是因为现实问题的不断增加,需要不断地削减预算和修订计划,从而使IT规划束之高阁。
第三阶段:CIO和项目经理需要在所负责的团队和项目基础上,制定一个有预估时间和有预估范围的具体项目进度和预算。这样可以确保负责提供资源的部门能够满足IT规划中的所有项目和活动对资源的需求。保障IT规划顺利的六大真知灼见
①IT规划必须要配合业务计划的实现,并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业务计划是公司为了中长期的发展而制定的计划。公司业务计划为IT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并为IT规划的目标和方案的取舍提供了指导。因此,企业高层必须根据公司的营收计划、目标利润从头到尾跟进IT规划的制定,直至IT规划结束,而不能只由IT人员对IT规划流程掌控。
②在整个过程中要层层分解IT目标和费用预算,让IT目标对应相应的费用和资源。这里是指将未来几年里每年的目标费用总预算分为几个独立的IT规划费用类别,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接下来的实施中资源得不到保证和预算失控。比如,兴安公司将总体IT开支目标分为IT系统研发、IT系统运作和IT基础设施三大预算类别;然后,将研发费用再细分为具体的项目费用。
企业如何做好IT规划
IT规划即信息化建设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结合企业管理需求、业务流程和信息化基础,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
普遍反映IT规划难于制定,即使花费很多心血和精力制定出来,也往往难以实施。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在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与企业战略相符。没有明确清晰的战略,IT规划就无从谈起,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二、各部门的共同支持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绝对不单纯是企业IT部门的事,它要求企业所有相关部门参与目标制定规划建设和实施,IT部门是信息化建设的推动者,而信息化的主人是企业所有的部门和每一位员工。
三、形成管理闭环。不仅IT规划难以制定,企业中任何领域的规划都是一个复杂的项目,都应该是一个闭环的管理过程,即“制订规划——进行实施——总结反馈——修改规划”,如此不断前行。
四、不断完善IT管理体制。企业信息化规划不但要有硬件、网络、技术的规划,同样重要的是对IT管理机制的发展规划。
五、选择最匹配而非最先进的技术。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相匹配是最好的选择,不能期望信息化的建设能拔高企业的成长,盲目追求最先进的技术,信息技术不可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它的作用更多的是锦上添花。
企业战略发展:IT战略规划如何做更加务实
所谓“广义”的IT规划是指从企业的战略出发,充分分析企业核心价值链的运作模式,进而找出IT的支撑点和机会点,从而明晰企业的IT战略,并构筑企业的IT应用蓝图、IT治理模式、信息资源体系及系统实施规划等,以实现对企业战略目标达成的有效支持。而“狭义”的IT规划则侧重对系统硬件、系统软件、开发技术等进行计划与安排,是围绕技术展开的。这里,我们所讨论的IT规划主要是针对“广义”的IT规划。 一般情况下,IT规划的运作思路是按照四个步骤展开的,IT战略明晰、IT能力分析、IT解决方案和IT行动方案。 在IT战略明晰阶段,需要分析企业的战略、愿景和目标,并对核心价值链的相关业务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业务模式和流程入手找到IT的支撑点和机会点,进而构建支持业务发展策略的IT战略,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在IT能力分析阶段,首先会结合企业的IT支撑点,从核心业务环节入手,分析并形成企业不同层面的IT需求和IT目标。然后,构建合理的IT评估模型对企业的信息化现状进行全面的评估,并进行差距和约束条件分析,为后面的IT蓝图及系统规划提供依据。 在IT解决方案阶段,需要结合上面两个阶段的成果,设计企业的IT应用蓝图,进行应用系统的集成点分析并构建企业的IT基础架构,同时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描述和分析。 在IT行动方案阶段,需要对设计的IT蓝图进行全面的规划,制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骤,进行风险及效益分析,同时给出企业的IT治理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具体的信息化行动方案,指导企业的下一步行动。 这里,我们不想用长篇大论来介绍IT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成果,而是想就目前存在的一些IT规划项目无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现象展开一些讨论。这些IT规划项目和企业的实际信息化建设往往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在IT规划阶段,项目组会帮助企业描绘一幅美好的信息化建设的蓝图,并且会运用各种“科学”的分析工具以及众多“新鲜”的名词告诉企业应该如何如何。而在项目组撤出之后,企业在实际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往往会发现IT规划的内容很难落到实处,甚至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没办法只得自己从头再来,既浪费了企业的时间和金钱,又动摇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心。 第一,迷信最佳实践,一切向标杆看齐,IT规划的时候忽略了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企业的人文环境、地域文化、历史传统等的差异,尤其是处于变革期的国内企业需要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管理和运营的“个性化”问题。这种情况下,咨询顾问总是试图用技术驱动管理和业务的变革,并且缺乏和企业各个层面有效的沟通,因而很难帮助企业建立务实高效的信息化框架,甚至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误导,以致在后续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困惑企业的实际问题。最近业界炒的比较多的某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升级的知名项目,可能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前期规划和选型的时候过于强调系统的先进性和标杆案例,忽略了企业自身的业务和管理现状,导致系统建设过程不可控,最后项目被停掉了。 第二,咨询公司缺乏对国内企业管理和业务问题的深刻理解,没有能力摸清企业的运营脉搏,IT规划报告里面虽然也包括企业战略明晰、业务和流程梳理等,但由于咨询顾问的阅历和认识深度不够,往往造成这些分析结果无法跟后面的IT战略、IT蓝图及行动方案有效的结合起来,结果报告内容很多,看起来“繁花似锦”,但实际每部分内容都是割裂的,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关系,最终给企业提供的方案还是侧重技术可行性,是“狭义”的IT规划。这里,需要解释的是,目前阶段,国内企业希望解决的问题一定是综合的,即使是IT建设也一定是解决企业的战略、管理及业务等方面的问题,甚至还需要借助IT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弥补制度的不足并提升文化的建设等等,有些方面可能会违背IT的初衷,但这是目前国内企业的现实,也是在IT规划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如何切实的支撑面向企业战略的业务发展策略、有效匹配业务模式和IT系统,找出可以落地的IT支撑点,并形成各个层面的IT需求是IT规划需要真正关注的。 第三,规划过程中重视应用系统和网络、硬件平台的建设,而忽略了跟企业管理和业务密切相关的信息内容本身,往往是建设了很多信息系统,但却得不到支撑企业运营的信息资源。企业高层往往会抱怨:“为什么我想知道的很多东西,在这样先进的信息系统中,就是看不到呢?为什么在市场形势突变的时候,我们的信息系统无法敏感地捕捉变化?”。分析可知,这样的IT规划更多是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而不是为企业的业务拓展和管理运营服务的。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构建企业的IT整体框架,那在信息系统建设完之后,绝大多数的员工仍将不知道如何利用信息,以及如何让这些信息产生价值。企业的信息系统,也就没有任何管理和维护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进行全面的企业信息资源规划也是IT规划的重要内容。 第四,IT治理方案流于形式,起不到“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作用,IT治理或者叫IT管理是IT规划方案中必须要包括的,可能跟前面几个问题一样,这也是涉及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由于IT对国内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企业很难积累起很好的IT管理的经验,况且国内企业管理的个性化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企业的文化、IT发展背景、管理运营模式等问题,制定的IT组织体系、IT管理制度、IT管理流程及IT绩效考核等IT管理体系最终只能落在纸面上,无法贯彻执行下去。同时,长期以来企业的IT部门往往充当的是企业的成本中心兼服务机构,责任无限大,权力一点点,出现问题IT部门更多的是跟业务部门妥协,这就更造成IT管理的难度。因此,如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少而精”而不是“大而全”,并且可操作的IT治理方案是IT规划的关键。 第五,没有认识到IT规划的重要性,投入的资源不够。这个问题是非技术和管理的问题,但往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很多企业做IT规划的初衷都是好的,也认识到了不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应用”的步骤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不行的,但是在实际项目运作的时候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项目金额小、时间紧、投入少、内容全。当然这种现象也有可能是由一些不负责任的咨询公司引导造成的,变成了一个商业驱动的项目。这种情况下,势必造成项目运作是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但又无法深入,最终很难给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屁股决定脑袋”的道理是谁都懂的,因此足够的资源投入也是IT规划项目务实的基本保障。 这里,想要IT规划更加务实,首先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认清IT规划到底能够为企业做什么?如何真正支撑企业的战略、管理和运营?笔者的观点是,IT规划可能不需要进行SWOT分析、不需要进行波士顿矩阵分析、不需要进行竞争态势分析,那些是战略规划需要做的,不能不分清红皂白,一锅菜乱炖。IT规划需要做的是明晰企业的战略,进而找到支撑战略实现的业务发展策略,然后分解到核心价值链的各个业务环节,看看这些业务环节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够支撑这些业务发展策略,同时分析出这些业务环节要想具备这些能力哪些是需要IT系统来辅助实现的,并阐明IT系统应该如何做才能让业务环节具备这些能力。这样就可以一层层分解出来IT到底怎么支持业务运营,并进而支持企业战略。拿笔者曾经咨询过的一个案例来说,客户处于竞争激烈的服装行业,要想实现客户创造卓越服饰企业的目标,需要不断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快速响应的业务策略,这种快速响应不单单是各个业务环节本身的快速响应,需要价值链整体,甚至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响应。那么就可以分析出为了支撑这种快速响应的业务策略,各个业务环节(包括研发、采购、生产、配送等)需要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并且加强计划的协调性(当然,也还需要其它的能力),而这两点恰恰是IT系统所擅长的,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找到IT的支撑点,进而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并完成应用系统设计与实施规划,从而给企业提供针对性很强的解决方案。 其次,IT规划需要从IT应用的源头入手,挖掘企业到底需要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存在哪里?通过哪些渠道可以获取?怎样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存储和传播?这些信息对企业有哪些影响?企业怎样才能知道哪些途径提供的信息有价值、哪些途径提供的信息价值含量低?企业如何能够调整自己的信息渠道?从而进一步帮助企业搭建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以及信息编码体系,并结合IT需求分析,提供完整的信息内容解决方案,为企业以后的信息系统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基础支持。同时,通过制定信息分类、存储、传输和使用的标准,形成规范和制度,并应用相应的IT管理手段,包括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等,对信息内容的加工处理进行规范,真正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接着,IT规划要想务实还要能够在结合企业实际IT需求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比较适合企业的IT应用系统,尤其是大型IT应用平台(像ERP、SCM等),需要针对行业和业务特点,找出几家成熟的软件供应商,客观的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平台的成熟度、平台的技术方案、相关行业的成功案例、厂商的实施服务能力、本地化开发和服务能力以及性价比等等,并给企业提出客观的建议。由于大型IT应用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比较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最好能帮助企业形成各个模块的功能需求说明书,这样在以后企业选型的时候也可以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测试,Demo演示等等,让企业的选型能够最大程度的达到信息对称,从而实现理性回归,不至于被软件供应商的理念和关系所迷惑。这里,为企业提供全程的软件选型服务也是IT规划务实的一个方面。 最后,IT规划在建设企业IT管理体系的时候要挖掘IT管理问题的根源,并考虑企业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形成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让企业能够执行。还拿笔者的一个咨询案例来说,客户应用系统上的数据总是不准确,业务部门整天埋怨IT部门工作做的不好,系统不可靠,还不如原来手工操作,并警告IT部门如果再这样他们就不用系统了。IT部门被搞的紧张兮兮的,整天忙在如何设定权限、记录日志、跟踪分析及系统提示上,试图用技术手段解决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后来发现问题还是无法解决。这里,通过调研和访谈我们发现,企业对系统数据准确性的考核指标只有IT部门的员工承担,并有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机制。而真正使用系统的各个业务部门的操作员和业务主管,则不会因为系统数据不准确而影响他们的个人利益。这样的话,他们在数据录入和修改的时候就很随意,有的时候甚至故意让数据不准确,以掩盖他们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后来通过调整考核指标,加强监督和控制,并制定灵活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就解决了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因此,在设计IT管理体系的时候就要从这些实际问题出发,设计可行的解决方案,让业务部门和IT部门能够形成利益共同体,变单向服务为合作伙伴,共同让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产生最大的效益。否则,设计的IT管理体系就只能中看不中用了。 目前,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经历了几起几落,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总的来说还是任重而道远。IT规划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明灯,就像医生给病人开的处方一样重要。然而,好的医生可以药到病除,而庸医则不但不能治病,还有可能耽误治疗,让小病变成大病。
发布于 2022-08-25 08:47:58 回复
发布于 2022-08-25 07:21:25 回复
发布于 2022-08-25 08:07: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