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结合财政支出解释鲍莫尔病具体指什么?
- 2、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是是怎样的?
- 3、服务经济是怎样发展确立起来的?
- 4、鲍莫尔法则 名词解释
- 5、财政学家是谁提出了著名的“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 6、什么是鲍莫尔
结合财政支出解释鲍莫尔病具体指什么?
财政支出主要是政府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社会的共同需求。这其中的主要支出为政府服务、教育等。
”鲍莫尔病“建立的经济模型中涉及”进步部门“和”停滞部门“,因为“进步部门”增长速率过快,从而产生“停滞部门”出现相对成本的上升。在近些年的社会发展中可以发现制造业效率增长较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而服务业及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较慢。
以公共教育为例,近年来私立教育费用上涨较快,然而政府为确保人人享有教育权,不得不追加教育的公共支出。此外,医疗行业也一样,呈现发展速度不平衡的趋势。
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是是怎样的?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发展阶段
在经济学中,产业通常被定义为生产同一种(严格说来是具有较强替代性)商品的企业集合,此时,产业与“市场”是同义词,因为只有为同一市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才能构成同一个产业,而同一产业内的各个企业都是在同一市场上相互博弈,展开竞争并追求其最大化利润目标的(马广奇,2000)。当然,这里的市场指的是狭义的局部市场,而非广义的一般市场。因此,产业经济学最初只是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的规模经济、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垄断关系,后来逐步被经济理论界扩展到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政策等方面,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架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是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演进的规律性;①产业关联理论是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来描述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产业政策理论研究的是有关产业的结构政策、组织政策、技术政策、布局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从研究范围来看,在欧美国家,产业经济学实质上是狭义的产业经济学,即围绕产业组织研究的产业组织学,它以成熟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为前提条件,较少考虑体制性因素对产业组织的影响。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不完全竞争下的 SCP范式,企业的目标、规模和组织,与产业组织相关的管制与反垄断等公共政策。在日本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其经济理论界把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和产业政策也囊括在产业经济学中,从而使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得到扩展,并且习惯上称其为广义的产业经济学。
从发展轨迹来看,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深化阶段。
(一)萌芽阶段(1930年以前)
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说,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根源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与新产业的不断产生。随着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商品生产的发展,产业之间、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客观需要理论界对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实际上,这种研究的需要早已随社会分工的深入演化而得到强化,理论界顺应这种客观需要也早已开始了其研究进程。这样,产业经济学萌芽的历史自然比较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Smith, A., 1776)那里。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后人所推崇的两个原理:一是市场竞争机制理论,二是劳动分工理论。这两个原理都论及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下厂商的市场行为问题,这对后来的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之后的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1890)吸取其理论营养,首创性地提出“产业组织”概念并引入到经济学中。他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讨论生产要素时,丰富了萨伊的劳动、资本和土地生产三要素理论,提出了第四种要素即组织,指出资源配置效率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竞争活力的问题。他认为,追求规模经济必然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会阻碍和破坏价格机制的作用,使价格受到人为因素的控制,从而扼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自由竞争,使经济运行失去活力,破坏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因此,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内在矛盾,被后人称为“马歇尔冲突”(Marshall Conflict)。
马歇尔所处的时代仍然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占统治地位,垄断现象并不常见。但是到了20世纪初,垄断性的经济组织逐步形成,20世纪30年代张伯伦、罗宾逊提出了不完全竞争理论,对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进行了分析,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如此,此时的产业经济学还处于萌芽状态,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经济学还未形成。
其间,产业结构理论也开始萌芽。早在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 Petty)就在其《政治算术》中论述了三次产业之间相对收入上的差距(即农业小于制造业、制造业小于商业),并指出,这种差距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间流动的重要原因。这为后来的产业间关系以及产业内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形成阶段(1930-1970年)
20世纪30年代,美国处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阶段,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以及企业组织的替代对市场竞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梅森和贝恩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研究小组在哈佛大学成立,他们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美国几十年来产业组织政策的实践,运用经验分析、案例分析和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价格与成本,大企业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及可竞争市场的条件,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完整体系。其标志性成果是贝恩的《产业组织》(1959年)一书的出版,在该书中,贝恩明确了产业组织的含义,把产业组织概括为产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各种类型的市场关系,即它们的交易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利益关系、行为关系;提出了市场结构(Narket structure)、市场行为(Market conduct)和市场绩效(Market Performance)三个基本范畴,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并以研究市场结构为重点,构成了“SCP”分析范式。这就是后人所称的主流产业组织理论。此后,谢勒的《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1970年)一书的出版,提出了更为完整的SCP范式,使产业组织理论更加成熟。
在哈佛学派看来,市场结构主要包括集中度、产品差异、规模经济、进入障碍和政府管制,企业行为主要涉及合谋和策略性行为、广告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市场绩效包括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生产率等。他们认为,这三者之间存在递进制约的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决定资源配置的绩效。因此,为了获取良好的市场绩效,必须采取积极的反托拉斯政策和政府管制,以改善市场结构,进而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由于哈佛学派十分重视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又称为结构主义学派。
在产业组织理论得以形成的同时,产业结构理论也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歇尔(A.G.B. Fisher)首次确立了三次产业分类法,把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物质资料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把对取自于自然界的生产物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即广义的制造业 (其中包括矿业);把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此后,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 G. Clark)在配第和费歇尔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多个国家的经济统计资料,进一步揭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分布与转移的规律性,后被称之为“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同时,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Hoffmann)还对工业内部各产业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把工业又进一步细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他产业,论证了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例,是随着工业化的过程而不断下降的。并通过计量分析,得出了消费资料工业的比重逐步减少、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重逐步上升的结论,这就是“霍夫曼定理”。到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S.Kuznets)运用20多个国家的资料,深入考察了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列昂惕夫(W.Leontief)还创造了投入产出法,由此分析了产业之间的关系,对产业关联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深化阶段(1970年至今)
1970年以来,产业经济学进入到全新的深化发展阶段,以哈佛学派为代表创立的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一方面不断获得了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也不断受到批评和挑战。因此,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分化成了两条主线:
一条是代表主流学派,沿着SCP范式继续前进的“新产业组织学”,其代表人物有考林(Cowling)、沃特森(Waterson)、鲍莫尔(Baumol)等人。他们在研究产业组织问题中显示了以下几个特征:在研究方向上,不再强调市场结构,而是突出市场行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数学方法以及博弈论建立一系列的理论模型,以此来研究企业行为;对经济福利问题的分析较为深入,有许多独到之处。与谢勒的SCP范式相比,新产业组织理论对企业行为给予特别重视,将市场的初始条件及企业行为看作是一种外生变量,而市场结构则被看作内生变量,而且彼此之间不存在反馈线路。这些可视为对传统的SCP范式的修订和补充。
另一条路线是以芝加哥学派为首的其他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崛起。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德姆塞茨(Demsetz)、布罗兹恩(Y.Brozen)等人。其中,斯蒂格勒的贡献最大,他在《产业组织》(1968年)一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有:(1)探索了企业兼并的动因和根源,认为企业兼并的动因并不在于实现规模经济,只要没有显著的规模不经济,兼并仍会发生。(2)提出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论述了企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关系,解释了产业内的专业分工和垂直一体化现象。(3)讨论了厂商的最佳规模。认为最佳规模取决于许多难以观察和计量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用“生存者技术”原则来确定最佳厂商规模的观点:即,凡是长期竞争中得以生存的规模都是最佳规模。(4)深入研究了“进入壁垒”问题。传统认为的规模经济、资本需要量、产品差异等进入壁垒因素,在他看来不再构成壁垒,而政府管制是主要的壁垒之一。(5)创立了信息经济学理论,并运用它来解释市场组织问题。认为信息也可以产生收益,获取信息需要付出成本,厂商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市场中人的决策环境是以有限信息为特征的,因此,没有必要把完全信息作为实现竞争的必要条件,只要市场中厂商数目众多,就能达到最佳竞争程度。(6)率先对政府管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开创了“规模经济学”的先河。之后,德姆塞茨 (1973)在其《市场集中研》一书中,实证研究了获利能力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总结起来,芝加哥学派的理论特点主要是: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用严格的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并强调对各种理论的经验证明(泰勒尔,1988);反对强调“结构—行为—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强调三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对市场行为持自由放任主义观点,反对政府对产业组织实施干预。
正当欧美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太平洋的彼岸——日本,则非常重视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由此形成的产业政策是政府对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实施干预的集中体现。1945-1955年是日本战后经济恢复的时期,通过实施产业复兴政策和产业合理化政策,成功地实现了钢铁、煤炭、海运、电力、合成纤维等许多工业部门的产业重建和经济复兴之目的。之后,日本进一步通过产业政策的作用,使其经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获得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随着日本经济奇迹的出现,产业政策日益引起各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1970-1972年,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发布14个成员国产业政策研究报告,促进了“产业政策”在全世界的普及。日本学者如小宫隆太郎、筱原三代平、宫泽健一等对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囊括在第一本明确命名为《产业经济学》的书中,标志着产业经济学的正式诞生。
服务经济是怎样发展确立起来的?
在亚当斯密的时代,服务业就被提到了。亚当斯密认为,它的最大特点是非生产性,因为它是随生随灭,随用随灭,不能积累也不能创造进一步的财富。他指出的例子就有演员、仆人、旅行服务、保安、牧师这样一些职业。马克思当时把大部分服务业也归为非生产性,但是马克思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他明确的提出服务业是非常低效率的。因为大工业时代是发展非常快的时代,和制造业相比,服务业效率没有任何的变化,所以他认为是低效率的。
中间又经过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认为连制造业也是服务。那个时代经济学家认为,你制造出了什么东西,它物质是实体的,你只是改变了它的地点、形状、化学成份、物理形态。所以,制造产品是在物质上附加的服务,这是一个短暂但是很有意义的服务换代经济理论的时代。紧跟着第三产业时代,这是几个大家已经比较熟悉的做经济发展阶段研究的专家,他们还是一样的认为服务业是低效率的。
1960年以后,主要发达国家它的服务业比重超过了一倍。首先是一位加拿大的经济学家,后来是鲍莫尔,他们两位形成了对服务业一个最经典的描述:第一它是低效率的。服务业不能采用高效率的机器设备,它是面对面,人对人的服务,所以效率很难上去。第二由于它是低效率的,所以服务业的比重上升会使经济增长成本在增加,有个很有名的词称它叫“成本病”。由于它每增长一个比例,所需要的投入就会大大增加,所以最后导致经济低增长。所以服务经济往往和低增长匹配在一起来讲。以上服务经济理论很简单的一个演变过程。
传统理论认为服务业效率低。首先,服务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面对面、人对人、同时同地的三个特点。比如教育,从现代化的小学开始以后,每个班的合适的学生数额,大概就在30-50人中间,而且学生的均比在提高,每个老师能够教的学生数量在下降,所以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再讲医疗,每个医生在8小时内面对面医治的病人数量,近两百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另外,一个保姆服务一个家庭,多少年来效率也没有变化。经典的案例是鲍莫尔用的案例,他说五位乐手演奏一场半小时的室内音乐会,需要付出2.5小时人工成本,这个成本从1880年到2000年没有任何变化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间,制造业的效率则是在大大提高。由于服务业没有办法使用机器设备,缺乏规模经济,它的劳动生产率一直没有办法提高。
鲍莫尔法则 名词解释
鲍莫尔模型即“平方根定律”(square-root rule),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杰克·鲍莫尔(William Jack Baumol)于1952年创造,将利率因素引入交易性货币需求分析而得出的货币需求理论模型,论证了交易性货币需求受利率影响的观点,从而修正了凯恩斯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的观点。
鲍莫尔模型的立论基础:经济行为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在货币收入取得和支用之间的时间差内,没有必要让所有用于交易的货币都以现金形式存在。
鲍莫尔模型的三个假定:
1、人们收入的数量已定,间隔一定;支出的数量事先可知且速度均匀。
2、人们将现金换成生息资产采用购买短期债券的形式,他们具有容易变线、安全性强的特征。
3、每次变线(出售债券)与前一次的时间间隔及变现数量都相等。
鲍莫尔平方根公式:
tc=现金和债券之间的交易成本
y=月初取得的收入,比如工资
r=月利率
鲍莫尔模型的结论:
1、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正比函数,弹性为0.5。
2、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反比函数,弹性为-0.5。
凯恩斯理论中,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只是收入的函数,与利率无关。鲍莫尔发现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同样是利率的函数,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鲍莫尔认为,任何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都以收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在货币收入取得和支用之间的时间差内,没有必要让所有用于交易的货币都以现金形式存在。由于现金不会给持有者带来收益,所以应将暂时不用的现金转化为生息资产的形式,待需要支用时再变现,只要利息收入超过变现的手续费就有利可图。一般情况下利率越高,收益越大,生息资产的吸引力也越强,人们就会把现金的持有额压到最低限度。但若利率低下,利息收入不够变现的手续费,那么人们宁愿持有全部的交易性现金。因此,货币的交易需求与利率不但有关,而且关系极大,凯恩斯贬低利率对现金交易需求的影响并不符合实际。
财政学家是谁提出了著名的“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你说的那个模型是:“威廉·杰克·鲍莫尔”提出的。
附人物简介:
威廉·杰克·鲍莫尔(William Jack Baumol,1922年2月26日-),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荣誉退休高级研究员和经济学教授,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鲍莫尔是30多本书的作者、合著者和编辑,这些书被翻译成10多种文字。鲍莫尔还为美国一些最知名的企业做过咨询。他的个人著作包括《微观经济学》、《超公平主义》、《企业家精神》、《管理学》以及《支付结构》;在他和别人合编的著作中,包括《生产力和美国的领先地位》。
威廉·鲍莫尔的理论颇具原创性,在经济学领域很有影响力。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和广泛的兴趣。他长期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在企业行为理论、产业结构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艺术品市场、环境政策以及竞争政策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
在80岁高龄的时候,鲍莫尔出版了《资本主义的增长奇迹——自由市场创新机器》一书,将其持续了三四十年的创新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证寡头垄断的自由市场,创新将不可避免。经济增长将自动得到保证,显然这是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当年提出来的命题;第二部分对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一些工具进行了改造,来适应处理创新问题的需要;第三部分用长期宏观经济学方式研究历史上的增长。中心思想很清楚:增长的发动机最终依赖于制度规则,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或许不是最优的技术进步体制,但和其他的经济制度比,却是最不坏的制度。
鲍莫尔较广为人知的研究有可竞争市场、交易性货币需求的鲍莫尔-托宾模型、鲍莫尔成本病、庇古税等。
什么是鲍莫尔
鲍莫尔病(Baumol's disease)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在1967年一篇研究经济增长的论文中提出来的。他建立了一个两部门宏观经济增长模型。
鲍莫尔病(Baumol's disease)或称鲍莫尔成本病(Baumol's cost disease,有时简称cost disease)
鲍莫尔病(Baumol's disease)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在1967年一篇研究经济增长的论文中提出来的。他建立了一个两部门宏观经济增长模型,其中一个部门是“进步部门”(progressive sector),另外一个部门是“停滞部门”(nonprogressive sector,后来鲍莫尔常用stagnant sector),进步部门的生产率相对快速增长将导致停滞部门出现相对成本的不断上升。他认为,如市政府服务、教育、表演艺术、饭店和休闲等很多服务部门都具有这一特征,整体上看,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更难以提高,正如在表演艺术市场上,三百年前的莫扎特四重奏要四个人演,三百年后依然要四个人!因而,随着制造业的生产率改进,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反而上升了。
发布于 2022-08-24 19:02:20 回复
发布于 2022-08-24 18:4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