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籍号查询系统-初中学籍号查询 登录入口

本文目录一览:

初中生如何查学籍号?

全国联网的电子学籍号就是学生的个人标识码(19位)为教育系统人员基础信息统一编码,由类型码(1位)及公民身份号码(18位)或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构成。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是在教育个人暂无公民身份号码(第二代)或原公民身份号码不可用时,由教育部依据本规则赋予教育个人的教育身份号码,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临时学籍号: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规则是L+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

正式学籍号:有身份证号:G+身份证号。无身份证号:J+身份证号生成规则。

学籍号怎么查询 方法是什么

学籍号怎么查询,查询方法是什么,我整理了相关信息,来看一下!

学籍号如何查询

学籍号就是G+身份证号,不需要查。在学信网上能查到学籍,能看到学号,但是不是学籍号,学籍号是不会变的,一生只有一个,直接和身份证号挂钩。

一般进入教育部学籍查询网站,登录后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籍查询系统”中输入身份证号码、姓名及随机生成的校验码(考生号可不用输入)即可进行学籍情况查询。特别提醒:不需要进行注册。

全国统一学籍号编排规则

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校验位(1位)。

教委定义省市位和校验位。

(1)省市位(2位):北京市为:01

(2)区县编号(2位):注:由于北京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

(3)学校类别(1位):0=小学;1=初中;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4=完中;5=普高;6=职高;7=职普高并存学校。

(4)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

*学生类别(1位):0=小学生,1=初中生,2=普高学生,3=职高学生,4=小学生(借读生),5=初中生(借读生),6=高中生(借读生),7=小学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8=初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9=高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

(5)届别(2位):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

(6)班(2位)、学号(2位):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理

初中生怎么查学籍在哪个学校,怎么查学籍在哪个学校

1.基础教育阶段登录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查询,高等教育阶段登录学信网查询。

2.补充资料:查询学籍信息可以输入学生姓名、出生日期、性别、验证码,就可以查看到学生的11项信息:学校名称、学校标识码、学生姓名、学籍号、就学年级、性别、出生日期、学生状态、是否在校、是否问题学籍、点击学生蓝色姓名可以看到学生的照片。


原文链接:http://527256.com/28337.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8-22 08:46:17  回复
个,直接和身份证号挂钩。 一般进入教育部学籍查询网站,登录后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籍查询系统”中输入身份证号码、姓名及随机生成的校验码(考生号可不用输入)即可进行学籍情况查询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8-22 15:17:06  回复
)或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构成。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是在教育个人暂无公民身份号码(第二代)或原公民身份号码不可用时,由教育部依据本规则赋予教育个人的教育身份号码,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8-22 12:06:56  回复
(2位)、学号(2位):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理初中生怎么查学籍在哪个学校,怎么查学籍在哪个学校1.基础教育阶段登录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查询,高等教育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8-22 05:46:25  回复
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临时学籍号: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规则是L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8-22 13:32:00  回复
登录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查询,高等教育阶段登录学信网查询。2.补充资料:查询学籍信息可以输入学生姓名、出生日期、性别、验证码,就可以查看到学生的11项信息:学校名称、学校标识码、学生姓名、学籍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