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宋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宋国是春秋时期吗

本文目录一览:

春秋的历史背景。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

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而新兴的诸侯大国,先后取得霸主地位,而实际上,等于接替周王室王朝共主。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在晋阳打败智氏,其后逐步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公元前379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是为“田齐”。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扩展资料

春秋的名字起源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1]。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

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即《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春秋战国(中国历史时期)

宋朝经济的历史背景

公元960年建立宋朝时,未靠武力,而是和平禅让,将五代时后周的柴氏王朝,和平过渡为赵氏的宋朝。宋太祖接受唐朝武将节度使操纵国运的教训,以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参与朝政的机会,实行文官统治。对外也少用武力,而以钱物捐助北方游牧民族,换得珍贵的百年和平。

宋太祖采取抑武扬文、君臣共治,提高知识分子地位与责任感。因此,给后人印象似是国运不济,国力孱弱。先忍让于辽、金,后又退守江南称南宋,再100多年后又亡于蒙古族的元朝。

其实,宋代也是中华民族古代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宋朝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领先的国家。汉朝虽比宋朝长了几十年,但穷兵黩武,经济文化的发展皆受到影响,比起同时期的欧洲罗马帝国,经济、文化皆大为逊色。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是什么呢?

引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系统化,哲理化的重要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一共持续了五个世纪。是社会动荡与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革的时期。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表明了中国奴隶制度的土地瓦解和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而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也逐渐被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所取代。在这种社会的动荡中,也让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正在加速。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背景

春秋初至春秋末,是西周以来敬德保民思想继续发展的时期,仁、礼、法、刑、忠、孝等重要的政治思想范畴,都是这一时期提出的。儒家和道家的出现,使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进入了体系完备和内容丰富、充实的发展阶段。至战国时期,又出现了名家、法家、墨家、农家、杂家、阴阳家、纵横家等思想学术派别,诸子百家各自著书立说,招收学生,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局面

春秋战国之交,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文化回答,简洁点。)

春秋时期政治:中国五等爵,大国称公、侯,小国称伯、子、男,而吴、越、楚、徐、巴、蜀、义渠皆蛮夷之邦,故不用中国之礼,自称王,这是当时的爵位之别。众首周知,当时的大周王朝是实行以宗法制为基准的分封制,由于诸侯崛起,周天子的权威逐渐衰落,而伴随之的便是诸侯兼并和权力更迭,有记载,发生在春秋的臣下弑君事件达43起之多,这也反映当时政治混乱,诸侯崛起有多么剧烈,而东周的平王迁都更是其导火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整体政治呈现:周天子,至尊;众诸侯,至强。

经济:春秋时期,铁器时代开始,铁制农具开始使用,但未普及(战国时期开始普及推广),春秋时期除使用块炼铁外,还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私田的发展,同时也为手工业提供了锐利的工具。农业产量大增。私田增加,井田制崩溃,土地关系向私有化发展。诸侯们不得不陆续实行改革(贵族、地主的崛起成为国家内患,这也是变法的原因,诸如吴起、商鞅都是如此),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税,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由于战争的需要,马的数量增多。中原地区的畜牧业则基本上变了农业的附庸,专门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人很少。 这随之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手工业、制铜业、制铁业、盐业等迅速崛起,阶级矛盾开始出现,经济与政治的联系逐渐紧密。

战国政治:政治特征—礼崩乐坏天下裂,君主集权、兼并战争。爵位过于繁琐,我这里姑且先不讲。由于贵族封邑制的威胁,各国开始实行郡县制、君主集权制、官僚制度,这也打破了世族政治的垄断局面,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正式形成,地主阶级为了谋求在经济利益外寻得政治利益,代替奴隶主贵族阶级,便支持譬如李悝、商鞅等进行变法,虽然在期间遭到大多数的世族贵族的阻止,但还是见得成效,飞出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性质开始变化,新兴地主阶级成为政治主导力量.是不同于春秋的奴隶制度为主体的政治形体,是以法家的思想进行变法。

经济:战国出现铸造铁器使用的铁范,比使用陶范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冶铁技术的进步,为铁器的普遍使用创造了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农业生产发生了飞跃,这表现在犁耕出现、施肥进步、灌溉和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修(都江堰、郑国渠)、荒地的垦辟诸方面。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分工、城乡分工、商品流通进一步扩大,货币经济发展,同时出现了以工商业发达而闻名的城市。沟通全国交通的网络的出现,又使各地的土特产品和统治阶级所需的奢侈品得以在全国流通。


原文链接:http://527256.com/26552.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8-16 09:15:18  回复
、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8-16 03:11:13  回复
官僚制度,这也打破了世族政治的垄断局面,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正式形成,地主阶级为了谋求在经济利益外寻得政治利益,代替奴隶主贵族阶级,便支持譬如李悝、商鞅等进行变法,虽然在期间遭到大多数的世族贵族的阻止,但还是见得成效,飞出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性质开始变化,新兴地主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8-16 06:52:11  回复
于春秋的奴隶制度为主体的政治形体,是以法家的思想进行变法。经济:战国出现铸造铁器使用的铁范,比使用陶范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冶铁技术的进步,为铁器的普遍使用创造了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农业生产发生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