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改革开放背景是什么?
- 2、民国初年张骞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的背景
- 3、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 4、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
- 5、历史……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中心环节是什么?改革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6、1978年开始额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背景是什么?
1、政治背景
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回顾了建国以前28年历史,对建国30年历史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作了基本估计和评价。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于是他率先提出要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2、经济背景
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 [5] 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重大命题: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见证过无数重要历史时刻。1982年9月1日,1545名正式代表和145名候补代表在这里齐聚一堂,参加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意义重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在神州大地吹起,中国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新政策逐步确定,新探索不断涌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蓬勃向前。
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许多地方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甚至翻了一番或两番。希望的田野显现生机活力。
在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正在推进。1979年6月25日,四川省宁江机床厂一则广告在人民日报刊发。随后,积压的机床成为畅销产品。
开放大潮涌动。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成为实行对外开放的伟大创举。
实践是孕育思想的土壤。在这个历史时刻,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怎样在中国继续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人们思考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二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邓小平同志致开幕词。热烈的掌声不时响彻会场。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的明确提出,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重大问题,成为指引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民国初年张骞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的背景
张謇出任农商总长之时,正值中国经济面临新转机和新困难之际。中华民国的成立,激发了中国民众的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南京临时政府一成立就号召全国振兴实业,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均应“和衷共济,丕兴实业”。[①]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后,接过南京临时政府和孙中山的振兴实业口号,表示:“民囯成立,宜以实业为先务”。[②]各界也普遍认为,民囯成立专制政体消除,给实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犹如工商和界人士所组成的中华民囯建设会所言:“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③]他们纷纷建立农、工、商等各种经济团体,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建设事业。这一切使民国初年出现了一股波及全国上下的振兴实业潮流,正如时人所言:“环视吾囯,谋祛贫弱之病,佥曰振兴实业”,“群知非实业不足以立国,于是有志于实业者项背相望”。[④]
振兴实业潮流的出现,并不就等于实业的振兴,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制度和社会条件,才能使之产生实际成果。民囯初年,在振兴实业潮流形成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少有碍于经济发展的。由于民囯初建,政局未稳,加之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战事的,经济制度未及系统改革,国民经济尚待恢复,市场严重萎缩,政府财政濒临崩溃,使经济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对此,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迫切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解除这些困难,尤其要求改革经济制度和政策。
在1912年11月工商部召开的全国工商会议上,出席会议的150多位工商界代表,提出了许多关于改革经济政策和制度的议案。这些议案建议政府:从速修订经济法规,“俾固有之工商可逐渐改良,而后来之工商自能及时兴起”,否则“工商必日就衰,永无振兴之一日”;改变以往不合理的垄断政策,投资设厂“务使全国一体,毋相倾轧”,“毋分畛域”;改良以前的税则,裁撤厘金常关,否则“工商业决无发达之希望”;要实行重点产业政策,尤其是“纺织、制鉄、采矿三者,均宜用积极的保护政策”,对茶、丝、棉、鉄、土布等业,减免其原料进口税和产品出口税,对规模巨大的棉纺织厂、茶叶公司、丝业公司和制鉄厂,给予资本援助、补贴和利润保息待遇,等等。[⑤]
1912年12月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成立之后,也向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制订经济法规,改革经济制度的建议。他们指出以往中国商人缺乏商法保护的危害说:外国人经营商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皆有保护,所以在国内不受别种社会的侵害,在国外也不受他囯人的欺负,一举一动是极自由的。我国商人,事事却与他们相反,也没有保护的法律,商业衰败一日不如一日”,所以“商业没有法律保护是万不能发达的”。[⑥]又指出制定商法,改变商业习惯的必要性说:“我们今日要商务发达,学人家的新法,先要把我们旧来的商业上许多障碍除去,才能够的。除去这许多障碍,必由国家制定一种商法,教商人遵守。若商人并不知道有这种商法,仍然照着从前的恶习惯做的去,恐怕外国的新法子,拿到中国来,还是行不得。”[⑦]
辛亥革命推翻专制建立共和制度,功不可没;“二次革命”捍卫共和制度,无可非议,但是暴力革命必然会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工商界急切盼望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稳定政局,恢复经济秩序。金融停滞和财政拮据是民囯初年面临的最大经济困难。在辛亥革命前夕的1910年,已经因为橡皮股票风潮而发生过一次金融危机。刚稍有缓和,又遇到辛亥革命,使传统金融机构票号于此灭迹,钱庄再次大规模倒闭。作为新式金融机构的银行,则面临着挤兑的压力,如上海的信成、四明、浙江三大商办银行,因支撑不住挤兑风潮而宣告停兑。[⑧]到张謇出任农商总长时,尙未恢复元气。政府财政,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袁世凯政府,都依靠借债度日,维持军费开支尚不足应付,根本没有能力投资于经济建设。
张謇就是在这样生机与危机共存的背景下,抱着慎重而负责的态度出任农商总长的,并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努力去开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张謇作为关注世事的知识分子实业家,既看到了民国成立对中国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新机遇,希望“现政改共和,决不致如前腐败,置身行政者,对于实业当竭力补助维持,辅育长成而后采取,万不可再加摧残也”,“一切实业、之障碍,渐可解除”;[⑨]也看到了发展经济对巩固民国政权的重要性,认为“今社会凋敝已极,第一须恢复元气,恢复之道,舍振兴实业其道无由”,“今欲巩固民国,非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不可”;[⑩]更看到了所存在的种种困难,毫不隐讳地指出:“民国肇新,破坏之业已终,建设之事方始,然而环顾全省(指江苏省),金融停滞,生计凋残,失业之人骈踵待命,加以军政财政错杂纠纷,稍一举歩,天荆地棘,此诚艰难困危之秋也。”[11]因此,张謇深知于此时出任主管全国农工商各业的农商总长责任重大,举歩艰难,前途难卜,他自己表述出任农商总长时的心态说:“盖际此时艰,不敢不出,勉尽国民一分子义务。然外观时事,内忖精力,此义务能尽到几分,能収几分之效,以报我国人期望之万一,则毫无把握。……所可以告国人者,惟矢此勤勤恳恳之心,与国务院诸君,交成职责而已。”[12]这朴实无华的寥寥数语,表明了张謇将在农商总长的任上,本着实事求是、勤勤恳恳、尽责尽力的精神,为国家经济的发展竭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张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当前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大家知道,经济改革以后我们国家的经济在不断地增长,从1978年到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年均增长能够达到9%的水平,特别是近十年,经济增长速度从去年来看,年均增长达到10%的水平,这个水平在全世界是属于少见的一种高速度,并且持续了三十多年,从1978年到现在差不多三十五年了。能够有这么高的增速,据我所了解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年均增速能达到9%到10%。
(一)中国目前在全球的经济地位
到目前为止,由于这种高速度,现在中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范围内,排位已经是第二了,到今年,我们的经济总规模能够达到五十五万多亿人民币,五十五万多亿人民币折算下来按现在汇率约九万多亿美元。现在我们距离美国的水平,美国是全球第一,我们是全球第二,相差差不多六万亿美元,但是我们现在九万多亿美元高出日本,日本是全球排位第三,接近四万亿美元,我们国家比排位第四的德国要超出近五万亿美元,拉开这么大的距离。我们经济的增速,现在中国经济规模,从产品结构上来说,我们主要的工业品产出量与各国相比都是全球第一,农产品方面,比如粮食、蔬菜、肉类,也都是全球第一的,工业品也是,我们的家电产量、手机产量等等这些工业品,也都是全球第一。
(二)目前存在的经济问题
我们的经济规模上来了,但是我们国家仍然存在着很多深层次的经济问题,中央一再强调,中国经济概括来说还存在着很多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还存在着很多这三方面深层次的问题。
所谓不协调,就是我们的经济结构还有很多问题,我们的三个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这三个产业之间还存在着结构的不合理,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第三产业的比重比经济发达国家低很多,现在第三产业的比重在45%的水平,发达经济体第三产业的比重在60%到70%,这是发达经济体。第三产业是指,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商业物流、房地产、生活服务业、通讯,都属于第三产业范围。
从占GDP的比重的方面来看,我们跟发达经济体比相差20%。从就业结构来说,第三产业全部就业人数占的比重我们现在不到40%,差不多37%的水平,而发达经济体第三产业占比一般是在70%左右,这个结构上来说,我们还不合理。我们说中国经济不平衡,指什么呢?是说我们两方面的不平衡,从区域的角度上,发达的区域和经济落后的区域之间差距很大,从GDP的规模上来说,最大的差距甚至能达到十倍,省级单位、省级行政区域之间的比重,相差十几二十倍,这个是从区域的角度说我们是不平衡的。再一个层次的不平衡,就是产业之间的水平,各大产业之间的水平,一些行业之间的水平高度的不平衡,有的行业产业发展水平世界上可以说是一流了,但是有些非常落后,这是产业角度问题。以上是我们说的不平衡问题。
所谓不可持续,就是指这个经济发展潜在的危险,或者说我们认为叫风险比较大。我们的不可持续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个方面不可持续的,是我们的资源与经济发展扩张的要求、需求矛盾很大。大家知道,我们的生态问题、环境的破坏、资源的破坏,这方面的问题相当严重。现在的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个情况相对比较严重,这使我们经济不可持续。第二个方面不可持续的,是我们的技术依赖性较强,我们高端的技术,一些实用技术很多还是依赖于国外,比如有些设备我们要靠大量的进口,我们的芯片是依靠美国、日本进口,所以说我们国家现在提到建立企业为主,创新体系,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说我们深层次的矛盾就是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也需要解决,比如说在成果分配中的,怎样使大多数的人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这在中国是个大的问题,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规模扩张很快,但是收入分配这方面或者发展成果的享用这方面的高度是不均等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系数,今年公布了这么一个经济系数,经济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收入均等程度,特别重要,其计算原理就是看人口的比重,比如说某一个群体占总人口的比重或者他掌握的财富占财富总量的比重,按所占比重的原理算了这个数。我们的经济系数现在是0.47,在国际上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不是最高。这个问题反映出我们有很多群体,或者说群体之间享受着经济发展的成果是高度不均衡的,这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等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国家,我体会,还要继续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经济制度的完善来为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创造一个好的制度条件,最终确保我们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
背景,1 1929---1933年大危机的冲击;2 日本扩大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3 南京国民政府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
历史……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中心环节是什么?改革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即从政治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
1978年开始额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1.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由计划决定,是指令性计划在维系着国民经济运转。在所有制方面,追求的是“一大二公”。在分配领域,强调要实行按劳分配,推行的却是平均主义“大锅饭”2.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30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自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近14倍。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 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密不可分。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格局。从1978年到2007年,对外贸易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增长约200倍。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也由第27位逐步攀升到第3位(2006年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国际贸易组织规则来协调、解决贸易争端,还可以通过参与制订世界贸易规则,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发布于 2022-08-14 11:15:34 回复
发布于 2022-08-14 08:33:38 回复
发布于 2022-08-14 04:57:51 回复
发布于 2022-08-14 05:38: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