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解释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形成
- 2、用政治经济学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财富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 3、为什么说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结构类型是现代社会的理想结构类型
- 4、为什么中产阶级出现推动国家经济
- 5、中产阶级的标准
如何解释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形成
在政治经济学的课堂上,当讲到相对过剩人口和失业问题时,老师提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如何解释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形成,特别是在二战后?由于对这个问题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又有一定的兴趣,我就搜索了相关资料,首先明确中产阶级的定义,其次通过分析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背景,探索中产阶级的形成因素。
在互联网上,我了解到:“中产阶级”指的是那些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达不到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或阶层)。中产阶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按我的理解,大多数“中产阶级”也就是我们身边挣着工资,甚至过着艰辛“通勤”生活的奋斗族。不过,在发达国家,中产阶级是一个相当广泛的定义,甚至中产阶级内部也有贫富的明显差别,但他们在某些方面仍保持本质上的一致。
那么,二战后的哪些因素促成了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形成呢?《政治经济学》中介绍,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技术飞速发展,资本积累快速增进,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而这带来了资本主义国家相对过剩人口和失业问题的深化。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这些矛盾的严重情况不同。资本主义失业问题受到制度与技术因素的双重制约,劳动就业领域表现出“缩员”与“扩员”同时并存。也就是说,此时的失业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一方面,新技术在生产劳动中的应用,加剧了自动化装置的机器设备排挤工人的局面,即某些工作上,机器人“抢了”人类的饭碗;另一方面,新技术虽然排挤了许多原来做相关工作的工人,但是不可避免地引入了对制造、维修、改良这些机器人的技师、工程师的大量需求。从数量上说,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并没有下降,但改变了对劳动力工作性质的导向。因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发达国家出现了这样的局面——“蓝领”工人的比例下降,“白领”脑力劳动者的比例上升。
我们一般将“白领工人”理解为中产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上述关于二战后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发达国家涌现出占全国80%—90%的中产阶级大群体。当然,由于从事脑力工作的劳动者占社会的比例如此之大,他们难以实现个人经济水平的“顶级化”——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是社会财富有限的结果了。
用政治经济学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财富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用政治经济学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财富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Q1:两极分化的现象在中国当然无法消除。因为两极分化本是一个社会发展所必然产生的现象。目前哪个国家都无法消除它。只是,有些富国和发达国家在这个方面做得好一点,将扶助穷人或财富的重新分配做得好一点,于是我们就发现有些国家,如美国,就有很多的所谓中产阶级的出现。其实,中产阶级的出现,并不表示美国就消除了两极分化现象,因为美国的富翁与穷人比起来,差距可能比中国还要大。但是美国穷人的生活质量比中国的中等收入人群比起来可能还要强点。这就给人们一种错觉,美国两极分化现象不是很历害。
中国要做的,不是想办法消除两极分化,而是应该想办法进行财富的重新分配。不要怕让老百姓多得了点钱。老百姓手上有了钱,中国的内需才能旺盛,中国的经济才会有更强的拉动力呀。所以,中国的官员们应该想办法制定政策,让中国的老百姓的工资水平,收入水平提高才行。这样会使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从而人们不会再注意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了。
我的观点:两极分化的现象是无法消除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如何让穷人提高生活水平,从而不再去关注这个问题而已 。贫富差距与两极分化
Q2:关于两极分化,马克思早就作过阐述。在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马克思指出:“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种两极分化,造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所分析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两极分化。马克思不仅指出了财富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必要条件,而且深刻揭示了依靠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收入进行两极化分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正是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产生和发展,塑造出了两个对立的、能够采取统一行动的贫富两极利益共同体。而造成资本主义两极分化产生的基础则是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制度。事实上,私有产权制度是使两极分化制度化、凝固化的制度基础。无论是奴隶制、封建制还是资本制,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程度上使两极化的收入分配制度化了。尽管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有些学者指出的所谓的“中产阶级”或“中间阶层”,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是在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的“有产阶级”,他们仍然处于从属于资本的地位,仍然受资本的剥削和奴役。所以,财富分配两极化倾向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仍然存在着占有巨额财富的当代资本家阶级,也存在着拥有一定财产的现代工人阶级。
马克思对两极分化产生基础的分析,无疑是科学的。他深刻说明了私有产权制度是两极分化产生、存在和延续的制度性根源,揭示了私有产权制度与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内在关系。但是,如果从市场经济一般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与两极分化并没有必然性联系。虽然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的产权边界要清晰、明确,但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市场化改革国家的实践证明,公有产权、特别是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不仅具有兼容性,而且它们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存在是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要求。所以,市场经济本身并不具有导致两极分化的必然性。但是,市场经济的确要求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按照效率原则来进行,收入差距拉开也就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任由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分配,收入差距扩大到贫富差距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对处于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国家或地区来说,收入差距拉大乃至出现贫富差距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导致贫富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有的是法制不健全、不完善,从而对收入分配领域的监督和约束乏力;有的是在体制转轨初期“商机”的大量“突现”及收入分配机制“聚变”带来的超额利润;有的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是产业、行业发展不平衡;有的是文化技术水平的高低差异;有的是违法违规经营;等等。
然而,贫富差距的存在并不等同于两极分化的出现。虽然两极分化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结果,两者也有着前后承递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区别,这可以从质、量和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的基本规定性来看:
第一,从质的方面看。两极分化表现了富有者对贫穷者劳动的无偿占有,体现了富有者和贫穷者之间在分配关系上的对立和根本利益上的矛盾。两极分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讲是劳动依附于资本权力的结果,以及基于资本权力之上的政治或经济权力对剩余劳动无偿占有的结果。在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市场的自发性调节和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健全,会导致收入分配规则和收入分配形式的扭曲,富者会越来越富,贫者会越来越贫,两极分化也就是一个自然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两极分化是资本权力作用下收入分配不公正的结果,体现了收入分配的不公正性。
第二,从量的规定性来看。两极分化反映了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目前比较流行的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五等分比差法、十等分组分析法、泰尔指数(Theil index)等分析收入差距的技术和方法,都可以在量上或收入构成上反映收入差距或贫富差距的具体情况,尽管这些分析指标仅仅局限在量的方面的测定,但在说明贫富差距的具体程度上,无疑是科学有力的。当这些分析方法显示出贫富差距相当大的时候,例如基尼系数显示出超过0.4,是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的差距过大,就具有两极分化的特征。基尼系数可以反映收入差距的程度,五等分比差法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低收入层分别占有收入的比重和富有者与贫穷者在社会中的比重和构成。例如富有者在人口数量上一般比重达到8%~10%。中国目前的高收入、高消费人数及财富占有者都不足1%,城乡贫困人口占到总人口的4.6%左右。因此,轻易根据这种状况作出两极分化的判断,就会出现很大偏差。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贫富差距都是两极分化,也不是所有不公正的收入分配都会导致两极分化。如果贫富差距程度较轻,或者贫者和富者没有在数量上达到一定的比重,即使是收入分配有些不公正,也不能说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
第三,从“两极”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来看,两极分化反映了贫富阶层的出现和社会阶层的改变,一方面,富有者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日趋增大,不仅表现为富有者群体的出现,而且形成了一个富有者阶层。他们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作为一个颇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力量而存在。另一方面,与富有者阶层相对应的是贫穷者阶层(当然这里的贫穷,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他们也作为一个稳定而独立的社会力量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两极分化与贫富差距的主要区别是,贫富差距是特殊的收入差距,是收入差距发展到贫富群体出现后的表现形式,而两极分化则具有阶层或阶级性质,是贫富群体作为一个阶层或阶级出现后,影响到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并且贫穷者和富有者作为两极对立的利益共同体存在于社会阶级结构之中。所以,当一个社会即使已经出现了贫富差别,但富有者只在整个社会中占极少数,还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共同体和社会力量影响到社会“游戏规则”的制定;贫穷者尽管作为一个从经济角度来看的弱势群体存在,尚不能作为现实的能够危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而存在的时候,是不能称之为两极分化已经存在的,即使“贫”、“富”差别很大。从这个意义上讲,两极分化是一个阶层特别是阶级概念。
第四,从发展趋向的规定性来看,两极分化所表现的是贫富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贫”通常表现为相对的贫,只是相对于富有者阶层财富增长的速度或相对于社会财富增长的速度来说,贫穷者群体在社会总价值“蛋糕”中,所分得的量越来越少。从这个意义上说,两极分化本身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我们绝对的将贫和富理解为向“两极”的发展,特别是将“贫”理解为“赤贫”或绝对贫困化的话,显然是片面的。
第五,从社会承受力的规定性来看,两极分化反映了一个社会因收入分配不公与差距过大导致的社会动荡的可能性。社会承受力是一定时期社会对某一限度的贫富差距及其各种效应的容忍能力和接受能力。社会承受力主要表现为居民的心理承受力。居民的心理承受力是一种在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多种因素共同制约下形成的心理张力,它因国别、环境、时期而异。社会承受力无非是居民个体承受力的集合,并最终通过个体行动表现出来。因为居民并不是以经济学家手中的数字作为自己对社会现实及政策满意与否的判断标准的。所以,如果说收入差距扩大到相当大程度、但仍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属于贫富差距的话,那么,两极分化则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从而向两极发展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的可能性。
为什么说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结构类型是现代社会的理想结构类型
其实,难题并非无解,但需要理论创新的勇气,才能够将传统理论改造得与现实进程水乳交融。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哲学(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中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立足于当时现实的具体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从当时社会背景出发、对未来社会进程的推测和构思。二者都包含了大量的深刻洞见和天才预测,许多结论已经被以后的历史所证实,并得到后世公认;但是,二者也是受时代局限性影响最大的部分,后来的历史进程,很多都超出了马克思当初的预见。预见未来,本来就不是人类的有限理性力所能及。
为什么中产阶级出现推动国家经济
中产阶级是现在西方经济学界生造出来的一个词,意思是高收入富裕阶层。这个阶层的出现,有利于社会消费,如果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对消费的拉动是巨量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有助于克服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不足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人类社会消费的拉动,也有利于生产和再生产的进行,也有利于拉动产品质量和产品升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划分,是以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属来定义的,虽然是高收入阶层,但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或只拥有极少的,名义上的生产资料权属,这个 阶层也不属于资产阶级,顶多只能算是资产阶级的附佣。
中产阶级的标准
中产阶级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生造出来的一个词,定义不清。
按传统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关于阶级的划分,是从生产资料的占有来判定的,也就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判别,这里的资产,并不是财产、房产和一般意义上的地产……;
这是因为中产的标准没有一个共同认定的准则,划分不清就如同鸡和鸭讲,你说黄鹤楼,他就会跟你狡辩成J B头。而且,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谓中产的标准也会不一致。
当然,中国的庸俗经济学家也许会说,中产阶级是有滴,中产阶级的标准,至少也就是有房有车,年薪多少多少万,衣食无忧。反正你说你不信,他说他信。
发布于 2022-07-02 18:04:47 回复
发布于 2022-07-02 19:07: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