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环境分析-浙江的经济环境

本文目录一览:

今年浙江的GDP增长了多少?在大环境下为何能增长?

浙江省2020年GDP数据出来,突破6.4万亿,并稳定第四国

在今年,经济增长非常困难。与2019年相比,浙江GDP增量为2261亿元。这一成就应该非常出现,河南排行,20年的增量,只有737亿元。

浙江在河南之间取得了差距,但浙江前面的山东的增长率也是3.6%,胃增长2588亿元,超过浙江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也掀起了浙江的距离。

浙江经济的增加受益于出口和投资的推动,两个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

1,020个出口达到2518亿元,同比增长9.1%,占全国份额的14%,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1.72亿吨,并连续12年赢得了世界上第一个。

2020年,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阿里巴巴国际站发布年度报告表明,外贸订单数量翻了一番,数字新对外贸易帮助中国商人对抗风。在国内外推广双重周期,通过五个城市的出口交易等双重增长,如金华和宁波等五个城市。

2,数字经济正在增长,传统产业翻新高度实施,阿里推出了徐兴智能工厂,通过大数据分析的需求,然后生产生产,传统服装+互联网,更快的促销实体企业转型和升级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作为一个省,在这一轮供应方面相对较小,即使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双重下降,浙江还可以居住在中国。赢得很多市场。与江苏钢铁行业的石化和航运一样,山东建筑机械在这一轮经济下降方面更为重要,这些行业与国家固定投资密切相关。一旦政策发生变化,该行业的发展是决定性的。相比之下,浙江经济是基于轻工业消费品市场。即使仍有巨大的用户购买经济中心,与浙江最近十年的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它试图利用国内消费品市场的半万江山。浙江经济的这种长期韧性无疑是四个省份最高的。处理危机的能力也是最好的。这种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也是近年来浙江经济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浙江这些年经济发展的好,主要有哪些原因?

浙江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之一,近几年来发展尤为突出,由于电商行业的冲击,原本小商品市场美名扬名海内外,吸引不少外国人来中国做生意。

那到底是何优势带动了浙江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呢,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旅游资源丰富

我们对于浙江省并不算陌生,所谓上有苏杭,下有天堂,说的就是浙江省的杭州,杭州作为浙江最发达的城市,当然旅游景点也是非常不错的。我们耳熟能详的杭州西湖、雷峰塔,灵隐寺等,都是具有历史特色的建筑和传说典故,在这里环境非常的美,每年来到杭州的人数不计其数。

阿里巴巴的入驻

我们都知道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就位于杭州,由于2008年左右淘宝店铺刚刚展露头脚,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网上的店铺快捷和方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淘宝,随着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阿里不再是一个小规模的小公司,而是排名靠前的电商巨头,几万人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也带动了网络电商的迅猛发展。

特殊的地理位置

浙江不仅仅有杭州,温州、苏州、宁波发展的也非常好,同时都是沿海城市,凭借天然的优势,再加上浙江自古以来是经商的重要港口,这里的人比较擅长经商,一直以来就有浙商,徽商的说法,这一带都比较富裕,也是有钱人的聚集地,改革开放后,进出口贸易在这些港口愈演愈烈,加速了人们对于外界的认知,更加了解怎么做生意。

我们也不难发现,电商行业的发展都集中在浙江和广东一带,因为这些位置都是对外贸易最方便距离最近的,外商来投资也是情理之中,同时大多的工厂随着生意的开始不断壮大,浙江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国家也鼓励人们创业,所以浙江人也是比较勤劳的。

谁能叙述一下浙江省经济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品牌大省”的战略决策, 这既是应因宏观调控新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也是应因浙江经济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再造浙江经济发展优势的重大决策。推进名牌战略,是建设“ 品牌大省”的核心内容。 它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及我省经济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产业层次,增强经济竞争力, 保证浙江经济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实施名牌战略 为打造品牌大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浙江是全国首批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 1992年省政府2号文件提出了宣传和发展名牌产品的战略部署, 我省名牌战略围绕重塑浙江产品质量新形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本 目标,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浙江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39个,位居全国第二; 浙江名牌产品总数发展到1039种,其中,工业产品819种, 农业产品215种,传统特色文化产品5种。 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努力拓展市场份额,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据统计, 工业名牌产品的销售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 利税总额占40%,出口创汇占全省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18%。 实施名牌战略,对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浙江省不少地方坚持“抓质量、扩规模、增实力、上水平、树形象” 的工作思路,内练素质,外树形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温州市实施“质量立市、名牌兴业”, 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涌现出25个中国名牌产品和2个全国质量管理奖生产企业, 集聚了“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服装名城”、“ 中国锁都”、“中国制笔之都”等19个国家级生产基地, 树立起温州行业品牌的良好形象,也为“品牌温州” 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在实施名牌战略中,广大企业以名牌创建为契机, 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上水平,使全省涌现出一批质量管理的先进典型。 他们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持续开展质量管理评审, 积极开展全员质量管理,通过上下道工序调查、质量演讲比赛、 技能竞赛、质量知识竞赛、产品比对试验、 QC小组成果发表等形式, 激发了员工参与企业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营造了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为提升产品质量, 创建名牌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 一些传统产业实施名牌战略后,以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为突破口, 品种不断创新、品质日益提高,出口、销售收入、 利润指标普遍提高,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 代表纺织业国际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我省拥有率已从几年前的3% ,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我省的传统纺织产业整体得到提升。 中国黄酒集团有限公司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累计技改投入超过6 亿元,将电子计算机控制应用到黄酒发酵生产过程中, 并对一些黄酒生产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攻关, 解决了许多困扰黄酒业多年的技术难题。 按照品牌大省要求 深入推进名牌战略 当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是制约我省“品牌大省” 建设的重要因素。我省有些企业虽然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 但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名牌尚未出现; 有些企业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企业规模不大,品牌集聚和辐射不强, 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还很低;不少企业在技术上有所进步, 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是较少,核心技术还是从国外引进; 有些企业比较善于在商品市场上进行运营, 但能够运用国际资本市场和期货市场来进行运营的还是不多。 按照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 做到无牌贴牌变有牌,有牌变名牌, 培育更多的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努力创造若干世界名牌, 努力打造“品牌大省”的要求, 下一步深入推进名牌战略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调整思路,围绕“品牌大省”建设, 深化名牌战略。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品牌大省”的内涵, 积极发挥名牌战略在打造“品牌大省”中的主力军作用。 要从品牌教育入手,加大对各级政府、 有关部门和企业领导的品牌意识教育,通过理论学习、 方法学习和实务学习, 了解和掌握创名牌的一般规律并能运用于名牌战略的实践中。 要调整实施名牌战略的重点方向, 积极打造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名牌群体。 从国内外名牌战略的实践来看,从我省经济结构特点看, 以科技创新和现代品牌经营方式, 推动特色产业和块状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保护建设和节约整治并重,缓解资源要素环境压力的有效举措。 实施名牌战略,必须从最基础的市场调研做起,了解相同产品、 相近企业、同一行业的产品市场情况,包括市场空间、市场定位、 市场价格、市场服务、市场营销及企业运作模式和企业文化建设, 从中寻找市场盲区或盲点,创造名牌的市场空间, 形成名牌的发展优势。 (二)加强研究,科学规划,着力培育,提升品牌集中度。 要在保持我省现有名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 认真研究解决品牌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研究名牌战略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下一步深入实施名牌战略,打造“ 品牌大省”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品牌大省”的战略部署, 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高综合实力为目标, 以深入实施名牌战略为抓手,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集中资源、 力量,着力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名牌产品,带动全省企业质量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结构优化、 产业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我省由“制造大省”向“ 品牌大省”的跨越。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从浙江经济的实际出发, 制定符合浙江经济特点和企业现状的名牌战略实施和发展规划, 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国家级名牌和若干世界级品牌, 扩展我省名牌的产业领域,提高名牌经济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 在打造区域名牌、服务(三产)名牌和农产品名牌上花功夫, 带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层次, 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塑造浙江品牌的整体形象; 发挥名牌的带动及其对资源的整合作用,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 促进有限的资源向名牌龙头企业集聚,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提升。 (三)推进区域块状经济向优势名牌集聚,积极创建区域名牌。 浙江以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为特征的块状经济, 是我省产业经济的一大特色。进一步整合这种块状经济, 并将其融入全球化的产业链中, 有助于增强浙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 要对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园区加速进行整合、扩容和提升, 在充分利用现有园区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强化创新,合理布局。 要着力弥补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着力延伸产业链, 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协作, 使块状经济区不仅仅是大量企业的简单集聚, 而且成为从产品研发到品牌整合扩展的一个完整体系, 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浙江制造”的大本营。要采取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的方法,着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名牌”。 (四)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政府服务和引导, 推进名牌的培育和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对名牌培育和名牌发展所具有的推动作用, 把竞争重心调整到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售后服务,增加市场占有率, 增强名牌竞争力上来。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积极推动企业走品牌之路,引导企业加强对消费需求、营销环节、 竞争对手、未来市场变化的分析,结合自身优势调整市场战略, 确立品牌形象。要着力抓好重点行业、 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争名创牌工作。对地方优势产业、省级名牌、 有希望争创国家名牌、冲刺世界级名牌的产品和企业进行排队,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力争尽快取得突破。同时, 要注重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点行业、 高技术产业中培育和发展强势品牌。要营造“千家争名牌、 万家创品牌”的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名牌战略实施。 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经济工作的软环境。 持续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 为名牌的培育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不断改善名牌评价和推荐工作, 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符合竞争规则的评价和推荐机制, 确保名牌战略的顺利实施。 在长三角地区省级名牌互认协定的基础上, 继续推进二省一市名牌战略的交流和联动保护机制。 (五)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完善品牌建设配套措施。 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品牌大省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市场环境、产业结构、金融投资、 贸易条件和法制建设等方方面面。 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国家的力量和政府的行为在推进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作用。美国是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在鼓励企业创造名牌、 走品牌发展之路方面有不少积极的政府行为;日本、 韩国和欧洲等也在激励企业提高质量、 创造名牌方面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广东、山东、江苏、 福建等地政府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纷纷出台政策, 激励和扶植名牌企业。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 我省应该出台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创造名牌、走品牌发展之路。 (六)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推进中小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 我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但相当部分企业创牌意识不强, 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因此, 提高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的质量, 树立浙江中小企业良好的质量形象, 是我省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环节。一是品牌带动。 通过争名牌创品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二是对中小企业的质量帮扶。以创自主品牌为抓手, 加强质量基础工作,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中小企业而言, 创自主品牌,必须有质量作支撑;而产品质量的提高, 又为争创自主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的经济在全国排第几?浙江经济排名

浙江的经济总量排名第四,但是经济水平安这个排是不合理的

浙江的消费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都非常高

就人均收入来讲浙江是排在山东和江苏前面的

当然低于上海市

所有在直辖市中,浙江应该是排名第二,位居广东之后

浙江省是中国银行不良资产最少金融环境最优越的省份 超过四个直辖市 浙江省是中国资金外溢对外投资最多的省份 浙江省是中国百强县最多的省份 浙江省是中国千强镇最多的省份 浙江省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省份 中科院报告 浙江省是中国500强,大富翁最多的省份 浙江省是中国农民收入连续20多年最高的省份。 浙江省是中国居民收入最高的省份(仅次于北京上海,高于天津,重庆更) 浙江省是中国唯一GNP大于GDP的省份 省外再造一个浙江 浙江省是全国院士比例最多的省份 浙江省是中国亿万市场最多的省份 浙江省是中国竞争力最强的省份 由国家推荐参与世界竞争力排名 浙江省是中国连续几年外贸顺差最多最会赚老外钱的省份 浙江省是中国第一个人均GDP超3000美元的省份 浙江省对外投资最多的省份 浙商军团海外投资居中国第一 浙江省成为全国最大的民间资本溢出地 浙江省在内投资也是全国第一 浙商军团在内投资居中国第一 浙商—中国第一商帮 浙江省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数量都是中国第一 浙江奔驰和宝马数量居全国第一京杭大运河,中国最长的运河;西湖,世界上最美的城市湖泊;舟山群岛,中国最大的群岛;杭嘉湖平原,中国最富有的鱼米之乡;安吉竹海,中国竹子之乡;千岛湖,中国最大的人工湖泊;雁荡山,东南第一山;普陀山,海天佛国;大慈岩,华东第一天然立佛;长兴煤山,世界上研究2.5亿年前地球上95%的生物灭绝这一自然变化的最佳场所,全球地质年代中最大的三个断代“金钉子”之一。

你是说省内的经济排名还是浙江省在全国的经济排名?在省内是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是一流城市。

1.浙江省的城镇人均收入蝉联30年冠军,仅次于上海北京。比第二梯队的江苏和广东人均多5000元左右。农民收入全国省份里面第一,其中农民收入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宁波第一,杭州第二。

1.据上海研究报告显示,杭州经济圈和宁波经济圈在全国分别是第四大和第六大经济圈,都处在长三角经济群内。长三角经济群是中国第一大经济群。

2.杭州本土经济较强,民营500强数量56家,三大电商城市之一,拥有阿里巴巴和盛大等知名企业。是六大古都之一。

3.宁波是东部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港口城市,人均收入全省第一,全国前5。温州的境外输出资本全国第一。绍兴的纺织品贸易额全国第一,轻纺城是全国第一大纺织城。义务的小商品城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海宁拥有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

4.另外浙江人在省外实力很强,网易老总,宝马华晨,上海复兴,香港港口老大包玉刚,慈善家邵逸夫,华为老总,均瑶集团老总等等籍贯都是浙江。

民国时期,浙江混乱,资金逃到上海,上海滩十大亨籍贯

虞洽卿 浙江 宁波 镇海

黄金荣 浙江 宁波 余姚

闻兰亭 江苏 常州 武进 生于 泰州 靖江

黄楚九 浙江 宁波 余姚

傅筱庵 浙江 宁波 镇海

张啸林 浙江 宁波 慈溪

袁履登 浙江 绍兴 诸暨 生于 宁波 鄞县

王晓籁 浙江 绍兴 嵊县

杜月笙 浙江 嘉兴 海宁 生于 上海 浦东

万墨林 上海 浦东

5.近代中国浙江为科技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浙江籍贯科学院院士数量190位,全国第一,工程院院士全国第二。出过钱学森、苏步青等顶尖科学家。

6.改革开放后,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重新崛起,浙江省民企500强上榜数量148家,位于全国第一。和江苏加起来就占了全国500强的半数以上。

7.总体来说,全国浙江经济实力全国前三,仅次于北京上海。生活品质,环境,宜居,幸福指数、发达指数、富裕程度、科技、文化、历史底蕴等细节品质都是全国屈指可数的。

(PS:有些人可能觉得浙江gdp不高,清朝末年我国的gdp世界第一,天津gdp都快超越香港了,所以gdp到了一定程度,和富裕指数,发达程度不完全成正比)

浙江省的经济总量排在全国的第几啊? - : 总GDP全国第四,人均GDP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中国各省经济排名 名次 省区 GDP(亿元)人均GDP(元) 1 广东 29863 32142 2 山东 25326 27148 3 江苏 2...

浙江的经济在全国排第几? - : 浙江省全年GDP总量迈过了三万多亿,全国排名第四,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浙江省,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 因此总体上来讲,浙江全区域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不存在哪个地方最穷,也不存在哪个地方最富...

浙江的经济在全国排第几? - : 浙江的经济总量排名第四,但是经济水平安这个排是不合理的 浙江的消费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都非常高 就人均收入来讲浙江是排在山东和江苏前面的 当然低于上海市 所有在直辖市中,浙江应该是排名第二,位居广东之后

浙江省的经济居全国第几位? - : 总的经济GDP浙江排全国第四,但人均GDP排全国各省第一位

浙江经济在全国排列第几? - : 名次 名称 GDP总量(RMB亿元) 比上年增长 1 广东 16040 14.2% 2 山东 15490.7 15.3% 3 江苏 超过15000 14%以上 4 浙江 11243 14.3% 5 河北 8836.9 12.9% 6 河南 8815.09 13.7% 7 上海 7450.27 13.6% 8 辽宁 6872.65 12.8% 9 四川 6556 ...

浙江的经济在全国排名第几位: 浙江省的GDP和经济总量分别是全国第四名,全国第三名.

浙江经济水平全国第几? - : 第四

浙江的经济排名全国第几?还有其他省份排名依次是多少?请详细表明 - : 2010最新全国各省市经济排名名次 GDP(亿元) 增长(%) 常驻人口(万人) 人均GDP(元)1 广 东 37775.49 5.83% 9449 399782 山 东 33621.32 8.20% 9367 358933 江 苏 33478.76 10.45% 7625 439074 浙 江 22716.98 5.73% 5060 ...

浙江的经济在全国排第几名?: 省域经济竞争力蓝皮书出炉浙江排全国第五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2007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新闻发布会披露,在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资料分析基础上得出的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浙江排名第五,居前三位的是上海、北京和广东.

现在中国浙江经济排名第几? - : 浙江省的GDP和经济总量分别是全国第四名、第三名....

浙江经济怎么样?

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据统计,1978-2001年,浙江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3.3%,由124亿元猛增至6700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序由原来的第12位迅速升至第4位,人均GDP则由全国第16位升至第4位。尤为可喜的是,1997年后,我国经济增长率逐年走低,而浙江经济虽也有回落,但仍然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1998年较上年增长10.1%,1999年较上年增长10.0%),出口增长更高(1999年全年增长18.5%,今年1季度的增长率高达55%)。2001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00亿元左右,2002年人均GDP预计可达2000美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倍。如今,浙江经济表现出的旺盛活力,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有人称之"浙江现象"。以经济学的观点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领先于其他地区,必然是其较好地发挥了比较优势的结果。本文即试图从比较优势分析的角度来探讨"浙江现象"产生的原因。

经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后,笔者认为,浙江与邻近沿海发达省份及全国相比,在劳动力、环境、市场扩大、特色产业和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浙江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劳动力资源也称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的根本要素,是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成为各地区比较优势的一项重要指标。诚然,浙江的劳动力资源充沛,但在我国劳动力资源普遍充足的大环境中显不出比较优势。浙江在人力资源上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综合素质较高。1989年浙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9‰,仅稍高于沪、京2个直辖市,是省区中最低的。1999年则为4.29‰,高于沪(已出现负增长)、京、津、辽、苏,列全国倒数第6位,在省区中列倒数第3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减轻了人口负担和就业压力,对经济发展有利。虽然浙江人均受教育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浙江开发历史早,文化积淀深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全国居较高水平。相对于外省人而言,浙江人更具有崇学、敢闯、聪慧、勤奋、互助、务实等优秀素质。其优势突出表现在浙江人对现实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勇于创新。江浙沪历来为我国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国内40%以上的科学家均出于此。根据《中国科学家传略辞典》按籍贯统计,每百万人所涌现的著名科学家,上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2倍,浙江为4.15倍,江苏为3.49倍。特别是宁波,不仅以出商界巨子闻名于世,还是名冠全国的"院士故乡"。目前,宁波籍院士占全国1/16,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居第一。仅一所效实中学就出了13位院士,在全国未闻其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肯动脑筋肯吃苦又富冒险精神的浙江人,边干边学,素质提高更多地倚仗于"来自课堂外的学习"。在改革的实践中,涌现出滕增寿、冯根生、颜阿龙、鲁冠球、宗庆后、南存辉、陈金义等一大批勇于创新,精明且善于把握机会的知名企业家。这些企业家的存在是浙江经济腾飞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浙江环境的比较优势

环境资源直接影响人们选择定居点,企业选择区位,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一般认为,区位、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硬环境,社会、政|治、政策和法律环境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以下仅对浙江的硬环境作简要分析。(一)区位环境,浙江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首先,滨海居中的地理位置,既利于对外交往,又利于向内扩展。而且,紧邻上海这一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商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五流"及产业扩散方面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加上北南两边邻省江苏和福建均为全国经济增长领先省份,可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二)资源环境BR 尽管就矿产资源和耕地资源而言,浙江是典型的"资源小省",但浙江在港口、海洋和气候资源等方面却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浙江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中部,港口众多,腹地宽广。改革开放后,港口建设速度加快,至1999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已达58个,泊位60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9个,深水泊位数占全国8 %。宁波已跃升为全国第二大港。今年截止11月8日,宁波港的吞吐量已达1亿吨,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的,吞吐量逾亿吨的世界级大港。而且舟山、温州、乍浦、海门等港规模日益扩大,且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BR浙江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浙江海域历来是我国最大的渔场。1999年,浙江的海水产品产量为389.4万吨,居全国第3位;浙江海洋捕捞渔获量高达331.2万吨,仅次于山东的332.5万吨,居全国第2 位(表1)。紧靠浙江的东海陆架盆地是一个有着良好开发前景的油气资源区,目前正在勘探开发之中。 表1:我国重点省份海水产品和海洋捕捞产量 单位:万吨 地区 浙江福建 山东 广东 辽宁 其他地区 BR海水产品产量 389.4 448.5 602.3 355.4 296.9 275.0 BR海洋捕捞产量 331.2 206.7 332.5 194.5 157.7 275.0 捕捞量占全国% 22.1 13.8 22.2 13.0 10.5 18.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BR 浙江虽然耕地面积少,农业却一直领先于全国。除了浙江农民吃苦耐劳,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外,与这里农业气候条件优越也是分不开的。浙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三)经济环境BR 浙江开发历史悠久。隋唐时期即已成为全国居优势的经济区域,至今依然。特别高的经济活动效率,使浙江发展的经济基础在全国处于高水平。由于浙江是全国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省份,多年前经济实力即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民间的投资意识很强,在市场竞争中已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BR 1999年,浙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28元,仅次于沪、京、津3个直辖市,居全国第4位;浙江农村人均收入3948元,仅次于沪、京2个直辖市,高居全国第3位。浙江1997年即已成为全国第一个消灭贫困县的省份,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积居全国第一。BR 虽然由于资源和战备方面的原因,解放后国家对浙江的投资极少,然而,浙江民间的投资意识很强。自1982年以来,非国有投资年均增长28.6%。1999年,全省民间投资额达1214亿元,超过建国前40年浙江全社会投资的总和,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62.0%,高居全国第一(表2)。/PPBR表2:部分沿海省份及全国民间投资情况表 地区 浙江 江苏 山东 广东 全国 BR民间投资额(亿元) 1214.06 1389.10 1167.96 1710.45 13906.95 BR占全社会投资比重(%) 62.0 56.9 52.6 58.2 46.6 BR资料来源:2000.11.29.《中国信息报》BR (四)生态环境BR 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浙江山青水秀,历史上即享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美名,杭州则被誉为"人间天堂"。解放后,由于几次政策失误,山林破坏严重,80年代以后工业污染又给浙江的生态环境蒙上阴影。但是90年代以来,政府下大力气,增加投入,控制污染,加上具备环境再生能力较强的先天优势,形势明显好转。最新的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浙江现有森林面积8309万亩,比10年前增长26.6%,森林覆盖率高达59.4%,比10年前增加了16.8个百分点,名列全国前茅。如今,浙江已是全国著名的竹业大省、花木大省、旅游大省。1999年,浙江的绿化观赏苗木输出量占全国出省量的32%。在昆明世博会上,有一半的花木出自萧山。至今,全省共建有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0个省级森林公园。旅游收入领先于全国。浙江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也不乏大手笔,如杭州市决定投资60亿,建设"蓝天碧水"工程。BR 由于浙江的生态环境好,气候条件优越,因而宜居宜游,发展旅游业在全国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BR BR 三、浙江市场扩大的比较优势BR 贸易(包括国际贸易和地区间贸易)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贸易增长,也就是经济增长在地区之间的扩散。有经济学家认为,地区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创造出口基础。BR 西方经济学家丹尼森认为:一个经济体系的增长就意味着企业提供最终产品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只要市场规模扩大,就有机会提高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专业化程度,扩大企业规模。因此,随着市场的扩大与生产和销售规模的扩大,就有可能获得递增的报酬。BR 浙江是"资源小省",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两头在外"(即资源和市场主要依靠省外)。浙江生产的产品有20%销往国外,50%销往省外,仅30%在省内销售。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对商业的尊重是建立良好的商业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浙江人历来有重视经商的传统。改革开放初期,农民自发地办起了工业品市场,通过市场调节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使资源趋向合理配置,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就是商品市场的领先发育,继而引发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甚至可以说浙江走出了一条"市场大省"通向"经济大省"的独特发展道路。在闯市场的实践中,浙江人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引进来"(在本地大办市场)和"走出去"(出外经商,或创办外地市场),如今浙江省内市场和外地市场的成交额均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BR 1978年以来,各类市场的迅速崛起,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浙江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市场大省。1999年,浙江有商品交易市场4347个,总成交额3606亿元,连续9年列全国第一。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轻纺产品、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等商品成交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同类市场第一。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已拥有摊位24350个,成交额已连续8年居全国榜首,成为"中国第一市";绍兴中国轻纺城是亚洲最大的纺织面料交易中心;嵊州领带、诸暨珍珠均占全国交易量的80%。BR 到1999年底为止,浙江专业市场已在外地开办分市场30个,在国外开办市场3个。漂洋过海办市场,成为浙江农民"赚洋钱"的又一条捷径。至今,浙江在巴西、南非、阿联酋、俄罗斯、匈牙利、喀麦隆、尼日利亚等10多个国家已创办或即将创办自己的市场。BR BR 四、浙江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 BR 兴旺的各类商品市场为浙江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正是以贸带工、以销促产,市场优势与产业优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使浙江经济如此充满活力。浙江发展特色产业有的是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有的是原来没有丝毫基础,但产品小而专,投资少、上马快、资金回收快、凭借市场信息灵即可赚钱的轻小型产业。BR 服装、丝绸、茶叶是最具浙江特色的传统产业。在全国纺织业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中,浙江的服装、纺织业可说是一支独秀。如今浙江服装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近40%,浙江服装企业在中国服装双百强企业中"四分天下有其一"。浙江服装业三巨头"茉织华"、"杉杉"、"雅戈尔"同样也是全国服装业三巨头。一省有2个城市(宁波和温州)都一年一度举办"国际服装节",争创服装名城,全国也唯有浙江。BR 温州和台州地区是全省特色产业发展最有特色,也最成功的地区。温州目前已建有30多个特色工业园区,如龙港的包装印刷、平阳的皮鞋、温州的服装、乐清的低压电器、瓯海的眼镜、永嘉的桥头纽扣等,其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均在30%以上。/PPBR 五、浙江企业经营机制的比较优势BR 历史上,浙江企业具有"轻、小、集、加"的特点。即轻工业为主、小企业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加工型企业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种所有制成分经济的增加,特色产业的发展,浙江企业的特点越来越表现出"轻、小、民、特"的特点。BR 浙江第二产业的比重在全国居第二位,属工业领先省份。浙江工业的特点首先表现为轻型工业为主,企业规模小,与市场联系紧密。浙江是工业结构轻型化最典型的省份之一。199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62.8%,重工业只占37.2%,而且相当部分重工业属于轻小型的机电、金属加工业和精细化工业。轻型工业对企业规模的要求较低,因此浙江小企业地位重要。目前全省工业小企业占企业数的99.8%,改革开放以来小企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以上。BR 小企业机制灵活,适应现代社会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更适合搞专业化分工协作,有利于提高竞争力。如今,浙江的小企业已经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方向发展,加强了专业分工协作,许多产品的生产企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BR 浙江工业的特点还突出表现在非国有工业和农村工业比重大,个私经济发展基础好。在199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工业占89%,其中个私工业占45.6%(表3)。浙江个私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额、工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均居各省、市、自治区首位。在全国最大私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有数量也列第一。温台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民营经济的比重甚至超过90%。民营经济大多决策迅速、善于抓住市场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我省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机,从而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PPBR表3:浙江与全国工业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例比较(%) 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城乡集体工业 个体私营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BR浙江 10.2 31.9 45.6 12.3 BR全国 28.2 35.4 18.2 26.1 BR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浙江年鉴2000》 BR 1999年浙江第三产业增加值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高达5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更高达7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8个百分点。BR 1979-199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新增量的78%来自乡镇工业。1999年浙江农村工业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76%。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产值、利润总额、实缴税金的绝对额和增幅均居各省、市、自治区首位。BR 近20年来,浙江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工业经济的增长。而工业经济的增长是市场带动、农村工业的迅速发展、民营经济的崛起、轻型工业的基础较好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经济制约瓶劲

资源短缺阻碍浙江经济发展

“正在建设的项目没有钱、正在投资的项目没有地、正在生产的项目没有电。”这句话在浙江企业中广为流传。

据调查,浙江现在可用于工业用地的耕地不足400万亩,按一年使用50万亩的速度计算,8年后浙江的工业用地将告罄;同时,浙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短缺、劳动力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瓶颈。

濒临东海之滨的宁波市,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三江贯穿市区,为名副其实的水乡,但事实上,宁波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15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750立方米的用水紧张线。据有关部门预测,如今宁波、舟山地区年缺水总量约为6亿立方米,即使到2020年周边地区引水工程和10座水库建成,但因经济一直飞速发展,这一缺口仍将维持在6亿立方米左右,情况相当严峻。

宁波市的缺水形势可以说是整个浙江省的一个缩影。由于缺水,浙江不得不对地下水大量开采,直接导致地面下沉。到2003年底,宁波市的沉降区域总面积达175平方公里,宁波整个市区已成了一个巨大的碟形洼地。浙江省工商联的一份议案中指出,2010年,浙江省水资源需求缺口将达55亿立方米;2020年将上升到67亿立方米。

不仅是水,电力也是如此。国家动能经济研发中心总经济师胡兆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浙江省的电力短缺最为严重。据统计,从2003年上半年以来,浙江省电力供应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2004年夏季,全省实际最大电力供应缺口在700万千瓦以上。2004年1月至8月,全省拉限电损失电量达56.6亿千瓦时,占全国的59%。

“不到一个月诸暨城区就涌出了12家自备发电机的经销商,由于供不应求,公司仓库里放了好几年的存货也一销而空。” 诸暨市机电设备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电力短缺,去年浙江几乎每家企业,连理发店都自备发电机。在全国百强、浙江十强县(市)的诸暨,全市共有自备发电机约11655台,发电容量26.05万千瓦。

电力短缺等问题已经造成了大量浙江企业迁往外省。2005年初,国家统计局企调总队和浙江企调队对浙江596家企业的迁移问题作了调查。

根据调查,这次调查的浙江省596家企业中,已迁往省外的企业196家、有意向迁往省外的企业74家、省内迁移的企业128家、省内意向性迁移的企业48家、外省迁入浙江的企业150家。总体趋势是向省外迁移。

浙江外迁企业最为关注的前三位迁移因素是:土地资源,认同率为55.6%;电力供应,认同率为45.4%;原材料及能源供应,认同率为42.9%。企业离开长三角的理由都很简单:土地、劳动力成本高、电力、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

“百姓经济”抗风险能力不强

浙江,中小企业总数占到全部工业企业的95%以上,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属于民营经济,浙江经济是典型的“百姓经济”。民营经济在浙江已经超过了“半壁江山”的作用。

“从历次经济增长周期和加强宏观调控阶段的表现看,浙江工业往往显现出上得快下得也快的特点”。浙江经贸委的一份经济运行报告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与浙江以中小企业为绝对多数有关。

浙江的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而大企业和特大企业与其他省市相比不但数量较少,而且规模也不大。这导致浙江在国家宏观调控中,企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强,一遇到宏观调控等形势,经济发展速度就明显下滑。

中小企业是浙江工业的命脉。2004年浙江实现工业总产值24461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实现总产值21601亿元,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88%。中小企业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面临土地紧缺、电力短缺、水资源短缺、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困难时,中小企业处境尤为艰难。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只可能优先保证大企业。”浙江温州一位建材企业的老板告诉记者,“尽管浙江省中小企业总数占到全部工业企业的绝大多数,但仍然是并不被优先考虑的群体。”

浙江经济模式急需转型

“浙江民企以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是粗放型,而是靠新的技术,改进产品,提高技术含量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要找出新的推进工业化方式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认为,不仅仅是企业要转型,浙江的经济模式也急需转型。

事实上,浙江模式的经济增长已经到了极限。以2003年为例,当年非典对浙江经济的影响大约在0.3个百分点,而电力短缺、拉闸限电导致的GDP损失是0.6个百分点。浙江经济模式的转型已经是当务之急。

目前,浙江经济发展受土地、能源、水资源瓶颈制约相当突出。受此影响,浙江企业成本上升很快,一些企业出口订单无法完成,一些新增投资受阻,企业纷纷外迁,影响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宏观形势、体制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情况的变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资源约束将会是未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因素。所以,要考虑如何保障资源供给、合理利用资源的问题,要选择适合浙江资源供给状况的发展战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向高级化发展。


原文链接:http://527256.com/22761.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6 20:42:50  回复
..浙江的经济在全国排第几名?: 省域经济竞争力蓝皮书出炉浙江排全国第五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2007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新闻发布会披露,在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资料分析基础上得出的全国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6 21:25:10  回复
源瓶颈制约相当突出。受此影响,浙江企业成本上升很快,一些企业出口订单无法完成,一些新增投资受阻,企业纷纷外迁,影响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宏观形势、体制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情况的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7 00:32:54  回复
联网,更快的促销实体企业转型和升级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省,在这一轮供应方面相对较小,即使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双重下降,浙江还可以居住在中国。赢得很多市场。与江苏钢铁行业的石化和航运一样,山东建筑机械在这一轮经济下降方面更为重要,这些行业与国家固定投资密切相关。一旦政策发生变化,该行业的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6 17:02:05  回复
0强,大富翁最多的省份 浙江省是中国农民收入连续20多年最高的省份。 浙江省是中国居民收入最高的省份(仅次于北京上海,高于天津,重庆更) 浙江省是中国唯一GNP大于GDP的省份 省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6 13:59:48  回复
义务的小商品城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海宁拥有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4.另外浙江人在省外实力很强,网易老总,宝马华晨,上海复兴,香港港口老大包玉刚,慈善家邵逸夫,华为老总,均瑶集团老总等等籍贯都是浙江。民国时期,浙江混乱,资金逃到上海,上海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