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继续涉入资产和负债,1在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体现,2继续涉入资产会不会重复确认资产呢?
- 2、什么是继续涉入资产、负债?
- 3、继续涉入和金融资产部分转移
- 4、关于金融资产转移 继续涉入的计量 问题! 中财注会书 p59-61页的
- 5、什么是继续涉入资产和继续涉入负债
继续涉入资产和负债,1在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体现,2继续涉入资产会不会重复确认资产呢?
继续涉入资产是指通过所转移金融资产所提供担保方式继续涉入的,应当在转移日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和财务担保金额之间较低者确认为继续涉入的资产。这里财务担保金额,是指企业所收到的对价中被要求偿还的最高金额。可以理解为企业由于无法终止确认资产所形成的一项新的资产负债。
继续涉入负债,是财务担保金额和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之和。财务担保合同公允价值是指提供担保而收取的费用。
继续涉入资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金额二者之中的较低者
继续涉入负债=财务担保金额+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提供担保收取的费用)
什么是继续涉入资产、负债?
比如,甲银行将本金1000万的贷款转让给乙银行,售价990万,双方约定,甲提供300万的担保,该担保的市价为100万。
书中经典例题上,关于1000万的部分,
而40万是超额利差,所以计入涉入资产和负债
区别:都资产,但是,25万是实实在在的对价,而40万可以说是有点虚,因为有条件约束。
1.继续涉入的判断
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2)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金融负债。
2、通俗的来说,就是企业把资产销售给别人,但是该资产有些后续的处理还与企业有联系(如:担保),所以就有了继续涉入资产和负债
3、你给出的例子
300万元计入继续涉入资产,300+100=400万元计入继续涉入负债。
解析:企业通过对所转移金融资产提供财务担保方式继续涉入的,应当在转移日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金额两者之中的较低者,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同时按照财务担保金额和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提供担保而收取的费用)之和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负债。
其实书上是把资产证券化两部分的处理分录合并了,所以看起来不是太明白。拆分后是这样的:
本例信用增级对价包含两项:一项是超额利差公允价值40万元;另一项是权利次级化合同的公允价值25万元。【权利次级化合同的公允价值,体现在甲银行收到的转移贷款对价当中:甲银行收到受托方支付的价款共计9 115万元,包含了两个项目的价值,一个是9 000万元贷款的公允价值9 090万元,另一个就是甲银行为9 000万元贷款提供担保而形成的权利次级化合同的公允价值25万元(9 115万元-9 090万元)】。因此,甲银行需要确认的继续涉入负债为:1 065万元(担保1 000万元+超额利差40万元+权利次级化价值25万元)。
确认继续涉入负债和继续涉入资产的账务处理:
借:存放同业 (权利次级化合同的对价)25万
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 1000万
超额账户 40万
贷:继续涉入负债 1065万
这笔贷款90%的部分即9 000万元贷款,受让方取得了收取本息的权利,同时没有其他约束条件,即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都转移给了受让方。因此,这9 000万元贷款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注意:甲银行享有获取这9 000万元贷款超额利差的权利,对这9 000万元贷款所有权的转移不构成影响)。
90%部分的账面价值为9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9 090万元,应终止确认,即转销账面价值9 000万元,以及确认处置损益:公允价值9 090-账面价值9 000=90万元(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终止确认的账务处理:
借:存放同业9 090万
贷:贷款9 000万
其他业务收入 90万
两个分录拆开之后就很清晰了,权力次级化合同的公允价值25万计入的是存放同业。存放同业就是银行的资产项目。超额利差是银行贷款的原利息与证券化后的债券利息的差额。本例中银行贷款利率是10%,债券为9.5%,由于该笔贷款已转移给相应的受托方,银行只保留了收取10%本金利息,90%利息差的权利。至于为什么还要把40万计入继续涉入负债是因为甲银行还要承担这部分利息差的担保义务,所以在该笔贷款本息未偿还之前,该部分超额利息差还是要确认为负债的。
是这样的,25万是信托机构因银行承担了次级债务给予的对价,在贷款方没有实际支付完全部的贷款前,这只能算是预收的(有点象普通企业的预收账款),当然也就是负债了。
至于确认资产,1000万本金还在是没错,但是这1000万本金因为信用的增级,有了条件约束,如果对方贷款不能顺利收回,这1000万本金会从甲银行的资产中扣除,所以要相应的确认一笔1000万元的继续涉入资产,而不是把本金直接转换过来。
你再稍微梳理一下吧,我说得也有些乱。自己多看多做几次慢慢就好理解了,这块内容确实很有深度。
继续涉入和金融资产部分转移
问题1:没有转移不就是保留了吗?没有保留不就是转移了吗?
没有转移也没保留这两个是并列的条件,比如就资产整体转移不对等的收益和风险,如对方收益30%,承担20%损失,或者部分转移权利保留部分风险等等,
问题2:继续涉入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举例说清楚吗?
继续涉入主要是看是否保留了资产的风险,并且对资产进行控制。金融资产都是有风险的,风险和收益并存,比如贷款又收不回来的风险。假定银行贷款利率10%,同期无风险利率如国债利率5%,那么银行为多收取5%的利息就要承担相应风险,他不想承担风险的话就不会放贷而是直接买国债了。但如果银行已经放贷,但后来发现对市场判断不准贷款要亏,他就想把这个贷款卖掉给信托机构,让信托来收取高收益和承担高风险,这样他就只能根据无风险利率计算的价值卖掉这些贷款,这就是转移了几乎所有风险和收益。但如果银行根据市场判断觉得贷款风险还可以承受,全都放弃比较可惜,还想获得8%的收益,相应他只想承担8%对应的风险,那么剩余的2%的收益和风险就由信托来承担。这叫为转移全部风险和报酬。对资产控制。举个例子银行对贷款客户有提前追偿的权利,这就是控制的手段。如果前述转移贷款给信托,但不转这个权利,人家信托肯定不干,因为没有这个控制,贷款收回的风险会很大,所以控制与否是风险转移的重要指标。
问题3:继续涉入与金融资产的部分转移好像很相似,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两者的差别就在于权利和实体的分离,比如房屋贷款中的优质客户和普通客户,两者的风险评级不同,他们共同组成房贷类贷款。我可以转移普通客户类房贷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这叫部分转移。但也可以根据问题2所述,转移房贷整体的2%的风险和报酬。
关于金融资产转移 继续涉入的计量 问题! 中财注会书 p59-61页的
(1)甲银行出售了2项:90 000 000元的本金; 90 000 000元本金9.5%的利息,
保留了3项:10 000 000元本金;10 000 000元本金10%的利息;90 000 000元本金0.5%的利息。
(甲银行保留的目的是为了“内部信用增级”,这属于次级权益。在交易过程中之所以甲银行还保留一部分权利,主要是为了保证将来信托公司利用这批贷款发行债券时,因为甲银行的一部分权益在里面,银行的信用等级相对比其他金融机构更高一些,就会产生内部信用增级,就有利于债券的发行,因此甲银行还保留一部分权益。)
甲银行转移了该组贷款所有权相关的部分重大风险和报酬(如重大提前偿付风险),但由于设立了次级权益(即内部信用增级),因而也保留了所有权相关的部分重大风险和报酬,并且能够对留存的该部分权益实施控制。根据金融资产转让准则,甲银行应采用继续涉入法对该金融资产转移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甲银行收到的91 150 000元对价,而出售部分的公允价值为90 900 000(即101 000 000×90%),那么售价超过了出售部分的公允价值,这个差额可以理解为一种继续涉入负债,属于递延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转移的90%贷款及相关利息的对价,即90 900 000(即101 000 000×90%)元;另一部分是因为使保留的权利次级化所取得的对价250 000元。此外,由于超额利差账户的公允价值为400 000元,从而甲银行的该项金融资产转移交易的信用增级相关的对价为650 000元。
(超额利差,指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总收益减去证券化应支付的利息,必要的服务费和违约等因素造成的坏账损失后的超额收益.它是承受损失的首要防线,当超额利差为负时,表明现金流已明显不足,这时需要动用其它形式的信用增强措施. 超额利差账户是由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收益所支持,作为以后可能的损失补偿的现金准备。)
假定甲银行无法取得所转移该组贷款的90%和10%部分各自的公允价值,则甲银行所转移该组贷款的90%部分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算见书上的表.
甲银行该项金融资产转移形成的利得=90 900 000-90 000 000=900 000元,
甲银行仍保留贷款部分的账面价值为10 000 000元。
甲银行因继续涉入而确认资产的金额,按双方协议约定的、因信用增级使甲银行不能收到的现金流入最大值10 000 000元;另外,超额利差账户形成的资产400 000元本质上也是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
因继续涉入而确认负债的金额,按因信用增级使甲银行不能收到的现金流入最大值10 000 000元和信用增级的公允价值总额650 000元,两项合计为10 650 000元。
据此,甲银行在金融资产转移日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①确认转移贷款部分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存放同业 90 900 000(101 000 000×90%)
贷:贷款 90 00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900 000
②实际收到的对价与转移贷款部分公允价值的差额(信用增级的处理):
借:存放同业 250 000(91 150 000-90 900 000)
贷:继续涉入负债 250 000
(分录中的250 000元可以理解为甲银行因保留了1000万元贷款的本金及其10%的利息对应的公允价值,也可以理解为银行信用的价值。)
③保留10 000 000元本金权利的处理:
借: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 10 000 000
贷:继续涉入负债 10 000 000
(在企业保留收取1000万元本金的同时,又承担了义务,根据题目条件:“如该组贷款发生违约,则违约金额从甲银行拥有的10 000 000元贷款本金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继续涉入资产和继续涉入负债不能相互抵销)
④保留90 000 000元本金0.5%的利息权利的处理:
借:继续涉入资产——超额账户 400 000
贷:继续涉入负债 400 000
(分录中的400 000元可以理解为甲银行因保留了9000万元贷款本金05%的利息对应的公允价值确认为继续涉入资产,同时,甲银行又承担了义务,因为题目条件给定:“如果该组贷款被提前偿付,则偿付金额按1:9的比例在甲银行和受让人之间进行分配”,所以又形成了继续涉入负债。
上述几笔分录合并,就是教材中的分录:
借:存放同业 91 150 000
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 10 000 000
——超额账户 400 000
贷:贷款 90 000 000
继续涉入负债 10 65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900 000
(2)金融资产转移后,甲银行应根据收入确认原则,采用实际利率法将信用增级取得的对价650 000元分期予以确认。
(3)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对已确认资产确认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比如,在20×7年12月31日,已转移贷款发生信用损失3 000 000元,则甲银行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次级权益 3 000 000
()
借:继续涉入负债 3 000 000
贷: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 3 000 000
(因为未来担保金额下降,所以同时调整继续涉入负债和继续涉入资产,使其反映剩余担保的金额。)
(因为发生了贷款信用损失,说明这部分收取的权利减少了,同时义务也减少了,因此要同时将继续涉入资产和继续涉入负债同时调减。)
什么是继续涉入资产和继续涉入负债
你好 继续涉入资产是指通过所转移金融资产所提供担保方式继续涉入的,应当在转移日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和财务担保金额之间较低者确认为继续涉入的资产。继续涉入负债即继续涉入形成的义务。
发布于 2022-07-14 15:40:44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4 14:13:56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4 15:19: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