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经济圈gdp-三大经济圈中,2010年三次产业增长速度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8大经济圈是什么?

1.长江三角洲经济圈

GDP:江苏+浙江+安徽+上海=17.4万亿人民币

2.环渤海经济圈

GDP:北京+天津+河北+山东=14万亿人民币

3·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

GDP:广东+香港+澳门=10.5万亿人民币

4.中部经济圈

GDP:湖北+湖南+江西=8.2万亿人民币

5.海西经济圈

GDP:福建+台湾=6.6万亿人民币

6.西南经济圈

GDP:重庆+四川+云南=6.5万亿人民币

7.东北经济圈

GDP:黑龙家+辽宁+吉林=5.22万亿人民币

8.西北经济圈

GDP:陕西+甘肃+宁夏=3万亿人民币

事实上中国还有两个经济圈已经成型:

1.北部湾经济圈

GDP:广西+贵州=3万亿人民币

2.中原经济圈

GDP:山西+河南=5.3万亿人民币

八大经济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发表报告指出,中国所沿袭的东、中、西区域划分方法已经不合时宜。为此,报告提出"十一五"期间内地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并可将四个板块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具体构想。

其中,毗邻港澳台的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应建设成三个基地和一个中心。这份由国务院智囊机构发布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报告,对"十一五"期间内地区域划分提出了一些具体设想。报告还指出,由福建、广东、海南等三省组成的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紧邻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中国三大经济圈是那三个?

中国三大经济圈分别为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中国三大经济圈是中国目前经济实力最强大的三个区域,三区约占全国GDP总额的38%。

环渤海经济圈位于中国北部,以北京、天津和唐山为中心;大连,青岛,烟台等城市辅助结合而成。环渤海经济圈依托北京市政治中心的优势,在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长三角经济圈位于中国东部,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无锡,苏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辅助结合而成。长三角依靠上海市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吸引外资,同时利用长江出海口的优势发展航运业,在中国的经济圈里具有重要地位。

珠三角经济圈位于中国南部,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珠海,中山,惠州,江门,佛山,东莞,肇庆等城市辅助结合而成。珠三角是中国惟一的世界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所在地,依托广州和深圳的两座一线城市来带动周边经济。珠三角最大的优势在于靠近香港澳门,靠近特区,大量吸引外资。

三大经济圈经济占中国经济总量的多少

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三大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2.51万亿元,占全国比重(指占地区GDP总计的比重)达到38.2%,拉动全国GDP增长4.5个百分点。

其中,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0.0%。

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9.1%。

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9.1%。

2008年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经济分别增长11%、12.6%和11.9%,均超过了全国9.0%的增长速度。

2008年三大经济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1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9.6%。三大经济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6.9%。

2008年三大经济圈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76.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790亿美元,占全国的85.5%。

2008年三大经济圈 占全国科研总部 以及高端科技人员总数的96%

广州实力不如京沪,为何却和北京上海并列北上广?

尽管GDP不再是各地政府争相追捧的主要“指挥棒”,但是GDP总量能够反映一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其排名也仍然是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019年城市统计数据出炉后,我们看到第一梯队的城市排序发生了值得关注的微妙变化:上海和北京逐渐拉大了同深圳和广州的差距,也将四城以外的其他城市远远甩在后面。

北上领先广深,提前步入三万亿梯队

上海在2017年进入GDP“三万亿元俱乐部”,而2018年北京也顺利进入这一梯队。但是,深圳和广州在2017年才进入GDP“两万亿元俱乐部”,想要步入“三万亿元俱乐部”大概还需要几年。

2019年上海GDP达到38155亿元,按照目前的增速基本可以在明年进入四万亿元。北京在2019年的GDP为35371亿元,同上海市尚有差距,但是基本上二者处于相持状态。深圳的GDP为26927亿元,而广州为23628亿元。紧随其后的重庆GDP为23605亿元,同广州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们之后的苏州也已逼近两万亿元,GDP达到19235亿元。

在2015年,北上广深四城之间的GDP差距还不超过一万亿元,但是如今京沪的GDP都比广深超出了约一万亿元。考虑到四城目前的经济增速相差不大,经济总量的差距将直接决定可能导致未来差距难以弥合并可能进一步拉大。

广州和深圳的经济总量同北京和上海的差距为什么会越来越大了?这是否意味着一线城市格局重新洗牌?

从城市化进程来看,各国普遍存在城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迹象,“大城市化”日益成为发展趋势。在一个国家内部,所有城市的人口规模排序会逐渐接近于齐普夫定律(Zipf’s Law)。

这意味着排序第二的城市人口总数是第一名城市的二分之一,排序第三的城市人口是第一名城市的三分之一,以此类推。对中国城市相关的研究都显示,城市人口规模的分布和排序基本接近于齐普夫定律的预测结果。

如果城市人口排序存在这种发展趋势,那么城市经济总量是否也会出现类似的可能?北上广深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一直被认为同其他城市有较大差距。北上广深同列一线城市,但是如果京沪和广深的差距继续拉大,那么四城内部是否会发生分化?

比如,京沪(三万亿元GDP)成为超一线城市,而广深渝(两万亿元GDP)成为一线城市,万亿GDP城市为新一线城市,而其他城市为二线、三线或四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四城GDP的规模分化只是暂时的现象,还是可能预示着中国城市经济格局的洗牌?从GDP预测来看,的确存在由量到质的变化需要关注。当新一线城市津津乐道进入“万亿元GDP俱乐部”的喜悦时,一线城市内部的差距在悄然拉开。

广深经济总量同北上差距为何越来越大?

首先,城市的行政级别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因为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在决策自由度和资源分配权方面都占尽先机。

京沪作为直辖市都能享受更加优惠的中央政策,而作为副省级城市的广深则难以企及。北京市作为大国首都的政治优势,使大企业纷纷将区域或全球总部设在这里,这使总部经济成为北京经济的重要支柱。

其次,经济发展同经济结构关系密切,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差距决定了经济总量的差距。如果从城市经济结构来看,京沪和广深的主要差距反映在第三产业的占比上。

北京(83.52%)的第三产业占比远高于其他三城,自2015年以来占比就超过八成。其次是上海(72.73%),第三产业占比超过了七成。

广州第三产业占比(71.62%)接近上海,表明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第三产业。深圳(60.93%)和其他三城的差别最大,第三产业占比一直徘徊在六成,这同其制造业发达和占比较高有很大关系。

考虑到金融、科技研发等高端服务业日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引擎,较早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城市就更有可能占得先机。

再次,同北京和上海相比,深圳和广州处于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使其经济增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深圳和广州蓄势待发,如果能够尽快实现经济转型的话,此后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同京沪的差距。但是,上海和北京都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的样本城市,国家对京沪“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重视有加,为其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大力支持,也为其做好企业服务并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

当然,我们在考虑GDP总量时也应考虑人均GDP,毕竟后者才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更优指标。

上市总人口为2424万人,北京市为2171万人。相对来说,深圳和广州的总人口分别为1302万人和1491万人,同京沪两市相比人口规模相差较大。

这使四城的人均GDP排序为广州(18.15万元)、深圳(18.06万元)、北京(16.29万元)和上海(15.74万元),同GDP总量的排序恰好相反。

但是,考虑到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端人才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北京和上海在这两个方面占尽先机,而深圳和广州与二者的差距在短期内很难缩小。

还有一个可以参考的视角就是城市群的概念,而这是广深同北京和上海缩小差距的希望所在。

如果看城市群的话,那么广深所在的珠三角可能又胜过京沪两地。在城市之间互联互通和大都市圈日益风行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只看单体的区域中心城市,而应考虑这些城市所在的城市群发展如何。

从GDP总量排名前20位的城市来看,三大经济圈占了12个。除了北上广深以外,长三角经济圈的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等榜上有名,珠三角经济圈的佛山和东莞位列其中,而京津冀地区只有天津。由此可见,上海所在的长三角经济圈拔得头筹,整体实力是全国最强的,并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动力。广深引领的珠三角经济圈也同样表现抢眼,多个制造业城市都有望跻身中国城市经济总量前列。

相对来说,北京所在的京津冀地区缺少旗鼓相当的伙伴城市。这同城市群的结构有关,因为北京在京津冀城市群的“首位度”较高,其次是上海,而广州和深圳则较低。

区域中心城市如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自转带动公转”,引领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是未来城市竞争的关键所在。

谁能告诉我中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有何区别?

 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土地面积合计为90.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9.42%;人口为4.37亿,占全国34.23%;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628.92亿元,占全国的61.16%。因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三大城市经济圈也各具特点,发展并不平衡。我们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源泉、发展动力机制和产业 结构特色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经济水平由于三大经济圈包含的省市不同,地域面积有很大差异,采用人均和地均经济水平,才有较强的可比性。我们以2002年最新统计数据计算两组指标。表1显示,目前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远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但各经济圈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长三角人均和地均GDP分别是珠三角的1.16倍和1.73倍,是环渤海的1.43倍和2.14倍。如果以长三角为1,则三大经济圈的人均GDP比值为1:0.859:0.699,地均GDP的比值为1:0.578:0.468。可见,无论按人口平均,还是按土地面积平均,长三角经济圈都是经济产出效率或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区域,而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则依次递减。如果从三大经济圈首位城市来比较,经济总量最大的是长三角首位城市上海,其GDP已突破5000亿元;居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环渤海首位城市北京和珠三角首位城市广州,两个城市的GDP都在3000亿元以上。而人均水平最高的则是珠三角的广州市,人均GDP已逾5000美元,长三角的上海市也接近这一水平;而环渤海的北京市人均GDP只有3000多美元,与广州和上海相差甚大三大经济圈不仅是中国经济的“主产区”,也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2002年全国GDP增长8%,而计算几何平均增长率,长三角经济圈达到11.59%,珠三角经济圈为10.80%,环渤海经济圈略低,为10.77%。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为投资、消费和出口,依此考察三大经济圈,可以发现它们增长的源泉各有侧重。长三角经济圈:投资拉动型。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由于其拥有的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政策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特别是跨国资本正大举向长三角地区转移,作为长三角经济中心的上海市日益发展成为大公司、大银行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并加快朝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迈进。2002年包括沪苏浙的长三角经济圈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65.6亿元,占全国的21.9%,是珠三角(广东省)的2.4倍,京津两市的3.6倍。珠三角经济圈:出口拉动型。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凭借其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和华侨之乡的人缘优势,以“三来一补”、“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起步,并大量吸引境外投资,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国际化或外向化程度最高的地区。2002年广东省进出口额达到2211.05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5.62%,其中出口1184.6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的36.38%;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的78.7%。外贸依存度达到155.31%,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其它各省市。环渤海经济圈:内需拉动型。环渤海经济圈有厚实的发展基础,依托其广阔的腹地和区内市场以及便捷的交通枢纽条件,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较大、较为发达和成熟的现代物流中心和消费市场区之一。200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94.8亿元,约占全国24.7%。外向化程度不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外贸依存度仅3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国1/5,但近年来,随着外商投资逐步“北上”,尤其是日韩及欧美等跨国公司纷纷在京设立研发机构,该经济圈对外开放呈现加快势头。动力机制长三角经济圈:民资主导型。这里较早诞生以集体和私营经济为主体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近些年经过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在中国地区经济中继续保持旺盛的活力。2002年,在工业增加值中,非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的比重,浙江达到87.6%,江苏为81.5%(江苏的国有独资工业仅占9.05%);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经济投资占的比重,浙江为67%,江苏为63%,上海为65%,其中来自民间的投资(不含外资)已占到46.8%。珠三角经济圈:外资推动型。“珠三角模式”区别于其他发展模式的最大特征,在于它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吸引外资的绝对领先地位。2002年广东省实际利用外资165.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珠三角116.19亿美元),而同年沪浙苏分别为50.3亿、47亿和108.3亿美元,京津分别为51亿和38.06亿美元。广东一年实际吸引外资额相当于西部12省区市改革开放以来的累积数。珠三角的外资主要来自香港、东南亚以及海外的华资。环渤海经济圈:国资主导型。这一经济圈多属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传统计划体制的惯性影响较大,尽管近些年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但国有经济比重仍相对较高。2002年辽宁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的增加值比重仍高达62.7%,北京的GDP中来自国有经济的份额仍然占到53.5%。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天津高达86.7%,北京和辽宁也都在40%以上。但要注意到,近年来该经济圈民资和外资的增势也在趋强。产业特色长三角经济圈:高科技—知识密集型。长三角经济圈产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发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其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钢铁、汽车、石化等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相对其它经济圈而言,这里以微电子、光纤通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更为突出。近年来,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增幅始终保持在30%以上。上海、无锡和杭州已被确定为国家级IC设计产业化基地。2002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198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3.4%。近期投资高科技产业的台商,也主要向长三角经济圈转移和集中。珠三角经济圈:轻纺—劳动密集型。珠三角经济圈产业主要由加工贸易导引,多以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2002年服装产量仍高达22.53亿件,平均全国每人1.8件;微波炉(1382万台)、空调机(1324万台)、电视机(2410万台)等产量很大。近些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快,如2002年,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增长27.8%,微波通信设备增长67.5%,移动通信设备增长188.0%,微型电子计算机增长31.4%,移动电话增长67.7%,彩色显像管增长39.1%,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此外,石油化工、电器机械也正在形成新的产业支柱。环渤海经济圈:重化工—资本密集型。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钢铁、机械、汽车、石油化工、建材、造船以及微电子等IT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生铁、钢、成品钢材、大型拖拉机、塑料、啤酒等产量均占全国30%以上,电冰箱和洗衣机产量占全国1/4以上,微型电子计算机占全国近50%。2002年,重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辽宁高达79.9%,河北为69.4%,山东为61%。该经济圈的农副产品、海洋产品加工和出口也具有相当的优势。区域一体化的共性障碍与推进策略目前,三大经济圈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性障碍,就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削弱着甚至是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以致经济圈内因地方行政主体利益导向而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突出表现在:一是存在严重的不合理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领域尤甚。如珠三角已有5个机场,长三角竞相建港口,环渤海的机场、港口资源利用也不协调。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经济圈内的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由此损害了区域整体利益。三是经济圈内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贸易壁垒、资源大战,以及各种形式或花样翻新的地方保护。近年来,为加强区域合作,三大经济圈都采取了一些积极的举措。如环渤海地区的京津机场联合、首钢的外迁,以及开展京津冀北“大北京”规划的研究;长三角各城市主动接轨上海、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建设;珠三角实施的与香港24小时通关、深港两地联网信用卡计划、佛山周边撤市设区,以及前不久签署的CEPA。但总体上看,合作的意愿要大于实质性行动。根据目前的现状,我们认为,有效推进经济圈的一体化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制定一体化发展规划。中国的大城市经济圈都是由不同的城市等级、不同的行政主体以及不同的功能区域构成的经济复合体。推进经济一体化必须规划先行,研究制定超越现有行政区划,能够覆盖经济圈内各城市等级、各行政主体以及各功能区的大区域规划,如“大珠三角规划”、“大北京规划”、“大上海规划”。要通过规划,明确经济圈一体化的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包括旨在消除要素和产品流动障碍的市场一体化,能够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的产业一体化,以公路、港口、机场的衔接配套和交通、物流网络的完善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强化信息资源互通共享的信息一体化,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态完善城市功能的城市布局一体化,以及旨在规范各地政府行为的制度一体化。第二,构筑一体化共同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彻底开放,除了要弱化地方行政参与经济的力量外,关键在于培育和构建统一、开放、规范的共同市场。要在市场规则上尽可能与国际接轨,符合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完善各类市场体系,形成各类市场的共同体,保障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目前,特别重要的是,共建区域性的商品物流共同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共同市场、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保护共同市场、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的信息共享及信用征信共同市场,以及文化旅游共同市场等。比如,建立经济圈产权交易机构,可以为跨地区产权重组、异地并购、产权交易等活动创造条件。第三,订立有约束力的统一公约和法规。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圈内各经济体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客观要求,符合各经济体的共同利益。但各经济体又有各自不同的利益,为了约束和规范因各自利益而产生的不利于一体化的行为,有必要订立大家共同遵守的统一公约和法规。目前可以选择影响一体化最突出的一些问题,如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工程招标、信息共享等方面,通过共同协商,形成经济圈内无特别差异政策的公约、规则或法规。考虑到某些经济体的水平和条件的悬殊,应允许存在一定的政策差异,使之有利于相对落后经济体的发展。第四,组建半官方的协调仲裁委员会。国内外的实践表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有一个由各经济体共同组成的组织机构。过去各经济圈为了加强区域协作都设立了类似城市市长联席会议的机制或组织,但其作用十分有限。考虑到目前设立超越行政区的政府组织有难度,可以由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共同组建一个半官方的经济圈协调仲裁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研究制定经济圈统一发展规划和统一政策、组织协商协调、以及仲裁经济纠纷。其中,仲裁职能可以借鉴世界贸易组织的做法,主要是考虑到当由于地方保护难以合理解决经济纠纷情形下,需要有这样的权威机构来公正地裁判。

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是什么,是怎么划分的?

为了制定本地区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土地开发整治规划、区域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服务。

经济区的划分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

例如,苏联将该国分为三个主要经济区:东部(包括西伯利亚和远东)、西部(苏联的欧洲部分和乌拉尔地区)和东南部(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地区)

中国“七五”计划(1986~1990年)提出,按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将全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即:

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市、自治区),

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9个省、自治区),

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并提出“七五”期间至90年代,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经济、技术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的开发和建设重点放到中部地带,积极做好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这一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扩展资料:

在中国的三大地带中,中部地带的经济波动对中国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大,东部地带次之,西部地带的经济波动对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很小,达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东、中部地带“热”“冷”差异很大,对宏观调控的承受能力及反应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异。尽管中国政府针对不同的地区实施了差别性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承受能力的差异使得中部地带对政府宏观政策的反应要明显大于东部地带。

中部地带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高,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低,企业融资主要依赖国有银行,不利冲击对中部企业的影响远比对东部企业大得多。

东部企业的市场融资渠道多,在紧缩情况下企业融资的调整能力较强。中部企业基本依赖国家资金,一遇紧缩便易发生资金断档、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当宏观紧缩刚使东部经济从过热状态冷却下来的时候,中部经济却已从正常增长陷入停滞衰退;而调控措施一放松,又会出现东部经济再度趋热及通货膨胀进一步蔓延。宏观调控紧不得,松不得,可调整的空间很小。

宏观紧缩常常未达到预期效果便中途放松,有时不是出于兼顾经济适度增长的考虑,而是迫于中部企业经营危机的压力。

宏观调控在这种情况下放弃紧缩,不是“软着陆”过程中“紧”“松”搭配的主动调整,而是地区贫富差异及“热”“冷”差异压力下的被迫应急措施。

因此,尽管东部地带经济总量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巨大(1978-2004年东部地带GDP在中国GDP总量中所占的平均份额为54.9%),但其对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却小于中部地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地带


原文链接:http://527256.com/16207.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2 02:20:21  回复
上海在这两个方面占尽先机,而深圳和广州与二者的差距在短期内很难缩小。还有一个可以参考的视角就是城市群的概念,而这是广深同北京和上海缩小差距的希望所在。如果看城市群的话,那么广深所在的珠三角可能又胜过京沪两地。在城市之间互联互通和大都市圈日益风行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只看单体的区域中心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12 03:05:57  回复
序发生了值得关注的微妙变化:上海和北京逐渐拉大了同深圳和广州的差距,也将四城以外的其他城市远远甩在后面。北上领先广深,提前步入三万亿梯队上海在2017年进入GDP“三万亿元俱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